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天下 第74节
“放开说吧,今日,言者无罪。”
刘启越是这样说,栗贲越是害怕,把头深深埋在地上:“禀陛下,册立皇后…乃是大事。”
“臣,虽是栗家人,更是陛下仆臣,万不敢僭越,这事实属得由陛下乾刚独断才是。”
刘启这才满意的点点头,看向他的眼神,没了戏谑。
栗贲话说完,周亚夫心中大骂猪队友。昨天说的好好的,今天到了关键时刻,你倒撤了?
负手缓缓来到周亚夫面前,刘启淡淡的说道:“大行令的话,太尉听到了,也看到了,还要坚持刚才的建议吗?”
刘启话说到这个份上,作为臣子的,基本上都该明了怎么做了。
可周亚夫,本就恼怒栗贲的怯懦,再加上刘启这么说,在他听来,跟嘲讽并无区别。
心中无名怒火腾的一下,升的老高。周亚夫的倔脾气,一下就上来了。
梗着脖子,周亚夫说道:“陛下,大行令是栗家人,想要避嫌无可厚非。”
“臣以为,按我汉家立后规矩,确实是立栗妃为宜。”
刘启听完这话,哈哈大笑起来,笑声里透着凛冽。
“我汉家的立后规矩?朕尚不自知,太尉倒是很清楚。周亚夫,你倒是说说,这立后,有什么规矩?”
汉室天下,只有立太子的规矩,却没有立皇后的规矩。周亚夫这话,根本站不住脚。
周亚夫自知失言,不过只能硬着头皮接着说下去:“禀陛下,高祖邢白马与天下盟约,汉室天下储君,立长立嫡。”
“而刘荣,正是陛下的皇长子。”
“按理说,长子立为储君,其母自然该是皇后。”
“臣的父亲,就是基于此点,将先帝迎回,又尊了已故的太皇太后为皇太后。”
“所以,臣以为,应当立栗妃为皇后。”
眯着眼,刘启说道:“你的父亲周勃,有功于大汉,这一点,无论何时朕都不会忘记。”
“不过,高祖他老人家定了立太子的规矩,并没有定立皇后的规矩。而且周亚夫,你如此牵强附会,百般狡辩。”
“真的是因为太子的缘故,才推荐的栗妃吗?”
周亚夫抱拳行礼,一脸大义凛然:“臣举荐栗妃,只为公议是从,并无私心。若是陛下觉得臣为了攀龙附凤,臣无话可说。”
刘启直视周亚夫,道:“都说你周亚夫位高望重,朕看你确实也是位高望重。”
“既然你言之凿凿,没有别的心思,从今日起,这太尉一职,你就别再任职了,改任丞相吧。”
周亚夫听了,吭哧吭哧喘了几口粗气,憋的满脸通红。
“怎么,你不愿意?”
刘启目光如炬,直勾勾盯着他。
周亚夫跪倒在地,不情不愿的说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天下本就是您的天下,生杀予夺,晋升任免,自然听从陛下安排!”
“臣遵旨奉行!”
刘启居高临下看着他,负在背后的手,握紧又松开。
处理完周亚夫,刘启看向陶青。
“陶青,你做丞相很久了,辛苦有年,加上身体也不好,从今以后,回家养老,颐养天年吧。”
陶青怨恨的看了眼周亚夫,把头深深埋在地上,心如死灰:“臣,谢陛下隆恩。”
两人身后的九卿,全程看的心惊肉跳。
周亚夫本贵为太尉,执掌大汉全部军权,只因处事不明,没有理会圣意,彻底被刘启夺了朝堂上生存的根基。
相较之下,丞相更加悲惨,完全就是殃及池鱼,得了无妄之灾。
朝廷上的这股风暴,不但来的毫无预兆,还如此的突然,令人猝不及防。
九卿之中,最为庆幸的,要数栗贲。想起来周亚夫到府邸时,自己言之凿凿要和他一同上书,不由得深感后怕。
现在看来,还好当时遇到了太子少傅,得了他的点拨。不然,要是贸然上书,前面的两人,就是最好的例证。
韩少傅说的恭喜,才是真喜事啊!
栗贲心里不由得嘀咕一句。
处理完两人,刘启坐塌而下,淡淡的说道:“想来诸公都累了,说实话,朕也累了。”
“退下吧。”
众人纷纷起身离榻,恭敬行了一礼。
“臣等告退。”
等他们走后,刘启对春陀说道:“传朕旨意,宣太子。”
春陀偷偷瞄了眼刘启,见他脸上看不出喜怒,不敢妄议,称诺退下。
第91章 万般皆是命
春陀出了殿门,低头沉思,一旁一个黄门见状,小声问道:“中常侍,出什么事了?”
瞪了他一眼,春陀斥责道:“当好你的值,别瞎打听。这时候,知道的越少越好!”
黄门脖子一缩,连忙低头,不敢言语。
看了眼失魂落魄,宛如行尸走肉一般走在阶梯上的周亚夫,春陀面露嘲讽。
“自己没脑子还要连累太子,你呀你呀!”
自言自语了一句,摇摇头,春陀赶紧出发,往东宫而行。
因为太子殿下的原因,陛下才对自己信任有加,待会儿不论如何,得提醒他几句才行。
……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施行德治、仁政,就可以像北辰(北极星)那样,让众星自发依附在身边。”
“同时也就是说,君主施行仁政,处事以德,进行感化,自然能得到民心。”
“而这民心,是一切的根本。”
太皇太后葬礼结束,太子的课业自然也随之继续进行。
此时,窦婴正滔滔不绝,在讲述德政的重要性。
“仆臣拜见太子太傅。”
春陀来到殿外,行礼禀告。
窦婴停下授课,还了一礼,问道:“中常侍前来,莫非有事?”
春陀含笑点头,道:“陛下有旨,宣太子殿下。”
窦婴缓步来到春陀面前,小声问道:“中常侍,出什么事了吗?”
这也就是太傅相询,再加上太子的缘故,不然,春陀绝对闭口不言,不敢透漏分毫。
“今日陛下诏见三公九卿,周太尉劝谏陛下,想要立栗娘娘为皇后来着。”春陀犹豫着说了一句。
窦婴心里咯噔一下,暗道这个周亚夫,真是愚蠢,这时候是臣子进谏的时候吗?
心中暗怒,窦婴压着火气,问道:“那大行令他,劝谏了吗?”
春陀没有回答,只是轻轻摇头。
呼…
还好。
大行令,还可以救药。
事情还不至于,不可挽回。
窦婴拱手行礼,真诚的说道:“多谢中常侍。”
春陀将身子侧到一旁,不敢受礼,道:“太傅见谅,仆臣还得请太子同往。陛下那,还等着呢。”
不等窦婴叫,刘荣已经起身离榻,来到了门口。不以为意的冲窦婴笑笑,刘荣很是坦荡。
“先生不必多虑,孤料定今日父皇相诏,不会是坏事。”
窦婴想想也是,太子这边的人,并未开口劝谏。劝谏的,不过是上赶着往上凑,没脑子的周亚夫罢了。
关太子,什么事?
……
宣室阁,侧殿。
“儿臣拜见父皇。”
来到刘启对面坐塌前,刘荣恭敬行礼。
对于刘荣问安,刘启恍若不知,批复奏章的朱笔并未停下,依旧还在书写。
刘荣也不着急,静静等候。
时间慢慢过去,殿内一片寂静。
好一会儿,刘启批复完,这才搁下朱笔,抬起头瞄了一眼刘荣一眼。
“坐吧。”
“谢父皇。”
刘荣再拜,安然坐塌。
嗤笑一声,刘启忍不住调侃刘荣道:“你小子,倒沉得住气。”
刘荣嘿嘿一笑,道:“这不是父皇国事繁重,儿臣不忍打扰嘛。”
一只手拖着脑袋,夹着眼皮扫了他一眼,刘启说道:“你小子沉得住气,可有人着急。朕看呐,那些人这么多年,全都活到狗身上去了。”
第一次听见刘启骂人,刘荣听了,在那直乐。
上一篇:大明:开局直面朱元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