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朕真的在修仙 第191节
喊杀之声充斥两耳,滚滚浓烟扑向双眼。
但此刻他却比那时来得镇定,心中还潜藏着一股若有若无的期许。
“哈哈”朱厚熜笑了两声,“朕有何惧?”
朱厚熜眼神一寒,“大明承平日久,有些人已经忘记了帝王威严。”
他负袖望月淡淡道:“皇权至大,挡道者诛!”
朱厚熜几字岀口,王阳明便顺势长揖。
“陛下!”
朱厚熜今日的言语,让王阳明长久以来的担忧逐渐放下。
帝王,拥天下之权柄,操万民之生死!
皇权威慑,天下咸服。
使用计谋没有错,阳谋更是堂皇正大。
但有些时候能动手解决的问题,就不必要多费口舌。
王阳明深知一手砖头一手书,少了哪个都不行。
一位伟大的帝王不光要深谙权谋,还需要有强硬的手段和实力。
必要时刻,强权比妥协更有力。
“朕决定借李隆反叛整顿大明军务,军队的战斗力必须要提升。”
“明日大朝会朕会亲自宣布天宝抵税”
朱厚熜说着又抛出了一道惊雷,好在他对面站的是王阳明,并没有因此而感到难以接受。
“天宝司将统管税收,户部也要开始做准备将来进行税制改革。”
“各地天宝寺都要派兵驻守,一则守卫天宝安全,二则保障天宝推行。”
他抬头望向北方,北极星闪着淡淡微光。
“未来军队的物资保障要由户部负责,钱财直接由中央下发。”
王阳明目光一凝,便问道:“陛下是想废除屯田制?”
朱厚熜猛地转过身来,眸中金光浮动,“先生以为屯田制不可废吗?”
王阳明哈哈大笑,双手一拍便应到,“陛下愿想,无有不可。”
他正了正红色的官服,两鬓跟着微微颤动。
王阳明修长的双手舒展又合于身前,“愿为陛下万死不辞。”
王阳明的承诺掷地有声,朱厚熜心中多出了一股深深的熨烫。
他赶忙上前双手搀住王阳明,“先生言重了,朕只是做了该做的。”
他看向身形消瘦的王阳明,思绪百转。
于此世而言,他只是一个漂泊的异客。
于他而言,他所见所感皆为真实。
陡然穿越朱厚熜心中难免惊疑,时常感觉与这个世界有着一股疏离感。
除了父母亲情的滋润,王阳明千里书信的交流让他感觉到了这个时代的温度。
先生二字。
王阳当得。
看着挺拔的少年,王阳明颇为感慨。
上天终究眷顾了自己。
他立的是成圣的大志,求的是万民的幸福
遇见一个全心全意支持自己的帝王,是臣子最大的幸运。
同样与朱厚熜一个能懂他想法亦师亦友的臣子,又何尝不是最大的幸运。
君臣对坐一边品茶,一边吃着糕点。
王阳明饮了一口茶水,嘴唇感受着瓷璧的温热,。
二人一番交谈不过盏茶的工夫,却能决定一个帝国的走向,影响无数人的命运。
“陛下重任托负,臣恐有负圣恩,还望陛下派人协助。”王阳明说道。
朱厚熜闻言莞尔一笑,“这连日以来到底是累着先生了,事关机要满朝文武唯有先生能做到。”
“臣观翰林院中倒有几人颇具才干,不妨让他们到户部历练历练”
“哦”朱厚熜哈哈一笑,“先生是要向朕要人了?”
王阳明毫不局促,微微点了点头。
“也罢,既然先生看中那就让他们去户部历练。”
“如此,臣谢陛下隆恩。”
朱厚熜顺手尝了一块云霞膏,忽然心中闪过一道灵光,随即问道:“先生,国子监情况如何?可有堪教化之人?”
“良莠不齐,但好在本性不坏”王阳明顿了顿,“出类拔萃的苗子倒有不少。”
“算学考试之后倒有不少学子钻研杂学,也弄出了一些实用的工具,过几日我送进宫来让陛下观看。”
朱厚熜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么说来他的三宫计划可以开始了。
“嗯”王阳明注意到朱厚熜的神态,心中略一思索便笑了笑,“民间有大才,陛下何不将天下英雄尽收囊中?”
朱厚熜脸带笑意,“天下有才者何其多,朝廷能收纳的不过其中一二。”
“朕所求不过是让他们皆能一展才能,大明就有兴盛的可能了。”
王阳明闻言心中一道朦胧的感觉闪过,他又看了看朱厚熜肯定了自己的想法。
陛下要借助新礼,对科举下手了。
“左右时间还长不急于一时,先生且先看看新礼力量如何。”
君臣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朱厚熜与王阳明在月下对饮,只苦了严嵩被麦福引到文渊阁埋首于书卷中。
第152章 学宫卷
残月如钩,伴着点点繁星。
严嵩第一次走进了紫禁城,在走过文渊阁前的石桥时他情不自禁地抬起了头。
虽然月光不怎么明亮,牌匾上的文渊阁三字比起白日也暗淡了许多,严嵩却依旧心情激动。
他那接近衰老的身体里一颗炽热的心正剧烈地跳动着,不同于科举时惴惴不安,也不同于遭遇宁王叛乱时惊慌失措,这是一种遭受现实毒打之后发自骨子里对权力的渴望。
他看了看紧闭着的精雕木门,心中陡然生出一种想要推开的冲动,但下一刻他就将头微微低了下去。
眼下还不是时候!
“麦公公,不知陛下让我到文渊阁有何指示?”严嵩问道。
麦福笑了笑,手指了指文渊阁东阁的方向,“到文渊阁,自然是看书去。”
严嵩心中困惑脸上却显露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我幼时家贫无书可读,今日能到这天下最负盛名的藏书之所,也算是我的荣幸了。”
麦福闻言不由得感同身受,他也曾经为了出人头地苦读诗书,甚至不惜遭人毒打也要借书去。
只是后来命途多舛时运不济,机缘巧合进了宫中。
麦福瞧了瞧自己大红的官服,心里那淡淡的失落也逐渐散去。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伴,如果不是进了宫自己还遇不到陛下。
“咔——”
文渊阁的大门被麦福缓缓推开,映入眼帘的便是整齐罗列的书架。
香樟木制成的书架一排一排陈列在屋内,每个架子都错落有致地摆放着书籍。
严嵩进门前还在思索皇帝话里的意思,可到了文渊阁就情不自禁被那浩瀚的书海吸引。
没有哪个文人能拒绝这种诱惑。
就好像天下的山珍海味摆在了食客面前,此时不动手还等什么。
严嵩眼中渴望的眼神只是一闪而过,他随即拱手道:“麦公公,不知陛下让我看什么书?”
麦福淡淡一笑,“《永乐大典》,学宫卷。”
严嵩喃喃自语道:“永乐大典,学宫卷?”
他读了几十年诗书又在乡下潜心研学,对于传说中的永乐大典也略知一二,可从来都不知道有什么学宫卷。
好在严嵩反应极快,一下子就联想到了之前朝廷打算建立三宫的构想。
他的眼神中闪过一道亮光试探性地问道,“麦公公所言的学宫,莫非是学道理三宫?”
“然也。”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严嵩内心的疑惑却是更深。
虽然他早就料到会被皇帝召见,但从来没想过是因为三宫。
在他原来的设想中自己应该扛着皇权的大旗,狠狠地敲打藩王借此获得皇帝的青睐进而拥有上升的资本。
严嵩虽在南京却时刻关注着朝廷的大政,他曾经不止一次地思索自己该如何快速地获取权力。
而要想谋夺权利,就必须要做弄潮儿。
可惜他在朝廷上毫无势力,那些决定国家方向的大政已经有人主持。
严嵩绝非坐以待毙之人,他想到了一个别人敢想却不敢做的事——挑战藩王。
并非他头脑发热一时糊涂作出的决定,而是深思熟虑之后的谋划。
藩王身上最大的护身符是祖制,而祖制现在成了当今陛下手中的利剑。
上一篇: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