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他,改变了大唐

他,改变了大唐 第68节

“灯谜呢?”

“灯谜?什么灯谜?是新的好玩的东西吗?!”

那边高阳公主就迷糊了,灯谜这东西没听说过啊!不过如果是毅哥哥弄出来的东西,那一定很好玩啊。

李毅一看高阳公主一无所知的样子,就纳闷了,中秋佳节不猜灯谜,你提什么灯笼啊,纯粹玩花灯有啥意思啊,那边把高宝喊过来一问,才知道灯谜这东西,大唐现在根本就没有啊!实际上,灯谜真正兴起,是始于南宋,当然了,灯谜的雏形在以前还是有的,那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隐语”了。这时候的中秋佳节,一般还是玩花灯,燃灯,赏月,观潮,吃月饼。而且中秋节虽然正式确定在唐初,真正盛行起来却是在宋朝。

李毅心里面嘟囔一句“电视剧和穿越小说都是坑人的啊。”,然后就回房间拿了纸笔了。

既然这时候还没有灯谜猜射,李毅到不介意在这些事情上开个头,不然以后韩国棒子又要说中秋节是他们的了,如果以后还有韩国这个国家的话。

听好了,中秋节是中国的,灯谜猜射是我李毅的。

李毅现在记性很好,以前见过的灯谜现在也都能想的起来,随随便便的就写了十几个灯谜给高阳公主了,还教她把这些灯谜给挂在灯笼下面,然后找个地方挂起来,随后就是猜灯谜的时间了,李毅把宫女太监们喊过来,陪着高阳公主一起猜射,结果大家猜射了半天也没有人猜出几个,倒不是他们笨,而是高阳公主都一个没猜出来呢,你敢猜出来?就算知道谜底也说自己不知道啊!(猜射并不是猜+射,猜射灯谜差不多就是,射制灯谜,猜灯谜,这样子的意思,当然也有些会玩的人,用弓箭射下灯谜来猜,比赛箭法和猜谜语的能力)

李毅的写的灯谜都不算很难,比如“事事齐全说汉高”“八骏日行三万里”这一类的猜人名的,当然也有“后村闺中听风声”这些猜字的谜语。见到高阳公主猜不出灯谜来,李毅在边上直乐呵,只不过没乐呵多久,就被高阳公主扑过来又抓又挠了。

嗨,小丫头猜不出灯谜,这是要用暴力获取谜底了啊,李毅好男不跟女斗,赶紧把谜底都说了出来,那边高阳公主很高兴,让人把挂着谜语的灯笼全部收好了,自己要去找人玩猜灯谜去,毅哥哥写的灯谜自己猜不出来,那别人肯定也猜不出来的!

李毅也没管她,灯谜这种东西有不值钱也不稀罕,要多少拿多少,就任由高阳公主拿着灯笼跑了。

高阳公主这边出了元真殿,寻思了会自己要去找谁玩猜灯谜,没多久就朝着太极殿的方向去了。

李毅自然不知道高阳公主又拿着灯谜又去找李二献宝去了,他这会看了高阳公主的灯笼之后,自己也寻思着要不要做一个灯笼来送给武曌,毕竟在中秋节赠送好看的花灯,乃是情侣之间必做的事情吗,这种狗粮该撒的时候还是要撒一把的。

这边想到,那边李毅就开始动起手来了。

第三卷 山雨欲来

第一百七十六章 打赏再说!

花灯起源自汉武帝于农历正月十五日于皇宫设坛祭祀当时天神中最尊贵的太一神,由于彻夜举行,必须终夜点灯照明,此为元宵节点灯的开端,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了中秋节也开始点花灯,春节也开始点花灯,也就是我们中国俗称的三大灯节了。

花灯的制作并不难,难得是灯架子要搭起来。

李毅前边还在嘲笑着高阳公主做的花灯太普通,后面自己动手的时候,就一脸懵逼了,以前他是自己做过花灯的,不过那时候有各种胶水,扎带什么的工具,将竹条按照自己想要的模样编好之后很容易就能固定起来,但是现在就没有那么好用的东西了,胶水这东西现在叫做粘合计,一般多为兽皮熬制或者糯米之类的代替,种类很多,长城就是用糯米当作粘合计,这一点大家都知道。

但是用在灯笼骨架上就怎么都弄不紧了,特别李毅还是把整个灯笼骨架做成了一个半人身的形状来,最后没办法,只能用细草绳当作扎带来用了,丑是丑了点,但是外面反正也没人看。

接下来就是放灯心,蒙上灯纸了,放好灯心,蒙上一层灯纸之后,李毅就发现问题来了,自己的铅笔根本没有办法在灯纸上画画,感觉稍微一用力就要破,一点都使不上劲,这还必须要用毛笔来画才行。

李毅用毛笔写写字还成,用毛笔画画那就纯粹是门外汉了,压根就没学过,人说书画相通,那也得是你在学过中国画的基础上说的,虽然在画画和书法方面,确实有很多笔法相似甚至于相通的地方,但是真要说会写书法就会画画,或者会画画就会写书法,那根本就是痴人说梦的事情。

李毅虽然有点绘画基础,但是就毛笔画方面基本没怎么接触过,这会拿着毛笔在自己做出来灯笼上面画了小半天,结果画出来的东西连李毅自己都看不下去了。

李毅画的当然是武曌的画像了,毕竟做出来的花灯是半身像的那一种,原本想着画着武曌的画像上去,晚上点燃了花灯,放起来一定非常好看,结果现在李毅自己看看都觉得有点乖乖的了,就高宝还在边上一个劲地鼓掌说好看,李毅听着高宝使劲儿的拍马屁,越看也觉得好像还不错哈,虽然比不上敦煌莫高窟的画风,但是也多少有点样子了嘛,再说了,这怎么说也是自己亲手做亲手画的花灯,武曌肯定会喜欢的。

“殿下,您这花灯上画的真是惟妙惟肖啊!妙笔生花,大概就是说的殿下了!”

那边高宝马匹拍的李毅很舒坦,李毅提着花灯越看越舒服,自己还是很有毛笔画的天赋的吗!

“还行还行,也就五分像吧。”

李毅喜滋滋的说道。

“哪只五分像啊,简直就和高阳公主一模一样啊!”

那边高宝还在笑着,李毅抬脚就给高宝踹边上去了,去你奶奶个腿像高阳公主,本王画的是武媚娘!李毅很生气,把花灯塞回屋子里,太不懂欣赏了,没有共同话题可聊!

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皇宫里自然也是有家宴的,只是不如除夕家宴那样子的正式就是了,没有固定的时间,主要是看皇帝啥时候有空,派个人去各个宫殿传讯,后宫嫔妃还有皇子们就都要去参加了。

中秋家宴不如除夕家宴那般正式,所以倒也不存在什么嫔妃不能出席的问题,只不过现在时间才不过下午而已,李毅估摸着距离家宴开始肯定还有一会子,起码也得等到晚上月亮出来才开始吧,不然中秋赏月不成了中秋赏日了吗?

出宫是肯定没办法出宫的,到元贞殿外面去到处走走李毅也没有什么兴致,反正都是些园林建筑,李毅已经看过很多了,再牛逼的建筑李毅都见过了,没啥好看的。

想来想去也没啥好玩的东西了,李毅思索着竟然发现自己又啥事都没得干了,想着想着,人不怎么得就坐上摇椅上去了,有一下没一下的开始打发时间了。

周围宫女太监们看到周王殿下还没做几个花灯呢,就又做到摇椅上去了,都惋惜讨论了起来,这样子下去,怕是真的要成为废人了。

这边李毅在坐等中秋家宴开始,那边长安城里,纨绔们正云集长鸽门,在长鸽门干嘛?当然是听说书啊!不然看鸽子啊?

李毅刚回长安的时候,就把自己在汉中写的稿子一股脑都扔出来了,没办法,长安纨绔们那气势汹汹的模样,把金吾卫和天策军都吓到了,程咬金坐在马背上也不阻拦,就摸着胡子深藏功与名的笑,李毅能怎么办?那些纨绔们就跟饥渴了两个月的少妇一样,惹不起惹不起。

拿到了一大沓稿子的纨绔们,二话不说拿着稿子直杀向长鸽门了,稿子只有一份,大家传阅起来太慢,更何况自己看不如说书来的带劲啊,到了长鸽门,一众纨绔们被边上的百姓们如同众星捧月一样的围在中间,没多久说书先生们就被拎过来了,啥也别说了,现在赶紧看稿子,每人看一回,赶紧开始说书!

至于谁先听书,这也是决定好的事情,那当然是催更有功的纨绔们先听啊,如果不是纨绔们第一时间冲到长安城门口,骑马追上了从汉中回来的周王,周王这个老鸽子没准又跑掉了!到时候谁都没得小说听了!

这边大家对于这样子的安排都没啥大意见,那边说书先生都还没背好稿子呢,第一个人就被推上来了,没背好怎么办,照着念吧,自由发挥了。

这一回说完,下一回的人也就预习的差不多了,又上去说,刚说完的那个人,除了纨绔们的房间就被门外其他人揪住了,别跑,我们也要听说书啊!

但是听书的屋子那么多,先到哪一间说啊?

何掌柜这个时候挺着大肚子就出来了,老规矩!哪个房间的人给的打赏多,就先到那间房去说!

第一百七十七章 中秋家宴(上)

李毅还不知道自己正在摇椅上摸鱼的时候,长鸽门里却一直在上演一场夺榜之战,那钱两是哗啦啦的正在进口袋呢。

这边不知不觉的又在摇椅上睡过去了,好在昭媛娘娘没多久就把李毅给喊起来了,原来那边已经有太监来通知家宴了,天色已经接近黄昏,吃吃饭,再看看节目,也确实差不多就可以赏月了,长安城今日天气不错,天上无云,万里晴天,正是中秋赏月的好日子。

昭媛娘娘今天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就是脸上涂的那个妆,李毅怎么看怎么别扭,倒不是说难看,实际上唐朝时候化妆技术就已经出神入化了,大概就跟现代的化妆整容差不多,传说里唐代有一歌姬,名字叫做庞三娘,庞三娘本来已经年年老色衰了,但是化妆之后可以使皮肤变得光滑如蛋壳一般。

有一次,一位客人登门拜访,但是庞三娘没来得及化妆,便对客人说:“我是庞三娘的姨娘,庞三娘今天有事不在,你明天再来吧。”第二天,庞三娘精心打扮一番,客人竟然一点都没发觉就是昨天他见到的那个姨娘。可见,唐朝的化妆技术就已经和整容差不多了。

唐代诗人元稹在《恨妆成》里,大致将女子化妆概括为7个步骤:敷铅粉、抹胭脂、画黛眉、化面靥、贴花钿、描斜红、点口脂。

概括点的话,就是嘴唇一定要红,要小,眉毛一定要浓,根据地位不同眉毛形状也不同,唐朝人注意眉形,认为眉是“七情之虹”,形状有十几种之多,额头上在眉间的地方要贴花钿,脸颊也得红润有光泽,当然了,没有日本艺妓画的那么夸张,但是比起李毅印象里的审美还是要夸张不少的。

李毅虽然看着怪怪的,但是昭媛娘娘自我感觉还是不错的,也就不说什么了。

顺带一提,唐朝抹脸瞬间美白的东西是混着铅粉的杏膏,铅粉是重金属,抹在脸上肯定是对皮肤不太好的,所以除非重大场合或者职业需要,不然唐时的女子一般不会只涂杏膏,不会混铅粉。

这边昭媛娘娘自个提了一个花灯,还打算让李毅也提一个,李毅当然不愿意提,他又不是小孩子,又不是女人家,提花灯干嘛啊?说啥也不干,那边昭媛娘娘见到李毅不乐意提花灯了,还感慨着毅儿眨眼就长大了云云。

李毅这还能说什么?看着昭媛娘娘絮絮叨叨起来了,赶紧接过花灯来了,行了别说了,我们赶紧走吧。

这边浩浩荡荡的队伍就从元贞殿出发了,昭媛娘娘以前一直不受李二的宠爱,虽然最近因为李毅表现出众的原因,昭媛娘娘和李二接触的机会也多了起来,但是比起长孙皇后来还是比不上的,毕竟人家长孙皇后是先来的,李二又不是熟练的男侠,怎么着也不会让那边届不到啊。

中秋家宴自然也是安排在麟德殿上,唐初的宫殿并不是很大也不是很多,李二在贞观八年开始建造的大明宫,紧跟着在贞观九年五月,年界七旬的唐高祖李渊驾崩于长安大安宫寝殿内,大明宫建设当然也就要中止,按唐代殿堂营作,一般是先备料,后施工,石构件和木材的材质运输及砖瓦的烧制,都很耗费时间,还要避开农忙季节,这一停下来之后,什么准备工作都停下来了,后来有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比如魏征喷李二劳民伤财啊,或者因为突厥叛乱需要花费军费啊等等缘故,在龙首原选址建造的大明宫就一直搁置到现在了,李毅记得在贞观年间压根就没有见到过李二住进大明宫的记载,直到历史上后来成为皇帝的李治才开始有记载大明宫,也就是说,现在还停工的大明宫怕是要建十来年了。

昭媛娘娘带着李毅来到了麟德殿外面,早已经有尚仪局的宫女太监引导他们进入大殿了。

此时天色已经昏暗了下来,沿途都挂满了灯笼,昭媛娘娘带着李毅走在通往麟德殿的过道上,昂首挺胸,一脸母仪天下的样子,不知道还以为她是皇后呢,总之李毅能看得出来昭媛娘娘还是很喜欢这种有排场的感觉的,毕竟李二邀请昭媛娘娘一起参加家宴,本身就是一种宠爱她的表现,那她还不赶紧使劲得瑟啊?

这边跟着进了麟德殿,李毅就看到了殿内已经坐下了不少人,其中在前端的位置,靠近的李二位置的下首第一位,就是太子李承乾,跟着太子后面的就是魏王李泰,跟着后面就一群成年的皇子公主或者其他皇族们的位置了,这个时候大家还都没有全部来齐呢。

倒是在成年皇子们的对面的位置上,已经坐下了两个个看上去就很雍容华贵的女人,一个是韦贵妃,另一个是杨广的女儿杨妃。这两位可以说是在李二的后宫里,地位仅次于长孙皇后,按照以前的昭媛娘娘的地位,给她们两个提鞋都是不配的。

昭媛娘娘刚一走入大殿,那边韦贵妃就站了起来,殷切的迎了上来。

“妹妹,你可终于来了,来来来,到姐姐边上来坐,这次你能来参加家宴,那真是极好的了。”

这边昭媛娘娘面容尴尬的笑了一下,显然她还不是很擅长应付这样子的场面,不过还是很快的欠身行了一礼,说道:

“是妹妹来迟了,让姐姐们久等了。”

“哪里那里,来这里坐下,陪姐姐好生说说话。”

韦贵妃殷切的拉着昭媛娘娘就朝着那边妃子们坐着的地方去了,李毅是未成年的皇子,自然是跟着昭媛娘娘坐在一起的,李毅在边上听着三个女人叽叽喳喳聊起天来了,心里直发毛,这特么不会吃个家宴还来宫斗戏吧,这么殷勤是干嘛啊,我心里有点虚啊。

不过李毅正虚着呢,那边就看到了坐在妃边上的高阳公主对着自己吐了吐舌头,好家伙,家宴上都不老实啊。(历史上高阳公主生母不明)

第一百七十八章 中秋家宴(下)

这边三位娘娘在这里火热的聊着天,那边高阳公主隔着昭媛娘娘对着李毅直做鬼脸,李毅本来是不想搭理她的,但是看她可怜兮兮,没人陪她玩的样子,也回了一个鬼脸,逗得高阳公主在那里咯咯咯直笑。

很快麟德殿内的位置就被坐满了,只留下了在最前方的皇帝和皇后的位置了,按照惯例,李二和长孙皇后自然是最后到来的。

那边有太监在门口喊了一嗓子“圣人至!”,那边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就一起走了出来了,李毅和其他的皇子公主嫔妃皇族们一起站了起来,面对着李二的方向一齐行了礼,这时候是不用喊什么“皇帝万岁”之类的拍马屁的话的,那是在老百姓们很激动的时候才会喊出来的拍马屁的话,大臣们都很少会喊,喊“万岁”的甚至多半被当作好进谗言的奸逆贼臣。

李二和长孙皇后就坐之后,就摆手让大家也免礼就坐,大家就纷纷坐了下来了,接下来自然就是一个个的上膳食了。

现在皇宫里的伙食已经相当不错了,厨子们的手艺甚至于直逼李毅所开的天上人间了,这不得不让李毅佩服,帝王家确实是网罗天下英豪啊,连招厨子都这么厉害,没有李毅的长期教导,只靠着一个厨子领进炒菜的大门,就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炒菜研究的七七八八,还设计出花样这么多的菜式来,不得不说确实挺厉害的。

待这边酒菜都上桌之后,那边李二就开始举杯说祝词了,叽里呱啦一大堆文言文,从周礼祭月,一直说道隋末争雄,唐高祖李渊开创性的发明了月饼当作军粮,这才鼎定了大唐基业,李二说到深情之处,已是泪湿满襟,李毅一看都懵了,不至于吧这么动情啊。

要说李二这种杀哥宰弟,软禁父亲的人会因为中秋祝词的时候怀念一下唐高祖李渊就哭泣,李毅是一百个不相信的,傻子才会相信,看看边上记录起居录的官员奋笔疾书,李毅也就瞬间破案了,有些事情憋心里就可以了,说出来是要被当作老实人孤立起来的。

上面李二哭起来了,下面的一众皇族和皇子们自然是不能无动于衷的,一些年纪小的皇子和公主可能还一脸懵逼,但是年纪大一些的,比如李承乾还有李泰这种,这时候已经是嚎啕大哭,以头抢地了,李毅自然也要入乡随俗啊,脑子里想了半天自己的游戏帐号全都和自己永别了,这才好不容易憋了点眼泪出来,跟着一起抹了几下。

那边李二终于说完了祝酒辞,李渊早就已经入过土的人了,怀念一下也就可以了,中秋佳节倒不至于真的让大家一起去祭奠李渊去。

李二又紧跟着做了一首诗,是赏月相关的诗句,只不过家宴设在麟德殿里,哪里还看得见月亮哦,家宴设在外面其实是不太现实的事情,因为现在这个时间段,蚊虫还是比较多的,去外面吃家宴赏月过中秋,怕不是要大家一起喂蚊子哦。

李二这边吟诗开头了,大家气氛就活络起来了,太子李承乾站起来就带头来了一首,文采虽然一般,但是大家依然掌声雷动,那边魏王李泰也不甘示弱,站起来来了两手,李泰素来很有才名,这两首诗坐下来,虽然李毅没怎么听明白啥意思,但是李二都拍手叫好了,相信一定是很精彩的诗句了。

不时的又有几个人跳出来跟着吟诗作赋,一时间大家气氛就很热闹了。

李毅不懂诗词歌赋,对这方面一窍不通,这时候就闷头不说话,只管吃,然后跟着大家一起喊666就行了,起码李毅是这么想的。

只不过气氛到了正热烈的时候,对面坐着的太子李承乾却突然端着一杯酒,走到了李毅的面前,笑着说道:

“愚兄常听闻皇弟之才名,《水调歌头》虽为唱词,一句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却也唱出了天下人的心声,更有皇弟所做《侠客行》令我长安满城皆是慕侠之士,今日逢此良辰美景,皇弟何不也应景作诗一首,与父皇助兴!”

那边李承乾说完之后,有人就站起来高兴的附和了,李二也饶有兴趣的看向了李毅,说道:

“毅儿,今日乃中秋佳节,你心中若有佳句,直说无妨。”

李毅看着眼前的李承乾,头皮都发麻了,这太子当大哥不够处啊,那么多皇子不找怎么就找上自己了啊,没看到自己一直坑头吃饭一句话都没说吗?这种时候在不说话就不合适了,毕竟太子和李二都发言了,李毅也只能赶忙的站起来,对着李二和太子依次行礼,随后说道:

“父皇,毅儿今日只是听着父皇和皇兄们还有诸位长辈们所吟诵之诗句,就觉得受益匪浅,正在心中反复品琢呢,实在是没有精力去想起他的了。”

李毅这样子回答也算是中规中矩,起码解释了他不是在发呆,而是在认真的在思考事情,只不过人家在思考作诗,他在思考别人作得诗,以他这个年纪,就是要多看多学,少说话少出头,才能让长辈觉得喜欢。

果然李二那边听完李毅所说,也点了点头,说道:

“倒是毅儿你颇为有心了,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此番毅儿你虽然没有什么佳句奉上,却能够虚心向他人学习,没有因为小小成就就骄纵狂妄,魏玄成(魏征)教的确实不错啊。”

李毅没想到自己随便想的一个推脱的理由,结果有让李二给自己夸了一顿,这边李二夸了自己一顿,下面一众皇族们也跟着纷纷夸了起来,这个说周王好,那个说周王聪明,哇,说的站在李毅面前的太子李承乾都脸色有点稍稍有点僵硬了起来。

哇,大佬们,你们这是把我往火坑里推啊。

第一百七十九章 我给你骑行不行?

对于李二的夸赞,李毅当然是赶忙站起来表示“不是我,我没有。”,一时间又是大家一起夸赞周王殿下不仅好学如同古之颜回,还如此谦逊,此后必定成为大才,作为一个宗室里的一颗冉冉新星扶摇直上啊!

这一通马屁跟着拍下来,不仅仅是拍皇帝和李毅身上了,也拍到昭媛娘娘身上了,边上就见着昭媛娘娘一脸喜滋滋的表情,满脸写着“这是我儿子,厉害吧!”这样子的表情,那边太子李承乾又和李毅聊了两句,李毅敬了李承乾一杯,随后两人就各回了座位去了。

首节 上一节 68/4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震惊!姚广孝竟说我帝王相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