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第158节
其实这是李恪他们上辈子内蒙的切法,就是将杀掉的羊肉剃下来,肥瘦相间放置,然后用塑料布裹紧,裹成一个成年人小腿粗,手肘那么长的肉卷,然后用自己买的切片机切片。
反正在内蒙很多人家都自己做羊肉卷的,城里面去外面买成品卷的也不算特别多,很多住在城里的会去农贸市场直接买这种冻好的肉棍,回来自己切片,更香。
外面早已经上冻,所以这些自然早就冻好了,稍微解冻一下,李恪直接开始动手切了起来。
“不是,你行不行?切个肉片这么费劲的吗?”李世民有些无语的看着李恪的动作。
“那爹要不然你来。”李恪让开了自己的位置。
“我来就我来,我说你笨,你还不信。”李世民站在李恪的位置,拿出刀开始切肉,等他切了几片,李恪忍不住开始嘲讽:“爹,我说你不行,你还不信,你这切的太厚了,一会儿涮肉切的薄才香。”
“你弄个屁,吃肉就要大口吃,你切那么薄,有啥吃的。”李世民恼羞成怒的反驳道。
“爹,要不然把我刚刚给你的那把横刀开刃用来切肉吧,这刀不太行啊。”李恪看了一会儿开口道。
“你敢!”李世民瞪了一眼,你听听你说的是人话?那么好的刀,你给老子切肉?
“阿耶,要不然我来试试?”李承乾看了一会儿有点心痒痒。
“那你来试试。”李世民果断放手了。
这次换李承乾站在那里开始切片,“哈哈哈,大哥你还不如爹呢。”李恪这一次嘲笑的更狠了,李承乾那可是真的一次没动过,李世民好歹年轻时候带兵打仗,还真的自己弄过吃的,虽然次数不多,但是李承乾就真的这是第一次。
“这玩意还真不太好切啊,这是羊肉吗?”李承乾有些好奇。
“是的,羊肉,我让人弄成这样的,切出来的片肥瘦相间,涮肉更好吃。”李恪开口道。
“你就开了一窍吃。”李世民恨铁不成钢。
“爹看你说的,民以食为天,人活着不就是为了这口吃的。”李恪笑着道,说话间,外面的厨师很快端着各种新鲜的蔬菜走了进来,这些蔬菜是目前建好的那两亩玻璃大棚里面种出来的。
白菜,香菜,嫩紫花苜蓿,黄瓜,菠菜,莴笋,胡萝卜,白萝卜,蔓菁。蔓菁和白萝卜差不多,有甜味,在古代是用来当粮食来吃的,到了后世北方一般用来腌咸菜的。
还有一颗颗西红柿,这里面也就是西红柿是李恪弄出来的种子,其他的那些这个时代已经从波斯、印度等地开始传入了,除了这些之外,还有许多能吃的野蘑菇充当干货。
当如此之多的青菜摆上来的时候,李世民都吃惊了,“你这东西怎么来的?”
“暖棚,我叫温室,用玻璃制作出来的,里面生火炉,就跟我们在骊山的温泉种出来的作物是一样的。不过一些作物要人工授粉。”李恪耸耸肩膀到,“长乐,你们赶紧洗菜。”
虽然蔬菜的种类不是很多,但是量肯定是足够的。而在这里面还有两种特殊的作物,这个时候还没人注意,一个就是红薯,一个就是土豆,这两样数量不多,毕竟明年还是要留种。
“好,来来来,大家来洗菜。”长乐招呼一大帮妹妹开始帮忙,长孙皇后和杨妃、苏妃、王氏他们自然也是没闲着,都直接边说笑别动手。
“爹我觉得我们也帮忙吧,这么多人,这肉卷不然切不够啊。”李恪看了看人数,赶忙开口道。
“来来来。”李世民也笑着开口了,三个大男人开始在这里切片,很快他们切好的一盘盘薄厚不同的肉片都被人端出去,暂时先放到外面,免得一会儿直接化了。
说实话,看着眼前的这一幕,李世民有种不一样的感慨,他从未想过,自己还能跟他的皇后,妃子,女儿,儿子一起弄出一桌饭菜来,身为皇帝,这些东西都有人准备,但是亲自动一次手,却有一种与众不同的体悟。
这种感觉,不是别人伺候能够感受到的。
不要说李世民,就是李承乾他们所有人都没有过这样的感觉,这里面估计也就是李恪上辈子做过很多次类似的事情,那种属于家庭的温馨,所以自古无情帝王家也未必准确,有些感情,总是要你看去不去做的。
在秦王庄热热闹闹的准备吃午饭的时候,长安城南大约三十里的地方,这里曾经是一大片的乱葬岗,不过现在这里已经被人为的平整过,在靠近乱葬岗旁边的一块大型空地上,在这里干活的人,正在一个个早已挖开的大坑旁边,将一车车的垃圾直接倒进去,然后填埋后在上面撒了生石灰。
这里是李恪弄出来的垃圾填埋点,长安城的大部分垃圾都可以回收利于,粪便之类的不用说,长安城周围的农田都已经可以回收,而另外一些厨余垃圾之类的,可以喂猪,至于其他的生活垃圾,则是直接在这里填埋。
古代没有不可降解的东西,所以埋在这里也不怕污染环境,不过还是要预防疫病,所以撒了生石灰。
垃圾场的外面,此刻一个身高大约一米七多,鹤发童颜,手里拿着一根木制手杖,腰间挎着一把更适合砍柴的砍刀,背后背着一个藤条筐,腰间还挎着两三个葫芦,正若有所思的看着眼前这一幕,他已经看了有一会儿。
“老丈,敢问您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吗?”忙完了自己的事情,拉着垃圾的马车开始返回长安,负责填埋的人则是走过来好奇的问道。
“没有,老夫是个郎中,就是想问问,你们为何将这些垃圾掩埋起来,然后还撒上这白色的石灰?”老丈开口问道。
“哦,这个啊,这是秦王殿下交代的,殿下说,这些垃圾堆放在一起会发酵腐烂,变成类似于肥料一样的东西,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是会有可能产生疫病的,所以将它们掩埋处理,而这生石灰可以杀死那些看不见的病菌,可以预防疫病,咱也不懂,秦王殿下让咱怎么做,咱就怎么做。”这个干活的百姓立刻笑着道。
“还没请问老丈尊姓大名啊。”这个百姓响起了什么,又问道。
“老夫姓孙。”老人倒是也没隐瞒,而是直接笑着道。
“啊?敢问老丈可是孙思邈孙真人?”这个百姓愣了一下,然后猛地想起什么问道。
第355章 我怎么不记得我说过这些(上)
对于这个普通干活的人能猜到自己的身份,孙思邈愣了一下,他的名声挺大的,但是仅仅是一个孙,然后郎中,对方就能猜到这就有些奇怪了。
“正是老夫,不知这位郎君何以猜到是我?”孙思邈有些疑惑的问道。
“原来真是孙真人,多谢孙真人救命之恩啊。”这个百姓赶忙行礼道。
“我?救命?!”孙思邈满头都是雾水,他救过人,孙思邈知道,他救的人还不少,但是长安城附近他本来来的就少,原因很简单,长安附近的山里面草药本身较少这是其一。
其二长安这种大城市不缺少医生,大唐的朝廷就在这里,太医署每年在这附近都有准备医生之类的,不管是大疫,还是其他的问题,都会有人处理,不用他来操心。
相反一些偏远的地方,很多人口多,但是偏僻的地方,却医生很少,郎中很少,那种地方又比较多草药,而且还有许多疑难杂症,所以他喜欢去那种地方。
这也是为什么外界很难找到他的原因,当然李世民下旨,全天下找他,知道了消息的孙思邈肯定是要来的,不过来的过程也没那么快就是了,他早在大约七个月前就接到了消息,不过收到归收到。
他也只是调整了自己的出行计划,向着长安方向而来,但实际上他依然每日治病救人,行走路途中,并没有特意加快步伐,如果他想来长安,跟那些各地的官员一说,有的人是将他送到长安。
他知道这些,所以也就并不将李世民的命令放到心上,跟在不在乎李世民这个皇帝无关,就是他想做自己做的事情,这个皇帝也不可能对他如何,孙思邈活了快一百岁了,什么样的事情没见过,他早就看开了。
“是呀,孙真人,哦,您可能不知道,都是殿下说的,殿下给我们刊印了一本册子,叫赤脚医生手册。是我们这些在关中地区为殿下干活的人才能购买的册子,册子不贵,但殿下说里面的药方都是您拿出来的,殿下跟我们说,都是您在治病救人。”
“所以让我们见到您,得跟您谢过这个救命之恩呢。嗨,看我这个记性,跟您说话,我都忘记了报上自己的名字,孙真人,我叫王三。”王三刚忙开口道。
“哦,王三,我明白了,这个殿下是秦王殿下?”孙思邈虽然有些老态但却依然清澈的眼神里面有些好奇的问道。
“对,是秦王殿下!”提到秦王殿下,王三的语气里面都是恭敬和骄傲。
听到秦王殿下,孙思邈的好奇心也上来了,他虽然边行走边救人,但是一些消息还是知道的,主要是这秦王殿下弄的那个报纸,让很多消息满大唐乱飞,某个道洲所在的大城有了报纸之后,消息很快就会流传到下面的小城,然后逐步的扩散。
甚至一些报纸会被人二次贩卖到一些小城市里面去,就这买的人依然很多,孙思邈也看过几个,那报纸办的很有意思,至少让大唐的百姓知道了许多大唐的国策,以及大唐其他道州的一些情况,或者长安发生了什么。
这在以前,没有一年半载,这些消息根本不可能传遍大唐。
而随着报纸流传到大唐各地的自然就是这秦王殿下的消息,比如秦王殿下跟门阀世家之间的争斗,荥阳郑氏一门一百二十七颗人头,秦王殿下如何以五倍的月钱雇佣长安周围的百姓干活翻新长安城。
还有就是秦王殿下手下的工匠发明了曲辕犁,并且秦王殿下向天下通过大唐周报公布了图纸,允许天下铁匠木匠自行建造,但是秦王殿下建议售卖一具曲辕犁,就给曲辕犁的发明工匠预留一文钱,作为“专利”费。
种种举动可谓是在天下百姓嘴里就没有一个坏处,尤其是这曲辕犁,他可是打听过,那对百姓的影响可是太大了,孙思邈救助过的不少百姓家里,都有这秦王殿下的长生牌位。
虽然很多百姓可能家徒四壁,但他们依然会几户人家联合起来,努力先将自己家的犁铧给更换成曲辕犁。
对百姓来说,他们很清楚什么东西最重要。
这等节约畜力,还能深耕,加快耕种的犁铧,简直就是活人亿万的宝贝。
但孙思邈没想到在这里,居然还能听到这秦王殿下关于医学方面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居然说是他孙思邈拿出来的药方,他敢保证,自己没见过这秦王殿下,哦,也不能这么说,自己贞观元年来过长安应该是见过当时并不大的秦王殿下,那个时候应该还是蜀王。
不过他肯定对自己没印象了。
但是这药方肯定是无从谈起。
“这样,我之前确有过此事,不过事后我就离开了,两位不知道方不方便,让我看看这个《赤脚医生手册》?”孙思邈好奇的问道。
这个名字就怪怪的,医生他知道,但是赤脚医生是个什么意思呢?孙思邈不太明白。
“没问题,孙真人想看当然可以,老武那你一个人在这里看着,我带孙真人去我家里看看。”王三开口道。
“行,你去吧,放心,我自己能行,孙真人来了,你记得跟里正,队长说,到时候通知殿下,别耽误殿下的事。”老武交代了一句。
“明白。”
孙思邈没打断他们的交流,也没有阻止,自己是应诏而来,他当然是要去见李世民的,通知秦王殿下自然也是应该的。
王三家离这里并不远,到了王三家里,对方先给他倒了一杯热水,然后才将那个赤脚医生手册拿了出来。
孙思邈将这个手册接了过来,他看到这本书并不大,但是在它的封面上下面还有一行字:关中版,试行。
孙思邈不太明白它的意思,关中版是个什么意思?难不成其他地方还有其他的版本,那个试行更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不过无所谓,他很快就打开了医书看了起来,只是看了几页,孙思邈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这里面描述的是某种疾病的病症,以及所用药方。这是一种常见的风寒,以及所用药方还有用法用量,包括煎服的方法,这些都没有问题,但是有问题的是,这病症为什么不说发病原理呢??
第356章 我怎么不记得我说过这些(下)
很快,孙思邈就开始翻越后面的病症,刚开始他的一直在皱眉,但是翻着翻着,孙思邈的眉头就舒展开了,而是开始沉思,这里面的不少方子,给了他很大的启发,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这里面对很多病症都有描述,而这些病症,孙思邈已经发现了,几乎都是百姓最常见的病症。
而所有的病症都只有一个结果,对症下药。
就是只给病症描述,以及如何处理,并且给出药方,药物处理,或者还有一些按摩手法,或者掐拿穴位等方法辅助治疗,但整本书里面的没有任何关于病理,病因等方面的描述。
“王三郎君,你说这个东西,是秦王殿下发行出来,给你们普通人买的?每个人都可以买?”孙思邈若有所思的问道。
“每个人都能买,不过很多人也都舍不得,毕竟这么多字,挺贵的,其实我这本书也是很多人一起买的,主要是我曾经跟着夫子学过一些字,能读书识字,所以大家就让我来管理这本书,日常村里面的人要是有了什么小毛病,都让我来给他们看病。”王三有些不太好意思的开口道。
孙思邈有些古怪的看了看王三,这个刚刚还在掩埋垃圾的男人,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郎中或者医生,但是他却担任了这个角色。
“殿下有说过什么吗?”孙思邈忍不住问道。
“殿下说,这本书不求将我们培养成一个真正的郎中,但是能将我们培养成一个能对症下药的郎中就行,因为就我们这村里面大部分百姓来说,日常遇到的病症书里面几乎都能查到,这样的话,我们最快的速度就能找到药方,也不用去城里找郎中,或者找不到郎中而耽误治疗。”
“孙真人你应该也看到了,里面还有一些关于草药的插图,给我们画了出来,现在我都认识二三十种常用草药了,附近如果能采到草药,我们村里大部分人都会留下来,或者干脆送到我这里来,这样,如果有一些小病,也就不用去城里买药。”王三不太好意思的开口道。
孙思邈的眼睛越来越亮,作为一个医生,孙思邈理应极度厌恶这种庸医行为的,因为这容易治死人,是极度不负责任的表现。
但是作为一个走南闯北,几乎不敢说走过整个中原国土,但是最起码也走遍了天下大半地界,并且经历了两个朝代的更迭,孙思邈见识了太多太多的人间疾苦,他见过了太多人间惨剧,他非常明白,对于绝大部分的底层百姓来说,他们很多人是看不起郎中,也根本找不到郎中的。
很多人都是找村里面一些比较德高望重的老人,利用一些土方法,甚至毫无根据的方法在治疗疾病,甚至就是硬扛。
可以说,郎中对大部分的百姓而言,就几乎没有出现在他们的脑海当中过。
孙思邈活了接近百年,他见过太多普通百姓仅仅因为一场普通的风寒就直接要了小命的,那些小孩子,婴儿,诸如此类因为如此而死的数不胜数。
像是他曾经见过一户百姓家,一年之内夭折了两个孩子,就因为同一个原因,他们村里面一直都流传生下的孩子,脐带的伤口要用开水烫过才好活命。
两个孩子都是因为脐带附近伤口烫伤溃烂而死。
后来孙思邈为了这个村子,就留在村里去解决这个问题,他在那里停留了大半年才搞清楚了事情的原委,原来是曾经另外一个村里的产婆在告诉这个村的产婆,剪脐带的剪刀或者刀要用开水烫过才更容易存活。
可因为方言以及那个产婆言语表述不明,不清楚,就导致了这个结果,孙思邈去的时候,这个事情已经在那个村里流传了三十多年了。如果不是孙思邈在周围村里都曾去过,并且跟那些老人打听过这个事情,或许他都不可能知道原委。
对这些普通百姓而言,这些产婆等人的话都是深信不疑的。
孙思邈没有去跟那个村庄说明这件事,而是委婉的用另外一个方式告诉他们,直接用开水烫伤口太过了,用开水烫过剪刀和刀,然后剪短伤口,再进行包扎就可以了。
从头至尾那个村里面的人都不曾知道真相,而知道真相的孙思邈也没有权利去苛责任何一个人,因为他知道,这就是底层百姓的生活。
所以,相对于庸医治死人的概率,孙思邈知道,什么都不懂的百姓因为所谓的“偏方”“神话”等谣言有可能害死的人更多,所以这本书如果是以统治者的角度,用来给百姓普及知识,让百姓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自我救助能力,对最常见的疾病有一定的治疗能力,反而更实用!更能救助更多的人!
获得足够的长,所以孙思邈有了足够的眼光明白这本书真正的“目的”,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孙思邈对这个秦王殿下有些好奇了,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聪明少年才能够想到如此聪明的方法!要知道,自古上千年以来,从未有一个医家或者是朝廷想到如此讨巧的方法。
它看似愚昧和不符医道,但是却最符合百姓的基本利益和对百姓来说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实用!
“你做的不错!这本书里面的方子都没有太大的问题,都是好方子!你好好的将它研读下去,记住这些草药,至少这十里八乡,我想你能给他们看七八成的疾病了。”孙思邈将手里面的书籍递给了这个叫王三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