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家天下

汉家天下 第4节

这是一种思考,更是在权衡利弊。

刘启肯定不会立梁王为储君,要立早就立了。而自己,则是最有可能的人选。

不着急,不着急。

栗姬再次为刘启斟酒,说道:“刚才臣妾见陛下心事重重的,陛下这是遇到什么为难的事了吗?”

刘启接过羽觞,没有饮下,而是放到一边说道:“梁王劫了吴楚的大营,发了一笔横财,这件事爱妾知道吧?”

栗姬点头,回答道:“臣妾今天刚刚从内史令那里得知。”

“他梁王得到许多珠宝首饰,不上缴国库也就罢了,还偏要到朕的后宫用来邀买人心。”

“而朕呢,只能充耳不闻。”

栗姬嫣然一笑,刘荣这臭小子,还真料中了陛下的心思。

“再者,济北王参与谋乱,他梁王竟然敢公然跟朝廷作对,为他说情。朕呢,只能答应。”

“朕要不答应,外面的人都该说,他梁王七国之乱拯大汉于倾覆,救黎民于水火。”

“而朕呢,只会削藩,祸乱天下,没有丝毫宽仁之心。”

刘荣坐在下首,听着刘启在那抱怨没有立刻开口劝阻。

男人嘛,喝完酒发几句牢骚很正常。

平时憋闷在心里的话,趁着酒意才好说出来。更何况刘启作为一个帝王,有些事也无法对别人说。

刘荣见栗姬只是在旁边倒酒,没有出声,知道时候表现自己了。

能够面见刘启,刘荣自然不想放弃机会。该自己争取的不去做,那是软弱无能的表现。

生在帝王家,本来就是得去争。

放下餐刀,刘荣淡然一笑。

“父皇,儿臣觉得此事不难。”

刘启眉头一皱,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刘荣能有什么办法?

终究是小孩子,想要在自己跟前显摆。

不过作为父亲,刘启还是耐着性子准备听听他怎么说。

“你既然有想法,那就说说看吧。”

咕咚~

咽下一口口水,刘荣知道,能否让刘启肯定自己,就看这一次的表现了。

刘荣从容不迫行了一礼,说道:“梁王给济北王求情,父皇如果准了,朝廷上会认为这是梁王的劝谏之功。”

“而济北王,也只会感激梁王的恩情,对于父皇,恐怕心里只会有怨恨,而不会感激。”

刘荣的话一下戳中了刘启的内心,道出了事情的关键。

不错,梁王求情自己要是准了,只能证明梁王的为人。而朕,依旧不会得到济北王的感激。

朝廷上,大臣又会怎么看朕?

怯懦!

怯于梁王的战功,不得不同意。

如果真是这样,准了的话,没有丝毫裨益。

看起来,刘荣是有几分见解。

刘启不露声色,把问题继续推给刘荣。

“那么,依你所见,父皇该怎么做才合适呢?”

刘荣袖子里颤抖的手化掌为拳,紧紧握住。

“儿臣以为,父皇应该不单单赦免济北王的罪过,不妨再恩赏于他,为天下臣服的诸侯王做个表率。”

“表明父皇不计前嫌,愿意接纳并且宽恕他们。”

“这样一来,此事完全是出于父皇的仁慈、大度,而并非仅仅只是因为梁王求情的缘故。”

这…

小小年纪,心思如此缜密。

思考的不但全面,而且还很周全。

最重要的是,完全把这件事化被动为主动。

吾家千里驹也。

心里赞叹不已,刘启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

“你说的很对,很周全。”

刘启不吝褒奖,赞叹道。

第5章 父子

得到刘启的肯定,刘荣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

看起来,自己已经初步给刘启留下了个好印象。

不过现在不是松懈的时候,在自己面前,起码有三座大山,难以逾越。

其一,窦太后。

作为文帝的皇后,汉景帝的母亲,一直以来对于刘启这一支并不感冒。一心想要推自己的小儿子继位。这一点,朝廷上下,谁人不知?

况且,老太太的身子骨,可不是一般的硬朗。历史上可是熬过了文景两位皇帝,真正的长寿之人。

就算刘启把自己立为太子,将来自己的位子也是坐不稳的。

其二,梁王刘武。

都说小儿子要强,刚烈。这句话放到刘武身上,那是一点都不夸张。

在不久的将来,就是因为窦婴、周亚夫等反对他做储君,竟然派出大量刺客行刺,杀的整个长安城人人自危。

其三,王美人王娡。

汉武大帝刘彻(现在的刘彘),有一个善于谋划,隐忍无比的母亲。如同绵里藏针一般,王娡心思异常缜密。

有此三人在,远不是刘荣可以放松警惕的时候。

况且,现在刘启还没下定决心立自己为储君。

万里长征,今天不过是走出了第一步而已。

刘启的话说完,刘荣像得到大人肯定的小孩子一样,憨厚的笑笑。

“儿臣愧不敢当,见父皇有心事,没忍住擅自说了些胡话,请父皇见谅。”

刘启淡然一笑,颇为满意刘荣的态度。

不骄不躁,很好。

端起羽觞,刘启对栗姬感慨道:“今天刘荣,可是给朕出了这个好主意啊。”

栗姬嫣然一笑,道:“这都是陛下教导的好。”

栗姬说起教导,刘启心里冒出一个人来。

“刘荣现在的先生是谁?”

刘荣眉头一挑,刘启竟有此问,莫非…

栗姬再次给刘启盛满羽觞,回答道:“是皇太后给荣儿物色的一人,叫做石庆。”

汉初时期,受到汉高祖刘邦与民休养生息的影响,黄老之学盛行,窦太后自然也不例外。

所以,给刘荣找的师傅自然是黄老之学的人。

这时候没有统一教导的地方,都是私学。说白了,就是各人教各人的,没有一个专门的学校。

这种情况直到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立太学才算被打破。

“刘荣,你觉得你这个先生怎么样?”

天、地、君、亲、师。

尊师重道,在这个时代尤为重要。学生要是说先生的坏话,绝对会让人觉得你这个人的人品不行。

刘荣知道,刘启估计是想要给自己换个老师。而且如果刘荣猜测不错的话,这个人,很有可能就是窦婴。

窦婴这个人,刘启很是看中。

除去窦太后那层关系,个人能力很强,更是精于人情世故。仅从这两点来看,是作为太子太傅的合适人选。

为何?

因为在窦太后那里,都是窦家人,窦太后就算对刘启立刘荣为太子反感,碍于情面,不会过于刁难。

至于石庆,这个人刘荣是知道的。

河内郡温县人的石庆,其父是朝中有名的万石君石奋,从小受到黄老之学的熏陶,是个十分谨慎且忠厚的人。

历史上,在汉武帝时期正是因为做事稳重被一度任命为齐国丞相,封牧丘候。

刘启问石庆如何,刘荣还真不好回答。

咽下一口羊肉,争取些思考的时间,刘荣露出一副尊师重道的表情。

“先生沉稳干练,皇儿从其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

刘启自然是知道石庆的为人,教皇子尚可,教太子就不行了。

如果一味地教刘荣老实,做个太平诸侯王是没问题的。可是太子光老实不行,还得精于世故,善于变通才行。

在这方面,窦婴就比较擅长。

用大白话来说,窦婴比较圆滑,不会把太子教导成一个书呆子。

刘启笑笑没有说话,刘荣对于石庆的评价很是中肯。不过刘启并未表达自己的建议,只是又饮了一觞酒。

见刘启几觞酒下肚,已有醉意,而目光不断游离在栗姬身上。

首节 上一节 4/5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开局直面朱元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