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第318节

只有常遇春的后人,最后一代怀远侯常延龄表现最硬气,不与他们同流合污。

张献忠带领义军在湖南纵横扫荡,形势危急。

常延龄慷慨上奏朝廷,要求带兵奔赴前线,与义军作战。结果被崇祯拒绝。

他又要求回老家召集常氏族人,组织乡兵抗敌,崇祯仍旧不感兴趣。

清兵入关后,常延龄参与拥立弘光朝廷。

面对权臣马士英、阮大钺的胡作非为,常延龄不顾前程身家,上表弹劾二人,然而却无济于事。

常延龄空怀壮志报国无门,愤然辞官不干,颇有祖上硬气果敢的遗风。

由于为官期间两袖清风,他只能种地为生,当起了菜农,过着清贫艰苦的生活。

清朝建立后想征召他为官,他不为所动守节不改,甘愿身自灌园,萧然布衣终老。

朱慈烺想到常延龄后立即说道:

“不要在争论,本宫已经有人选,传旨加封怀远侯常延龄为漕运总督……”

第442章 凌迟叛徒

听到皇太子毫无征战突然任命常延龄为漕运总督,沈维柄顿时傻了!

灵璧侯汤国祚送两千两银子,让他帮忙推荐担任漕运总督之职,以后好处少不了他,沈维柄这才极力推荐汤国柞。

谁知皇太子不按套路出牌,听到他推荐漕运总督后,却替常延龄做了嫁衣!

其他官员反对,沈维柄还有办法说服,可皇太子直接传旨任命让他无可奈何。

没有办法,为了银子沈维柄只好硬着头皮躬身启奏:

“殿下,怀远侯虽然为人正直为官清廉,可臣认为他并不适合做漕运总督,怀远侯没有从事漕运经验,灵璧侯曾做过前漕运总督朱国弼的助手,臣以为还是灵璧侯合适……”

朱慈烺淡淡看着沈维柄笑道:

“沈爱卿,你认为本宫任命怀远侯常延龄做漕运总督不合适,而你推荐的灵璧侯汤国柞才是漕运总督的最佳人选对吧?

既然如此,本宫问你,你口口声声保国公朱国弼,你是否知道朱国弼谋逆被满门抄斩?本宫想知道你沈维柄寓意何为?”

朱慈烺说到这里,脸色顿时阴沉下来,怒目瞪着吏部侍郎,此时的沈维柄已经意识到自己说错话,如今可不是崇祯皇帝临朝,而是一个小杀星……

沈维柄急忙跪下请罪:

“殿下恕罪,臣口误……”

朱慈烺冷冷一笑:

“口误?沈维柄,本宫怀疑你收受灵璧侯汤国祚的贿赂,李若琏好好查查沈维柄和朱国弼是否有关系!”

“遵旨!”

李若琏立即出班躬身领旨,随后退出皇极殿……

见皇太子命令锦衣卫调查他和保国公朱国弼是否有关系,沈维柄知道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他和朱国弼没有任何关系,可是他在吏部为官多年。买官卖官的事情没有少干,李若琏肯定能调查出来。

“殿下饶命,臣对大明忠心耿耿……”

见沈维柄瘫软在地苦苦哀求,朱慈烺不耐烦挥挥手:

“是否忠臣等李若琏回来便知,带下去!”

两个大汉将军立即上前把沈维柄拖出大殿……

看着沈维柄被拖走,满朝文武都暗暗骂他傻叉,皇太子已经任命漕运总督,你就老实一点,还想和小杀星玩花招。

以前崇祯皇帝在朝时文官都是如此,一個简单的议题吵来吵去最终不了了之,办事效率极其低下,如今天变了,还想玩老一套!

朱慈烺轻咳两声,目光看向施邦昭:

“施大人,对本宫任命的漕运总督,你们认为如何?”

施邦昭闻言浑身一颤急忙躬身说道:

“殿下英明,臣认为淮远侯担任漕运总督最合适不过……”

刚才跟着施邦昭和沈维柄附议的文官御史们也纷纷附议:

“殿下英明!”

黄德功等武将看着一帮嘴炮被皇太子治的服服帖帖,他们心里都是暗暗好笑。

而内阁几位老头却心里有苦难言,皇太子任命一个漕运总督,竟然一个招呼都不打,这大明内阁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吏部尚书也是内阁成员,以前姜逢元对皇太子做法颇有微词,不过现在已经习惯了。

并不是这次任命漕运总督没有通过吏部,以前任命官员也是一句话,内阁和吏部只要拟旨通过即可。

皇太子曾亲口对他们说过,本宫所做决定内阁只负责签发,并非和内阁商量,一句话内阁没有反对的权力,想干就干,不干滚蛋!

施邦昭退下后,悄悄看看内阁几位老臣,他自己不敢反对皇太子,心里还是希望内阁能出来说句话。

却看到内阁几位老大人个个低眉顺眼,根本没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意思,施邦昭只能无奈的低下头:

“唉,朝廷已经变成皇太子一言堂,大明危矣!”

朱慈烺见没有官员出班反对,对李邦华和姜逢元说道:

“既然无人反对怀远侯担任漕运总督,吏部和内阁拟旨通过下发!”

李邦华和姜逢元急忙躬身施礼:

“老臣遵旨!”

李邦华姜逢元退回朝班,兵部侍郎王家彦上前起奏:

“殿下,臣有本奏!”

看到是兵部侍郎王家彦,朱慈烺微微颔首:.z.

“准奏!”

“谢殿下,这份奏书乃是兵部拟定对护***将士灭杀建奴的战报,请殿下过目并封赏!”

“什么……”

除了黄德功他们几位,其他人并不知道攻打建奴之事,听到灭杀建奴,群臣顿时懵逼……

朱慈烺发兵救援皮岛并未通过兵部,王家彦手中奏书乃是朱慈烺授意而为,王家彦虽然心里有些不爽,但他没有资格反对,只能按皇太子意思去做。

朱慈烺认为乱世用重典,怎么效率高怎么来,可对这帮已经习惯党争的老臣来说,皇太子此举就是耍流氓,可他们有无可奈何!

胡宝上前接过奏书,随后双手递给朱慈烺,朱慈烺随便看两眼又交还胡宝:

“宣读!”

“遵旨!”

胡宝急忙躬身接过奏书,高声宣读:

“崇祯十年正月,建奴发兵攻打皮岛,遭到皮岛明军和百姓顽强抗击,战斗断断续续经历三个月有余,皮岛将士伤亡惨重,于四月初被建奴攻破。

就在皮岛军民即将遭受灭顶之灾时,皇太子所派援兵及时赶到,护***孙应元,黄德功,曹变蛟三部和朱成功率领水师大发神威尽灭攻岛建奴。

之后对镇江,旅顺,金州,复州等地建奴展开清理,两次战斗共击杀建奴五万之众,其中建奴八旗满洲兵近万人。

此次护***对建奴打击,给建奴造成巨大人员伤亡,极大提振所有明军士气,乃是崇祯九年京师保卫战以来,大明再次痛击建奴。

兵部请旨对护***统领黄德功,孙应元,曹变蛟等参战护***将士和朱成功率领水师进行封赏,大明兵部。”

胡宝宣读完毕,黄德功,孙应元,曹变蛟三位护***统领立即挺起胸膛站的笔直,他们知道又要升官了!

而朝堂上群臣却瞬间炸锅:

“好啊,此乃大胜,有如此强军,建奴再不能威胁大明,萨尔浒之战后,大明军队对建奴的颓势终于被逆转,皇太子威武……”

对建奴作战的多次失败,不但让多数明军畏敌如虎,朝臣也是谈建奴色变,可以说明末明军的战斗力已经让满朝文武极度失望。

可是他们从来不想想为何明军会沦落到如此地步,是明军都不敢战吗?

当然不是,浑河之战的浙军和白杆兵,卢象升的天雄军,孙传庭的秦军等哪个不敢战?

将士们在外浴血奋战,不如文官集团在朝堂上动动嘴皮子。

如果满朝文武同心协力不拖后腿,建奴和流寇早就被剿灭。

第443章 老朱家要出人才

崇祯朝堪称内外交困,对外与建奴征战不断,势力已经延伸到蒙古的建奴甚至多次叩关而入。

对内则是农民起义不断,尤以李自成、张献忠为最。

而崇祯年间的战争,主要便是围绕建奴和农民军展开的。

皇太极继位之后,建奴便开始向蒙古扩张,并最终于崇祯五年攻陷归化城。

林丹汗被迫逃至大草滩,其子额哲于崇祯八年降清,漠南至此落入清军手中。

皇太极开始从东北到正北对明朝边关形成全面威胁。

崇祯二年十月,皇太极率军号称10万,避开宁远、锦州,兵分三路分别从龙井关、洪山口、大安口突入关内,攻占遵化,直逼京师。

明廷慌忙之下急令各路兵马勤王,袁崇焕统领各路援军,阻建奴于广渠、德胜等门外。

可建奴凶猛,斩明军副总兵申甫以下约7000人,继而击败明援军4万于永定门外,明总兵满桂,孙祖寿战死。

崇祯三年初,皇太极向东进攻,连克数城,分兵驻守遵化、滦州、永平、迁安,自己则亲率主力返回沈阳。

崇祯七年七月,皇太极二次西征察哈尔回师途中,以明边将扰其境、杀其民、匿逃人为名,入上方堡,进围宣府。

宣府守兵发炮击之,乃退走应州,兵掠大同,攻陷得胜堡,京师震动,诏令总兵陈洪范守居庸,巡抚丁魁楚等守紫荆,雁门。

而在河南已经包围了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曹文诏也被调往大同,流寇趁机突围。

崇祯八年,多尔衮、萨哈璘、豪格等率领建奴进犯林丹汗所在的河套地区,迫使林丹汗之子额哲降清,同时在太原府所属的忻州、定襄、五台等州大肆劫掠。

崇祯九年五月,皇太极派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等统八旗兵十万,兵分三路分别从吸风口、独石口入关。

巡关御史王肇坤拒战,兵败而死,明军退保昌平,清兵再侵居庸、昌平北路。

七月,清兵入京畿,攻陷昌平后,又相继攻下良乡、围攻顺义、。

首节 上一节 318/4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红楼:重生僵尸,我参军修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