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四兄弟打造日不落 第137节
“咱们大秦帝国虽然现在已经一统天下,可咱们大秦也是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啊,陛下,臣认为我们应该遵行周礼,继续沿用周朝礼制,分封制,才能显出陛下对先祖的尊敬。”
“更何况臣曾听说,从我大秦最西部的陇西到最东面的东海之滨,常人乘坐马车需三个月方可抵达。”
“从最南面的象郡到北方的九原,更是非百日之行程不可。天下之大,仅我大秦一国难免有所不逮。”
“而且各地之间言语、风俗,生活习性等皆有不同,倘若实行郡县制,强行糅合在一起,恐怕也是纷争不断,后患无穷............”
“是以,臣觉得,我大秦帝国当效仿周天子,分封亲族及有功之臣镇守一方,为我大秦之屏障,护我大秦帝国传承万世!”
听见丞相冯去疾的话,大殿内的文武大臣们都纷纷支持他的说法,想要遵从周礼实行分封制。
大殿内只有嬴子婴、李由、李斯等为数不多的人没有出声支持。
而此时,坐在皇位上的嬴政在听见右丞相冯去疾的话后,脸色已经黑成了锅底,就在他愤怒的想要斥责右丞相冯去疾的时候,左丞相李斯突然冷冷的出声开口说道:
“实行分封制?遵从周礼?笑话,周朝的分封制让诸侯割据相互攻伐了几百年,百姓深受战争之苦,难道这样的惨痛经历还没有让你们清醒吗?居然还想着实行分封制?”
“哼~~”
“不知所谓。”
听见左丞相李斯的话,右丞相冯去疾刚想反驳,就听见李斯又说道:
“陛下,关于新的立国制度,臣早就已经整理完毕,希望陛下采纳!”
听见左丞相李斯的话,嬴政顿时来了兴趣,怒气也消了一半,看着他开口说道:
“哦,新的立国制度,你说给朕听听。”
“诺~~”
“有关于新的立国的制度如下..........”
“根据太史与阴阳家研究的推论,从周为火德,故一切以赤色为尊贵,而秦代周德,是以水克火,从其所不胜,囚之秦的德性是水。因此改一年自冬季一月开始,一月一日为一年的首日。”
“衣服、旌旗、旌节,皆以黑色为主,数则以六计算,兵符、节符、法冠皆六寸,车舆长六尺,以六尺为一步,皇普车舆用六马。”
“改黄河名为德水,以为水德之始。凡事皆取决于法,不讲人情恩义。”
说道这里,左丞相李斯又扫视了一下右丞相冯去疾等人一眼继续说道:
“封建诸侯是以往天下战祸不息的根源,大秦帝国不能再重蹈覆辙,陛下也不能再分封自己的儿子为诸侯,这也是为了显示陛下的公正没有偏心。”
“大统一后的大秦帝国版图东至东海临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抵南荒野蛮之地,北据德水为塞,以阴山和辽东为界,因而皇帝治国想要做到如手之使臂,臂之所指,必须要有完善的行政组织。”
“朝廷上以陛下为首,不受法令限制,可随时交议立法或自行立法。”
“朝廷上分为三公和诸卿,丞相为三公之一,辅佐陛下处理政务,总领百官所奏之事,统领地方上的计考课,可任免中、低级官吏,主持朝议。”
“御史大夫,掌握监察之责,辅助丞相,又称为副丞相。
“太尉,主管军政,在军令方面为皇帝兼统帅的参谋长,发兵与将军任命由皇帝亲自以符节行之。”
“奉常,掌宗庙礼仪。”
“郎中令,掌宫殿门禁,并统领在殿中侍卫的诸郎官。
“卫尉,掌宫门屯卫兵及宫殿安全。”
“廷尉,掌刑法,并统率全国郡县亭里尉,形成严密的司法网。”
“治粟内史,掌国家粮谷财货。”
“典客,掌安抚及处理归顺蛮夷事务。”
“宗正,掌皇家宗室事务。”
“太仆,掌皇家舆马。”
“少府,掌皇家私有的山海池泽税收,以供奉皇帝。”
“将军,征伐时任命,平时则镇抚新占领地,不需要时召回归府。”
“博士官七十人,掌管图书文籍,并备皇帝顾问及参与朝议。”
“太史,掌史实记载、天文地理报告及其他有关国运吉凶的预测。”
“地方行政组织,共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三川、河东、南阳、南都、九江、彰郡、会稽、颖川、砌郡、泗水、薛郡、东郡、琅邪、齐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代郡、臣鹿、邯郸、上觉、太原、云中、九原、雁门、上郡、陇西、北地、汉中、巴郡、蜀郡、黔中、长沙与内史郡。”
“地方政府则有……”
“郡守,一郡之地的最高行政长官,掌一郡政事。”
“郡尉,掌兵役、军训及刑法缉盗。”
“监御史,由皇帝直接派遣至各郡,监察郡守及郡政。”
“县,万户以上设县令,不满万户设县长,为县最高行政长官,总理政务。”
“县丞,主管司法。”
“县尉,主管军事及缉盗。”
第197章 立国制度(二)
“乡,三老,掌教化。”
“音夫,司狱讼及征收赋税。”
“游缴,巡禁盗贼。”
“亭,每乡辖十亭,设亭长。”
“里,一亭十里,设里长,辖百家,并行互相纠举连坐之法。”
“统一度量衡,一切以秦制为准。”
“统一币制,全国通用三种货币,黄金为上币,白银为中币,铜钱为下币。”
“统一文字,臣认为当由治粟内史李由来主持这项工作,以据秦文“大篆”整理,简者为“小篆”,令全国通用。”
“为阻止以后有战乱发生,臣还打算采取以下措施。”
“一,销毁兵器,没收全天下民间的兵器,聚集在咸阳,铸成钟等实用器具,并铸成十二个各重二十四万斤的大“金”人,放在咸阳宫廷内,作为这次销毁兵器行动的见证。”
“二,毁平国内原诸侯国所有修筑的长城及军事要塞,只保留燕、赵为防御匈奴、胡人入侵的长城,以防止乱民据用造乱,同时铲除交通障碍。”
“三,掘通原各国为军事需要所筑的川防,疏通以后作为水路交通及农田灌溉水利之用。”
“四,迁天下豪富十二万户至咸阳城,一则加以监视,使他们不再在本土产生分化作用,二则充实国都的财富和繁荣。
“五,建修驰道,以咸阳城为中心,修筑辐射全国的驰道。主要干线有两条,一往东通往赵、齐海边,一向东南通往原楚国及新收的南荒地区,以利通讯和军事的需要。”
“以上所述,乃是臣整理好的新的立国制度,郡县制,希望陛下采纳!”
听见左丞相李斯的话,秦始皇嬴政两眼放光,脸上带着笑容开口说道:
“左丞相真是大才,这个新的立国制度,郡县制,真是深得朕心啊!不错,不错..........”
“所以朕决定,左丞相李斯上述之事立刻形成诏书,并将此消息颁布天下,既然这个新的立国制度是你想出来的,那就由你督导百官一一执行吧。不知诸位爱卿以为如何啊?”
说完,秦始皇嬴政还一脸严肃的看着大殿内的文武大臣们。
听完秦始皇嬴政的话,以丞相冯去疾为首的一些老牌贵族官员和儒家的一些官员都变得沉默起来,谁也不肯说话了。
正在这时,博士淳于越走出队列向嬴政行礼说道:
“陛下,臣斗胆,还请陛下收回成命,臣认为郡县制不可取,不说违背了先祖所遵从的周礼,更是存在了巨大的隐患。陛下万万不可一意孤行啊!”
当今儒家的核心理念是什么?不是孔子的“仁”。不是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更不是朱理之学的三纲五常。
而是周礼!
何为周礼?
所谓的周礼便是周朝时的礼仪和制度。
周朝伊始,为配合政治上维护宗周统治的分封制,周公旦便将上古至殷商的礼乐进行大规模的整理、改造,创建了一整套具体可操作的礼乐制度。
包括饮食、起居、祭祀、丧葬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纳入“礼”的范畴,使其成为系统化的社会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
这也是儒家众人的最高追求。他们认为,周朝时代是最美好的时代。人人有礼,人人守礼,人人都得道德君子。百姓安居乐业,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根本就不用借助“法”来约束众人,治理国家。以“礼”治国就行了。
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想想就能明白,一个奴隶社会,怎么可能有儒家宣传的那么好。
所谓的周礼,也不过是为了维护周朝宗室的分封制统治罢了。换句话说。周礼的核心思想便是分封制。
所以博士淳于越做为儒家的人,自然是想要实行分封制,实行周礼,自然不想看见法家独大,这是“儒”、“法”之争,没有退让。
于是博士淳于越又看着嬴政说道:
“陛下,当年我秦国的开国之君秦襄公,也都是因为分封制才能建立秦国,若是当初没有分封制,何来现在的大秦?”
听见博士淳于越的话,大殿内那些支持分封制的大臣们心中暗暗叫好,同时嘴上也跟着附和道:
“是啊陛下,还请陛下收回成命吧!改为分封制的好,郡县制不可取啊!”
听见博士淳于越的话,嬴政心中顿时升起一股怒气,但是他很快又平复了心绪,因为这个时候左丞相李斯开口了,对于博士淳于越拿秦国开国之君来说事,李斯丝毫不慌,一脸气定神闲的看着他开口说道:
“商君曾有言:创新者生,守旧则亡。若人人都拘泥于古法,现在还处于三皇五帝时期,何来如今的山东六国。”
说完,左丞相李斯还扫视了一下大殿内的文武百官们,突然提高声音继续说道:
“若是当时孝公也遵守于旧制,那何来如今能攻灭六国的大秦啊?”
李斯的这番话,顿时又让大殿内的文武百官们陷入了沉默之中。
听见左丞相李斯的话,博士淳于越开口问道:
“左丞相,那么请问,要如何解决各地突发事件,需要紧急处理的问题?”
听见左丞相李斯反驳自己,博士淳于越只好祭出大招,分封制最便利的地方,那就是远离中央的突发事件,如何在得到中央批复之后,不会已经扩大化。
看着博士淳于越发问,李斯也明知故问的开口问道:
“不知淳于博士说的突发事件是指什么?”
“自然是外患了。”
“若是匈奴、胡人突然大举来犯,而边疆距离咸阳城又十分遥远,等到奏报传到咸阳,再等到皇帝陛下批复完,大军再调动前往边疆,那么匈奴、胡人恐怕早就抢掠而去了。”
博士淳于越的问题并不难回答,按照李斯的想法,那就是边疆之地,自然给与将领全权,这样都不需要禀报,直接能调动大军。可是想了想又觉得有些不妥,于是李斯此刻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而博士淳于越在看见李斯语塞之后,脸上露出了得意之色。
上一篇:我,奸臣!以德服人,惊呆了女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