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虎痴当侍卫,拒绝入朝为官 第1424节
听说他们一辈子总共就洗两次澡。
最令人难以接受的,还是那些来自拜占庭帝国的胡人。
他们生来体臭,总喜欢随身带着香囊遮掩。
那种香臭混合在一起的味道,才最令人作呕。
曹桂没有感觉到丝毫威胁。
因为这些人都是商贾。
有的牵着牛羊,有的抱着摊子,还有几个脑袋上盯着瓦罐。
“小贵人看看我的货物!”
“来自波斯的毛毯,又顺滑又漂亮!”
“羊肉串羊肉串,新鲜的羊肉串!”
曹桂左躲右闪,生怕这群人碰到自己。
废了好大的力气,才终于从胡人堆里逃出来。
前边还有好几道关卡,离着敦化坊越近,胡人就越多。
曹桂深吸了一口新鲜空气,憋着一股子往前猛冲。
好半天,终于到了家门口。
“少爷回家了”
头发掉光的老管家,拿着鸡毛掸子,给曹桂扫了扫身上。
曹桂从脑袋上摘下几根鸡毛,问道:“父亲在哪里?”
老管家笑呵呵的说道:“老爷清早去了莱公府上,才回来没多久。”
曹桂面上一喜。
莱公就是杜如晦,难不成父亲去找杜相要名额了?
他急忙往正堂跑去。
刚一进门,就知道自己撞在枪口上了。
父亲脸色臭臭的,一看就是没能在杜如晦家讨到便宜。
“看看你,像什么样子?书院就是不教人好!”
曹桂臊眉耷眼的往里走。
从前的他,被父亲训斥之后,会难受好几天。
进了书院之后,早就被磨砺出来一身砸不弯,打不烂的铜豌豆性情。
除了面上看着恓惶之外,心里根本不当回事。
老老实实站在父亲身前,曹桂低着头,道:“父亲,贾助教今晚会来做客。”
曹宪的脸,这才好看了一些。
如果说孙思邈是神仙,那么曹宪,俨然就是个半仙。
今年他已经八十六岁了,看起来和六十岁也差不了多少。
算不上身体强健,起码没病没灾。
从某种方面而言,他比孙思邈还要强上一些。
起码,孙思邈快七十岁的时候,没能生个儿子
历史上,这位训诂学大牛活了一百多岁!
快一百岁的时候,还收了个徒弟。
那个徒弟名叫卢照邻。
“贾统可答应你的请求?”
曹桂的脸抽搐了几下,道:“贾助教说,若是您肯进入书院,他就答应明日带孩儿入宫”
不出曹桂所料,父亲勃然大怒!
“他算什么东西?若非老夫不肯低头,就连皇帝都要出宫相迎!小人得志!”
曹桂低着头讷讷了片刻,道:“若是父亲肯每个月去书院教上一节课,倒也不失为一桩美谈”
曹宪瞥了他一眼,冷冷的说道:“你是在质问为父吗?”
“孩儿不敢!”
曹宪‘哼’了一声,道:“今日去杜克明府上,那厮话里话外的意思,也是这般,若说不去书院授课,便无法拿到名额。”
曹桂小心翼翼的道:“那父亲的意思是”
曹宪皱着眉头不说话,脸上的褶子堆得更深了,能夹死苍蝇。
老半天,他才说道:“明日大朝会,乃是千载难逢的良机,皇帝和南边那小子一手策划的大计,不知会涌现出多少功勋,错过这一次,恐怕百年之内,都难有崛起之机”
说完,他深深一叹,道:“也罢,老来得子是为父的过失,等为父死了之后,怕是你们母子无所依靠,待晚间那贾统来了,为父亲自与他饮上几杯,无论如何,也要让他送你一场造化!”
第1551章 年纪轻轻便跻身天下大儒之列
上元节是大唐最重要的节日,其重要程度还要高于过年。
自汉朝开始,发展到大唐时期,上元节已经成为了全民性的狂欢。
早在贞观三年,朝廷就已经下令,取消在上元节的宵禁。
大街小巷都会挂上花灯,将长安城照得彻夜通明。
宋朝辛弃疾写的《青玉案》中有一句‘一夜鱼龙舞’,是上元节最好的写照。
大唐百姓会在这一天,宣泄出积压一年之后的不满和狂嚣。
哪怕是白胡子老头,都会上街跳支舞。
有人说上元节的狂欢,是一种习俗,也是一种文化。
实际上,这更像是一种变相的祭祀。
用最为繁华的人间,来告慰先辈的英灵,让天上的祖宗看一看,后代子孙并没有放弃与天搏命的志向。
浩浩荡荡的‘游灯队’,从长安城的南头走到北头。
每经过一个坊市,就像是星火点燃稻草堆一般,有无数人加入进来。
再贫寒的家庭,也要制作精美的花灯。
有些眼光敏锐的商贾,早早就开始售卖各种材料。
没人去售卖成品的花灯,只有自家人亲手做,才算吉祥。
否则,便会视为对家族的亵渎。
天还没黑的时候,贾统去了谯国公府。
给柴绍请了安,献上自己亲手制作的花灯,这才出了门。
他自幼没了父母,进入柴家为奴,后来成了柴令武的跟班。
若是没有柴家大发慈悲,给他去了奴籍,他也不可能有施展抱负的机会。
柴令武远在江南,贾统将柴绍视为亲父,每隔一旬都会回去看望。
原本,他今晚是要在家里留宿的。
可惜昨日跟曹桂有了约定,不得不前去赴宴。
为书院抡得一位大才,是比留在家中更重要的事。
提着一杆小巧的花灯,贾统脸色发红的走出谯国公府。
柴绍亲自出来送他,目光之中带着几分揶揄之色。
“美人恩惠,最是不能辜负,你小子可要好生想一想!”
贾统有些慌张的拱了拱手,逃窜一般的离去。
手中的花灯,隐约还有些脂粉气。
那位姑娘的手很巧,制作的花灯,远比自己那个精良得多。
拐过一条小巷,贾统蹲在地上,将花灯里的蜡烛取出来。
将花灯拆开折叠好,放进怀里,心口不自觉的有些火热。
“一介家奴混到我这个份儿上,也该知足了”
贾统喃喃的说着,站起来,朝立政坊走去。
敦化坊的胡人,也加入了这场盛大的狂欢。
他们并不知道,上元节对于中原人的重要意义,只知道,今天晚上的人很多,自己的货物不愁销路。
远远的,已经能看见曹府门前挂着的大红灯笼。
贾统没有着急进去。
他在敦化坊和立政坊中间,寻了个摊子,要了两张胡饼,外加一大碗臊子面。
吃饱了才能不露怯。
今晚势必会饮不少酒水,空着肚子,几杯下去就醉了。
他肩负着书院的重任,万不可坏了大事!
吃完之后,他这才取出拜帖,来到曹府门前。
曹桂早就在门外等候了。
他是在入学之时,认识的贾统。
当时的贾统,还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
虽有才名,但‘才名’这种东西,在书院是最没有价值的。
上一篇:打造超级帝国,从北美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