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改变了大唐 第352节
李佑虽然还想着反抗一下,但是看着对方人多势众,最主要的是看到了有李靖坐镇,当时就泄了气了,哀叹了一口气,只喊了一声:老天爷不助我啊!
便被别驾带来的五城兵马司的侍卫们给五花大绑的给带走了,说老实话挺刺激的,五城兵马司何曾绑过皇子啊!就算贞观十年那会逮捕大闹国公府的周王殿下为首的一众纨绔们,那也没绑过的啊,那都是请的!把他们当大佛一样一个个的抬回去的,谁敢招惹他们哦!
齐王李佑的野望也不过才持续了几天而已,前后到长安城不到三天时间,就被发现,到现在直接抓走了,前后没蹦跶三天,甚至连说话都没说几句啊呢,其人生经历不可谓不悲剧。
李靖看着齐王李佑被带走之后,随后就跟着别驾两人出了齐王李佑所隐藏的宅子,在宅子的外面不远处停着一辆马车,马车边上站着几个人高马大的护卫,可以看得出来,他们是来自周王府的护卫,至于马车里的人,不用说了,当然是武媚娘了。
李靖和别驾两人到了马车的边上,跟着马车的窗户,就对着马车里的周王妃行礼,随后别驾那边就先说了:
娘娘,齐王李佑果真如您所说,藏在这里呢,只是不清楚,娘娘是如何知晓的呢……
长安城别驾只是这么随口一问,毕竟从刚才开始他就奇怪了,这周王妃是怎么知道齐王李佑在这里的,当然了,他只是好奇,但要说周王妃参与这其中的谋反,那是万万不可能的,谁不知道太子李承乾跑路了以后,这周王殿下上位是稳稳当当的了,不存在半点问题的了,这周王妃脑子抽了这时候跟着来造反?更何况人家大肚子呢,天天都去皇宫陪皇后娘娘呢!
但是这话问出来,就觉得好像是在怀疑周王妃一样,那长安别驾自觉说错话了,赶紧就赔礼说到:
啊,娘娘不要误会,下臣绝对没有怀疑娘娘的意思,下臣对于周王殿下,那也是多有接触,也是万分敬仰,并且每每和周王殿下相处,那都是身心愉悦,绝对不存在头疼的问题,下臣只是随口一问,随口一问。
这么一解释,长安别驾那是又开始头疼了,生怕会热闹了王妃娘娘,你别看现在是周王妃,再过几年,指不定要变成武皇后了啊!谁不知道周王殿下最喜爱的妃子就是这位周王妃啊,十岁那年,也就是贞观十年,为了这个王妃,甚至带着长安城一众纨绔砸了国公府!当然了,当时的长安别驾还是刘德威,刘德威现在已经是刑部尚书了,而现在的长安别驾那是后来地方上调上来的,但是这不妨碍他听闻周王殿下的丰功伟绩啊。
现在担心着得罪了王妃娘娘,也就自然会头疼了啊。
只不过马车里的王妃娘娘笑了笑,说了:别驾不用担心,我也并没有误会,至于说我是怎么知晓的,这自然是因为周王殿下的庇佑了,别驾还有公务,我也就不多叨扰了。
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齐王李佑的落幕
长安别驾一听武媚娘这话,哪里还能不懂啊,这是要让自己别说话了,赶紧去干活呢。
想想也是,你说齐王李佑谋反,这么大的事情,也确实是耽误不得啊。长安别驾赶紧就拱手告辞,带着齐王李佑离开了。
长安别驾人走了,李靖自然也没有久留,在中年老道士的搀扶之下,颤颤巍巍的离开了。相信不久之后长安城的官场,就会都知道齐王李佑被李靖和长安别驾抓捕起来的事情,最主要的是,这李靖可是周王妃请出来的,要知道这几年,卫国公李靖可是一向都是千方百计的避嫌,不和任何权贵有任何的交集沟通,但是前两年传出了李靖和周王殿下异常亲密的传闻,如今的话,那真的就是坐实这个传闻了,你说要是壮势的话,喊魏征就足够了吗,能喊得动李靖瀍河到平叛的事情中,那就说明李靖和周王殿下的那个关系啊,稳了!
而有关于太子李承乾出走的事情,也会在三名丞相抵达长安城之后立马就会被官场上的官员们全都知晓的,虽然以往就有猜测太子跑了,不在长安,但那毕竟是猜测啊,没有实锤啊,谁都没有跑到东宫里面去确认过,但是一旦此事确认下来,那就不亚于长安官场,或者说整个大唐的一次地震,其中的利益洗牌,重新站队,那是肯定免不了,而最大的受益人是谁啊?
还用问吗?周王殿下啊!就照着这个势头发展下去,周王殿下战功足够了,现在媳妇在长安城还帮助平反,诸多军方大佬都站队周王,程咬金那就不用说了,张亮,李世勣,那都是他李毅的战友,李靖现在也是明着站队李毅了,太子李承乾自己跑了,就这个势头,你说从高句丽回来了以后,那是个什么官职啊?
两天之后,长孙无忌,房玄龄还有王世三人就返回了长安城,一到了长安城,他们三人就马不停蹄的去了宗正寺大牢去了。
按照道理,原本皇子犯法是应该关在宗正寺的,只有皇帝亲自下令才能转移到刑部大牢亦或者是天牢里去。那现在皇帝不在长安城,代行皇帝职责的太子李承乾跑了,那刑部也好,宗正寺也罢,也都只能按照规矩来办事情了。
不过三名丞相到了那就情况不一样了,长孙无忌当即下令,让齐王李佑关到天牢里去,现在即刻三司会审!
这可是最高级别的法律审判了,一般只有核准死刑的时候,或者极为重大案件的时候,才会三司会审的,审出来的结果是直送皇帝的。
那皇子犯法,其中还牵连到了侯君集,这当然要着重处理的。
三名丞相也不敢怠慢,将所有涉案的人员,其中有贺兰楚石,侯君集,齐王李佑,甚至包括一些原本的东宫官员,还有留守长安城的军队里的将军,不管什么职务,只要是涉嫌此事之中的,亦或者是和侯君集关系亲密的,曾经的老部下的,那全都一个个的或是审问,或是调查,反正只要是搭上关系的,一个个的都是人人自危啊,毕竟是谋反啊,可不是小事情,真的要杀头的。
而齐王李佑本身就不是什么硬骨头,再加上贺兰楚石和其余几人都应招供了,侯君集虽然一直都闭口不言,但是谋反的事情基本上是坐实了,而齐王李佑的话经过几轮的酷刑以后,那是啥都说出来了。
而一件事情的原原本本,也都展现出来原型来了。
齐王李佑这个皇子,李二其实一直以来对他还算是不错的,齐王李佑在武德八年,唐高祖李渊曾诏封其为宜阳郡王,虚封食邑四千户,注意这个虚封,那就是说没有一户是实际到账的,也就是说如果不是他老子李世民登基当皇帝的话,等到李世民老死了以后,这齐王李佑将会被彻底的边缘化,每个月只能在宗正寺领工资的。
不过他老子比较厉害,玄武门之变后当了皇帝,改封李祐为楚王,第二年封燕王,并拜为同州刺史。不久,改任都督幽、易等六州诸军事、幽州刺史。但是,无论是同州刺史还是幽州都督,李祐都没有去藩地。都一直留在长安城享福的,到了贞观十年的时候,改封了齐王,这一次就没有再变动了。
但是直到贞观十五年的时候,李佑这才去了齐州赴任去了。
之后的事情就比较曲折了,李佑身为皇子,又是没啥机会当皇帝的皇子,那自然不会像其他几个哥哥们一样努力,而是生性放荡爱自由,难免遇到几个江湖小混混,奸邪之人,心术不正的,一二来去的就给李佑带坏了。
正巧李二又是一个不怎么会教育的皇帝,三番五次的听说了李佑的恶劣事迹之后,没有站出来第一时间斥责教育李佑,反倒是责怪李佑的老师,也就是长史薛大鼎,后来还免了他的官职,随后让权万纪上了。
权万纪曾经是吴王李恪的老师,在贞观十四年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件和李毅有关系的事情,那就是吴王李恪游猎的时候踩踏了农田,差点没把李毅给牵连上(前文治理蝗虫时候的剧情),权万纪当时就斥责了吴王李恪,让吴王李恪痛改了前非,由此成为了长安城的教育名人了,很有正直的名声,当然魏征评论此人沽名钓誉,太看重名望,其实没啥本事,这些也姑且不提了。
权万纪深受李二的信任,觉得这家伙是个教育家,把儿子给他教准没错,没看到李恪都已经痛改前非了吗?但关键是他权万纪也不是教育家啊,齐王李佑的情况比吴王李恪更复杂,更恶劣,吴王李恪虽然贪玩,但也只是贪玩而已啊,思想觉悟还是有的啊,齐王李佑呢?那已经不是贪玩了,是熊孩子的程度了,是大恶人啊!能跟吴王李恪比的吗?
但是权万纪认识不到这一点,依然对齐王李佑如同对待吴王李恪一般,严加教育斥责,有事没事的还跟李二身边打小报告什么的呢。
这下子就埋下了祸根了,齐王李佑对权万纪那能高兴吗?肯定不能啊,再加上权万纪把齐王李佑身边的几个狐朋狗友,叫什么昝君谟、梁猛彪之流的,全都给得罪了,这两人甚至还曾经合伙齐王李佑去暗杀权万纪呢,只不过没有成功就是了。
权万纪被人暗杀,自然不能置之不理的,将昝君谟等人收押入狱,并准备上报朝廷了,这要是上报朝廷了,那昝君谟等人就死定了,不用说的,他们赶紧就怂恿齐王李佑了,你看现在皇帝不在长安城,只有你的哥哥太子李承乾在长安,那个侯君集前段时间不也主动跟我们联系了吗,这是一个大好的机会啊!齐王殿下您能当皇帝的啊大好机会啊!一定不要错过啊!
齐王李佑这人是典型的被人一说两句就没了主见的草包,再加上他已经坏到了骨髓里了,杀父杀兄什么的不成话下,他这种杀至亲和李二的杀兄宰弟还是两码子事,李二那是为夺天下,不择手段,你不能说他恶,但能说他是王霸之道,但是齐王李佑的话,就仅仅只是单纯的恶而已了。
至于说成为皇帝的手段,具体的方略方针,自己有多少本钱等等,一概不作考虑的,闭着眼睛上就完事了,不过他搭上的是侯君集,所以理论成果几率还是有的。
这齐王李佑就下定决心了!我要造反!
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侯君集的落幕
齐王李佑也不愧是熊孩子,造反之前第一件事情就是杀老师祭旗,完成了许多学生年轻时候都曾经冲动许下的豪言壮语。
权万纪被齐王李佑抓住,万箭穿心给射死了,杀了老师之后,齐王李佑就谋划造反了。
接下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这家伙到了长安城不到三天,就被周王府的情报组织个截取了造反的情报,随后配合着百骑司,天罗地网的一顿抓捕,齐王李佑就落网了。
案件到了这里也就结案了,对于权万纪的惨死,同僚们也只能默哀三秒钟以示哀悼纪念了,但是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的。
案件由长孙无忌牵头,做了详细的报告,随后快马加鞭的送去给了正在从定州向幽州进军的李二陛下了。
当案情的详细报告送到李二的跟前的时候,已经十二月中旬,马上就要过年了,李二那是一口老血气的差点没吐在马车里,你说大唐上上下下,齐心协力的对付高句丽的时候,自己的儿子,竟然想着在后面谋反,还打算暗杀自己,还要事成之后勾结高句丽,将那些为大唐流血牺牲的将士们统统围死在辽东?不仅如此,还重点要关照他的弟弟周王李毅,说啥也要把李毅弄死的?要不是长安城的诸位发现的及时,其中周王妃英勇果敢,果断联系四方,雷霆之势逮捕了齐王李佑的话,不禁自己的老婆王皇后和其他的嫔妃们有危险,这个国家也要有大的危险了啊!
一想到齐王李佑不顾国家安危,民族大义,江山社稷,竟然要犯下此等大逆不道之事,再想想自己的大儿子,太子李承乾,又何尝不是不顾国家安危啊,好好的监国不好好监国,跑去找男人,让他的弟弟齐王李佑有机可趁,差点犯下了大错,这事情,他李承乾也要好好背锅!
李二气愤异常,大发雷霆啊,当场就写了诏书了。
诏书里言辞极为严厉,是这么写的:
我曾经告诫你不要亲近小人,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你素来性情乖戾缺少德行,被谄媚的言论所蛊惑,终于招致祸端自取覆灭。痛心啊,真是愚蠢到极致。你变成枭獍一样的人,忘记忠孝,扰乱国家,死有余辜。不能做维护国家的人,反而如堆积的薪柴一样危险;破坏了盘石一样的血缘亲近,成为寻衅滋事的因子。你违背礼和义,为天地所不容;抛弃父背叛君主,为人神所共怒。你以前是我的儿子,今天是国家的仇人。权万纪存为忠烈,虽然死也不妨碍他成就大义;你生是贼臣,死是逆鬼。过往没有听说你有何好的名声,现在也只有无穷的劣迹。我听说郑叔、西汉戾太子,都做过猖獗的事情,哪有父亲期望生出你这样的儿子?我因此上惭皇天,下愧后土,叹惋之致,不知道还能说什么。
写完了以后,李二也是不免伤感,留下了身为老父亲的泪水了。
在边上的卫忠那是看的战战兢兢的啊,上去好言相劝了一番,不然你还能看着皇帝哭啊?找死啊?
李二很快平稳了自己的心绪,心里对自己几个不成器的儿子那是叹惋不已,不过越是其他的儿子们不争气,越发的显示出自己获得了周王李毅这个崽儿是多么的珍贵,上天终究是对自己不薄的,这么多儿子里面,还是出了一个大材的啊!
感慨归感慨,齐王李佑还是要安排的,长安城那边都等着呢,直接处死皇子的话,那是不可以的,因为皇家的血脉,那是不能让外人来杀死的,就算他齐王李佑再混,那也是皇家的血脉。
李二当即就下诏书了:李祐以“谋反罪”被贬为庶人,赐死于长安太极宫内省,国除之!
国除之这三个字就很严重了,啥意思,就是说剥夺他的封地和爵位,不允许他的后代继承,就会废掉他的国家。不过李佑其实也没有儿子就是了,所以进一步的意思,就是说不允许明目张胆的记载齐王李佑了,当然了,暗地里的还是有的,实际上之后书写的唐书,后唐书,也都是有记载齐王李佑的名字的,毕竟人家造反呢,当做反面教材也好,肯定是要记录的啊。
事情到了这里,也就算是告一段落了,等到诏书送到了长安城,房玄龄在面如死灰的齐王李佑的面前宣读了诏书,第二天,齐王李佑就在太极宫内省,上吊自杀了。
齐王李佑身死了,贺兰楚石则被斩首示众了,至于侯君集,李二陛下的指示是:暂且收押。
这句话就很耐人寻味了,李二陛下的特点是什么?那就是对待功臣,一向是非常的宽容,有些人就猜测了,这李二陛下,怕不是想赦免侯君集啊?
这肯定是不行的啊,别说赦免了,侯君集大逆不道意图谋反,这是要诛杀九族的罪名啊!你李二是个当皇帝的,心里这点逼数都没有吗?
御史台那边当场就爆炸了,一封封的书信就写着送去给李二了,每一封里都是请求李二陛下,诛杀侯君集,而且要诛九族!
这些信件自然是也送到了李二那边的,李二为此那是头疼不已啊。
李二也是非常的难过,最终还是下令将侯君集给处死,只不过并没有处死他的妻儿,而是下令将侯君集的妻儿给发配岭南。
至此,曾经跟随着李二的南征北战,东征西讨,几十年的时间里,打下了赫赫威名的侯君集,便在贞观十七年的年末,在一次参与谋反的叛乱事件之中,被斩首示众,结束了他英雄却也充满了污点的一生。
侯君集一生帮助大唐灭国无数,威震西域,是令敌人胆寒的军神,不过一生骄纵淫奢,狂妄自大,好高骛远,临死之前更是摊上了谋反的污点。
但是侯君集的功与过,说到底,还是要由后世来评说的。
而现在的话,侯君集显然是彻彻底底的反派角色了。
无论如何,一杯酒,一句话:一路走好。
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过大年,拉军歌
贞观十七年除夕夜。
辽东的正月,那是一点年味都没有的,也就是李毅他们占据了卑沙城之后,才做了一些简单的庆祝活动——篝火晚会!
也就只能搞篝火晚会了啊!李毅那是打破了脑壳子也没想到有啥活动能不冻死人的,你说搞舞狮子,花灯,猜灯谜,庙会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那可赶紧拉倒吧!上大街上看看可有人!别说晚上了,白天都没人出门的。
天寒地冻的,那真的是伸出手指头感觉手都没了!
现在说什么北方不冷,南方冷,那是因为北方现在哪里都有暖气啊,气候干燥的情况下,厚衣服穿的够多确实不冷,南方湿润,到了冬天,那寒冷就跟魔法攻击一样,穿透衣服的感觉,又没有北方那么发达的集体供暖的设施。
但是在大唐这时候,衣服不保暖,集体供暖更别说了,撇开了这些东西的话,北方的寒冷,那真的不是南方人能够理解的,李毅作为一个生在中原,长在中原,见惯了四季分明的大长安,这扎一下的到了辽东这个地方来过冬,那是真的冷,好在前两年才在北方大草原上过冬,多少有点挨冻的经验了,再说了李毅有棉花倒也不至于冻死。
但要知道,李毅现在手下的兵,五千是关中和边疆精锐,另外五千则是江淮东边沿海一带的,程咬金带的则是全是江淮东边沿海的兵了,他们虽说也算是中原的,但是气候肯定没有北方冷的啊。
这种情况下,你还搞除了篝火晚会之外的户外活动,士兵们第一反应估计是:我们得罪元帅了?这么收拾我们?
那李毅肯定不能让士兵们对人生产生怀疑啊,但是过年吗,不搞点庆祝活动还是不像样的,想来想去也就安排了一个篝火晚会了。
不得不说,还是挺成功的,起码一堆堆的篝火烧起来以后,大家喝酒吃肉,手拉手一起唱唱歌什么的,现在唱歌,一般都是唱诗歌的比较多,想什么《国风·秦风·无衣》等等的,在军队之中都是比较受欢迎的。
当然了,李毅听着总觉得还是少了点味道,不是说《无衣》写的不好,或者唱出来不好听,而是因为李毅听惯了现代激情澎湃的歌曲,难免有点怀念吗,最常见的那就是《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以前李毅军训的时候,那吃饭前都得大家一起唱一首,唱好了才能进去吃饭的,唱的没力气唱的不好的,大家连饭都不给吃的。
当然了,放现在的话,军训好像没这条规矩了,具体原因是因为某些睿智家长睿智学生举报说,教官故意饿他们肚子什么的?
唉,总觉得这样子的学生家长,未免也太娇气了,真要有严重胃病,不吃饭能死人的,也不会让你来军训了啊对不对,算了,这个话题不去多想了。
大唐这时候当然不存在这种娇贵的人,就算是纨绔们,从小当大养尊处优,家里该打还是打,该揍还是揍,甚至都以朱雀大街上去揍为荣耀,你看岑三郎,身上那根骨头不是重新长的啊?他要是赛亚人出生的话,濒死后复活,战斗力大增,那现在战斗力起码界王水准了。
对子女溺爱娇生惯养的,放在大唐社会那几乎是不可能的,老一辈人都是这么说的:虎父无犬子,不打不成才啊!
父亲怒杀不成器的为害乡里的儿子,搁现在都叫做为民除害,何况是打儿子?
当然了,随便杀人这种事情我们一定不能做的,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应该做的事情,儿子再混,有法律能治他,大唐也是一样,有唐律治这些人呢。
《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的话,五千玄甲苍云们会唱,因为这首歌李毅在格物学院的时候,就带纨绔们唱过,那纨绔们当教官的时候,那肯定是会教士兵们唱的是啊,实际上军营里面,时不时的搞点文体活动,也就是拉歌,看话剧什么的,那都是会唱这些歌曲的。
《团结就是力量》歌词很简单,玄甲苍云军那边带着唱了即便,别的府兵们也都会唱了,到最后几个将军们都跟着朗朗上口的一齐唱,现场氛围一度非常不错。
当然,现在是打仗期间,大家也不能够太过于放松,庆祝活动适当搞一下就可以了,到了晚上八九点左右,也就各自散去,该巡逻巡逻该放哨放哨,该睡觉的睡觉。
李毅也是自己回去了自己的营帐去了,晚上喝了点小酒,但是不多,跟着公孙姐妹两说着话,正要睡觉呢,却听见外面有侍卫进来问了:大帅,有人求见。
有人求见?李毅出去一看,正是提着酒壶的裴良俊呢!
裴良俊这很明显是来找李毅喝酒聊天的啊,毕竟大过年的,老岳丈找女婿聊聊天喝喝酒,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那裴良俊来了,公孙姐妹量自然是不适合在边上的,毕竟公孙姐妹两个还不知道眼前的老前辈,就是他们的父亲剑圣裴良俊呢,李毅在外人面前,那都是统一称呼裴良俊为老前辈的。
这会子李毅也就跟着裴良俊一起出去了,对着公孙姐妹两就说了:你们两个在营帐等我吧,就不用跟着来了,我去跟老前辈出去走一走,聊一聊。
公孙姐妹两知道李毅和老前辈的关系非常好,再说了老前辈的武功很好,比她们两个都要好,自然是没啥好担心的,也就没说啥了。
李毅跟着裴良俊出了营帐,外面天寒地冻的,裴良俊倒是更没事人似的,之前就跟裴良俊聊过,裴良俊说了,辽东一直都这么冷的,都习惯了,再说了,更冷的地方他都去过呢,这点算什么啊。
李毅知道他有武功在手,也不觉得奇怪了,裴良俊过来,主要是问关于长安城叛乱的事情的,这事情对其他人没啥好隐瞒的,毕竟已经尘埃落定了,齐王李佑和侯君集等人都已经死了。
上一篇:大明:震惊!姚广孝竟说我帝王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