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天下 第128节
“天下方才安定,四海清平。”
“皇上年少,动不动就想付诸武力,那怎么能行?”
窦太后摇摇头,并不同意。
“这参与廷议的大臣,都同意出兵?”窦太后坐直了身子,问程不识道。
“太尉、丞相,建议陛下派出使节,从中斡旋,促使两家罢兵言和。”
“其他人,倒没有不同的看法。”
程不识如实汇报,说道。
点点头,窦太后笑道:“这两人,老成谋国,看的分明。”
“所说不错。”
“看来,先帝让他俩辅佐荣儿,还是明智之举。”
“告诉荣儿,老身也是这个意思。”
“不战而屈人之兵。”
“方为上策。”
“诺。”
……
正午,皓日当空。
广内殿内,刘荣正在批复奏章。
自从纸张做出来之后,朝堂上的奏章,都换成了纸制。
纸张轻盈,便于携带。
一经出现,便受到朝中大臣追捧,爱不释手。
奏章,自然也用了纸张。
只是现在少府造纸太少,还未普及,用纸仅限京都。
吱呀~
殿门被推开,单丘走了进来。
“陛下,太皇太后派人送来懿旨,说关于东瓯、闽越一事让陛下派出使臣,不战而屈人之兵。”
刘荣点点头,这是意料之中的事。
第151章 密派卫绾
用朱笔,写下一个准字。
刘荣吹干了墨迹,道:“眼下窦家人,在朝不少。黄老之臣,更是如同过江之鲫,不可胜数。”
“廷议也好,朝议也罢,不可能有什么结果。”
“传朕旨意,宣卫绾。”
“诺。”
单丘前去传旨,刘荣则是让人取来娟布,书写诏书。
不多时,卫绾来到殿内。
“臣,卫绾,拜见陛下。”
让他坐下后,刘荣目光灼灼,看向他:“卫绾,执笔多时,尚能执剑否?”
卫绾起身离榻,肃穆抱拳道:“臣虽为文官,匣中之剑,时刻准备,早已等待陛下召唤多时!”
“好!”
“朕没有看错你卫绾!”
言毕,拿起桌上诏书,递给他,正色道:“朕,命你卫绾,持此诏,前往会稽郡。”
“命令会稽驻军,增援东瓯。”
“若有不从者,卿可便宜行事。”
会稽驻军,足有三万。
且全都是,熟悉山林作战的老兵。
要说骑兵,现在汉军可能不及匈奴,可要说步兵,遍数天下,并无敌手。
卫绾接过诏书,沉吟道:“陛下,您看是否能调给臣一些虎贲,到时候也好相机行事?”
卫绾虽有胆略,却知道只有诏书,恐难以调动大军。军中郡司马,不见虎符,不会听从命令。
这其中,少不得动刀兵。
“虎贲军,隶属于卫蔚,朕不能给你。不过,”刘荣对单丘道:“单丘,宫中黄门,还有多少?”
黄门不同于虎贲,是天子亲兵,只效忠于天子。
任何人,无权调动。
战斗力,比虎贲,更胜一筹。
候在一旁的单丘闻言,垂首道:“禀陛下,尚有百人。”
“抽调二十人,交于卫绾。”
“诺。”
“臣,谢陛下。”
卫绾常宿卫宫中,自然知道黄门的威能。天子将如此一支力量交给自己,足见信任程度。
“除了黄门,长安城外,朕还给卿准备了些许人员,与卿一同前往。”
还有人?
也是,如此重大之事,必然不会只有廖廖数十人。否则,到了会稽,也无法把控局势。
刘荣诏见卫绾之前,就已经通知了周亚夫,让他遴选学子五十人,城外等候。
待会儿,和卫绾一同前往。
学院学子,整日在学院学习兵法,没有办法实战。眼下正是个好机会,刘荣自然不会错过。
人员已定,卫绾请求刘荣,布下出兵方略。
刘荣示意单丘拿出地图,平铺桌上。
“眼下的形势是,闽越军队正在围困东瓯国都大溪。南越王赵眜,向朕递上国书,表示愿意出兵协助。”
“卿到达会稽之后,朕意,卿兵分两路。”
“一路,直攻闽越都城东冶,迫使其回兵增援。”
“另一路,埋伏在其归途。待闽越军回师救援,你们便可在半道上,肆意行事。”
“打他个措手不及!”
“至于赵眜军,会出兵向东,与你汇合。”
“三路大军,夹击闽越。”
“卿,可否体察朕意?”
自从东瓯使臣,在秋季大朝时,向刘荣提出求助之后,刘荣便一直暗中琢磨。
并且,向南越王,发出了诏书。
赵眜多病,害怕刘荣趁着攻打闽越之际,搂草打兔子,攻打南越,同意出兵。
共击闽越。
南越本是秦时,始皇帝派遣王翦、赵佗,屯兵之所。其民,也多为秦人后裔。
始皇帝横扫八荒六合,在此驻有四十万大军。
不过,经过这么多年,时光凋零,老兵廖廖,战力早已不如从前。
秦时虎狼之师,早已不复,当年之威。
曾经一句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老秦人的血性,在南越温热的气候下,磨灭的差不多了。
而他赵眜,骨子里老秦人的血性,更是随着病体,逐渐被剥离,更多的,想的则是偏安一隅。
故此,有了赵眜的援军。
卫绾点头称诺,道:“臣,明白了。陛下放心,臣定然不负陛下重托,必然捷报入京!”
“去吧,兵贵神速,你立刻出发,尽量速战速决。”
卫绾出兵速度越快,战争越早结束,朝廷议论就越少,就越有利于刘荣。
不然,太皇太后一道诏书,万事皆休。
卫绾走后,刘荣对单丘说:“卫绾没有递交东瓯奏报之前,封锁一切消息。”
“尤其是,太皇太后那,不可透漏半点风声。”
单丘明白事情的重要性,点头道:“陛下放心,绝对不会。”
刘荣点点头,看向窗外,轻笑一声:“传旨太尉、丞相,还有朝中那几个老臣,就说朕要就东瓯国一事,廷议讨论。”
“诺。”
一个时辰后
“大皇帝诏:”
“宣,韩安国~”
“宣,窦婴~”
“宣,栗贲~”
“宣,汲黯~”
上一篇:大明:开局直面朱元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