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第402节

为此,陈数明为帝时曾肃清叛乱者,其后亦采取相应措施,以适应时局。而他的外戚黎季犛(mao)在此时逐渐掌握大权。

陈叔明支撑了陈朝政局达四分之一个世纪,综观这段时期里,陈朝处于快速衰落的状态。

所以作为安南国王的陈日焜直接出面,也就不难理解了。

现在的陈日焜,脸上是浓浓的惊喜。

魏兴也给予了相应的尊重,下马抱拳行礼,而后交涉一番。

在得到确定的答复后,陈日焜连忙道:“大将军还请快快入城,若久等可就是小王失礼了。”

说完后,眼神中带着渴望和迟疑道:“只是将军这些将士,若是一股进入怕有扰城民。”

不过心中计量一番后,转而坚定道:“且听将军打算。”

自古兵不入城,但如今陈日焜已经顾不得这么多了。

他太感谢黎季犛驱使他来城门。

陈日焜现在,真想是跳起来大呼几声,他没想到自家长女如此给力,本来都不报希望了。

现在竟然真的成为了太孙妃子,未来贵妃。

更是有五万大明将士远渡,守护安南。

看着大明将士那威武模样,陈日焜真想上去抚摸一番,这可是往后自己真正执掌安南的最后希望。

就这感觉,怕是安南将士五人,不见得能抵过一人。

所谓一汉敌五胡,当真是名不虚传。

现在安南情况,太上皇已经年迈,且身染病症,整日浑浑噩噩。

朝堂为黎季犛所掌,他就是个傀儡皇帝。

可谁又愿意,老老实实当个傀儡呢,只是他的长兄,已经因黎季犛上言太上皇所废,所以他根本不敢有任何举动。

但现在吗.....

陈日焜的眼中,已经散发出精光。

魏兴被这安南大王的热情,都搞得有些不知所措了,不过还是回道:“大王稍后,某虽是这大军统帅,但此来军中,一切须听监军大人节制。”

陈日焜听到这话,连忙作揖道:“不知监军大人现在何处。”

魏兴指着大军前方一辆马车。

陈日焜顿时明白,而后竟不顾大王礼仪,自身安危,就这般小步朝着马车方向跑去。

这让魏兴都有些懵。

这安南大王的态度,可真是摆得低。

因心中焦急,临近马车时,不意摔了一跤,一只鞋都脱落了。

可陈日焜没有丝毫在意,哪怕此刻,大军注目,也不在乎。

快步到马车前,恭声道:“小国寡人,见过监军大人,还请监军大人不吝一见。”

刘胜在马车里,早就悄悄关注。

对于安南的情况,刘胜早就有一些了解,只是没想到这安南大王这般能放下尊卑。

心中知晓,看来现安南局势,比之想象的更要严厉。

不过,这也是个巨大机会。

也没过多犹豫,刘胜迅速下了马车,扶起陈日焜作揖的双手,语气感动道:“怎能劳驾大王这般接接待,折煞本官了,这城外风大,咱们还是先行进城吧。”

陈日焜语气迟疑道:“这大军精锐,不知监军大人准备如何安置。”

刘胜似笑非笑道:“大王放心,大明将士,军规严谨,入城后当不会影响百姓分毫。”

陈日焜忙道:“即是如此,小王便放心了,还请监军大人领将士入城。”

一阵交涉后,陈日焜上了刘胜马车,与其牵手并立,站在车头。

前方是数百将士,由魏兴率领开路。

陈日焜在城门前,大声下令,城门全开,迎大明天军入城。

城头上的官员,还有城门守将,犹豫迟疑后,还是选择了开门。

毕竟对外来说,陈日焜就是安南大王。

虽然他们,实际上只听从权臣黎季犛之令。

可大军压城,拒开城门,违背王意,难道去和宗主国大明将士开战?

看着那整齐军容,骇人气势,谁不胆寒。

陈日焜站在马车上,看着自己的命令被执行,心里头满是快意。

自从当上陈朝皇帝以来,无一日睡过安稳好觉,生怕哪天醒来,就步了长兄后路,被权臣黎季犛弄死。

下意识的,手掌更加用力的紧抓刘胜。

刘胜感受到手掌受力,嘴角不由轻轻上翘。

第352章:对燕王当如何安排

不管是对于安南,亦或是对于高丽。

朱英都没有太过于放在心上,姚广孝和刘胜。

一个是历史上的大佬,这都已经是见证过的,朱英也清楚姚广孝的厉害之处,哪怕是到了绝处,也自有求生的办法。

掌管这么多的大军,要是还不能纵横高丽,那就不是他了。

安南那边,刘胜可谓是将自己的前世精华学了个通透,在腹黑这块,即便是朱英自己,感觉都有所不及。

有些人,是天生的。

且还有五万大军跟随,自己也给他应允了安南王的位置,来调动他的积极性。

因为年事过大,暗伤导致没有生育能力,也没有后辈。

这就导致现在刘胜唯一的追求,就是在滚滚历史长河之中,留下自己的浓厚的一笔。

京师街道上。

朱元璋和朱英缓慢行走。

周遭三百米内,布满了各色各样的锦衣卫明线,暗线。

只是大明皇帝,还有未来皇帝共同出宫,要是出了任何问题,整个锦衣卫,都要被化作尸山血海。

几乎所有的人,都在紧绷着神经。

全方位无死角的盯着。

“咱一个人出宫,都没得这般严峻,加上了大孙,这就完全不同了。”

“这还是在京师里,要是咱爷孙俩到了地方,怕是这官府的人,比百姓还要多。”

“咱爷孙俩都是拼杀过来的,有什么可担心的。”

朱元璋有些感叹的说道。

从底层走过多年的朱元璋,一眼就能看出,这看似热闹的街道上,七成的人,都是锦衣卫扮演。

顿时就感觉没了意思。

“爷爷武艺高强,不过俗话说得好,双拳难敌四手,真出了纰漏,谁还敢担这责任,看把蒋瓛紧张得,这才出宫不到半个时辰,都已是满头大汗了。”

朱英看了看跟随在身后的蒋瓛,又看了看呼啸的寒风,有些无语的说道。

现在的蒋瓛,真就是打起了全部的精神,眼珠子都不敢眨一下。

走了会,朱元璋建议到的曾经的茶楼去坐坐。

话音刚落,周围的人就在急速变动。

等来到茶楼的时候,无需多想,这里热闹的客人,无一不是锦衣卫。

“演得还挺像这么回事。”

穿过热闹的大堂,两人随即上了二楼雅间。

这个二楼,自从朱英搬入宫中后,就再也没有对外开放过。

又白又软的馒头,胡辣汤,青葱瘦肉红薯粥,肉夹馍。

一顿狼吞虎咽后,朱元璋满意的拍了拍大肚子。

“总感觉还是在大孙这里吃东西才有这个味道,在宫里面吃着,总是要差几分。”

朱元璋砸吧着嘴说道。

朱英一口将粥喝完,而后笑着说道:“若是爷爷喜欢,便就让这些厨子就到宫里去做吧。”

朱元璋摆摆手道:“算了,估计还是那样,不过最近咱倒是胖了少许,感觉这些日子来,宫里做膳的花样越发多了。”

朱英的厨师团队,可不是仅仅只是懂几个炒菜,而是真正喜欢研究口味的大厨。

汇聚四海八方的菜系,每过十天,就轮到一次,这才不断有新鲜口味的出现。

平日里没做事的时候,就是在实验新的菜品。

随意聊了几句,爷孙俩才到今日的话题上。

“陕西那边,大孙布局如何了,可有什么收获。”朱元璋随口问道。

对于陕西反贼,虽然现在风雪漫天,霜寒地冻,不宜行军。

但小部分精锐探马,自然无惧严寒。

知己知彼,方才百战百胜,情报的收集和探查,是朱英入宫接触政事后,就一直在加大进行。

原先的锦衣卫,在京师耳目极广,但在地方上,设点的意义更大。

这其中最大的因素,还是来源于钱财的掣肘。

单单一个京师,每年都要花费内帑宝钞上百万,要是在地方上加强,花费是内帑不能承受之重。

现在就不同了,内帑丰盈,锦衣卫的队伍,在不断的扩大之中。

首节 上一节 402/49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我能在梦中练兵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