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第38节

在吴孟明走后,崇祯一直在焦急等待他的消息,最近身体本就不好,不知不觉趴在龙书案上睡去。

刚睡着就做一个梦,梦中文官集团终于不再和他对抗,上朝时他们跪拜在皇极殿上高呼吾皇圣明,崇祯笑了。

“皇爷,吴大人求见!”

突然,王承恩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崇祯睁开眼睛抬起头,此时他才发觉刚才只是一个梦。

美梦被老王打扰,崇祯心里还有些不舒服,不过他并未怪罪老王。

“何事打扰朕美梦?”

史上最忠诚大太监王承恩刚才也看到皇爷笑了,他真的很希望皇爷能梦想成真,可惜事与愿违。

王承恩躬身说道:

“皇爷,锦衣卫指挥使吴孟明求见!”jj.br>

崇祯闻言顿时来了精神,他立即调整一下自己的坐姿道:

“召!”

“遵旨”

王承恩领旨躬身退出乾清宫,很快锦衣卫指挥使吴孟明来到崇祯面前,他双膝一软跪倒在地连连磕响头:

“陛下,臣无能,请陛下责罚!”

梦终究只是一场梦,崇祯从吴孟明表情上已经看出不妙:

“吴孟明,到底何事?”

“嘭嘭……”

吴孟明又给崇祯连磕三个响头:

“陛下,臣罪该万死,锦衣卫和示威文生发生冲突造成严重伤亡……”

吴孟明话说的不清楚,崇祯还以为锦衣卫被监生们打伤:

“吴孟明,锦衣卫伤亡几何?监生是否有人受伤?你给朕说清楚!”

吴孟明应该直接把事情说清楚,吞吞吐吐说不出所以然,急的王承恩都想上去给吴孟明一脚。

王承恩哪里知道,吴孟明此时还在懵逼的状态中,他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向皇帝禀告。

见崇祯发火,他才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

“陛下,锦衣卫和示威者发生严重冲突,导致六百多监生伤亡……”

事情远远出乎崇祯意料之外,和他梦中情境也恰恰相反,崇祯顿时浑身一颤如坠冰窟。

片刻后,崇祯抓起御案上的奏书狠狠砸在吴孟明头上,随后起身一脚将吴孟明踹翻:

“什么?你说什么?朕提拔你做锦衣卫指挥使,你如此报答朕,无能至极,来人将吴孟明打入死牢……”

“臣死罪!陛下保重龙体!”

吴孟明以头触地,他不敢奢求崇祯皇帝能饶他小命,这种事谁都担待不起,搞不好锦衣卫衙门将消失。

皇宫守卫进来准备把吴孟明拖出去,却被王承恩拦住:

“皇爷,外面还很乱,等事情查清楚在处置吴大人不迟!”

崇祯此时早乱了方寸,他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此事,更不知道如何向文官集团交代,只是感觉要翻天了。

“王大伴,如何调查,谁能替朕分忧?”

老王想到太子办事果断,躬身说道:

“皇爷,可以听听小爷建议。”

听到太子两个字,崇祯顿时火冒三丈:

“不要给朕提那个逆子,这一切都是他惹的祸……”

一通脾气发过,崇祯皇帝突然想起乾清宫外面那些文官:

“死谏的文官都还在吗?”

“皇爷,他们都走了。”

那些文官死谏如同上朝,天黑之前不见皇帝露面,他们拍拍屁股纷纷起身回府了。

听到言官都离开,崇祯心里稍微放松一些,他真的担心那些言官日夜跪在乾清宫外不肯离开。

实在无人商量,内阁那些文官崇祯一个都不想见,无奈之下最终还是准备和逆子商量一下:

“传逆子见朕!”

“遵旨!”

王承恩接旨立即赶往钟粹宫。

朱慈烺可不像崇祯那么苦逼,王承恩求见时,他已经睡了一觉。

被胡宝叫醒,朱慈烺立即起身,在两个贴身宫女侍候下更衣前往乾清宫。

“参见父皇!”

见崇祯脸色铁青坐在那里,朱慈烺急忙上前施礼,可崇祯根本没理睬他。

朱慈烺尴尬一笑,起身倒一杯水放在崇祯面前御案之上:

“不知父皇深夜召见儿臣何事?”

崇祯看看眼前逆子,他终于开口说话:

“都是你这个逆子惹的祸,文官在乾清宫死谏,国子监和翰林院也一起逼宫,朕命令锦衣卫前去劝离。

谁知竟然发生严重冲突,造成监生和文人大量伤亡,你不是自认为很牛逼吗?说说你的看法!”

朱慈烺闻言暗暗好笑,看来自己导演的这出闹剧,让父皇束手无策了。

作为大明皇帝九五之尊岂能如此做虐自己,该杀的杀还抓的抓,对付这群腐儒必须铁血治国。

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暂时抓不住,辽东的建奴暂时也无法战胜,对付文官集团还不能强硬起来,这大明也就彻底玩完。

朱慈烺拱手道:

“父皇,您现在知道天启皇帝和万历皇帝为何深居后宫不出了吧!他们就是不愿面对这群腐儒丑恶嘴脸。

当年洪武高皇帝开局一个碗打下我朱家江山,他老人家是如何对付贪官污吏的,一个字,杀!

这些文人只是我朱家打工人,既然他们十年寒窗考取功名,就要为大明和天下百姓服务,而不是处处为自身利益着想和皇帝唱反调。

国子监和翰林院是大明官员提拔和培养的机构,理应处处为百姓和皇帝着想,而不是整天跟着文官集团和皇权作对。

他们这种行为和叛国无异,大明祖训,生员不得议论军国朝政,而国子监这些生员寓意何为,乱世用重典,锦衣卫杀的好!”

第57章 可爱的崇祯

崇祯的治国思路和朱慈烺完全不同,他认为皇帝要运用帝王之术平衡朝堂,而不是肆意打压大臣。

听到朱慈烺小嘴叭叭不停,崇祯几次想打断他。

可朱慈烺所说似乎还有一定道理,崇祯最终耐着性子继续听下去。

“父皇,和平年代重文轻武也许不错,但现在乃是乱世,建奴寇边流寇四起,大明重文轻武暂时可以结束了。”

朱慈烺说到这里,崇祯再也无法忍耐,挥手打断:

“停停,你这是纸上谈兵,完全罔顾事实,父皇在位九年什么风雨未曾见过。

武将如何可以相信,他们吃空饷压榨士兵,都以为朕不知道。

看看左良玉,祖大寿,刘泽清之流,他们听宣不听调与军阀何异。

还有辽东将门,他们守关不出耗尽大明国库,难道不曾与建奴达成某种默契。

朕用文臣实属无奈之举,至少他们读圣贤书不会成为听宣不听调的军阀,至少朕可以随时调他们入京勤王……”

原来崇祯知道武将吃空饷,同样知道武将嚣张跋扈,更加知道文官集团一手遮天,可他实在无奈。

卢象升,孙传庭,洪承畴等文官统兵,崇祯可以随时调入京师勤王。

和武将嚣张跋扈听宣不听调相比,崇祯更愿意相信文官。

朱慈烺拱手道:

“父皇,儿臣知道您勤政,在大明历代帝王中,除洪武高皇帝外,您是最勤政的帝王。

可儿臣认为您治国方法有问题,这样下去身体累坏作用有限。

孙传庭卢象升等善用兵文官,儿臣将他们归类为儒将,他们都是大明的栋梁,他们可以不顾自身和家族利益,以死报效大明。

而如今言官呢,他们闻风奏事早就违背了初衷,无论对方错与对张嘴开喷,言官清流如今已经成为文官集团的急先锋和代言人。jj.br>

文官集团更是和士绅富商阶层相互勾结,他们为自身利益完全不顾及国家兴亡,甚至来您乾清宫死谏,煽动国子监和翰林院逼宫。

是大明培养任用监生和翰林,国子监和翰林院应该效忠于皇帝,但他们却成为了文官集团的马前卒,既然不能为我所用,大明要国子监和翰林院何用。

表面看这一切,好像因为儿臣擅自杀了几个贪官而引起,其实是文官集团在和大明皇室争夺话语权,今天皇权退让,以后就要步步退让。

一旦不如他们意,今天所发生的一切将再度重演,他们甚至还会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资源和力量,那时奉天门前发生的事将在全国各地上演

还有就是武将和宗亲勋贵们,他们大多手中都掌握着军队,这些军队对外一塌糊涂,干起自己人无敌,如果想改变现状必须重新募兵。

新招募兵源一定要来自底层百姓,新招兵源必须效忠皇室,不能让新招募士兵只知主将不识君,只有牢牢掌握兵权才能击败各路牛鬼蛇神,还大明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朱慈烺先是将崇祯皇帝猛夸一顿,随后苦口婆心讲述文官集团对大明的危害。

崇祯开始很不爽,后来想想还真是那回事,自己七岁儿子说的似乎很有道理。

如果崇祯想杀一人,无论此人是谁,即使是袁崇焕,崇祯一样说杀就杀。

可是面对成百上千的文官和文官集团背后的士绅阶层,说实话崇祯皇帝真的不敢下手,更没有和全天下读书人作对的勇气,毕竟他受过儒家教育也算一个儒生。

看看七岁儿子,崇祯突然感觉很欣慰,他似乎在朱慈烺身上看到史上最牛太孙朱瞻基的影子。

于是崇祯放下他最看重的面子问朱慈烺:

“皇儿,不要只会动嘴,今天之事交给你,你能如何处置?”

朱慈烺闻言大喜:

“父皇,此事必须果断处理,不能有丝毫的拖泥带水,要让文官集团住嘴就要让他们胆寒,如今大明已进入乱世必须用重典。

首节 上一节 38/4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红楼:重生僵尸,我参军修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