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第192节

李秀才道:“老刘,别的不说,日后讲话得注意些,这里是大明,非西域那些蛮夷之地,老师可不能随便叫,得称殿下才是。”

李秀才语气有点酸,刘胜这个老家伙,都六七十了,还一口一个老师。

曾经也就无所谓了,但东家现在什么身份,那可是皇明嫡长孙,日后的大明皇帝。

这般算下来,刘胜等人东家曾经的弟子,岂不是会成为天子门生。

这让苦读多年的李秀才,心里如何能想得通。

告诫一番后,李秀才有些不屑的回道:“以东家的性子,这些人怕是没啥好下场,如今大明最恶贪官污吏,不知多少官吏倒在这贪上面。”

“曾经那些收了东家的银子的,怕是连本带利吐出来都不够。”

听到这话,刘胜嘿嘿冷笑。

想起之前求那些官吏办事的时,那一个个趾高气昂的样子,刘胜顿时感觉到极度舒爽了

周王府,

朱依旧在研读医书,手中还拿着笔,随时在做着笔记。

哪怕是朱英走到书案面前,也没有丝毫察觉。

‘果然不是什么人,都能达到这般高度的。’

朱英见此,心中颇为感叹,朱取得的成就,算是世界闻名的层次,很高了。

没有打扰,朱英就这么坐在朱的前面,仆人送来茶水,静静的等候。

不是什么礼贤下士,而是朱英认为,做学问到这等程度,真没必要去打扰。

学堂的事,也不是个把时辰能够急出来的。

大半个时辰后,或许是脖子有些不舒服了,朱这才抬头。

“皇侄,你怎么来了,你什么时候来的。”抬头的朱看到朱英就坐对面,整个人都懵了。

“没来许久,看到五叔正在研读,便就没有打扰。”朱英笑着回道。

“这这真是,哎是我的错,让皇侄久等了。”朱满脸不好意思的说道。

对于朱英来说,现在的朱有些相当于老宅男的那种类型,不过作为藩王,也有一番气度,只是对于喜爱非常深入。

“你我叔侄间,没必要讲究这些,过于客气就没了一家人的感觉了。”朱英笑着回道,语气温和。

听到一家人这样的话,朱显得有些感动。

父皇,亦或是其他兄弟,几乎没跟他说过这些。

“对了,侄儿这番过来,是有正事想请五叔帮忙。”朱英也没转弯抹角,直接说道。

“皇侄但说无妨,但凡是我能办到的,绝不迟疑。”朱信誓旦旦的说道,刚才的感动还留在心间。

朱英闻言,便将开办农学堂的事情,和朱讲述起来,甚至深入说到关于水稻培育方式。

譬如除虫,肥料等等。

这一番话,听得朱眼睛发亮。

朱本社喜欢植物,是所有的植物,包含水稻在内,甚至很多野菜,那些地方能吃不能吃,都是朱自己动手实验。

这里的话,或许有些残忍,后世关于朱的记载,也有残暴的名头。

不同于神农尝百草,朱是让别人代替实验,一般是犯人,有时候也会让下人吃,然后观察情况。

朱毕竟是藩王,在藩地开封,宋宫故地也不缺人,给一些钱粮,有的是人自愿上门。

“只是我在京师怕是待不了多长,最迟大哥下葬后,就须返回封地。”

朱很是意动,这跟他的兴趣非常相符,而且从朱英的口中,他了解到这个学堂将会聚集大量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人。

他不大夫,这事他跟别人说过很多次,但很多人根本不理解这其中的区别。

从朱英的话语中,他感受到认同感。

这该死的认同感,让朱现在都有一种想要抛弃藩王身份,跟着朱英一同成就农业堂的冲动。

朱英怎么说在前世也是得过金牌讲师荣誉称号,对于谈话的节奏,尤其是挑起他人兴趣相关的话术,研究得也不少。

更别提朱,或者说大明如今几乎所有人,都会受到目光的限制,见识上面远远不能和朱英相提并论。

在朱英述说的蓝图中,朱将会是带领着数以万计的学生,同道中人,研究出高产的水稻,甚至是除虫的药剂,能够让土地极为肥沃的肥料。

这些,不就是目前朱的志向吗,甚至说,朱英将的这些,比朱心中的志向还要来得更为高档一点,是朱本身从未想过的境界。

“五叔只管放心,爷爷那边我已经说过了,爷爷也很支持关于农学堂的创办。并且爷爷还让我给五叔带句话。”

“他相信你。”

朱英听到朱的担忧,直接说道,而后更是说出朱最为在乎的四个字。

前半段是欣喜,当听到那四个字的时候,朱忽然呆住,眼眶瞬间就湿透了。

他是多么想要得到父皇的肯定,这么多年以来,自从他开始喜欢医书,父皇就对他很是失望,中间也说过多次,要务正事。

他知道父皇是疼他的,不然也不会把开封给他当藩地。

在他九岁的时候,还曾经把吴地封给他,那可是大明财赋之地,足可见父皇的重视。

只是他是真的喜欢草药本身,这是一种天然的喜欢,沉迷其中难以自拔。

和岳父那次会面,他只是想去凤阳找点药草,却让父皇对他开始怀疑,甚至贬到云南,又召回京师禁足。

他也清楚,父皇之所以召他回京师,就是怕云南那等地方太苦,苦了自己。

从小的朱身体就不太好,父皇这是对自己担忧。

只是当时的朱,心中冰凉。

父皇口口声声说亲情,却对他如此不信任,以至于当时的朱,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干脆彻底的沉迷书中。

三年过去,他终于是等来了父皇的这句话。

看得面前哭得跟一个泪人般的周王朱,朱英心中也有一些感叹。

不管是朱棣也好,还是其他如朱荆朱,甚至是其他更小的皇子。

对于父皇朱元璋,所有人都是打心底就极为崇拜。

在他们的心中,从小父亲就是自己的偶像,尤其是比较年长的几位就藩的亲王。uu看书

无论对外多么强势,在父皇面前,也是如同绵羊般的温顺。

好一会,朱才反应过来,有些歉意的说道:“让皇侄见笑了。”

朱英轻声道:“五叔,我能理解,其实在爷爷心中,众位叔叔都是手心手背,全是心头肉呀,爷爷怎么会不心疼呢。”

听到这话,朱心中原本对于父皇的一些间隙顿时消散,整个人的精神面貌都变得有些不同起来。

看起来像是从宅男变成精英白领的那种感觉。

“既然此事父皇也应允了,那么我也没什么可犹豫的地方,接下里如何行事,便就任凭皇侄安排。”朱一改前面的颓废说道。

朱英也是重重点头,说道:“农学堂关乎天下百姓生计,日后我大明百姓能否吃饱的事,就拜托五叔了。”

话落,朱英对着周王朱,深深作揖。

第190章:大明形象大使

或许朱元璋和其他皇帝最大的区别,那便是在如今的朱元璋身边,并没有非常亲近的大臣。

曾经的刘伯温,胡惟庸,汤和等等时常跟随在朱元璋身边出谋划策的臣子们,

一个个病死,老死,或者被朱元璋弄死。

=

能够劝慰陛下的马皇后,太子殿下也不在了。。。

洪武二十五年的朱元璋,没有任何疑意的乾坤独断。

早朝上,当朱元璋提出建立农,匠,火器三大学堂时,群臣哪有反对和质疑的道理。

或许他们连其中的详细都没有清楚,唯有赞成。

在洪武的文臣只有服从,谁还敢质疑,莫不是最近这段时间,陛下没有杀人,

就以为刀不快了?

没有谁这么想,即便最有骨气的御史,也不敢在政策上指手画脚,能搞的事情,就是指责陛下自个不遵守礼法。

不过朱元璋真要犟起来,御史也只有让步的份,否则也不会到了现在,朱元璋还在自称‘咱,而不是‘朕。

在确定成立三大学堂后,朱元璋的谕旨也通过驿站开始传告天下。

“咱成立了三个学堂,天下所有人都可以过来入试,农学堂是琢磨大米,小麦的事,匠学堂是铸造兵器,打造工具。”

“火器学堂是搞火铳,火炮的活。此番入试进入学堂者,最低每月俸禄二十石,宝钞二十贯,中外悉知。”

朱元璋谕旨大白话,是所有人都熟悉的事情,甚至连断句都有,为的就是能够让百姓了解。

这番话的意思很清楚,就是大明京师成立了三个学堂,现在向天下召集能人异士。

只要能够通过入试的,最低都有不菲的俸禄。

这是一个总纲,当然与其配套的还有关于三大学堂的介绍详细,以及要求。

这些所属的相关谕旨及告示,将会传达至大明一千四百二十七个县城内。

凡是能够通过县城初试着,便可进入府城进行中试,而后全国十三布政司,也就是十三个省城里进行终试最后便是送到京师进行面试。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几乎跟科举没有太大的区别了,内在的含义完全相同,

都是国家招收有用之才。

要知道哪怕是从九品的官员,也不过是月俸大米六十石,宝钞三十贯。

明眼人都知道,三大学堂初开,择选的条件自然不会太高,现在就是最好的机会。

蝴蝶扇动翅膀,风暴终将出现。

这道谕旨的出现,也就意味着整个大明改革的开端。

朱英的到来,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改变整个大明皇朝往后的走向。

“殿下,我等再没有机会可言了,如今的局面怕是虞王殿下,已经完全得到陛下的信任。”

首节 上一节 192/49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我能在梦中练兵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