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先生,你太爱学习了!

三国:先生,你太爱学习了! 第102节

他就是喜欢郭谊这样,从始至终不变的笃学与进取之心,也宠辱不惊,这等性情品行,当时少有,宛若美玉一般的君子之情。

“我听取你之言,好一句,周文王天下三分得其二,仍臣事于殷,我当遵循也,愈发恭敬事于汉,不可因天子年幼而废弃礼度。”

曹操长叹感慨的这句话,却没有让郭谊就此拱手结束,而是面容一笑,再次进言道:“主公,再细想下去,最终为何周能代殷商耳?如此至德之行,难道未曾有所利乎?”

后面还细想什么?

曹操此时听闻这所谓周侍殷商之至德,本身已经足够受用了,只是觉得自己未曾有过这等心思,言之过早也。

没想到,郭谊还要让他继续深思此话接下来之事,这又有什么好深思的呢……

但只想了片刻,曹操就已思绪通达,明白了郭谊的用意,故而笑道:“周因商暴取而代之,因商失人心。”

曹操这话一说,郭谊当即收起所有表情,立起上身拱手,郑重的道:“如今汉失其鹿,而群雄逐鹿,天下分崩离析,当行大业之志,而在此时,诸侯越不尊汉,主公愈是以臣侍之,同

样也是至德。”

“当天下人已知晓汉室故去,心皆向之时,无需如何多言也会也时势而造就新象,这应该是世道更迭的道理。”

曹操陷入了沉思之中,因为可能除却郭谊之外,别的人暂且不会再说出这样的话了。

郭嘉刚来,并不会立即交托所有,毫无顾忌在他面前说此大志。

志才会分析左右局势,为他谋划之后大势走向,但不会挑明而言,一切都在行动之中。

至于荀彧,无论两人私交如何要好,无论到时情势会当如何,估计他都绝对不会说出这番话来。

“乱世,当存此志。”

曹操深以为然,心里已经暗暗下了决心。

起初迎奉汉帝而来,如果说他心里没有做王莽的想法,当真是不现实的。

曹操很想,毕竟这三州之地都是我用命打下来的,里面倾注了各族人无数心血,别的人不说,眼前这个本以为是白身的郭孟誉。

自己恪守勤学的本领,对古文今文两学派都是一点不排斥,加上从旁的各种杂学,几乎是求识若渴的苦读,历经多少日夜想出来的策略,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别的人也同样是殚精竭虑,荀氏、曹氏、夏侯氏,还有小士族、寒门、豪族。

哪一个不是将期望放在曹操身上,跟随至今。

如果将大权又交还回去,等同于一步臭棋,全盘令人失望,也令他自己失望。

而且真要交,若满朝公卿都是英雄人物,也无妨,可现在天子身边哪里还有皇甫嵩、朱儁、卢植、刘虞、荀爽这样的人物。

已经没有值得敬佩的人。

唯有一个杨彪出自簪缨世族,身兼今文传承,也就是官学之道,自己却还卷进了无计可施的漩涡,他现在除了能为人师,估计难以做出任何适宜这个王朝的决断。

郭谊今夜的这番话,的确只能说给自己一个人听,这是劝王之言,劝进之计。

当学周文王,以臣侍汉,如此最后无论结局如何,曹氏永远是仁德忠义之人。

“孟誉一言,深得我心,”曹操目光凛然,神色郑重,嘴角都因此下撇,“自徐州以来你不让我屠城劫掠,只用仁义撒于境内的苦心,现在我已经明白了。”

“此计,深远也。”

“不错,”郭谊点头,终于长舒一口气,“主公现在不能争眼前朝夕,要争就争未来长远也。”

【你勤思进言,大有受用,你的口才大幅度提升,你的智力小幅度提升,你获得了一些典故知识反馈,你获得了大量典故的奇思解度】

【天道酬勤】

“哼哼,哈哈哈……”曹操开怀大笑,心中畅快无比,实乃是有些事情不必郭谊多言,已经全然想明白了。

……

翌日,曹操早早进宫,为天子准备朝议,在百官未到,还在宫外集结准备之时,就已经到了内堂提前告知今日要决议的大小事务。

并且,将

已经整理好的奏札按照轻重缓急排布陈列,在刘协眼前都放好。

“为今以民心为计,首为农耕事务,此乃是兖州、徐州、豫州今年春耕之况,各地都有详尽的汇表,陛下先可一观,若有不解,臣可为陛下试言。”

刘协起初还很怕,以为是和董贼、李傕郭汜等人一样,上朝之前先来警告于他,不能说半点不利于朝政的话。

却没想到曹操竟然这般温和,他这样的语气,那是真正的谆谆善诱!毫无不敬!

“爱卿,朕,朕……”这些年在外被喝骂惯了,自己想看什么,要说什么都需得看李傕郭汜的脸色,可现在忽然有人轻言细语要教导。

他还有些不习惯了。

近臣之中,原本董承也会这般殷勤,但是昨夜刘协不见董承,今日他自然也就没来。

“陛下,为君者该有气度,微臣只是臣下,当行臣子之礼,若能为陛下试言,乃是荣幸。”

“天子,虽说是最当谨言慎行者,因为天子一言,便是金玉之口,难以撼动,故而不能出错言;可偏偏也正是天子,就算说错了一百句,也没有人敢怪罪于陛下。”

“说得是,那朕看了。”

刘协心里稍稍安定,越发对曹操有好感,几句话就可以让他稍稍定下心来。

他拿起奏札总卷时,曹操还在笑吟吟的等着,而后低头相请。

此时刘协摊开后,惊叹道:“这,三州之地竟可预估三百七十余万斛,去年,去年蝗灾、旱灾未曾累及中原腹地?!”

“有,不过臣以吞噬蝗虫之法,安定百姓之心,故而才得恢复承袭爵位,陛下难道忘了?”

“朕没忘,朕没有忘,”刘协恍然大悟,连连自顾自的点头,“当时听闻,爱卿势要吞下所谓恶政之果,还万民以清朗。”

“那是振奋人心的话,为了百姓能够安心度日,陛下不必介怀……”曹操拱手,装作略有惶恐的样子。

“朕不是怪罪,”刘协笑了笑,语气也依赖了些,“而是敬佩于爱卿的胆气与豪迈,此乃是大汉之福也。”

“哼哼哼,不敢,”曹操听闻接连而笑,这一声接得轻快无比,“世间岂有绝对之事?这是臣夸了海口,不敢确信也,但还万民清朗,却是臣之志向。”

“唉……”刘协听到这句话,已经没什么可说的了,当下将这些颇为复杂的农耕粮收类奏札放下,长叹了一口气。

“还是爱卿从旁而辅,如何?朕初掌此政,还有许多事宜仍需学习,方可有所长进。”

“此事可以,微臣善于此,”曹操在这些事上不拖沓,当即答应,但依旧面露难色,“可官吏任免,人才推举之事,陛下当亲自过问,免得他人说臣……专权。”

“他们不会的,朕亲自说,便不会有人异议,只盼卿用人以贤良为主。”

“嗯,”曹操点头称是,但还是躬身道:

“虽是贤良重要,但有功之臣不得不赏,境内有功之人以臣为下,皆有奏表,其余护卫之臣,要陛下在殿上封赏,自有人请奏,不必担心。”

“其余诸事,便是兴建宫殿、以及拟诏书发至各地诸侯,催以朝贡,较为重要。”

“就,依卿所言,左右,为曹爱卿赐座于朕身侧。”

曹操当即笑着后退几步,就在下首而站,苦涩的摇头着,“微臣不敢僭越,而今还是壮年,征战尚且不惧,如何要赐座。”

“不行不行,曹爱卿劳苦功高,心善仁义,朕甚为喜欢,就依言坐朕一侧暂且辅政吧。”

这一刻的刘协,是真的很喜欢。

曹操谦和、仁慈,脸上常带笑意,而且智计通达、深知礼仪,同时进退有度,毫无倨傲姿态,比起很多大儒重臣都有过之无不及。

再拿来一和董卓、李傕、郭汜、杨奉等人对比而想,刘协简直想拉着曹操的手上朝。

满满的安全感。

此时,随通报早早来等候接见的董承在外站定,却刚好得见这一幕,因这大殿临时修缮,殿前可称宏伟的门柱廊檐都还没有。

距离并不远。

但他听见这一番对话,看着刘协那喜笑颜开的表情。

在殿外牙都要咬碎了。

我就不该上阶梯,我应该在阶底,看到你们君臣甜蜜。

苍天啊……这曹操虎狼之视内藏于心,居然还能以臣子之礼侍陛下。

枭雄、奸雄也。

他闭上双眼仰天长叹时,想起了当初“所评如龙之升”的月旦评给曹孟德那评语。

其后半句竟是一点不差!

曹孟德,当真乱世之奸雄啊!

求数据支持一下,大佬们!!!

第103章 文若,来与我一路同行

当日殿上,曹操得赐座于天子之侧,虽也不安,几次躬身,但刘协亲自为其赐座,且力排众议不许他人论此言。

殿上,敲定了今年收成之计,沿袭兖州政策等待初熟而收,且荀彧进言将各地官吏呈上的奏表,大致告知,让刘协心中略有明朗之数。

因此,擢升荀彧官职,自兖州属移至汉籍,拜为尚书令,行大小事务,这一职没有多少异议。

毕竟荀彧本身属颍川士族,荀氏中人。

而荀氏又是天下士族领袖一阶,同时他也是曹操麾下的心腹谋臣,这些年为兖州计,劳苦功高。

他来任此,的确没有多少人有异议。

再是封袁绍为大将军、封袁术为后将军,请其奉命来接诏朝贡。

又封各地诸侯各占官吏,有功之臣皆有其位,其中曹氏诸多将军也有得封,而曹操则是拜为司空。

起初的德建将军,费亭侯。

现在纵览军财钱粮的司空,可兴建府邸,开府,赐曹操上朝辅政,有常位在侧。

一时间,朝野上下在列的诸公卿,多是颇有微词,却也不多,毕竟这只是一个司空位置,并非是军政权力都要的丞相。

相比于董卓,曹操好似要内敛很多,没有这般的傲气,言语之中也颇为恭敬,对天子笑容常在,耐心十足。

坏了,难道他真是个忠臣?!

散朝时,公卿一同而下,已确定为台司的钟繇、杨彪随董承一并下阶梯,走在大院广场上,三人多相视奇妙,不知今夕是何年。

对于董承来说,曹操是个忠臣更加可怕。

那就意味着他们将会再无机会到极人臣的位置,只能为外戚。

大汉数百年,外戚的权势都很大,得士人巴结尊重,好似是已成了惯理,现在他好不容易将女儿嫁与天子为妃,成为了外戚,但却遇到曹操这样不流于世俗之人。

如何是好。

“陛下似乎,对曹司空较为喜欢,我看上朝时,眼神飘忽多次看向他,实乃是求教也。”

首节 上一节 102/1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