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他,改变了大唐

他,改变了大唐 第310节

行吧,李毅那边也就试一下,结果什么的早就知道了,毕竟之前尝试过无数次了,还没有哪一次真的劝说成功,让这帮纨绔们去摸鱼玩乐的。

魏征大佬已经不在官署了,估计是下班回家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像纨绔们这么拼的,魏征大佬年纪大了,也不适合熬夜工作,更何况官署也确实没啥事情啊,这些二代们都管厕所塌了,老母猪之死了,你让魏征一起跟着去查老母猪怎么死的吗?跟着一起去盖厕所吗?

第九百九十六章 有重任给你

李毅在洛阳城摸鱼的日子还在继续,只不过随着日子一天天的过,消息一点点的传到洛阳来,李毅那个心尖是越来越慌了。

十月八月中旬,距离李毅的外公,蜀国公王世成为大唐的新丞相过去刚刚一个月的时间,整个长安城的吏治改头换面,李二陆续又提拔了许多与蜀国公王世有千丝万缕关系的官员,其中就包括褚遂良。

褚遂良之前就提到过,和王世关系很好,此前便已经是中书舍人,此时升任为中书令,观察就差不多我们现在的国务秘办公厅秘书长,是蜀国公王世的左膀右臂,再加上褚遂良此前一直待在李二身边,乃是李毅所看重的亲近重臣,这就是一个很明确的信号了,王世这个丞相朕是很看好的,朕让我的亲信去辅佐他,你们长安城当官的要听他的话,不要胡搞瞎搞,以后出了什么偏差,你们都是要负责人的。

等同于就是皇帝公开站队蜀国公了,但就蜀国公一个人其实无所谓的,但是蜀国公身后,那可是昭媛娘娘,昭媛娘娘的儿子可是周王李毅啊!

现在长孙皇后去世,蜀国公一下子被李二神不知鬼不觉的就从兴元府给拉回来了,还当了丞相,这一系列的权利变化太快,甚至让人有点措手不及,连反对都来及反对,王世就已经干了丞相,关键是这一个月还干的蛮不错的!

整个长安城的收入也好,民生,治安,那都是呈现着整体趋好的。

当然了,表面上看上去好像是丞相的功劳,但是实际上你就算是在丞相位置上无为而治,也会整体趋好的,那不是肯定的吗,就李毅那个土豆,玉米,这两样推广起来,再加上家家户户养鸡鸭,条件稍微好一点的连猪都养起来了。

日子过得好了,粮食产的多了,那收入自然好啊,百姓们有余粮了,有钱了,经济转好,那自然跟着治安也就好了啊!除了那些脑袋瓜子有毛病的,家家户户有饭吃,有钱赚的情况下,谁没事干愿意去铤而走险,干那些犯法勾当啊?所以说,只要经济好转,治安紧跟着就会好转,哪里治安不好,很大部分原因是经济低迷不振,失业率较高,无业游民太多的原因的。

当然也不排除某些特殊情况,比如民风彪悍之类的。

但是你总不能站出来说这不是王世的功劳吧?那王世确实是干事情了啊!以前王世在巴蜀的时候,你还可以反对李二的提议,就说蜀国公年事已高,不适合担当这么重要的职务,担心他劳累过度啥的,但是现在不行了啊,人家干得不错,不仅不劳累,还有功夫去听书呢,吃饭都三大碗,有酒有肉,最烈的那种,听说还跟程咬金拿着斧头狼牙棒啥的,天天都来个几百回合,简直有活力到不得了啊。

王世算是在李二的帮助下在长安城彻底站住脚跟了,说是话,李毅还是很高兴的,因为蜀国公调任长安城后,如果不发展自己的势力,难道还等着别人来怼啊?更何况皇宫里的昭媛娘娘,现在也非常的需要王世的势力支持,于情于理都是应该的。

但是对于太子李承乾的地位就比较尴尬了,因为接下来谁都能看得出来李二的想法,不说的,再过半年,不,只要有任何一个机遇,那绝对是立马就会册封昭媛娘娘为皇后的,接下来就是废太子立周王,立储里的豪杰啊!

李毅很慌,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稳住太子李承乾,可千万别出什么事情啊。

时间到了十月份了,洛阳一带又是一片丰收的美好景象,家家户户都在忙着丰收田亩,收农税的官员此时也到了一个个的村落地方去坐镇,这边收割,那边交税,两头不耽误,有困难的也可以现场上报,查实以后会禀报周王,等待裁决,实际上也就是送到官署去裁决而已,李毅的责任主要是签字盖章仅此而已了。

收税乃是大事,国家运作离不开税务,就算是李毅也不得不时常去盯着,洛阳的税务完全可以自己自理,这些可都是以后洛阳城官署运作还有铺设铁路所需要的花费啊,当然了还有一小部分是要以上贡的形式交给朝廷中央的,不过这一部分微乎其微等同于无就是了。

不过就在李毅这边如火如荼的在乡下看着收税的时候,官署那边就来了一个人来送消息了,见到周王殿下就喊了:周王殿下,周王殿下,长安城那边来特使了!

李毅一愣:来特使了?来干嘛的啊?

那人又喊了:来喊周王殿下上路!

边上人上去就给一个耳刮子:怎么说话的!什么叫周王殿下上路,你全家都上路了,好好说到底干啥来的!

李毅那边很慌,完蛋了完蛋了,这怕不是要我去长安城当太子啊,莫非这段时间出现了什么重大的变故不成,难道是李承乾又因为称心做了啥傻事了?然后太子李承乾被废,现在选我为太子了?这样子一想的话,还真的是很有可能啊。

不过那边人赶紧说了:不是不是上路,是皇帝陛下的特使说,要让周王殿下收拾一下行囊,即刻出发前往齐州!

去齐州?那不是吴王李恪的封地吗?李二这突然要我去齐州干嘛啊?李毅有点迷糊了,不过那人说了,他也不是很清楚,就听到这么多,剩下的干嘛特使也不透露,现在人在官署等着呢,殿下赶紧回去吧。

李毅点点头,只要不是让自己去长安,去哪里都没问题啊,何况是齐州呢?

李毅那边赶紧就带人回去了官署衙门了,特使此时就在官署衙门里,魏征大佬正在边上询问着有关于长安城最近的情况如何等等一些类似的问题,而那边特使也是恭恭敬敬的如实回答。

什么?你说对魏征绷着特使的架子?可赶紧拉倒吧,魏征对皇帝都是喷到死的,你还敢端架子啊?

那特使一见到周王回来了,高兴的起来就迎接了,说了:

殿下,您可算回来了,朝廷方面有重任要交给殿下啊!

第九百九十七章 去齐州

李毅一问一了解,才知道了到底是什么事情了。

原来是李二突然关心起来了大唐水师的事情了,近日来在朝堂之上询问了有关于水军的事情,这年头的大唐水军乃是湖海并用的,并不存在像宋朝以后专门的海船,其实海船这种东西,也是在唐中期唐朝老百姓们创造性的发明了水密舱以后,才逐渐出现的,并且因为水密舱的存在,海船越造越大,才有了明朝时候长宽数百米的郑和宝船。

当然了,现在的船是肯定没有郑和宝船那样一艘蹲个几百人的程度,毕竟没有水密舱,你船只造大了,出海必沉啊!

有些人就奇怪了,为啥没有水密隔舱就不能造大船啊?是漏水的问题吗?

不不不,其实水密隔舱的出去本质上是为了让船只在遭受打击漏水的时候,依然能够保证安全和性能继续航行,不至于立马就沉船,但是海船越早越大却和防水这一点没有多大原因,主要的原因在于,结构的稳定性!

大家随便想一下就知道了,你是小船的抗击打能力强,还是没有水密隔舱的大船的抗击打能力强啊?这么简单的力学问题根本就不需要去思考啊,大船的船舱空间大,又没有水密隔舱来加固结构,中间那么长的一段横板,这年头造船那都是木板的,想象一下吧,一个浪就给船舱打个洞,绝对不带含糊的,但是小船的话因为支点的距离近,抗击打的能力也更强一些,所以不至于一个浪就给打个洞出来这么惨。

但你要说海战是小船好还是大船好,那肯定是大船更有优势的啊,都不用射你,直接开过来就给你小船撞翻了,而且还能运载更多的人,这年头的船只打仗,你以为不看人多?不,也看人多啊,跳帮,远程射击,哪个不要人啊?最主要的是,海战终究是为陆战服务的,你就算是吧人家海船打的落花流水的,但是没有多少兵,对人家陆地根本没有丝毫威胁,还是半点卵用啊,但是大船就不一样了啊,一艘大船装个数百人,上岸就是战斗力啊。

而大唐现在的船只,贞观年间,战船也就顶多七八十人而已,河流里面的民用商船可以装载量要更多一些,但也就在百来号人出头了。

当然,大家也不要觉得,大唐贞观年间的战船就没有多少的威力了,实际上并非如此的,除了没有水密隔舱,船只的稳定性还有船只大小没办法扩大之外,其他方面其实大唐的船只技术是真的不差的。

中国人建造船只的技术,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达到了成熟阶段,比起周围的文明来,我们建造的船只,船体庞大,雄伟坚固,甲板建有高楼栅寨,能在海上抗风斗浪、设备齐全的楼船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早在秦汉时候,水军已经发展成为比较强大的独立军种,专门从事海上战斗。汉武帝在平南越和卫氏朝鲜的战争中都曾使用过海军,其楼船军多达十万。这都是史料记载的中的,三国时期,水军的发展再一次的迎来了高峰,也是中国人出海探险的一个重要的阶段,台湾也就是这个时候被三国中的吴国所统治,并当然了那个时候的台湾叫做“夷洲”。

有些人可能要说了,台湾是孙权派遣卫温出海发现的,有些说法说是孙权亲自出海发现的,其实这么说都不对,关于台湾岛最早的记载是在春秋战国,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中,就有关于台湾的记载,当时将台湾称为“岛夷”。

吴国孙权的贡献,是第一次对台湾岛进行了有效的统治,这么说才更加准确。

至于李二陛下为什么突然之间对水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实这一点也不难理解,因为辽东战场道路狭小,长白山脉,大兴安岭山脉这两大山脉,将辽东平原就像一个饺子一样的包了起来,留了一个小口子,一方面给我们中国带来了一个天然的抵御游牧的屏障关卡,但是另外一方面,也等于是给敌人留了一个遏制我们的关卡,想要从这样的地理环境下对高句丽展开战斗的话,大战略方向上面,就只有这一个口子,想要分兵进攻,那就很难受了,但是水军就不一样了,大海那么大,你高句丽的海岸线那么长,我水军挑个地方一登陆立马就可以遍地开花,多处袭击,以大唐这年头的战斗力而言,虽然人数不如你高句丽,但是分兵进攻,一部分兵力在辽东战场吸引你的主力部队,另外一部分部队从海陆绕后,直接袭击你高句丽的都城平壤,那不是美滋滋的啊!

更何况,占据了海上的优势之后,对于前线的补给来说,也能够大大的缓解压力了。

隋朝时候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每次都带上大批的水军,就是这个道理了。

李二突然之间关注水军的近况,那不用说的了,想一想就知道是针对高句丽的了啊!不然李毅实在是想不到大唐对待哪些个国家需要用水军的,打日本?现在日本就是一个跟着我们后面跪着舔的小弟弟,年年都是留学生呢,李二正在享受着日本的拍马屁,哪有功夫去管日本啊。

不过大家不要以为整个唐朝日本就很乖了,其实这是假象而已,日本这个国家,本质上,内心里,那就是一个投机取巧,忘恩负义的国家,历史上我们大唐教会了这些野人什么是穿衣服,什么是礼仪,什么是仁义,什么是武勇,甚至教会他们法律,文字,冶炼,农桑等等许多东西,但是这些野人们,转头就拿我们教的东西来对付大唐,那是半点都不带犹豫的,这里要提一下日本赌国运的光荣传统了,大唐时候就是史料记载的第一次赌国运了,弹丸小国对大唐这样的庞然大物宣战,你敢信?

历史上著名的白江口(今韩国锦江口)大战,就是大唐对战日本水军。

第九百九十八章 又要出差了

当时的情况给大家简单的描述一下,提到大唐和日本开战,还是得带上高句丽这个倒霉蛋。

自从高句丽开始自己的野望,隋炀帝开始就一直怼着高句丽打,到了唐太宗李世民,又去打他,可惜都失败了,后来的唐高宗不用说了,平生以怼死高句丽为最高梦想,从登基一来,基本上没有哪一年打高句丽的,实际上也是从李世民以来的光荣传统了,李世民亲征高句丽失败以后,你以为李世民就放过高句丽了?那怎么可能吗,李世民之后就把高句丽当做练兵场了,年年都要出兵打高句丽,当然是小规模战役,史书上都没有特别记载的那一种。

到了唐高宗时期,可算是逮着机会了,当时朝鲜半岛除了高句丽,还有一个新罗一个百济,其中新罗是我们小弟,百济是高句丽的小弟,为了削弱高句丽,那肯定先弄死百济,壮大新罗,带着小弟两面夹攻高句丽来的更划算啊!

当时也确实是这么干的,高句丽当然不愿意了啊,派兵就帮助百济了,但是说句实话,当时的高句丽自保都难了,在大唐年年骚扰攻打之下,日子都过不下去了,哪里还有多余的兵力帮助百济啊,派出去的兵力那根本就是毛毛雨啊。

百济一看不行了,这样子下去我要灭国啊!当即就去找小日本了,因为地缘政治的缘故,当时的日本对于朝鲜半岛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实际上历史上小日本对朝鲜一直都有影响力,只是一个强弱的关系罢了。

日本一见到百济来求援了,当时就集体高潮了,你说能不开心吗,刚刚在大唐的帮助下从野人变成了半个人了,人样都还没有学会三分呢,这时候竟然有一个百济来俯首称臣,条件是什么?条件是让他们帮着打大唐!

说句实话,当时的日本大王也是好好的纠结了一阵的,毕竟要打的是大唐啊!大唐是谁啊?天下无敌,国力第一啊!打还是不打,这是一个问题。

最后还是睿智的日本幕僚智囊团们立功了,那些智囊团可能连大唐,百济,高句丽,新罗,这四个国家的边界都没去过,甚至于这四个国家的国内在发生什么事情都不知道,但是这些智囊们就说了:哎呀,大王现在就应该帮助百济,出兵援助并且攻打大唐才是啊!为什么?因为大唐现在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啊!百济的背后是高句丽,高句丽这个国家实力很强大的,大唐打不过的,隋炀帝,唐太宗,那么厉害的人物都打不下来,铩羽而归,所以说啊,我们现在站队高句丽,绝对好处多多啊?

大家可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日本就这么蠢的?

没错,真的就这么蠢,当时日本人因为从来没有和唐朝打过仗,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世界就已经是天下无敌了,区区大唐算什么?

顺带一提一个小知识,在日本,第一位号称天皇的人是天武天皇,此人是日本第四十代天皇,也就是说,在四十代以前日本的统治者还不知道天皇这个称呼,在此之前日本最高统治者的称呼是为大王。第一个使用天皇称呼的人是唐朝的唐高宗,中国历史上在唐高宗之后再也没人用过这个称呼。

在白江口战役结束后,日本终于明白了与中国之间的巨大差异,开始加大力度派遣留学生来学习吸纳中国的文化。现在日本有很多古建筑都能看到唐朝的影子,这就是他们在建筑方面仿效的成果,就连他们天皇所住的大极殿,也是当时仿造唐朝含元殿所建,日本刀也是仿造唐朝的唐刀,就连日本大王的名字都改叫天皇了。

但是要有人因此就说什么中华正统在日本的话,那真的是要忍不住一个大耳刮子抽他脸上,猴子学人走路穿衣服,难道就能说猴子是人了吗?学得再像,也不过是沐猴而冠罢了。

李二陛下的意思很简单,在朝堂上询问了水师最近的情况以后,在水师的聚集地齐州那边就回话了,陛下,我们水师一切情况安好啊!不过最近听闻周王殿下设计了一款新的船只,叫做龟甲船,武力惊人,天下无双,我们恳请陛下安排周王殿下到我们齐州来指导一番啊!

李二那边一听,就拿出来跟大臣们商讨了一下了,大臣们也不是傻子,知道李二在想什么,这又是要给李毅揽功劳呢!

当时就纷纷表态了,好啊好啊,半点问题都没有啊,就安排周王殿下去齐州吧,顺便监督一下水军近况如何,再多造一点龟甲船,齐州那边船厂也多,正好扩充一波我们大唐的水军,以备之后不时之需啊!什么时候是不时之需?那当然是打高句丽啊!李二现在就差把这话说出来了,百骑司都大规模的朝着高句丽那边去了,一大堆的情报哗啦啦的往长安城送呢!

李毅心里那个气愤的啊,这一个个的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让我去督办水师,建造龟甲船,龟甲船有多厉害,李毅是知道的,特别是带上水密隔舱的龟甲船,那个体型再扩大几倍,那简直就是一个封建时代航母战斗群,一艘船堪比一群的实力啊,外面裹铁皮,你啥火攻我们都不怕,跳帮?不好意思,先不说船头上都是剑刃利刺,你特么也没地方近船舱啊!撞船?那特么就更逗了,就龟甲船那个造型那个重心,只有他撞人没有人撞他,李毅曾经在巢湖上龟甲船,就是直接拿头撞,简直无敌。

龟甲船的强悍,是经过历时证明的,那还用说的吗?

说实话,如果可以的话,李毅是不想去的,但是特使都下来了,自己又是龟甲船的创造者,虽说有工匠也会,但是现在皇帝要自己这个发明者去齐州督促一下,于情于理都很合理,自己没有什么好的理由来拒绝啊!

你说我除了接受这个命令,我还能怎么办呢?

第九百九十九章 安排魏征

李毅从特使的手上接过了李二的圣旨,还很贴心的询问了一番特使一路上辛苦了,要不要安排一下吃顿饭什么的。

那特使赶紧摇头了,不用了不用了,我就在官署休息就好了,还请殿下早做准备,我们三日后就出发。你开玩笑事情,周王殿下说请你吃饭,他一个小小的特使就去吃,敢吃吗?现在长安城的局势如何看不出来啊?蜀国公已经上位啦!昭媛娘娘等着上位啦!周王殿下志在夺嫡啊!

不敢吃不敢吃,不管你周王殿下是夺嫡成功还是夺嫡失败,这饭也不敢去吃的啊!

李毅那边也就随口说说,看到那个特使诚惶诚恐的拒绝,也就没说其他什么事情了。

齐州那肯定是要去的了,这个不用想的了,李毅就回去把这个事情跟周王府的人说了,周王府上下瞬间又开始忙碌起来,安排周王殿下出行的大小事情了,实际上大家都已经相当的习惯了,毕竟周王殿下这几年来,那几乎年年都要去外地出差的啊。

按照大家的说法就是:周王殿下要么在立功,要么就是在立功的路上,咱们大唐少了周王殿下,那是万万不行的啊!

得了,你看现在,我们周王殿下又要去齐州立功去了,唉习惯了,不说了,大家赶紧收拾行李。

三天说短不短说长不长,也正好让李毅把洛阳的事情都给安排妥当,官服衙门那边纨绔们二代们一听说周王殿下又要出公差了,这次是去齐州劳累去了,一个个的很是感动,之前周王殿下还一直说什么我们太努力了,应该多多休息,但是周王殿下您自己呢?我们如果休息了,怎么能够配得上站在周王殿下您的身边啊!不说了,今晚再少睡半个时辰!

李毅那边听到了就差给纨绔们跪下来了:大佬们,球球你们了,放我李毅一条生路吧,先不说你们这样拼命,我回头要怎样大好风评,光是你们过劳死了,你们老爹绝对不会放过我的啊!你们都学学我,摸鱼行不行啊?

求?求有用?不可能的,周王殿下这是谦虚呢,周王殿下还摸鱼啊?周王殿下这也要叫摸鱼的话,那我们干脆就是躺着不动好了!大家不要听周王殿下的,拼命工作就完事了!

行吧,这些纨绔们已经没救了,我李毅会给你们一人打一口上好的棺材,绝对厚葬!

魏征大佬那边自然也是知道李毅要出差齐州的事情的,魏征大佬身为李毅的长吏,按照道理来说是应该跟着李毅一起去的,但是这一次的是去海边,魏征大佬最近身体不是很好,主要还是年纪大了,不适合车马劳顿了,药王孙思邈给魏征诊治过几次,也说了,好好静养,再活个十来年的应该还是没多大问题的,但要是不好好静养,继续这么费心费力,来回奔波的话,搞不好明年就要暴毙了!

李毅一听也是吓了一跳,仔细一想,历史上的魏征也确实就是在贞观十七年病故的,可不就是明年吗?!

魏征现在六十来岁了,放到古人角度里,说实话已经算是很长寿了,人老了,难免就有各种身体毛病,也是最容易生病的时候,而这个时候生病,很多时候其实都挺危险的了,因为身体的抵抗力已经大不如前了啊,如果还不爱惜自己的身体,那多半药丸。

药王孙思邈既然如此信誓旦旦的说了,那李毅虽然经常被魏征喷,但是魏征说句老实话,是大唐的宝贝,是大唐的人才,就冲魏征的功劳,李毅都是希望魏征能多活两年的。

至于说被喷这个问题,李毅有恶劣到因为有人跟自己过不去,自己就盼望着这个人赶紧死吗?更何况这个人还是魏征,从贞观十年开始,就一直当自己的老师,一路上悉心教导,给予李毅的帮助何其之多啊。

李毅那边就很认真的跟着魏征大佬说了:老师,你且在洛阳好好养身子吧,以后也好看看这大唐盛世啊!

魏征大佬那还要回驳,不过李毅说了:老师常常教导我什么是孝道,老师是我的恩师,等同于我半个父母,此时药王已经说了,老师的身体应该好好的静养,我却不停医生所说的话,此番去齐州一路上这么远,还要带着老师您,老师您如何静养呢?学生我明明知道老师此番和我同行很可能会有危险,却还带着老师,这难道是尽孝道的方法吗?

李毅对着魏征就拱手认认真真的说了:

老师,学生虽然已经长大了,但是日后需要老师教导的地方还有很多,还望老师成全学生的孝道,留在洛阳好好的养身体,等到以后身体好了,老师再继续教导学生吧!

李毅都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连孝道都搬出来了,魏征还能说什么呢?也只能摸了摸胡子,点点头答应下来了。

这倒不是李毅在收买人心或是在魏征面前表现,而是对待魏征大佬,那就必须要完完全全的真心去对待才可以的,李毅本就是对魏征大佬很是崇拜,也是真心希望魏征大佬能够身体安康,此时倒也算是将自己的真心实意给传达到位了。

魏征算是被李毅给安排在洛阳城了,不仅他身体好了,自己一路上也能消停了,不用挨骂了,还有魏征在官署看着,不至于让纨绔们过劳死,至于说魏征劳累,那不存在的,看看那一个个的纨绔吧,扫地都没魏征的份了!

武媚娘事后倒是对着李毅说了:夫君真是厉害啊,三言两语就把魏征大佬给安排了,此等收服人心的方法,媚娘要和夫君多学学。

李毅那边就纠正了:怎么叫收服人心呢,我可没有收复魏征大佬的打算啊,这种猛人收到账下,日子还过不过了,我喝口水没准都能被他喷的呛死暴毙呢。

首节 上一节 310/4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震惊!姚广孝竟说我帝王相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