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 第164节
杨昭说道。
确定好重启制盐的时间,杨昭又到内院,陪一陪甄姜和董白她们,安抚好了她们,时间已经来到傍晚。
作为东道主,杨昭命人准备宴席,招待甄俨。
——
第二天一早。
杨昭吩咐许褚带领一百士兵,依旧让周仓跟随,帮他扛枪,再带上甄氏的人,一起到北边去。
从营陵出发,经过胶东,渡过潍水,走了大概两天半,众人来到下密县。
下密的北部,顺着潍水南下,就是大海了。
杨昭他们早就确定好,制造海盐的地点,在潍水的出海口旁边制盐,再把成品盐,通过潍水进行水运,进入到潍水的支流汶水,最后回营陵,接下来依靠甄氏的渠道,把盐输送到大汉各地。
利用海盐要比凿盐山的成本低,不过海上会有风浪等影响,这些需要甄氏去克服和研究,他只是划一个地出来,提供技术。
到了这个时候,他不会干预制盐、卖盐的全过程,让甄俨自由发挥,才能把他们合作的利益最大化。
营陵那边,有李儒和贾诩负责内政,他可以放心地又离开一段时间。
下密的县令得知杨昭来了,连忙走到城门外迎接。
进城之后,他们不在城内逗留太久,让县令带路,到海边去。
“明府,往前面再走一会,就是大海。”县令一边带路,一边介绍下密的情况。
杨昭听了,微微点头。
不过沿着河岸北上,沿途可以看到很多正在耕作的百姓。
特别是靠近潍水出海口,这里的水还没有太多盐分,从中上游冲下来的泥土,会在这些地方淤积,土地肥力比较强。
“下密的春耕情况如何?”
杨昭看到城外耕地,顺口问道。
县令说道:“春耕进行得很好,明府政令里提到的水利工程,挖掘淤泥,填充在土地上,还有沤肥和曲辕犁等,对我们北海郡里的土地影响很大,土壤改良得很好,才有现在春耕的盛况。”
什么水利,沤肥等,杨昭离开北海时,也只在营陵试点。
没想到贾诩他们的动作那么快,已经往治下的县推行。
从目前城外的耕种情况来看,推行得还不错,没有引来百姓的反感。
“我还安排了督粮长,带兵在城外巡视,如果遇到什么情况,能及时解决,不耽误春耕。”县令补充说道。
他还想把那个督粮长喊过来。
但人不在附近,不知道去什么地方巡视。
“你做得还不错,但这一片土地,都是黎庶百姓所有?”
杨昭抬手往河岸,以及出海口三角洲附近,那些土地比较肥沃的田地看去。
经过简单的观察,他发现土地肥沃的地方,耕种的百姓是比较多,热情也算高,但百姓的脸上,似乎没有什么笑容,好像耕地所得的粮食,不是自己的那样。
距离河流比较远的耕地上,百姓看起来辛苦,但脸上还是洋溢着笑容。
前者的情况,和后者的完全不同。
按照常理来说,我有肥沃的耕地,更开心才对。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难不成是他推行的屯田,出了什么问题?
县令看了一会,有些为难道:“这些全部是……郑家的田地。”
“郑家?”杨昭又一次听到这两个字,“营陵那个郑家?”
他来到下密县附近了,还能看到郑家的东西。
看来贾诩和李儒他们说得没错,这个郑家在北海郡的势力很大。
县令无奈道:“是的,我们北海郡,大部分肥田,都被郑家掌握,明府看到河岸旁的农民,不是郑家的佃农,就是租用郑家田地的普通百姓。”
他叹了口气又道:“那些租用的百姓,除了要上交大量的粮食作为租金,还要交一部分为税,耕种一年下来,到自己手里的已经没多少了。”
杨昭又道:“你这个县令,任由郑家兼并土地?”
“我也撼不动郑家。”
县令苦笑道:“他们在北海郡,势力很大。”
看得出来,这个县令尽力了。
不是他不想管,而是他没有能力管,作为寒门出身的县令,撼不动一个真正的家族。
一旁的甄俨忍不住说道:“一个小家族,好大的口气。”
“但郑家,确实有底气,可以在北海郡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杨昭作为北海太守,颇为无奈。
郑家的事情,他从下密回去之后再解决。
县令又道:“明府可能不知道,郑家和北海国的康王刘某,关系甚密,他们之间互通婚姻,有皇亲的支持,我也不好强行做什么。”
现在皇亲两个字,是最廉价了。
一个北海国的康王,只会让杨昭有些许惊讶,但不觉得有什么。
当朝太后都在他手里,这个北海国,也在他的治下,接任太守的同时,北海相也被他接过去了。
区区康王刘某,还上不得台面。
“行了,郑家的事情,我知道了。”
杨昭暂时把这些放下来。
他们又往海边的沙滩走去,看了看附近的环境,杨昭问:“甄兄认为这里如何?”
“这里不错,应该可行。”
甄俨观察着地形和位置,满意道:“这边不适合耕种,不会破坏耕地,取海水也比较方便,就在这里吧,不过风浪有点大,在雨季和风浪季节,可能比较麻烦。”
特别在夏季。
这里的风浪更大。
“风浪大的时候,可以暂停制盐,只要提前把制好的盐转移出去即可。”杨昭说道。
甄俨微微点头道:“没错,这一块我全部要了,没问题吧?”
他看向县令。
虽然县令不清楚,杨昭他们主内做什么,但马上回应道:“这些是无主荒地,靠近海滩,种不出庄稼,郑家还看不上。”
“就在这里吧!”
杨昭确定下来,甄俨也没有别的意见。
第198章 目中无人
接下来,甄俨找来那些工匠,对这块地进行各种规划和布置。
制盐的工厂,他要亲手把控,连工厂怎么设计,存储盐的库房在什么位置,都需要慎重考虑。
这是他们战略的重中之重,不能发生任何意外。
杨昭不太懂这些,交给甄俨全部负责就好。
在旁边看了好一会,县令终于明白杨昭他们要做什么,是用海水制盐。
海水晒盐这个操作,自古已有,不过杨昭的制盐技术,比以前的好很多。
“明府,郑家在附近,也有晒盐的盐场。”县令说道。
“又是郑家?”
杨昭忽然来了兴趣:“甄兄想不想去看看?”
甄俨规划得差不多了,闻言便笑道:“好啊!”
县令带路,他们沿着海岸走了一会。
一处被围起来的,用作晒盐的场所,出现在眼前,看上去这个场所还挺热闹,忙碌的人不少,经常有人把盐往外面运送。
“你们是什么人?”
杨昭刚靠近盐场,只见大门处,一个高高瘦瘦的中年男人,很不客气地走过来。
看到县令在其中,还有官兵跟随,他的表情一变,笑容灿烂起来:“原来是县令来了,请问有何吩咐?”
县令介绍道:“这位是我们北海郡的太守。”
“太守?”
那个中年男人,当然听说过杨昭的事情,打量了一会,作揖一拜道:“见过杨太守。”
他停顿了一会,又问:“请问杨太守来此,所为何事?”
杨昭随口道:“我想巡视北海的盐场,能进去看一看?”
“太守里面请!”
中年男人客气道。
郑家是瞧不起杨昭,但他只是郑家下面,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还没有力量和杨昭掰手腕,该客套的必须要客套。
盐场又不是什么秘密场所,他们的制盐技巧,也不是秘密,可以随便观看。
走进里面,可以看到有一大片用来晒盐的地方,表面已经有晶体出现。
看了一圈后,杨昭问道:“这里是你负责?”
“我们三公子负责。”
中年男人说道:“三公子正好来了,杨太守你们稍等。”
言罢,他往盐场内,一处豪华的屋子走去。
杨昭来了好一会,他们现在才想到,把那个什么三公子请出来。
连郑家下面的一个小人物,也不把杨昭当一回事。
上一篇:假太监:从启蒙皇后开始凤舞九天
下一篇:皇帝游戏:sss难度我推演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