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改变了大唐 第374节
早朝到了结束了也算是皆大欢喜了,大家都开开心心的,为大唐接连好事庆贺不已,如今是十月末了,距离十二月二十四,也就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两个月后,周王殿下就叫太子殿下了,而这一次的太子殿下,那十有八九是要当皇帝了,不存在什么意外情况了,你说诸多皇子之中,谁能够和周王殿下比肩的啊?谁敢站出来和周王殿下比肩的啊?
母亲是当今皇后,洛阳府在手,洛阳开府的班底乃是一众纨绔,朝廷上,一众大佬们不管是谁,那都对周王殿下非常支持的,就连已经隐居的李靖,都在公开场合称赞过周王殿下,并且有很多可信的传言,李靖乃是周王殿下的授业恩师!这也就能理解了,周王殿下打仗如此厉害,原来和李靖大将军有莫大的关系啊!想想也觉得很传奇,前任军神和现任军神之间的命运的交接,如果拿来写小说的话,大概是感人肺腑的一百万字的故事吧!
至于说现任军神是谁?那当然是我们的周王殿下啊!现在大唐,除了李绩的军功能和周王殿下比一比之外,还有其他的人的军功和战绩能和周王殿下相媲美的?
除此之外,更不要说周王殿下在民间的超高的名望了那万民书都一封封的送过来呢,那民间的老百姓都是哭爹喊娘的求着李二陛下一定要重赏周王殿下,只要是周王殿下走过的地方,哪里的生活就一定会变得更美好,只要是周王殿下去过的地方,就一定会有周王殿下的生祠庙。
这不管是能力,人缘,民望,功绩那都是诸多皇子无法相比的,更何况李二陛下对周王殿下最是满意,有李二陛下的支持,周王殿下顺利登基那不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吗?
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就算是现在李二就挂了,这李毅登基当了皇帝,也没有任何一个人敢站出来明着反对的,谁要是敢反对,百官们不同意,宗亲们不同意,民众那就更不同意了!
周王殿下当太子,一句话,众望所归!
既然周王殿下这么稳了,那曾经那些没有把握住机会的官员们,现在一个个的都开始寻思着怎么坐上周王殿下的大船了,毕竟以后的机会也不多了,眼下最近的机会,那就是周王殿下组建太子东宫的时候了,东宫的班底,那绝对是周王殿下日后登基时候的核心班底了,以前洛阳府的那些纨绔们不用说的,肯定都能被周王殿下给选进东宫之中的,毕竟就目前来看的话,那些纨绔们的表情不是一般的出色,甚至是跟随着周王殿下一起远征高句丽,那也是一个个的屡建战功的,再说了,周王殿下以后当皇帝,那是绝对少不了这些纨绔们背后家族的支持的。
但是东宫也需要更多的政务熟练的人啊,资历老的人的,李二也会自己选择一些人官员加入东宫,这就是机会了,一旦被选进东宫,那就基本前途无量了,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你说是李二陛下留下来的官员,周王殿下用的惯吗?那肯定是一直跟着周王殿下的人用的惯的啊!
所以说啊,这一次组建东宫,那绝对是野心家们的重中之重了,至于这东宫到底如何组建,那关键还是要看周王殿下了的。
当别的官员们在寻思着怎么走上周王殿下的跑车的时候,李毅这时候只希望能够借着最后两个月,好好摸鱼而已,因为以后没的摸了。
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转机
长安城最近喜事连连,再加上马上就要过年了,民众们都很高兴,秋收之后,便迫不及待的开始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了,连等着酒肆茶楼的生意也变得格外兴旺起来。
因为周王殿下的生意,在长安城周遭有许多的工厂,例如造纸,织造,烧窑等等,有些是周王殿下自己的,大部分都还是公办的,开厂的规模都不大,大抵上是学习周王殿下开的厂子,毕竟大唐现在因为油墨印刷及,对于纸张的需求量很大,因为棉花的逐渐推广开来,对于纺织的需求也开始增大,烧窑就不用说了,水泥那就是一天二十四小时没断过的在生产,这玩意用于基建,修路也好,盖房子也罢,甚至是拿去砌成墙,那都是极好的,水泥厂要不是人手不够,李二那是恨不得多开几家呢!
不过最近这个问题给解决了,不仅如此,原先在水泥厂里工作的唐人,也都不用再水泥厂里吃灰了,更多的被调遣到了造纸织造等相关的工厂去了,有些分配不完的,则被派遣到了吐谷浑去挖盐矿去了。
吐谷浑的察尔汗盐湖的大开发,让大唐那是赚的满盆钵体啊,李毅在其中有百分之十的抽成,那自然也是跟着富得流油,不过其实李毅对这些钱也无所谓的,毕竟他压根就不缺钱啊,再说了,现在都当太子了,以后继承大统的话,全天下都是他的,在乎这一点两点的?
至于吐蕃的生意那边,现在也是和大唐做的红红火火,本着除了武器技术不卖,其他什么东西我们都卖的原则,吐蕃和大唐之间的贸易越发紧密,不过大唐倒是不需要吐蕃什么东西,大部分都是吐蕃买进大唐的东西,大唐可谓是只进不出啊,这贸易逆差赚的也是美滋滋的。
不过吐蕃也不亏,虽然看上去好像花了钱了,但是买到了很多的必需品啊,像是粮食,茶叶,丝绸布帛,或者其他的各种生活必需品,这些可都是吐蕃急缺的东西,通过贸易从大唐获取过来了,像以前的话,那都只能靠抢,要么就靠着高价从商人购买。
李毅自然是乐见这种状态的,你越需要大唐就越离不开大唐,以后自己相对吐蕃做什么手脚那就很方便了啊,就算以后真的打起来了,那这吐蕃所经历的阵痛,可不是一般的疼的。
以前没有,大家一起过苦日子还可以,但是现在慢慢习惯了,突然一下子又没有了,你看人受得了不?到时候怕是投降派都会有不少的。
不过这些事情都暂且不提,那是以后该去烦神的事情,李毅在安排完了清河公主和程处亮的婚事之后,开始继续操心高阳公主的婚事了。
大臣们听说了程处亮即将迎娶清河公主,那些希望能争取到高阳公主的大臣们都很高兴,卢国公你可算是出局了吧?都娶了一个公主了,再要一个公主,就过分了啊!
原本大家都以为程咬金会乖乖退出呢,但是程咬金是这么容易被人猜到的人啊?那怎么可能吗,程咬金就说了,我还有第三个儿子呢!
得了,这意思就是说还要继续争高阳公主呢。
李二那边倒是一直没表态,看上去是乐见大臣们去争夺,而另外一边,魏王李泰,也正在完成他的旷世之作。
身宽体胖的李泰,最近都开始变瘦了,当然不是因为李泰在刻意的减肥,而是因为李泰为了完成手上正在写的《他,改变了大唐》,那是跑遍了周王殿下曾经去过的足迹,这不最近才刚从巢湖那边回来吗,手里写的也不过才写到贞观十三年的故事而已,不过仅此而已,便已经是大唐目前最受欢迎的畅销小说了。
那基本上就是刊印出来就卖完了,大部分甚至需要预定,有些黄牛甚至靠着倒卖书籍来挣钱,对于黄牛,那肯定是最大力度的去打击,坚决零容忍的态度,这种投机取巧的社会风气,那肯定不能放任自流的。
长鸽门里当然也是以这本书为招牌的,至于周王殿下的小说,自从《绝代双骄》完本了以后,那周王殿下就没有写小说了,毕竟最近都这么忙,而且大唐现在优秀小说不断涌现,甚至于现在文人才子们聚在一起,都会谈论小说写作了,虽然依然比不上诗词文章这些主流,但是也已经比起以前连笔名都不敢留的时代要好的多了。
最主要的是,现在写小说,可以名利双收啊!就比如魏王李泰,写的小说很好看,大家看得爽,一看书的侧面的作者留名,就知道这是魏王殿下的大作了,那出版社那边肯定要给李泰分成的啊,长鸽门也要给原作者分成的啊,这一来二去的,也是大数目啊。
原本魏王李泰还对着李毅说了:哎呀,钱就不要了,我本来就是拿你当主角来写的,我应该给你钱才是啊!
那怎么可以呢?那肯定要给钱的啊!毕竟也是劳动成果,李毅的原则很简单,那就是多劳多得,不劳不得!
其实说句老实话,这李泰写了以自己为主角的小说,李毅是很惊讶的,直到这本书出版了,李毅才知晓此事,那知道了也没办法了,人家都开始写了,如果没开写的话,那李毅是希望李泰不要写,自己希望低调的,但是现在想低调也不可能了,都成太子了,那也就无所谓出不出名了,倒不如说,能有李泰帮忙免费宣传,倒也是一件好事了。
跑是跑不掉了,那就好好干,李毅就是这样子的人,事情不到自己头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是如果摊到自己身上了,那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也不会去推辞推脱了,再说也推不了啊。
原本魏王李泰写小说这件事情,也跟李毅没太大关系的,只是没想到,李泰的这个小说写的,竟然还给高阳公主的婚事,带来了新的转机。
高阳公主看了《他,改变了大唐》之后,她决定了,要给这小说漫画化!
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选拔
长安城里的集英社最近有大动作了,前段时间爆火的以周王殿下为主角的那本小说要漫画化了,执笔人不是别人,正是目前大唐人气最高,画工最好的高阳公主殿下,说道高阳公主,那就不得不提高阳公主殿下的大作了,周刊少年上连载的同名改编漫画《倚天屠龙记》,对了,顺带一提,前后总共不过八刊而已,虽然刊数比较少,但是画风很受欢迎,老百姓们都很喜欢。
至于说上层人士们,那也不敢批评的,你敢批评公主的画作?更何况,听说公主还是跟着周王殿下学的画画呢,周王殿下那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呢,谁敢批评周王殿下的啊?再说了,这高阳公主的画作也确实很不错啊!
虽然高阳公主经常托稿子,基本上一年才出一刊的频率,但是大家听说了高阳公主要画《他改变了大唐》的时候,还是非常期待的,这本书可是最近这段时间最受欢迎的小说,里面详细描写了周王殿下从贞观十年开始的生平,那可都是大家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因为考究详细,再加上自己的艺术表达方式,比如夸张,夸张还有夸张,总而言之大家看的都很爽,周王殿下那是爱与正义的使者,一轮顺风顺水,遇神杀神遇佛杀佛,起码小说里是这样子的。
现在听说要出漫画版了,大家自然都很期待啊!李毅也是第一次听说高阳公主竟然要画这个漫画,在宫里的时候,就问了这个事情,高阳公主自然是大大方方的承认的,因为很好看,所以想要画出来啊,原本想要让毅哥哥来帮忙的,不过看到毅哥哥最近这么忙的样子,还是玲儿自己画吧。
看着妹妹乖巧的模样,李毅那是一阵宽慰,虽然很想帮着高阳公主一起画画,但是也确实如同高阳公主所说,李毅最近很忙啊!
距离加冕为太子只有两个月不到的时间了,李毅原本还想着能够好好摸鱼两个月呢,结果是他天真了,王世后来找到李毅了,就跟李毅苦口婆心的说了:我的宝贝大头乖孙砸啊,既然事情已经这样了,那你就要好好做你的太子,承担起该承担的责任,太子加冕之后,你就要组建东宫了,就跟你组建洛阳府差不多的,不过这个规模要更大一点,你要按照朝廷现在的三省六部的规格来组建,这一批东宫的官员,以后都是你当皇帝以后最靠得住的官员,所以你一定要慎重的选择啊。
说完之后就给了李毅一大堆的厚厚的名册了,上面写的都是在职和赋闲的官员的名单,当然了,朝廷大员并不在其中,都是一些不太重要的职务或者名声不显的,主要是要李毅来挑选东宫官员用的。
李毅光是看,那都要看好几天的呢。
不仅是选拔官员耗费精力,李二还替李毅增加了负担了,那就是发布了招贤榜,招揽天下贤良之士来辅佐未来的太子。
那这招贤榜都发了,那周围的人自然是一个个的都过来了,挑选官员的事情,那李毅肯定也要出面的啊,每天见这个人见那个人,光是烦都烦死了,还不得不去应酬,没办法啊,这是皇帝下的命令啊,你不去也得去啊!
组建东宫,可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可比组建洛阳府要复杂的多了,洛阳府的时候还是降低了难度的呢,李毅只需要挑选骨干官员就好了,基层官员那全都是用得洛阳城原本的官员体系,一个人都没变动呢,再加上挑选的骨干官员全是纨绔,哪里有那么多麻烦的事情啊,李毅也是闭着眼睛瞎选的。
但是现在可不能瞎选了,这是关乎国家的大事,不是洛阳那样的一城一地的事情,再说洛阳有现成的班底,李毅就算是再怎么闭着眼睛选骨干,那也影响不到洛阳城的,纨绔们还能闯多大祸啊?再说了,后来也证明了李毅歪打正着,那些纨绔们不仅没有闯祸,而且还非常的给力,每天都朝着过劳死的方向努力着呢。
现在组建东宫,那是连带着基层班底都要弄起来的,现在朝廷上该有的官职,东宫里都要有,一旦遇到特殊的情况,需要太子监国的时候,那都是要整个东宫的班底都搬到朝廷上去用的,可不是随便选选的事情了,纨绔们的工作态度虽然不错,但是他们没有什么工作经验啊,东宫里很多职务,他们都不适合,那就要另外去物色人选了。
李毅跳来跳去的,名册里挑了一堆,外面看到皇榜前来“应聘”的也接见了一堆,甚至以前从来不看的名帖也抽空看了一下,看看能不能撞见历史上的名人之类的,但是能够青史留名的人总共也就那么多,哪有那么容易给李毅碰见啊,就算是碰见了一两个名字眼熟的,那也是少数派啊。
光为了选人的事情,李毅就是绞尽脑汁了,好在他也不是一个人干这件事情,武媚娘在这个时候充分的发挥出了她的政治才干。
帮着李毅挑选和决定职位,物色了许许多多的人选,很多人武媚娘光是看姓氏,出生地还有经历,便能够认出来这是哪个世家门阀的,又或者能说出一些关于他的传闻中的事情,李毅自诩记性好,在武媚娘面前也是甘拜下风啊,不清楚一直跟在自己身边的武媚娘,什么时候了解到这么多庞杂的消息的啊?
武媚娘就笑着说了:夫君你是什么都懒得过问的性子,媚娘我以前在洛阳城时候,便了解了许多这方面的事情,此时倒也用得上。
不仅如此,武媚娘还直白的说了,挑选这些东宫的官员,不仅仅要看他们的能力,也需要看他们的家庭背景,现在毕竟是世家门阀的时代,想要政令通畅,还是需要世家门阀的配合的,若是一口气舍弃掉他们,那是会出乱子的,该利用的时候还是要利用的,当然若是明显这些世家门阀不支持夫君的时候,也要决然的舍弃,打压他们,很多事情都有两面性,不是一刀切的事情。
李毅一听也是深以为然,不过仔细一想,突然有些哭笑不得,历史上武媚娘当女皇帝的时候,好像就是把那些反对她的世家门阀从头到尾都屠了个遍啊,杀的人头滚滚,把中国几百年来形成的世家门阀政治格局给乱刀砍翻,巩固完善了延续了千年之久的科举选拔人才的制度,世家门阀的消亡,就是在武媚娘手里开始的啊。
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许敬宗来访
虽然有了武媚娘的帮助,但是李毅的负担依然还是很大的,毕竟武媚娘只是从旁协助,并没有走到台前来处理这一切,而出面组织东宫的,依然是李毅,这大大小小的事物,那真的是的干的头皮发麻啊。
但是想要找一个出面能解决所有事情的人,李毅仔细一想,竟然还一个都没有,他以前也没有想过自己会当太子啊,更没有招揽结交过什么名人名师,亦或者是对政务很有经验的人,就算是有,那也都是自己的老师,比如魏征。
但是魏征乃是自己的老师,而且身子骨也不是很好了,到了如今这个年纪,让魏征安心养老才是正事,李毅又怎么好意思去打扰魏征,让魏征出面呢?
只不过关于政务上的事情,李毅也实在是没有什么经验,在李晦他们几个的协助之下,干的也是磕磕绊绊的,就连大唐朝廷具体怎么运作的,李毅也是一知半解,临时开始恶补,许多官职第一次看到之后都有点蒙逼,不清楚这官职是干什么的。
实际上很多官职也确实没有多大作用,官僚机构臃肿,那是从古至今都有的毛病,但是你想削减官僚机构,在唐初也是基本不太现实的,因为这其中牵扯的可都是各种世家门阀之间的利益,贞观年间,虽然已经有了科举考试,但是每年取士极少,更多的还是依靠着地方上的推举,而举贤制度,一开始是举孝廉,但是到了后面就逐渐开始变味道了,变成了举门阀世家了,没点关系你也想被举荐?那是不太现实的,除非你真的真的很优秀。
这样子的结果就造成了许多部门,设立许许多多的无关紧要的职位,来提供给那些世家门阀们,从汉初到现在,每每社会矛盾激发的时候,都总是与政府官僚过于臃肿,有一点的关系的,而政府一旦精简,一方面缩减开支,一方面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对于官员素质的把控也是极为有利的,所以大家可以发现,史书上只要提到有关于盛世的记录,大多数都会提到皇帝下令裁撤闲散官员,缩减开支这一条,但若不是雄主,想要切这块蛋糕,那实在是有点痴人说梦的,搞得不好还会引起社会动荡呢。
李毅看完了花名册,虽然也觉得吃闲饭的官员有点太多了,但他现在毕竟只是太子,而且对天下形势,世家门阀,都不太了解,更何况他自己身边的许多人,那都是世家门阀出生的,纵然知道世家门阀的弊端所在,但想要一口气进行改革,那结果估计就是引火烧身而已,就连李世民这样子的千古一帝,这一辈子都没能坚决掉门阀世家的问题,还是靠着历史上的武则天,冒天下之大不韪,以女子身份称帝,硬生生的用屠刀将门阀世家砍翻在地,才有了后面的科举制度的发扬光大,开始了天下寒门子弟得以有机会治理天下的局面。
这些杂七杂八的问题,那都是政府部门改革的问题,那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的明白的,其中牵扯到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关乎天下,李毅虽然看得到,却也一阵力不从心,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也就只能把这个问题放到一边去了。
李毅头疼的捂住了自己的脑袋瓜子,这还没当上太子呢,就有一个世家门阀的大山压在自己跟前,让自己毫无办法,等以后当了太子了,甚至当了皇帝了,这天下大事,何其之多,百姓衣食住行,外交,军政,地方把控,中央如何加强集权,监督官员,科举的完善,教育,医疗,养老,社会福利等等等等……不行了,我现在反悔还来得及吗?
李毅仿佛已经能看到自己未来过劳死的局面了。
正当李毅在王府之中头疼不已的时候,却见到外面高宝突然进来了,进来之后还带了一个名帖。
李毅一看名帖,就知道是有人来拜会了,而这段时间来拜会自己的,那大多都是来自荐的官员或者民间人士,李毅接见了一些,之后就不怎么想见了,大多数都是浪费时间啊,一个个来见到了自己之后,就开始说什么仁政大义什么的,说什么君子之道什么的,左一个之乎者也,右一个之乎者也,听得李毅那是想立马赶人。
你说当皇帝的,搞这些君子之道,你在跟我开玩笑吗?当皇帝的,那是要霸道,王道,你皇帝当君子,这天下怕不是要打乱了,仁政没有问题,但你若一味仁义,那回头被人坑了还高兴数钱呢。
这么多天了,接见这么多人,能说点有用话的,那是没几个,搞到现在李毅那是一个都不想见了。
看到高宝进来,李毅就摆摆手,说了:要是来拜见本王的,就说本王睡觉了。
高宝那边一愣,外面日上三竿呢,这就睡觉呢?边上护卫的付二也是一脸犹豫,说了:殿下,这天大亮的,这么说恐怕……
李毅一想也是,跟着改口说了:那说我出门好了!
不过高宝就躬身说了:殿下,来拜见的乃是中书舍人许敬宗,他还有魏征的推荐函呢!
许敬宗?魏征的推荐函?
许敬宗这个人,李毅当然是认识的,在贞观年间主要负责编修史书,到了历史上唐高宗时期,政治身份便青云直上,很是得到唐高宗和武则天的信任和重要,这个人是有点真本事的,但是有个问题,就是他乃是大唐,甚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指名道姓,记录在史书之中的奸臣,素有大唐第一奸臣的称号。
而关于许敬宗如何奸的,主要就是两个方面,修史妄改,治家无方,至于说贪污受贿,那肯定也是有的,但是贪污了多少就不是很清楚了。
只不过那都是许敬宗当权之后的事情,而就目前李毅跟许敬宗为数不多的接触来看,这个人表面上看上去还是相当不错的,起码,能力很好。
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许敬宗此人
对于许敬宗这个人,李毅其实不太像接近的,毕竟历史上的风评不太好,李毅虽不敢说自己身边的人,都是思想觉悟非常高的,但是大体上应该不会是太恶劣的,有些时候会有点小贪心,但是大奸大恶还是不至于的,许敬宗这个人,毕竟是顶着大唐第一奸臣的名号,去世之后,还有一个小故事。
咸亨三年许敬宗病逝,许敬宗毕竟是前任宰相,身前功过是要加谥号的,在为许敬宗商议赠谥的时候,朝臣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太常博士袁思古建议上谥号为“缪”,含义为“名与实爽”,乃是一个恶谥,还得到了户部尚书戴至德、太常博士王福畤的附和。——戴至德,正是太子李弘的心腹干臣。这样的谥法当然不能令许敬宗一系的人满意。于是唐高宗诏令在朝五品以上官员公议,议来议去,给许敬宗上了一个“恭”的谥号,意思是“既过能改”。
不过许敬宗虽然是大唐第一奸臣,但是不得不说他政务上的能力很牛批,要不然也不会得到重用,而且工作也都做的不错,甚至于就算是有错,也能够得到善终,最后是病死的,而不是被皇帝赐死。
李毅虽然不想接触这个人,但是有魏征的推荐信,再加上自己现在也确实急需一个能够帮助自己处理政务的能人,武媚娘虽然合适,但是一来武媚娘自己不愿意到台前来做事情,二来呢,武媚娘自己也算得上是新手,毕竟她也要有一个成长的立成,武则天可不是一日之间就能练成的。
公孙大娘倒是也来主动帮忙了,公孙二娘也想帮来着,但是二娘的性子坐不住,那是越帮越忙,大娘就好得多了,起码能够像秘书一样分担一些了。
李毅思虑再三,还是说了,那就让许敬宗进来吧。
是骡子是马,先牵出来看看吧。
外面高宝就出去领着许敬宗进来了,许敬宗此时已然是检校中书侍郎,中书侍郎这个官位很大,但是加上检校两个字的话,就不一样了,因为检校的意思,就是代理,临时工的意思。
实际上许敬宗的名字,也是在王世给李毅的名册上的。
李毅和许敬宗不是第一次见面了,这次在王府之中来拜见李毅,许敬宗却还是异常恭谦,在受到李毅的召见之后,表现的战战兢兢,异常激动。
许敬宗的年纪其实也不小了,此时也是快四十来岁的人了,见到李毅却如此表现,纵然李毅是周王殿下,但是也确实太过了一些,李毅还以为许敬宗是做了什么对不起自己的事情,来负荆请罪来了呢,就奇怪的问了:
许侍郎啊,你的年纪比我年长许多,侍郎来本王这里,为何如此这般的表现啊?
许敬宗就毕恭毕敬的说了:周王殿下乃是当世之豪杰,周王殿下丰功伟绩,就是传颂千年,也依然光彩夺目,敬宗痴长几岁,却依然对周王殿下佩服不已,若是允许的话,甚至想要对周王殿下执弟子之礼啊!
巴拉巴拉一大堆话,反正都是拍马屁的话,给李毅拍的那个舒服的啊……不对!要警觉!这家伙在给我发射糖衣炮弹让我麻痹大意呢!
李毅虽然心里这样子想,但是脸上还是笑的很开心的,觉得许敬宗还是有点意思的,姑且听一听他想说什么吧,让高宝去沏茶之后,李毅就邀请许敬宗入座了。
两人一阵含蓄,就说起来正事了。
许敬宗此行前来,自然是为了推荐自己而来的,不过许敬宗没有一开始就像其他人一样对李毅说教,又或者是对自己夸夸其谈,反而是对着李毅说了,自己来之前先去拜访了一下魏征,和魏征聊了许多,那是茅塞顿开啊,最主要的是从魏征那边了解到了周王殿下目前正在烦恼组建东宫的事情。
上一篇:大明:震惊!姚广孝竟说我帝王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