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改变了大唐 第267节
如此这般的情况下,周王殿下就带了二三十号人,就轻装出发,赶赴前线亲自传讯去了,然后……就没了消息了!
按道理来说,周王殿下也不用跟着打仗啊!你说你快马加鞭的,跑得快的一天你就跑到前线了啊,传了讯你不就回来了嘛,就算有什么事情耽搁了,也不至于耽搁十天时间把?十天半个月没回来的啥意思?
出事了啊!其实在第五天的时候,王妃娘娘就催促朔州别驾安排人手去前线长城询问情况去了,隔两天那去询问的人就回来了,说了长城那边的将官说了,周王殿下出了长城去找李绩的大军了,不过一直没回来也没有消息,当时去询问讯息的王府侍卫都懵逼了,让人出去找?上哪里找去啊,漠南那么大,无边无际的草原,去找大军?你以为你是霍去病,卫青呢,自带导航啊?!
没办法,那个人就回来赶紧汇报情况去了,善阳城里一听说,周王殿下出了长城,去找大军去了,至今未有回来。
当时朔州别驾就脑袋瓜子就炸了,出了长城几天都没回来?怕不是出了意外了?要是寻常将领也就算了,这可是周王殿下啊!当今天子的亲生儿子啊!
王府那边也是第一时间炸了锅,公孙二娘当时就要骑马出去长城找李毅去,不过给公孙大娘和武媚娘两人拦下来了。
长城外面几十万的集团军在打仗,马上又要下雪了,单枪匹马的出长城送死去吗?更何况,李毅没准已经和大军会和了,只是因为战况有变,他不得不跟着大军一起行动而已,这时候如果让公孙二娘出去的话,不仅没可能找到李毅,反而会让李毅回来之后为公孙二娘担心呢。
公孙二娘虽然也知道是这么一个道理,但是光在王府等着干着急,只被留了两天又要出去找李毅去了,好在这个时候有新的传讯的人员从长城外面回来了,而且这次带来了周王殿下的消息了。
周王殿下没事,顺利的和大军会和了,只不过李绩将军被行刺了,中了毒,虽然没有大碍但是昏迷不醒,周王殿下临危受命,用周王大旗吓退了敌军之后,现在执掌大军呢,在诺真水湖畔和那薛延陀二十万大军在对峙呢!
什么玩意?周王殿下执掌大军?!
这回连武媚娘都慌了,或许别人不知道周王殿下到底有几斤几两的,但是武媚娘作为李毅最亲近的女人,当然知道的一清二楚啊,李毅不止一次的表态过,他压根就不会打仗,被李二陛下安排过来朔州攒军功,李毅那是一万个不愿意的。
结果现在临危受命,执掌军权,统帅三军,面对的还是二十万大军?武媚娘自己光是想一想就觉得头晕目眩,武媚娘虽然聪明,政治明锐度很高,计谋也不少,但是在军事方面,武媚娘自己也是跟李毅一样,一窍不懂的,更加不知道唐军这次的七万大军之中有苏定方,薛万彻这样子的名将,在武媚娘看来,执掌了军权以后,那七万大军就归李毅所指挥调度了啊,这可不是随便说说那么简单的事情啊!
武媚娘当时就去找李道宗了,将此事与李道宗一说,李道宗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当即就快马加鞭的朝着诺真水湖赶了过去,临走之前还写了一封信送往长安城去,送去干什么?那当然是将最坏的打算考虑进去啊!若是七万大军在李毅的指挥下,对阵薛延陀二十万大军战败的话,那么朔州长城很大概率会失守,没了长城,薛延陀的军队在朔州可以说是畅通无阻了,唯有放弃善阳,退守雁门关一条路可走,不过雁门关肯定也守不了多久,能做的也就是死守等到长安城的援军抵达了,所以说李道宗送去的长安城的信件,是将最坏的打算告诉李二,请李二做好派出援军的准备的!
李道宗出发了,一路上赶往诺真水湖畔,那心里真是焦急如焚啊,不过他还未赶到长城,就遇到了穿过长城前往长安去传讯的传讯官了。
传讯官背后插着红翎,显然是有紧急军情,对于紧急军情,就连李道宗都没有权利去阻拦的,再说了他就算想拦也追不上啊,那传讯官跑的那速度,就跟插了翅膀在飞一样。
李道宗心里面已经隐隐感觉到不妙了,有军情传到了关内的话,那就说明长城外的战斗已经有结果了!
李道宗那是更加不敢怠慢了,快马加鞭的就到了长城,结果看到长城将官们一个个欢天喜地跟过节一样,赶紧就问了:
长城外面战况如何啊!
守城的将领显然是认识李道宗的,看到李道宗不在善阳城调度军粮,反倒是来了长城,那自然是大感疑惑啊,李道宗那边哪有功夫给他解释那么多啊,又问了一遍:长城外面战况到底如何啊!
那守城的将领才干净汇报了:
我军大胜薛延陀!杀敌数万,俘敌六万余众,生擒大度设!
第八百四十七章 捷报!(下)
李道宗一听完,脑袋瓜子都有点懵,啥玩意,打赢了?不仅答应了,还是大胜?杀敌数万,俘敌六万余众,生擒大度设?!
那守城的将领就说了:是啊,没错啊!
李道宗就又问了:谁指挥的啊?李绩大将军不是说中毒了吗?不是说昏迷了吗?难道醒了?或者说,苏定方指挥的?
那守城将领就说了:那当然不是李绩大将军指挥的啊,李绩大将军被送回长城来了,还在营帐里休息呢!根据前线刚传来的捷报说了,是周王殿下亲自带军,于诺水湖畔勒兵备战,与薛延陀二十万大军对峙,战阵横亘十里。周王殿下先命骑兵下马,持长槊列阵,命薛万彻副总管领精骑五千,绕道青山,在大战开启之后,突袭薛延陀本阵,周王殿下亲自擂战鼓助威,我军士气如虹,大破薛延陀军,斩首万余级,俘获六万余人及战马一万五千匹,周王殿下更是亲自带兵,横穿战场,生擒大度设!
那守城将领显然是看过了详细的战报了,此时从头至尾的详细说起来,那是说的眉飞色舞,军务中的人,对于这样子精彩的以少胜多的战役,那当然是崇拜至极的啊,会说的眉飞色舞也是常理中的事情。
李道宗一听这前前后后的叙述如此的详尽,而且用骑兵绕后背冲的战法,能打出如此大胜的战绩来,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别看说的轻巧,这其中对于主帅对军队的掌控能力的要求可不是一般的高,七万人队正二十万,还要分兵五千绕后背冲,这其中何时开战,以何种阵型接敌,战阵锋线如何才能维持得住这其中种种,又那是一句话能说的完的啊!甚至可以说,如同这般领军作战,若不是常年征战沙场的老将,又或是天赋异禀如同卫青霍去病那般生来就是打仗的将才,你就是看了再多的兵书,这样规模的战役你都不可能指挥的了的!
李毅才多大啊!才十五岁啊!虽然两年前就曾经打过一场八百人大胜八千人的虎头山之战,但是那次的战斗规模不过万人而已,李毅掌控的也是八百人的小规模军队,跟现在掌控七万人的大军,那是根本两码子事情了啊!
当然了,虎头山之战打的也很漂亮,但是跟这次的诺真水湖畔之战比起来,那真的不算啥了,以十五岁的年纪指挥七万唐军,对阵薛延陀大度设率领的二十万的大军,还赢了,还是酣畅淋漓的大胜!这,这李毅难道是怪物不成?!
李道宗想到此时,已是激动的有些颤抖了,前途无量,前途无量啊!自己的女儿和李毅走的还挺近的,李毅弄得那个什么格物学院基本上都是交给自己女儿李雪雁来打理了,更不用说,李道宗前段时间还和程咬金增进了一下感情,委婉的提及了一下关于自己女儿和周王殿下的好事,身为李毅老师的程咬金,那也是点头一直说明白明白,武媚娘的态度虽然不是很明朗,但是李道宗也能看得清楚,武媚娘对于自己的女儿还是比较欢迎的,自己只要努把力,把自己的女儿和周王殿下撮合一下,只要此事一成,以周王殿下目前所展现出来的实力,以后能走到哪一步,能否一窥这大唐的顶点……那都是说不准的事情了啊!
李道宗又想起了自己先前写的一封去长安城请援军的信,一拍脑袋瓜子,自己写信那么快干嘛,这还请个屁的援军啊!不行,自己得赶紧再写一封信,将此事从头到尾的原原本本的给写清楚送到李二陛下跟前才是啊!
李道宗就赶紧让人拿来纸笔,随后将原原本本的事情都给写下来,让人赶紧快马加鞭的送往长安城去了。
朔州距离长安虽有千里之遥,但是如同这般军情急报,那都是跑的驰道,用的最好的马,从北镜长城,到长安太极殿,最快只要三天多的时间就到了。
也就在这几天,接连不断的有关于大唐与薛延陀在朔州的战报传递到了长安城来了。
先是李绩所写的军情书信,写的是大唐七万大军已经在自己的率领之下抵达了长城,不日就要出城寻找薛延陀的主力来进行决战。
随后没几天,就收到了李道宗写的信件,信件里面说明了李绩遇刺昏迷,周王殿下应临危受命,统领三军了,但是敌方势大,还请陛下派遣援军,驰援至雁门关。
这信件的内容写的很委婉,但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看出来是啥意思,简单翻译下就是:身经百战的李绩昏迷不醒了!十五岁的熊孩子现在统领三军了!对面薛延陀二十万大军,周王这个熊孩子能不能打的过问题很大啊!万一要是输了,我们就退守到雁门关,陛下您赶紧准备援军啊!
这封信送到长安城之后,整个长安城都炸了!七万大军有可能要输了?这种事情自从李世民上台以来,就从来没出现过啊!就算是松州被吐蕃偷袭打败了一次,那也是损失了两万唐军而已啊!现在你直接七万大军要送在漠南了?不仅这样,半个朔州都不要了,要退守雁门关了?!
一时之间朝野震动,李二陛下下令准备粮草,从巴蜀,江南两地,紧急调配军粮运送前线,不得有误,同时动员关中府兵,打算驰援雁门关去了。
朝野虽然震动,但是喷李毅的暂时还没有出现,倒不是说大家对周王殿下表现的仁慈了,或者畏惧了,而是因为大战都还没开打呢,你就在长安城喷前线主帅,唱衰唐军,这不是找死的吗?贞观年间的大唐,朝堂上就不存在主和派,一众大佬包含皇帝李二在内,就连魏征这样的文臣,那都是鹰派的!看谁不爽就打谁,谁来惹我我就打谁!基本就是这个主基调。
谁敢唱衰啊?怕不是不想做官了。
李二也是忧心忡忡,一来忧心大唐对阵薛延陀的战果,二来担心朔州的百姓,三来担心李绩的安危,最后,那就是担心李毅了。
不过李二还没担心两天呢,就又有信件送来了,长城外来的军情急报,李二听说有军情赶来,即将奔马入皇城的时候,当时就心就往下沉了,他虽然觉得李毅很符合自己的心目中该有的皇子的样子,而且也展现出来了一些善于征战沙场的苗头来,但是对于十五岁的娃娃能统帅三军战胜二十万大军这样子的魔幻故事,李二还是有点不太相信的,所以当看到军情急报送来长安的时候,第一个想法就是战败了,其他的朝堂大佬们其实也都是这么想的,只是没人敢说,战败的军报,李二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了,但是他现在心里犯嘀咕的,那就是千万不要听到自己的崽儿李毅阵亡或是被生擒的消息啊!
李二光是想一下李毅如果阵亡沙场的消息传来,自己估计都会承受不住立马晕倒,这可是自己最满意的儿子啊,这可是我大唐最有才华的皇子啊!上苍啊,你可千万不要如此对我大唐啊!
李二在心里默念着,但是面子上还要维持一个皇帝该有的样子,就听外面传来递送军情情报的人骑马狂奔到了大殿门口的声响,一众大佬们也是眉头紧锁,一旦是战败的情报,不少人就要准备收拾收拾前往前线收拾残局去了。
不过大家就见着那风尘仆仆的送讯骑士从马上跳下来之后,直接就一边冲进大殿一边就兴奋的大喊了:
“捷报!捷报!周王大胜!周王大胜!”
第八百四十八章 大唐的路
当大胜的捷报以最快的速度在三天后传达到了长安城的时候,李毅此时才刚刚收整了大军,在原地修整两日后,带领着大军朝着长城的方向前进了。
回去长城修整,这当然是开过军事会议之后的决定,毕竟光俘虏就有六万来人,马匹一万五千匹,李毅的大军总共也就七万人,继续深入漠南追击溃败的薛延陀大军显然不太合适,更何况此番战略目标已经达成,击溃了聚拢起来的薛延陀二十万大军,歼敌一万,俘虏六万,生擒了大度设,薛延陀想要再组织攻势基本不可能的。
至于之后是深入草原继续打击薛延陀,还是怎么做,那就要等候李二陛下的决定了,不过苏定方分析了一波,他认为继续打击薛延陀的可能性不是很大,第一,马上要冬天了,唐军并没有掌握薛延陀王庭的动向,以目前薛延陀和大唐的实力对比来看,贸然挺进属于没有必要的冒险行为。第二,那就是明面上薛延陀并没有对大唐宣战,不仅如此就算打突厥也是先照会大唐,摆出一副附庸的模样,要看薛延陀后续的态度如何,才能决定是战是和。
李毅当即表示:本王也是这么想的!
然后就下令全军原地休整,两日后返回朔州驻扎。除了李毅为了稳妥一概采纳苏定方的建议之外,还有就是李毅要赶紧把这个烫手的帅印扔出去才行啊,从李绩昏迷到现在也差不多快七八天了,再过几天李绩清醒以后赶紧把掌军大权还给他,自己这次是运气好,没出什么大差错,再有下一次就不一定有这个好运气了。
更何况李毅现在烦的脑袋一个比两个大,七万人打二十万人大胜这个军功就不说了,李毅打算回去长安城述职的时候就把事情真相告诉李二陛下,当然了,也只会告诉李二陛下的,毕竟这事情要是让别人知道了,御史台那边绝对要把自己给怼死的啊,而且是有充分的理由。
但是告诉李二的话,就可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当时情况也确实是那样的啊,根本由不得我去细细思考办法了,薛延陀大军就在脸上了,不掌帅印难道让副将们争来多去?谁上都无法服众啊!不如自己上去当个吉祥物好了。至于首功,那肯定不能是我李毅啊!必须要是苏定方啊!
只不过大家似乎不太同意。当开战后军事会议,在拟定本次大战的首功的时候,李毅就提议可以递送到长安去,建议李二陛下定首功为苏定方将军,当时苏定方就站出来带头反对了:
殿下啊!末将何德何能,能居首功啊!若是殿下要让末将居首功,那真的是在折煞末将了啊!此番战役,殿下于危难之中出现,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那突厥人行刺李绩大将军,很明显是有计划有预谋的,在我大军前锋受挫之后,行刺大将军,薛延陀大军已然有了全军进攻我军的迹象了,若不是殿下出现,肩抗帅旗,吓退了薛延陀大军,我军群龙无首,军令不行,大败无疑啊!
边上的副将们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都说了:要不是有周王殿下临危受命,率领我军的话,现在胜负难料呢!长城危矣,朔州危矣,大唐危矣啊!周王殿下这是挽救了黎明苍生啊!
还有人继续出来吹了:没错!不仅如此,周王殿下还料事如神,料敌先机,不仅安排了薛万彻将军这一支骑兵绕后背冲,堪称经典,竟然还算到了大度设逃跑的方向,提前埋伏了八位武林高手,去半路截杀大度设!实在是厉害啊厉害啊!
此话一出,别的将领们也纷纷表示赞同,就有人说了:周王殿下从一开始的排兵布阵的时候,就故意在左翼留了一个口子出来,因为周王殿下知道七万大军包围不了薛延陀二十万人,周王殿下已经预料到薛延陀必败,大度设肯定要逃跑,所以故意让大度设从左翼出逃,安排人手一举抓获,实在是高!太高了啊!
边上将领们直接吹爆,什么“百年难得一遇的将才”“冠军侯在世啊!”“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也比之不如啊!”等等,反正吹就完事了,什么流程都不用走了。
李毅那是头大如斗啊,如果不是因为打不过这些副将们,现在就下去给他们痛扁一顿,一个个的都什么意思啊,你们口嗨是完事了,以为在拍马屁呢?不知道一个个的都拍马腿上了吗?也不问问我想不想要这个军功啊?!
没办法,军功的事情大家如此坚持,李毅就说了,那咱们先放放,回去长安再论功行赏好了,毕竟战事还没结束,大家也都纷纷表示同意了。
李毅虽然为军功的事情烦恼,但是当军队在原地修整,打扫战场,收敛战死沙场的将士们的尸首,统计伤亡的时候,还是免不了有些心情沉重了起来。
大唐辉煌的战果,靠的是那些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将士们,而有些人永远都回不了家了。人人常说,大丈夫当醉卧沙场,马革裹尸而还,但就李毅而言的话,若是不用这么豪言壮语,能够带着大家一起回去,总比死在家的外面要好得多。
当然了,李毅并不是圣母和平主义者,只是在战后,看着那些大唐英灵们化为了纸面上的一行行的数字,许多人甚至连名字都没有,免不了有些悲风伤秋了起来。
虽然心里难过,李毅却也不至于想着什么“为什么我们不能和平相处呢?我想要让这个世界上没有战争!”这样子的中二病的想法,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想着没有战争那是弱者才会有的逃避说辞,只有当你真正强大到畏惧不已的程度,才能最大程度的避免战争。
有谁惹我,我就打谁,谁凶我,我就揍谁,打到周围没有人再敢对我指责喝骂,打到周王没有人再敢在我面前大声说话,这才是李毅认为的,大唐应该在这个世界上去走的道路。
第八百四十九章 字里行间都是“吹爆”
大胜之后,自然少不了大肆庆祝,犒赏三军。
大家也不要觉得犒赏三军就像是电视剧里放的那样,跟傻叉一样围着篝火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然后又蹦又跳,那是夏令营的篝火晚会,不是军营。
一般情况下的犒赏三军,是在班师回朝之后,论功行赏的,都是粮食布帛或者直接金银珠宝,比你搞个篝火晚会那不是实在多了,将士们自然也开心很多。
当然了,在伙食方面自然也会比以往好上不少,明显的就是马肉多了不少,战场上那些被俘虏的马匹,在打扫结束之后一般都会挑选一些年老或是受伤的宰杀来吃,还有那些薛延陀的俘虏们身上带着的晒干的肉干什么的,那现在肯定都是当做战利品了啊!至于什么优待俘虏?不好意思,拉回去大唐是当苦力当矿工的,要记住,现在是公元七世纪,纯爷们的铁血大唐时代!
薛直身为背冲的骑兵,战功自然是要更高一些的,其实能够活下来,比什么都好了。
那个递给薛直酒水的老兵,在此次的战役中战死沙场了,不知道为什么,当薛直在收殓尸体的地方,见到了被抬过来的老兵的时候,心里面并没有觉得太过意外。
薛直帮着老兵收敛了一些身上带着的遗物,因为知道他的名字还有他家里有个儿子,已经八岁的事情,所以薛直打算等回去朔州以后,将这些遗物带给他的家人。
至于为什么这么做,薛直也不是很清楚,他只是觉得自己应该这么做,就算看在同为骑兵一同冲锋陷阵过的份上。
“小伙子,你害怕啊?”
“娶妻了?妻子有身孕了?那就好,那就好……”
“我?我家里有个八岁的儿子啊!”
“想着我来把仗打完了,他以后就不用上战场了嘛!”
“哪能不打哦,他们也要饿死的哦!你看这片地,草皮翻开下面都是石头,种不了庄稼的,也就只有草能长长了。”
“你这不就是吗?没有山,那就打到有山的地方去啊!”
薛直将老兵的遗物打包了起来,随后就在营帐里躺了下去,当晚梦见了他在山上,边上跟着自己的儿子,儿子也有十几岁了,他们在那砌墙,边上还有许许多多的人,那是新的长城,在他们的身后,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在那里,他带着孩子,将长城盖到了草原的尽头,有山的地方。
※※※
大唐贞观十五年十月,薛延陀举兵二十万,由可汗夷男之子大度设领军,联同同罗、仆骨、回纥、靺鞨、霫等部族,南侵漠南阴山大草原,连破突厥三部,突厥可汗阿史那思摩率部众进入长城,退守朔州,向宗主国大唐求援。
同年十一月,天子命李绩为朔州行军大总管,大将军李绩集结朔州、并州、凉州三道兵马,步骑连同突厥之兵,总计兵力七万余众与薛延陀二十万大军对峙在诺真水湖畔旷野之上。
战争伊始,李绩为奸贼所刺,所幸时任朔州都督的周王李毅临危受命,力挽狂澜,大破薛延陀,杀敌万余,俘敌六万,战马一万五千匹,生擒大度设。
经此一役,大唐周王,名震天下!
这是在贞观十五年接近年关,最后一份出版的邸报上所写的军情消息。
邸报,也就是专门供给各地官员看的,主要是传递一些政令还有时事战报新闻等等消息的早期报纸。当李毅翻开邸报一查,这邸报没有别的,工工整整的每页上都写着“大唐大胜薛延陀”几个字。李毅横竖看着难受,仔细看了半天,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页都写着两个字是“吹爆”!
当李毅坐在善阳城的官署衙门里,看完了从长安城送来的邸报之后,将邸报仍在脚下,愤恨的跳上去大踩了几脚,随后大骂了一声:
“娘希匹!有奸贼欲害本王啊!”
这什么意思啊?自己都还没回去长安述职呢,这长安城怎么就刊印了邸报,上面还都是吹爆这次的诺真水湖畔大捷啊?话说现在官方印刷的邸报已经这么不负责任了吗?好歹等前线将领回去了,弄清楚状况你再发啊!你这么直接发出来,还发送全国了,我特么回去长安还想着瞒天过海,将功劳降到最低,尽量的为苏定方,薛万彻他们争功,这还搞个屁啊,整个邸报都在吹嘘自己,谁的馊主意啊?!
李毅很慌,这是阴谋啊!这是要捧杀自己啊!如此迫不及待的捧杀,只有一个人!没错——长孙无忌!
上一篇:大明:震惊!姚广孝竟说我帝王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