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第502节
“他们会觉得他们所敬爱的秦王殿下受委屈了,被人欺负了,他们就想帮秦王殿下说话,而朝中官员也有人是这么想的。”
“只要有人这么想,类似魏征那样的人就会出现,天下不只是一个魏征。”
“如果有一个魏征这样的人整日找你的麻烦,而且说的是你不如另外一个人,让你多请教另外一个人你怎么想?”
“到时候引起的风波根本不是李恪自己在那个位置上引起的风波可以比拟的。”李世民叹了口气无奈的开口道。
“好了,好了,我们都知道了,我们头发长见识短行了吧。”长孙皇后没好气的开口道,“就你英明,英明到每天坑你儿子。”
“我可没说啊,这话是你自己说的,你们也不是见识短,你们只不过没经历这些而已,每天也不关心这些,自然不懂了。”李世民直接跟自己撇清关系。
“行了,你说的这些都是真的,但这些姑且不说恪儿未必知道,到时候如果恪儿将这个位置让给其他人怎么办?比如说晋阳。”长孙皇后有些无奈。
晋阳整天嚷嚷着她要当女皇,小时候蛮可爱的一个小家伙,现在都让李恪给惯得刁蛮的不行,张口闭口就是三哥长,三哥短,嘴里面说的话都是三哥说过的。
知道的人她是李恪的妹妹,不知道还以为她是李恪的童养媳呢。
“那跟我有什么关系呢,你看,我是皇帝,偌大一个大唐的责任由我交给了他,我给它教到了一个合适的人受伤,这是我的责任,我已经做到了最好,等交到他手上的那一刻我的责任完成了。”
“至于后面的,那就不是我要承担的了。”李世民耸耸肩膀。
第1153章 有些在悄然改变
对于李世民的说法,长孙皇后和杨妃也是有些无奈,但她们两个自然不会参与到这种事情当中,虽然说事情里面的另外两个当事人是她们两个人的儿子。
这要是放到大清或者是大明等朝代的背景,多少也得写个几百万字的宫斗剧然后再来决定谁是皇帝,最后再继承皇位之后,这故事也就是结束了。
毕竟,那个位置似乎才是终点,至于上了那个位置干什么,好像只能享受了一样。
不过放到现在的大唐,两个人都没什么其他的想法,先不说关系,就说现在的这个情况,她们两个人也不想自己的儿子争个你死我活,最重要的是,人家自己不像争,其他人说什么都没用啊。
“那我们这边就将这些消息透露出去吗?其实我们知道的也不算是多,这些门阀世家他们有的是途径知道这些。”长孙皇后叹了口气,她说的自然就是这些被分配的士子的表现情况。
“他们估计更多的是想知道我的态度,你们就说我很高兴就是了。”李世民摇摇头道。
“知道了。”
李世民这边一旦放松了,那消息传递的速度就很快。
有些东西该保密的时候是很容易保密的,但是如果不想保密的话,那同样也是很容易就流传出去。
这些甲等的考生在安排好之后,位于长安城附近的三百多名甲等考生最先给予了回馈。
对于现在的大唐读书人来说,或者说,他们的最终目的就是进入朝堂,名留青史,封王拜相。而现在仅仅这次考试,他们就得到了这个机会,要是放到以往即便是科举铨选制度也不允许他们这个年纪就入仕的。
尤其是现在大唐的很多官员并没有到了退位的时候。
当然也是因为大唐各个部门扩充,需要大量的官员,所以他们才有机会。
这些到底是年轻人,当他们得到了这个机会之后,自然是激动异常,直接同意了下来。
他们同意为官之后,后续的工作就很简单,他们将会有长达两年的实习期,而在实习期内他们将会完成跟类似官员相差无几的事情,日常处理事务的权力也是相当的。
如果两年内没有任何错误,或者说错误在允许的范围之内,他们就会被封给实职,符合他们品级的实职。
这个待遇已经算是极其丰厚了,但是在两年的时间里面,他们不仅仅是要工作,而且每天晚上都需要抽出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去上课,休沐的时间更是有全天的课程。
政治课,一个对他们日后工作息息相关且非常重要的课程。
不过,很多人关注的根本就不是这个,而是这些人的表现到底如何,就如同所有的新人一样,这些人刚刚进入官场的时候,非常的认真,负责,上心,自己的工作完成的是一丝不苟,生怕犯一丁点的错误。
对于他们这些人的表现,李恪自然不会去纠正,同时李恪给他们安排的工作岗位其实环境是相当不错的,里面没有那种老油子。
他们这种心态要让他们保留下来。
君不见,后世有多少满腔热血刚刚加入工作的年轻人,满腔热血,工作认真没保留几年,倒是混日子几天就学了一个精髓,而往往这种时候,就因为身边有那种老油子。
不过大唐现在的三省各个部门倒是几乎没这样的人,也不能说没有,应该说暂时数量暴增的工作让每个人都无法清闲下来。
想要清闲的,那可就要耽误工作了,而一旦耽误工作的话,在大唐的处罚可不像是后世那么轻微。
所以暂时来说,这个环境还是非常好的。
加入工作之后,刚开始的几天都是有专门带领他们去熟悉环境,熟悉工作流程,三天后,除了一些特殊部门之外,大部分人就开始接手一部分的工作了。
刚开始他们多少有一些生疏,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的工作就以很快的速度投入进去,并且完成的效率也是非常的高。
这些考生正在以惊人的适应性在各个部门顽强的生存下来,在大唐各地的甲等考生逐步赶来长安的时候,长安附近的考生已经在各个部门里面表现出了超强的工作能力。
而这种适应性和表现出来的工作能力让很多部门的官员都是面带惊讶。
这些考生,他们的年龄,不说他们的为人处世,为官之道,单说他们的办事能力,那可太厉害了,而且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难道殿下选人就真的这么厉害吗?
但他们以及得到消息的一些门阀世家,只是震惊于这些学子的能力,但有一些他们所看不到的事情却已经在大唐悄无声息的发生了。
关中,距离长安城大约一百五十里的一个村庄,作为关中平原里面的村庄,人口都不算少。这个村庄的有一百三十多户人家,六七百人口。
实际上大唐原本的行政单位是没有村级单位的,在乡及以下的行政单位是乡、里、保、邻四种行政级别,四户为邻,五邻为保,五保为里,五里为乡。
每个乡的户数约为五百户,这是大唐原本的基层组织结构,也是因为这样的结构,才会有十里八乡的说法,因为按照后世辖区方式来划分乡镇的话,即便是人口再密集的地方也不可能十里有八个乡。
但现在已经改成了后世的以村、大队、乡为组织的机构单位了。
村成为了最小的行政单位,因为大唐这样的结构后续会对不断地增加乡的数量。
之前之所以这样设计,是为了便于统计全国的人口、纳税等服务的,基层的人员负责的数量很少,一层层的结构下来就可以统计到位。
但现在的大唐新增人口数量会暴涨,而且有了治安军辅助工作之后,人工统计等方面就更加方便了,至于纳税方面,最重要的农税目前基本处于取消状态,后续也大概率不会继续收取。
那么这种设定的最大方便之处就没有了作用,而采用村级单位的话,按照行政辖区来划分,更有利于资源的集体处理。
比如说平原地带,土地更多的地方,一个村庄的户数也许几百户周围的耕地都是足够分配的。
而一些土地较为贫瘠的地方,每个村庄的户数自然就会所缩小。
这些调整起来更加方便一些。
最重要的是有利于后期的人口迁徙。
第1154章 那些改变总会冲击人心
这个村庄目前就是改制之后的状态,这个村庄叫牛家村,不过它并不是因为村里面的人都姓牛,而是因为这个村庄曾经是著名的养牛村,周围不少村子的耕牛都是从这里购买流传出去的。
所以渐渐的,这里也就被称之为牛家村。
虽然这里卖出去了许多耕牛,但牛家村也谈不上多富裕,毕竟刚刚改朝换代没多久,大唐平稳了也没多少年。
但因为秦王殿下的一连串的政策,这两年牛家村的日子那是眼看的好过了许多,最起码的,那农税不仅仅取消,而且还有了补贴,这对百姓来说就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梦里都没敢做过这个梦,更何谈想过?
更不要说村里面不少人都跑到了长安附近前去打工赚钱,听说一个人一年的工钱就足够一户人家一年的收入了。
单林就是第一批出去打工赚钱的,想当初单林家整个牛家村最穷的,因为家里面有个老娘拖累,需要常年累月的吃药,虽然药不贵,但是对于普通百姓家那自然是个负担。
而单林老娘又只有他这一个儿子,所以这一家过的艰难一些,直到单林听到外界可以做工的时候,他跟家里的妻子商量过后就出去了。
结果大半年的时间,几乎拿回来了他们往年一年的口粮,而且他不仅仅拿回来了口粮,还带回来了一本医书,叫《赤脚医生手册》,据说是殿下让孙思邈孙真人研究编写的。
为的就是让大唐的所有百姓即便是不懂医术都能解决一些日常的疑难杂症,拿回了这本医书之后,单林就没有出去了,因为他妻子一个人照顾家里老人和孩子太累了。
而单林就依靠自己在工厂里面学会的识字,开始给十里八乡的这些村民看病,只收取最简单的药钱,甚至有时候只开方子,药材让村民自己去买,或者去周围的山里去采。
只是大家都知道他单林家的情况,所以也不好意思让他白看病,毕竟那郎中也不可能免费给普通人看病,多少也是要收一些汤药费的。
因为万一这郎中医生的日子过不下去搬走了,谁给他们看病?所以来看病的人就没有空手来的。
带的东西不多,但不管是粮食,还是其他的野味之类的,多少都带一些。
这单林家的日子自然也就好过了起来。
加上周围百姓的日子都因为咱大唐的政策变好了,因为殿下提供的高产良种,提供的曲辕犁、耧车等等,百姓们手里面有了余钱,有了余粮。自然给的东西也就多了。
这年头感恩戴德人还是多一些。
于是这单林后来也干脆收起了诊费和汤药费。收这些不是因为他的心变了,恰恰相反,他是不想让乡亲们破费,因为任由别人给,一些懂得感恩的人总是会给的多一些,一些稍微拮据的人,就给的少一些。
长期下来人心自然就不平了,出去打过工干过活的单林对这方面也是懂了一些,干脆就制定了诊费和汤药费,收费很低,比任由别人给他是低了许多。
这样,别人再带着东西过来,单林也就可以严词拒绝,只收取自己该收的部分。
大唐现在在各个县城都提供有药材铺出售药材,单林隔三差五去买一批药材,村里的小诊所开的也是越来越好了。
也是因为这样,前两年当殿下为全国百姓开设学校,鼓励百姓送自己孩子去上学的时候,懂得了识字的好处,并且早已经给自己孩子按照当初在工厂扫盲时候学到的识字方法,让他们识字的单林,毫不犹豫的将自己的三个孩子都给送了进去。
这行为引起了很多村民的不解,因为单林家还有自己的土地,他最大的孩子当时已经十三岁了,在农村这已经是一把好手,可以在田里帮忙了。
单林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最小的是女儿当时才七岁,即便是七岁的孩子都可以在家帮忙煮饭,煮粥(勿杠,我小时候我妹妹六岁的时候农忙就会给家里简单煮粥,煮饭了,自己烧火。那会儿还是那种农村大锅),喂猪,喂鸡鸭。
结果单林一下子将三个孩子送进去,那田里的活能干的完?只能是他们夫妻俩起早贪黑的干,比以前不知道累了多少。
村里的人都不理解,也没有其他人将孩子送到那县里去读书的。
前段时间殿下说全国范围内考试,因为单林家的大儿子不管是年龄,还是学习的进度都勉强跟的上,然后有了这个资格,就被送了进去。
这段时间考试结果出来了,单林倒是也没有什么指望,他只是觉得,自己只是识字了,就能有今天的成绩,那读书识字显然是有用的,让自己孩子多读点书,准没错。
只是谁知道的是,今天村子口突然敲锣打鼓的来了人,是乡里面的人过来了,带头的就是负责他们村的治安军治安员焦五麻。
后面还跟着两个看起来很年轻的官员,敲锣打鼓的声音吸引了村里面大部分的村民。
现在虽然是夏季但农忙刚刚过去,百姓了有一定的休息时间,一下子所有人都被吸引了过来,当这几个人来到单林那挂着一个红色葫芦旗帜的家门口的时候,村里面看热闹的百姓也都聚集了过来。
“啊,五郎,敢问这是?”单林有些惊讶的问到。
焦五麻脸上有些麻子,但人是个好人,他大笑着开口道:“哈哈,单林,你小子人不可貌相啊!你家单刚出息了!这次全国考试,他被殿下评为了乙等,要去做官拉!每个月的月钱现在就能领到300文!过了两年实习期之后,正式官员月钱还能继续增长,而且到时候是有品级的,可比我这个治安员要高多了!”
焦五麻的声音很大,周围围观的村民几乎都听到了。
也正是因为听到了,所有村民才是一片哗然!一个月现在就三百文?!那一年岂不是三贯多钱?!而且还能当官,是有品级的,将来月钱还能更高?!
别说村民们,就连单林人都蒙了,他儿子考试那是殿下规定所有符合标准的人都要考,否则单林都不准备让他去考试的。
没想到……他儿子居然能有出息?!
第1155章 秦王殿下的影响
单林的儿子单刚也在,此刻的单刚整个人都是懵的,他确实是去考试了,但是去考试之前他根本没想那么多,虽然他今年16岁了,在农村来说,这个年龄不少人孩子都有了,也相对成熟许多。
但单刚现在毕竟才十六岁而已,从来没出过村庄的他也没多少经验,现在突然之间就让他当官了,告诉他考试的成绩非常的有效果。
一时间单刚当然是懵了,懵逼的同时还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慌感,就是好像突然之间一副重担就给他压了上来,而这种重担之前是他从未考虑过的。
“单刚,过来。”焦五麻也是认识单刚的,直接招了招手道。
单刚有些懵懵懂懂的走到了最前面,站在焦五麻身边的那个年轻人也笑着开口了:“单刚同学,你好,这是给你的录取通知书,上面是秦王殿下亲笔签名书写之后的录取通知书。”
一边说,他一边将手里面一封折叠起来的,用两个雕花木片夹着的纸质录取通知书递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