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改变了大唐 第308节
没错,加上膛线不说别的,少数几百米还是没问题的,就这几百米的距离就能保证敌人射箭射不到自己了,不然你这才五十米,完全在一箭之内的范围啊!这大炮攻城没意义啊,还没开炮呢,都被人射死干净了。
虽然大家不是很懂,但是周王殿下说的信誓旦旦的,而且听上去有理有据,本着实验出真理的原则,大家也就照着周王殿下说的先去做做看了。
至于什么原理,为什么李毅不去解释,那是因为李毅也不是很清楚啊!他又不是学这个专业的,要是什么都懂,那不天下无敌了,还当什么摸鱼皇子,上天当神仙算了啊!
另外,李毅还提了一下没良心炮,这玩意其实李毅真的不是很想去碰的,虽然各种舆论方面,把没良心炮吹得很牛啤,说当年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时候,这个没良心炮制作简单,威力巨大,一个炸药跑,一个油桶就完事了,但是说句实话,这个没良心炮是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的不得已的选择,如果有其他选择,那肯定是其他选择优先啊!
但是现在来看的话,在技术成熟之前,火炮能量产之前,简单原始到只要能做个铁筒出来就能当火炮的没良心炮好像也是唯一可以的选择了。
其实关于没良心炮,能说的挺多的,说起来,这种武器,是在没有重火力的情况下,采用的一种无奈的办法。主要就是在一个汽油桶里放上抛射药,利用爆炸产生的力量把炸药包推出去。从这种简陋的设施就可以预见了,这东西完全没有什么精度,只能有个大概方向。还有就是需要抛射的炸药包重量不一,小到数斤,大到数十公斤都是有可能的,该用多少抛射药?全靠经验,所以射程也没个准,而且还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最麻烦的是单独的炸药包没法使用,所以需要用木板保证姿态,可是这在发射过程中就会造成滚转,根本就不稳定。说到底,这就是一个随机型武器。
在解放战争中,这武器是特定条件下发展出来的,对特定的目标有效,就是在前沿阵地比较坚固,敌方火力和观察都不是非常好的情况下,没良心炮才有作用。其他时候,我军基本上没用过这种土武器。说到底,在有火炮的时候,谁愿意用这个啊?
但是不得不说,我们还是得佩服当时老一辈革命家的智慧,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感谢他们吧,是这些革命先辈们披荆斩棘,用智慧与拼搏,开创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啊!
李毅在内心里默念了一句感谢革命老前辈们,我借用一下你们的发明,为大唐创造美好未来,随后也就心安理得了。
火炮的事情具体还要研究,没良心炮简单,按照李毅说的早好铁桶,过段时间就可以进行实战试验了,具体效果如何,到时候看吧。
按照惯例勉励了一下墨者们,让他们再接再厉不要骄傲,继续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为了大唐美好未来继续努力。
然后里就走了,正在想着接下来去哪里呢,就感觉到事业之中好像有啥东西在飘,还挺大的,定睛一看,是一个帮着大气球的木篮子,上面还站着一个人。
神特么,热气球给弄出来了?!
李毅指着天上的热气球,就对着边上人问了,韩铁牛成功了?他真的飞天了?!
边上墨者们点点头,又摇了摇头,说了:只能说成功一半吧。
李毅问了,为啥啊?这都起飞了,怎么叫成功一半啊?
边上人说了:因为第一飞不高,第二,飞不久!
第九百八十九章 热气球的问题所在
飞不高?飞不久?那十有八九应该是燃料的问题了。
不过具体是什么原因,这个还是要现场去看一下的。这边李毅正想着要去考察一下这个热气球呢,就见到那边热气球开始降落了,一开始还挺慢的,到后面就速度越来越快了,不过也还算是在安全速度的范围内吧。
墨者们倒是没啥惊讶的表情,估计已经是相当习惯了,李毅也不耽搁,就朝着热气球降落的地方去了,身后包括墨者们在内,都一起跟过来了。
没多久就找到了热气球降落的地方了,是在一处空地上,距离李毅打炮实验的地方也不超过两公里远,也幸亏现在打炮射程低,不然距离大炮试验场地这么近的地方搞热气球实验,别到时候给一炮轰到自己人,那就有的看了。
此时空地上聚拢了有将近一百号人,其中一大半都是李毅安排在研究院帮忙的侍卫,还有一小部分研究院的工匠们,盛夏的约莫着三十号人就都是学生了,格物学院的学生。
此时场面一片混乱,有人忙着收各种乱七八糟的线绳,有人正扒拉着热气球那个当气球用的布,很明显能看到气球下面有一个人呢,就听见有学生喊了:
“快快!快把布划开!别给韩老师闷死了!”
才刚喊了,李毅就听到被压在气球里面的那个人就喊了:
“别别别!闷不死!我这布做起来麻烦死了!”
不用说的,压在下面的自然就是一心飞天的韩铁牛了。
李毅在边上看着就指挥了:别听他的,划开!
主要倒不是怕他闷死了,而是怕火焰没熄干净,别引燃了绳子篮子什么的,给韩铁牛直接烧死了,像这样子的防火防热的热气球布就算造起来再麻烦,价格再高昂,还能比一个有理想有行动的科学家实践家来的值钱吗?
现在李毅对这个韩铁牛是佩服的很啊,就这原始版热气球,敢坐上去的那都是有理想有抱负的,如果出事死了,韩铁牛这样子的伟大先驱者,你说全世界的人类欠他的都不为过,没有这样子舍身忘我做飞行试验的先驱们,冒险家们,你想有现代的飞机?那是在做梦的。
李毅那边一声令下,付二已经抽刀子上去给布划开了,只见里面的韩铁牛就喊了:
“谁啊,是谁啊!哪个兔崽子把我这么贵的……”那韩铁牛正喊着呢,已经被人从热气球的布里面给提起来了,在看到眼前的你李毅之后:“……唉?周王殿下?”
边上学生们很多都是格物学院里工匠们的孩子,大部分都是见过周王殿下的,这会齐齐的给周王殿下行礼了,执的都是弟子礼,因为李毅是格物学院的校长嘛,虽然没怎么带过他们课,但是现在他们上课用的那些书籍,可都是印着周王李毅编纂,还没有其他的共同编撰人呢,老师上课的时候都快给周王殿下吹上天了,实际上老师也确实上天了,不过又掉下来了。
那边韩铁牛似乎对刚才自己出言不逊有点不好意思,摸着脑袋瓜子就走过来了,一边走一边不好意思的就说了:哎呀,周王殿下您过来也不提前说一下,您看我都没好准备以下,还让您见丑了,不过这布您给这直接划开了,多浪费啊!
那边李毅摆手说了:可不是我划开了,我可不当这个兔崽子,是付二划的啊。
付二那边一愣,那边韩铁牛也是一愣,随后两人都是一下子笑了起来。
那边韩铁牛笑完了,就对边上的学生们说了:行了行了,都去课间休息去把,等下我们继续探讨热气球的问题。
其他的学生们纷纷拱手行礼,喊了一声诺。
韩铁牛虽然浑身上下土鳖样,但是别看韩铁牛长相不修边幅,他可是货真价实的前任钜子从小培养起来的,如果说在自然科学方面,整个大唐韩铁牛的知识绝对算的上是排前列的,也是格物学院的物理老师,再加上这几年在李毅身边受到了的科学思维的熏陶,而且还学习了李毅编纂的《基础物理》,说韩铁牛是科学家那是绝对没半点问题的。
李毅等到其他的学生们都离开了,随后就跟着韩铁牛一边走一边说了:
铁牛啊,我听说你的热气球实验最近遇到瓶颈了啊,具体说说是怎么回事啊?
那边韩铁牛就说了:是啊,经过上次殿下您的建议,我已经对布做了气密性处理,效果很不错,立竿见影啊,我弄好了没多久,这热气球就起飞了,但是我随后实验就发现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我的动力好像有点不够啊。
想要飞得高把,他就飞不远,飞不久,想要飞的久吧,又没办法飞得高,这燃料要么火大了烧的快,要么火小了,火不够,想要火又旺燃料又多,但是我这热气球上算上我一个人,顶多再加上一百斤东西了,再多就飞不起来了,我连篮子都给他换成轻便难点竹篮子,我本人也减肥了整整十斤肉,一个人呢没敢带,就为了让它能飞的又高又远,但是奈何一直没办法实现啊。
李毅就问了,烧的什么燃料啊?
那边韩铁牛就说了:火油加焦炭。
行了,完事了,用这种燃料要是能把热气球飞的时间久那真的是有鬼了,能起飞就已经很不错了。
所以说啊,理论上的东西永远都是理论,你不实践的话,永远不会知道自己设计的东西缺陷到底在哪里的,李毅一开始也没注意到燃料的问题,是在看到韩铁牛的热气球的问题之后,才想起来燃料的问题的。
热气球的燃料是有特殊要求的,一般都情况下都是液态或者气态的燃料,这些燃料比固体燃料有个好处,那就是燃烧的更彻底,更充分,而且比起固体燃料来说也更加的请便,同等重量的固体燃料和气体燃料,燃烧的时间和能够放出的热量那绝对是一个天一个地的!
第九百九十章 古人是真的牛啤
但是选择气体燃料的话,问题就来了。
选什么其他燃料呢?制备是个大问题,收集是个大问题,运输更是一个大问题,最主要的是,许多的气体燃料并不稳定,动不动就容易爆炸,危险性比固体燃料高得多。
想要找一个大唐现有水平,能制备,能收集,而且还要稳定的气体燃料,想来想去就只有——
“甲烷!不行你试试烧甲烷,没准能解决这个问题。”
李毅那边说完,边上韩铁牛就纳闷了,这个甲烷是什么啊?世界上有这种能烧的东西吗,咋没听说过啊?
我们古代历史上确实没有对甲烷这种东西单独提出来说过,但是对天然气提到过,实际上你想在自然界里面找单独的甲烷气体,那根本是不现实的,大部分都是混合气体,天然气也好,沼气池也好,那都是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混合气体,其中天然气就是甲烷和少量低级烷烃、烯烃的混合物,早在公元前1世纪末,西汉杨雄著的《蜀都陚》中就记载,四川地区有“火井”即天然气井。公元前61年,四川临邛(今四川邛崃县)开始钻凿第一批天然气井。这是人类钻凿成功的第一批天然气井。在四川成都和邛崃县出土的东汉画像砖上的煮盐图表明,当时已能利用天然气煮井盐水制盐。约公元347年,东晋时常璩著的《华阳国志·蜀志》,有以天然气煮盐的明确记载。
而在外国,号称最早工业革命的英国,最早使用天然气是在1668年,算一算吧,比我过有史料记载的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晚了一千多年。
所以说,千万别小看我们先祖先辈们的创造力与智慧,四大发明会在中国而不是在外国,是有他的原因所在的,正如前文所说的,而所谓的看不起“奇技淫巧”并非是看不起发明创造,而是看不起那些奢侈华丽却没有多少用处的东西,最起码在唐朝以前,统治者和主流舆论对于技术还是比较重视的。
科技进步全靠考古,大家以为真的是笑话不成?
李毅这么一说,那边韩铁牛就恍然大悟,拍了拍脑袋瓜子:原来如此啊,殿下所说的什么甲烷,气体燃料说的就是火井啊!也确实,火井中燃烧的东西也就是无色有味的气吗!原来那玩意叫甲烷啊!
李毅那边点点头,接着说了,说了,没错,但是甲烷这东西,是需要密封收集的,而且收集起来要格外小心,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和排水法进行收集,这样具体的方法我给你说,你先去找付四那边打造以下专门的铁桶,不行,铁桶太重了,烧瓷裹铁皮!没错,就用这个能轻便的多!然后你就找池沼,池沼知道把?或者你干脆就自己挖个大坑,把屎啊尿啊,植物什么的都给他扔进去,封好了,过几个月里面都是甲烷了,具体方法我跟你说,你就……
李毅那边正要开始长篇大论呢,说的正兴起,那边韩铁牛就抬手说了:殿下,等哈子等哈子,想要弄这个火井气体也就是甲烷的话,不用这么麻烦吧?
李毅那边就翻了白眼了:你以为天然气好找的,很好收集的吗?这玩意收集不好是要出安全事故的!
韩铁牛那边就说了:不是啊,殿下,我知道哪里能弄到天然气啊,而且还是收集好的。随拿随用,随关随停的那种啊!
李毅一愣:啥玩意,你知道哪里弄天然气,还是收集好的,随拿随用,随关随停的?大唐有地方卖煤气罐啊?
大唐还真有地方专门生产煤气罐的,而且是史料记载的。
韩铁牛就说了:邛崃啊!那里要多少有多少啊,殿下您没说之前我没想到,您现在一说,我想起来了,去邛崃去找他们要这个甲烷气体,给咱们运到洛阳来,我直接用甲烷当作燃料,再试飞热气球!
李毅一愣,邛崃有天然气?还是跟煤气罐一样用的?邛崃人这么叼的?
是啊,就是这么叼的啊。
这邛崃烧天然气还得从很著名的民间窑场——邛窑说起,邛窑是以火井气作燃料烧造瓷器的。邛窑是巴蜀邛崃境内十方堂等瓷窑的总称,邛窑创烧于南北朝,盛于唐朝,止于宋末,以其烧造器物形制独特、釉色丰富多彩而闻名。
邛崃自古繁庶,境内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考古就已经发现一口汉代天然气井,这证明古邛崃人早在汉时就已掌握了利用天然气的技术,隋唐时期使用天然气就不足为奇了,而著名的“邛窑三彩”已当时的传统烧造技术是没可能烧出来的,因为温度不够,只有天然气能够满足温度的需求。当然了,李毅有蓄热炉,这些都不是问题,但是邛崃可没有蓄热炉啊!
李毅当时都蒙了,听完了韩铁牛说了邛崃人早在汉朝就挖了天然气井,不仅挖了井,还利用天然气,各种烧瓷窑呢,赚得满盆啊!就连家家户户做饭都烧的天然气!就问你吊不吊。
行吧,李毅原本想着自己还能装个比呢,结果这个逼装不称了,人家邛崃人早在汉代就装过了,而且还是花样装了数百年,除了牛逼我还是能说啥。
燃料的问题现在有着落了,也不需要按照李毅说的去挖什么沼气池了,韩铁牛兴致勃勃的就打算去邛崃去商量合作业务了。
周王殿下在巴蜀的名望那不用说的,更何况朝廷要你们的天然气,难道还不给吗?又不是抢,肯定给钱啊!
那边韩铁牛说了,上完课我就请假过去,李毅就拦住了,急什么,你还是继续在洛阳搞你的热气球研究就完事了,我会让研究院那边派人去的,顺便也去学一学人家是怎么处理天然气的,没准人家有独特的处理方法,和我说的不一样也说不定啊!
韩铁牛虽然还想说什么,但是周王殿下说的坚决,也就没说啥了。
李毅心情不错,这样一来,只要天然气到位,这个热气球的实验,可算是大功告成了!
第九百九十一章 试验地雷
热气球的事情让李毅放心,毕竟自己已经亲眼看到热气球起飞了,而且还飞的挺高的,剩下的就是等天然气燃料到位,在进行试飞实验,然后记录实验数据,估算每立方平米的天然气能支持飞多久的问题了,还有就是李毅所说搞一个类似与船尾舵一样的东西,来尽力控制方向,虽然对于热气球来说,这种控制效用可能不大,但是总比没有来的好啊。
李毅那边对于热气球很期待,之前已经提过要求了,这会子倒也没有再重提一次的必要了。
离开了韩铁牛这边,李毅就朝着最后一站道观去了。
当李毅来到了道观的时候,却见到道观上面挂着一个牌子——纯阳观。
绅特么,这啥情况啊?李毅拉着边上的侍卫就问了,这咋回事啊?
那边侍卫就说了:是杜春子道长给自己的道观取得名字啊,杜春子道长说了,得到了周王殿下的真传,无论如何也要开宗立派,还尊了周王殿下当了祖师爷,对了,道观里面也不是乱收人的,杜春子只收十岁以下的孤儿,而且能接触到火药的只是极少一部分杜春子道长认为有天赋的人而已。
李毅一听,懵了,这杜春子会玩啊,我乱七八糟就成了你纯阳派的祖师爷了,你说你不好好的搞科学研究,玩爆炸就是艺术,开宗立派玩起来了。
不过想想这也拐不了杜春子,说到底这还是自己诓骗杜春子这是得道成仙的玩意,结果这家伙现在把自己当半个仙人,满脑子都是玩爆炸白日飞升,玩火药那是玩的不亦说乎啊,也幸亏玩的不是炸药,不过听说这家伙最近迷恋上了一切能够产生热能的化学实验,找王府物资总管那边要了不少硫磺,石墨,还有各种其他乱七八糟的矿石。
李毅了解了以后就有点慌,幸亏你还没有棉花,不然你杜春子别整的摸索出来土法制造炸药来了!
其实土法制造炸药并不是特别的难,就是需要自制的原材料多了一点,而且棉花是必需品。
棉花先处理,再硝化,再用乙醚融合成面团状,再用刀子给切成方片之后加铅粉等等。乙醚也得自制,用砖砌一个炉,里面放进木头,炉内用一根管子接出,这样加热干馏出的就是乙醚,以前土八路就是这么干的,还管这个叫做“粗硫酸”。丙酮也是这样自制。
以前没条件,没工业的时候,土八路们就是用这些办法,制造出手榴弹、炮弹、子弹所需要的不同炸药。他们还用蓖麻油加木炭、硝石粉、硫磺粉等制造出硝化甘油炸药,这就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威震敌胆的“炸药包”了。
大家都见过,电影里那种方方正正的绑起来的土色的东西,就是自制的炸药包了。
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只要把这些原材料都能分清楚,甚至不需要彻底的提出,制造出来的炸药就已经威力相当的可观了!
至于为啥以前不做,那是因为没有棉花,没有棉花你说啥都是白搭,硝化甘油炸药的话,那个真的需要,冒死去研究的,诺贝尔为了发明炸药,弟弟和父亲还有前后五名助手,全都被炸死在实验室,他自己本人甚至都多次被炸伤,能活着都已经是奇迹了。
炸药这玩意,没有几年的努力是不用想的,以后再说吧,火药姑且已经够用了!
李毅那边没多久就见到了杜春子了,几个月没见,杜春子显得更加仙风道骨了,不得不说,出去当神棍真的有点东西的,在他身边围绕了不少的道童,大多是杜春子收留的弟子,那些道童们在杜春子的安排下就对着李毅行礼了,先喊了一遍祖师爷好,然后再喊一遍周王殿下好,李毅挑了一个摸摸头,都好都好。
上一篇:大明:震惊!姚广孝竟说我帝王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