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纨绔:开局狗头铡,包大人饶命

北宋纨绔:开局狗头铡,包大人饶命 第178节

“我就不信,我一招都撑不过.......”

“当啷”“噗通”又是一招被妙。

三次之后,曹斌才戳抢而立,笑道:

“这次服了没有?”

扈三娘还想再战,只是屁股太疼,不允许她继续尝试。

李师师连忙上前,将她扶起来,翻了个白眼道:

“曹郞何必要跟三娘计较?”

曹斌哈哈大笑,只觉得有武力在身的感觉十分不错,最少吹牛的时候不虚了。

他看了看一边执戟而立的琼英道:“你要不要来试试。”

琼英摇摇头道:“不用了,我不是你的对手。”

这时,轿子上前道:“伯爷,咱们试试手?”

曹斌看了他一眼,道:“算了,跟你动手没意思。”

刚刚与扈三娘动手,他也大概估摸了出来。

不管什么种类的武艺,到最后也不过是技近于道。

自己虽然有霸王之力,但获得的八极拳并不是最顶级,还达不到吊打天下的地步。

大概也就跟典韦差不多,站在了最顶尖那一批,也足以纵横天下了。

包勉也是第一次见曹斌显露武艺,喃喃道:

“曹伯爷果然跟纨绔无关,这样文武双全,叔父叫我跟他学习果然没有错。”

半天之后,杨志来报道:

“伯爷,士卒们已经准备好了,我们可以出发了。”

曹斌点点头道:“好,那就出发吧......”

待看到聚集在校场中的士卒,曹斌不由无语道:

“襄阳不要了?你把这么多士兵聚集起来做什么?”

杨志心怀激荡道:

“伯爷,这次机会难得,杨志已经通知了其他八州,都想让伯爷检阅一下。”

“城里也留下了两千士卒,足够了。”

曹斌心中一动,无所谓道:“随你吧!”

说着,一踢坐骑,飞快冲出校场。

这时展昭从军营门外迎了上来,见出动了这么多士卒,不由欣慰地笑了起来,看来忠靖伯还是愿意听从包大人的。

宜城县衙之中。

县令有些担心道:“包大人,这山中的劫匪不少,忠靖伯若是借的人少了,怕是不够的。”

包拯笑着摇摇头道:“放心,忠靖伯还是识得大体的。你这宜城县,不也是借襄阳城的便利才安稳下来吗?”

县令点点头道:

“原先一直听闻忠靖伯纨绔之名,还有些担心他不堪重任。”

“没想到他这么快就铲除了襄阳王,还迅速理顺了襄州内政。”

“还有那个港口,真是天马行空,竟连我宜城县都受益颇深......”

宜城县令正在跟包拯交谈,衙役突然来报道:

“大人,江陵府兵马都监,带三千人马正在县城外扎营!”

宜城县令疑惑道:“江陵兵马,他们怎么会到?”

那衙役道:“他们说是奉了曹伯爷的命令前来......”

他还没有说完,又一个衙役前来禀报道:

“大人,荆州人马赶到城外......”

宜城知县一惊道:“莫非九郡兵马都到了?”

包拯威严道:“胡闹,不过小股山匪,何必如此劳师动众?”

他位高权重,是开封知府,但也没有调动地方部队的权利,所以只能向地方借兵。

作为朝廷大佬,任谁也是会给些面子的。

不过曹斌把九郡兵马全部聚集过来,让他觉得有点小题大做了。

宜城知县顿时笑了起来,道:

“没想到曹伯爷如此敬重包大人,您一声令下,曹伯爷竟将九郡所有兵马都调了过来。”

包拯虽然觉得曹斌有些浪费,但心里却不由自主变得十分熨帖。

捋了捋胡须,摇头道:

“兵甲乃是国家重器,忠靖伯如此轻易调用,却有点轻佻了,待见了他之后,本府再说说他吧。”

公孙策的脸上却露出了笑容,道:

“也不枉了大人用心良苦,如今忠靖伯似乎表面未曾改变。”

“但以如今的态度来看,也算是幡然醒悟了。”

“无论是山东赈灾,还是出使西夏都可以看出一二。”

“尤其是这次治理襄州,治政奇思妙想,又润物无声,不着痕迹,可谓天赋异柄。”

包拯点点头,感慨道:

“说的不错,修建诺大的一个港口,竟然丝毫没有伤民、劳民,还借此惠及数个州县。”

“如此完美的治政手段,是我等读书人的可望而不可及的愿景.......”

其实他现在看到的,只是港口给“本地”带来繁荣,还是短期内的效果,将来的发展才是重点。

而且他说的也有点保守,其实交易所的作用何止如此?

世界上第一个交易所的建立,就是为加强大商人之间的联系,解决供需之间的不平衡。

有了襄阳交易所,等于将整个大宋的重要商业行为联系起来。

比如荆襄百姓想要种植经济作物,可以在种植之前与商贾签订契约,成熟之后不需要费力售卖,可由商家按事先约定收购,卖到最需要的地方......

这种模式在后世十分常见,但在大宋就是极为先进的东西了。

它存在基础就在于信息的掌握和传递,曹斌看中的也是这点。

可能这些信息可能不太准确,比如天气预测,但总是多了一个参考。

毕竟,就算后世的天气预报也有不准的时候。

这个时代,有个五六成的准确率也足够了。

“大人,如果要肃清朝堂,改变忠靖伯的立场,关键还在与他的婚事。”

公孙策见包拯陷入沉思,摇了摇羽扇说道。

包拯无奈地说道:“这却不好说,毕竟庞曹两家两代的交情。”

公孙策却自信地笑了起来:

“对公孙来说不难,只要几个离间之计,足以让曹伯爷认清庞太师的真面目......”

“到时候,无论大人收他做个弟子,还是为他说门亲事,都是十分简单的事情。”

包拯看了他一眼,摆手道:

“此话休要再说,朝堂之事怎能涉及他的婚事?”

“再者,本府只是可惜他的人才罢了,并非要结党。”

“我收他做弟子干什么?教他武艺吗?”

说到这里,连他自己都露出了一点笑容。

宜城县令听到这话,却是若有所思。

这忠靖伯好像跟天波府、包大人的关系都不错,立场有些暧昧,看起来也颇有才能。

不知道自己的恩师寇相,有没有意思拉拢一下。

想想曹斌的升职速度,或许很快会成长为朝廷的中坚力量。

想到这里,他打算回府之后,立刻写封书信入京。

这一天,荆襄九郡所有州府的人马全都在向宜城县汇聚。

傍晚十分,县城外已经军帐成片,足有三四万多人。

百姓很少见到这么多人马,还以为又要打仗,吓得都不敢出门了。

宜城县令苦笑道:

“也亏得这些士兵军纪不错,否则我宜城就要倒霉了。”

赶到宜城县外的兵卒也不要求进城,只是自顾埋锅造饭,吃完饭后就开始集体活动,有的还抽空训练起来。

这种军容,让包拯几人颇为侧目。

如此自律的军队,别说驻扎地方的禁军和厢军,就算汴京的上四军都十分少见。

俗话说什么样的将军,带什么样的兵。

当然不是说曹斌这种人,而是因为他整理军队的方法。

为了节省精力,他直接让杨志派出了一千多襄阳驻军,进入各州驻军之中充当军官。

反正那些军队之中的将校已经全部被撤,正好补上一些,连奖励制度都带了过去。

这种情况下,那些军队,也就跟襄阳驻军变成了一个性子。

首节 上一节 178/4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开局接盘刘备,再造大汉王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