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第220节
他没听错吧!
两个亿?!
我去,大明朝何时如此财大气粗了!
不,这哪是财大气粗?
根本就是一夜暴富啊!
就连一直冷眼旁观的李善长,也被这个消息惊得呆若木鸡!
不过,这惊天消息反而让李善长更加铁了心,要尽快将宋隐一脉连根拔起!
“为何会有如此之多库银?”
朱元璋好半天才缓过神来,震惊之余,更多的是疑惑,国库里哪来如此多的白银?
毕竟这可是一笔巨款啊!
赵昌连忙禀告,“皇上,洪武十三年之前,福州府缴的各种名目银子都存着未使用,那些银子都是宋隐在福建在位期间留存下来的。”
“宋隐身为福建布政使时,福建仅是洪武十四年这整年,上缴银两就高达一亿五千两!”
“这里面,个人所得税五千两,土地出让金六千万两,进出口税足有七千万两,再加上各州府的赋税也逐年增长……”
赵昌如此解释,全明白了。
言下之意,现在大明国库,几乎全是宋隐一人的贡献!
如果没有他,福建又怎会是大明钱袋?
更不可能有这么多银子。
宋隐虽然已经离开福建,可他在福建时执行的政策,那些支持他官员都很好地贯彻下来,所以福建经济得以持续发展!
现在有了这笔巨款,岂不是应该重点支持其他州府呢?
一念及此,文武百官都兴奋的争先恐后要钱。
“兵部请求支援五千万!”
“滚开!刑部新开发了许多刑具,恳请拨款四千万作为研究经费。”
“礼部要三千万!”
……
各部官员纷纷开口,将赵昌围得严严实实,都迫不及待想要得到银两,充裕自己部门。
毕竟,这些年各部门,甚至是朝廷各机构,日子都过得很艰难,大家都在节衣缩食。
除了福建,还有哪个行省能够比他们更好?
各州府都指望获得朝廷拨款。
看着满朝文武都在争先恐后地要银子,朱元璋嘴角一抽再抽。
这些钱怎么看都不像是他们的吧?
抢啥抢?
“都给朕闭嘴!”
“看看你们这穷鬼样!都没见过银子吗?”
不过,有一说一,我堂堂一国之君,也从未见过如此多白银!
“现在就算把银子给到你们部门,你们人手够吗?急什么?”
受胡惟庸一案牵连,杀了许多官员。
就算有再多银子,也没有足够人力做事。
所以,朱元璋暗下决定。
“各部门先回去拟出需要经费的事务,并且,朕决定,重新设立科考!招纳贤良之士!”
听到朱元璋这话,满朝文武先是一愣,随即狂喜。
科举?
重开科举,可不是小事!
开恩科,便是天下学子的福气,给了学子出人头地的机会!
简直人人拍手称快!
朱元璋开恩科,意图不止于此,而是想要将大明各处职位缺额给补上。
胡惟庸一案,牵扯了许多官员被杀,职位紧缺。
尽管时间已经过去许久,但大明各州府的运转仍然十分困难。
文武百官惊愕过后,都欣喜若狂!
刚才朱元璋的话,他们可是听得一清二楚!
让他们先做预算,再加上要开科考,分明就是答应他们有机会从户部领银子了!
第208章重开恩科?李善长:龙椅上的人得换换了!
毕竟,大明的财政,都是由户部掌管,并由户部负责开支。
在大明穷困时,户部别提有多抠门了,有时为了十万两银子,都能争得面红耳赤。
而现在,国库竟然充盈到高达两亿白银,如此富有,也怪不得连户部尚书都张口花银子。
各部门自然不甘落后了。
好不容易有个机会让他们花钱,他们自然不会拒绝。
“皇上英明!”
“现在各州府都缺人,这是举办科考的最好机会!如今我大明繁荣昌盛,必定会有更加辉煌的未来!”
“陛下此乃圣明之举,实在是太英明了!”
文武百官纷纷跪在地上,一脸虔诚与狂热。
朱元璋今日之举,可以说是他们进入朝堂以来,兴致最高的一天。
文武百官纷纷行礼,唯独李善长尴尬得不知如何是好。
此时,他跪也不是,走也不是。
朱元璋环视一圈,见百官对自己露出敬佩之意,顿时心情极其愉悦。
这一刻让他感觉到,这些大臣对他还是心悦诚服得。
而不是之前那种敬畏与恐慌。
见此情景,朱元璋龙颜大悦。
在这之前,他只在宋隐身上,见过控制人心,操控人性的能力。
就像宋隐可以轻易地将商贾和官员,牢牢掌握在手中一样。
朱元璋曾经以为,自己是一国之君,整个大明尽在他掌握中。
但论起对掌控人心,他比宋隐差得太多。
这刻,朱元璋终于体会到拿捏人心的愉悦!
这也是朱元璋兴奋的原因。
身为一国之君,必须要掌握民心,如果连朝堂上百官都拿捏不住,谈何掌握民心?
看着这些大臣对自己敬佩的样子,朱元璋觉得心满意足。
这大概是自皇长孙薨逝后,他第一次这么开心。
“下去着手安排吧!”
“退朝。”
朱元璋站起来走出大殿。
“恭送陛下!”
群臣恭送朱元璋离开时,声音洪亮,并透着笑意。
朱元璋觉得,这是他上朝以来听到最为动听而又充满诚意的一句话。
通过设立科举考试、选拔贤能、整顿朝纲。
这代表着此时大明,即将发生惊天动地的变革!
这种变革,是朱元璋希望的,也是百官想要的,却显然不是淮西一派想要的!
李善长离开金銮殿时,脸上没有半丝喜色。
韩国公府中。
今日朝堂上发生的事情,很快就在应天府传开。
皇帝陛下要重开科考,推举贤良之士,表面上看起来包括百姓在内的所有人都很高兴,但在淮西派系看来,却并不是什么好兆头。
特别是永昌侯和蓝玉,还有韩国公李善长这几人,都对此事持排斥态度。
淮西将领中,地位比蓝玉高的人,也有不少,可那些人年纪偏大,没有一人能像蓝玉这样担得起重任。
人人都像缩头乌龟似的,一有动静,就想让别人出头,早就指望不上他们。
但蓝玉为人高傲,喜欢出风头,在胡惟庸死后,淮西一派的许多人都以他为尊。
当然,真正称得上淮西第一人的,还是李善长。
虽说徐达威望也很高,但对于淮西一派来说,他们早已将徐达排除在外,人前一套,背后一套。
蓝玉此时脚步匆忙地走了进来。
早朝上发生的事情他已经知晓。
之前他和李善长进宫见过朱元璋,目的是想要皇上制裁徐达与宋隐,却不想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来。
朱元璋根本没把此事放心上。
上一篇:民国:从贫民窟开始做幕后大佬!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