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他,改变了大唐

他,改变了大唐 第248节

“道长,您认识周王殿下?”

那小二原本是想打听这个老道士的养生之法,结果一听到老道士听到周王殿下的名字之后的反映,显然是认识周王殿下的,立马就对周王殿下的话题来了兴趣了。

“周王殿下?普天之下,应该不会有人不认识周王殿下的吧?”

孙思邈笑着摸着胡子如此说道。

“道长,我不是这个意思,周王殿下肯定都认识啊,我村里三岁孩子都认识周王殿下呢!我是说,道长你和周王殿下见过面?说过话?”

“曾经有过几面之缘,说过一段话吧。”

孙思邈想了想如此说道。

这店小二一听这么说,立马就惊讶的呼喊起来了,边上人一听这边喊起来了,说是这道长竟然跟周王殿下说过话啊!赶紧一下子哗啦啦的就围拢过来了,一些曾经远远见过周王殿下的还好说,那些没见过的人立马就问了,周王殿下是不是真的三个脑袋,八条腿啊?身高一百八十丈啊?

胡说!周王殿下明明已经两百丈高了!你再敢污蔑诽谤周王殿下,我跟你没完!

边上立马就有人义愤填膺如此呵斥道,大家也“是啊是啊”纷纷附和。

不过夸张归夸张,大家对于老道士跟周王殿下有过亲密接触还是很好奇的,七嘴八舌的问起来了,那孙思邈摸着胡子,看了看时辰,也不着急赶路,就跟着大家说起来了。

说的确实周王李毅在贞观十一年的时候,兴元府抗洪救灾的事情,这个事情大家当然都知道,最近拿这事写演义小说的都有呢,不过孙思邈说的更多的还是和周王殿下一起商量如何防止疫情,以及公共卫生安全方面的话题,在这方面,孙思邈可是完全比不上周王殿下的,甘拜下风啊,说着往事的时候,话里话间也是透露着对周王殿下的敬仰佩服之情!

大家一听孙思邈说了这么多和周王殿下探讨医学的事情,有些人不高兴了。倒不是说觉得周王殿下不懂医学,而是说,你这老道士吹牛皮呢,你能有资格跟周王殿下探讨医学?还敢对周王殿下佩服敬佩?我们一般人都是五体投地的!

你谁啊?

孙思邈摸着胡子笑笑:

“老道,妙应真人。”

第七百八十二章 孙思邈求见

“唉听说了吗?周王殿下医术高超啊!”

“什么?周王殿下能活死人医白骨?”

“隔壁村子大姐家二大爷远房表妹的婶婶的侄子,人都死三年了,被周王殿下历经千辛万苦给救活了!”

“你可别造谣我跟你说,造谣周王殿下小心你明天家都没了,才死三年而已,周王殿下想救,怎么就千辛万苦了!三十年的还差不多!”

最近不知怎么的,在洛阳城中,传出了如此这般的传言,以至于许许多多的百姓还真的以为周王殿下会看病,当然了,大部分人还是不好意思去麻烦周王殿下的,一般都还是去找大夫看病,但是某些走投无路的穷人,实在是病入膏肓了,就连大夫看了都没啥用的情况下,也来找周王殿下了,当然了,这一类人还是非常少数的,李毅也是本着人道主义精神让官署给予救治,这本身也就在官署的职责范围之内,毕竟官署衙门是不能看着老百姓在自己眼前眼睁睁死掉的,真要发生这种事情,御史台是要开喷的,李二都架不住御史台喷,那个地方的官署衙门能架得住?

好在这一类人也不是很多,对于李毅和官署来说也都不算什么负担,但真要给这个周王殿下活死人医白骨的传言传开了,大家要是都慕名而来,李毅又不会看病,这又耽误时间又耽误病情的,洛阳城本地百姓还好说,这要是外地百姓来了,大老远的跑过来,结果李毅不会看病,活活病死了,这可就是鲜活的人命,流言害人了啊!

李毅想到这一点,顿时就有点着急了,饭也吃不香了,觉也睡不好了,想要控制流言吧,已经在官署衙门和城门贴告示了,周王殿下不会医术,让大家有病看病,不要老往官署衙门跑,都去跑医馆才是。

但是说实话,效果不大,大家只说这是周王殿下谦虚呢,到没几个相信周王殿下真的不会医术的。

这不是开玩笑的事情吗,我们周王殿下什么东西不会啊?老百姓们都是这么想的。

所以说啊,有些时候声望太高也不是好事情啊!

李毅这边独自范畴,武媚娘当然是第一时间就发现了李毅的忧伤了啊,就问了,夫君为何事苦恼啊?

李毅就将最近莫名其妙兴起的传言还有自己的担忧就说了出来了,武媚娘那边一听,转念一想就说了:既然殿下担心这一点的话,那就干脆把自己真的变成神医不就完事了?

李毅当时都懵了,学医少数学个七八九十年的才能学出来,老中医那就更不用说了,到了头发花白的年纪了,才敢说自己技术好,自己啥基础也没有,顶多医学常识比这个年代的人强一点,但你要说让我去学医,悬壶济世这个就有点困难了啊。

武媚娘见到李毅明显是误会了,就笑着说了:夫君你此言差矣,并非是要让夫君自己亲自去学医,而是让夫君,连着医学一起统筹起来,在洛阳城借着格物学院,开设医学课程,广收天下名医,如此一来,若真有需要帮助的人找到夫君,夫君也不至于无能为力啊。而且夫君既然有造福天下之心,又有这个能力,那何乐而不为呢?

李毅听到武媚娘这么说,一想也是啊,医疗服务乃是百姓大事,但是中国的医疗水平,几千年来的进步却非常有限,这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因为门户之见太严重了,有点医学水平的人很多都藏着掖着,代代相传搞家族企业,各个地方的医书交流也相当的匮乏,很多李毅所知道的名医,华佗啊,李时珍啊,孙思邈啊之类的,年轻时候那都是游遍四方,才学有所成的,要是人人都这么学医,那得多累啊,成才效率也低得多,而且医学方面没有什么特别权威的机构,长安城倒是有尚医署,尚医署之下也有医术官学院,但是那也不是寻常人能进去的啊!而且也压根不是医学交流的地方。

但是如果自己在洛阳城里挂着格物学院的名字,然后开个医学院,广招天下名医,宣传宣传科学医术,带动一下中医事业的发展,也是大有可为的啊!

这事情对李毅而言也是有好处的,谁还没个生病的时候呢?当人生病的时候,谁还不希望能把医术最好的人拉过来给自己看病啊?再说了,这事情百利而无一害啊,推动中医发展,利国利民吗!

但是问题来了,就算李毅是周王,但他又不是皇帝,不能振臂高呼,天下响应啊,想要发展医学,你总得来个泰山北斗一般的任务,要么是李二要么是孙思邈那样的,李毅这样子的周王殿下,声望是高,但是人家凭啥听你的来洛阳城啊?而且李毅的想法是希望能够大家交流医术,无私奉献,这一点就很难有人办得到了啊。

最主要的还是没有这方面的人脉,这方面的门路,所以说啊,任何地方,人脉资源都是最重要的东西。

不过这事情急不来,武媚娘就建议去找李道宗程咬金他们试试了,毕竟他们都是很有名望的有,而且走南闯北,岁数也都放在那,没准就认识什么名医呢?多拉几个,用人带人的方式,很快就会滚雪球滚起来的。

李毅一听感觉不错啊,再给他们一点甜头,到我洛阳来,再来一个人给人头费,一个拉一个,交680,三个月后收入三百万……等一下,怎么感觉想法有点跑偏。

总之这是一个好办法,李毅就打算出门去找李道宗和程咬金商量商量了,顺便也让官署那边发个公文,邀请一下老中医们来洛阳交流学习一下,看看到时候能来多少是多少吧。

总之也要起个头吗,事在人为对不对。

李毅如此想着,已经做好了为大唐中医事业奉献终生的打算了,结果才出门就见到付二那边跑过来了,跟李毅就汇报了:

孙思邈道长求见!

第七百八十三章 孙道长,我两什么关系?

孙思邈?!

听到这个名字,李毅差点没大笑出声,真是想什么来什么啊,自己刚想着找医学泰斗来帮自己站台,孙思邈就来了找自己来了,如果孙思邈愿意帮自己站台的话,那简直不要太好,效果绝对比自己去找程咬金和李道宗来的还好,甚至比李二的一招皇榜都来得妙。

为什么?因为孙思邈的名气太大了啊!孙思邈的医术就不用我介绍了,大家都明白,一本《千金方要》现在已经是被李二印刷发遍了大江南北了,另外,孙思邈为了悬壶济世,主动游历天下,为劳苦大众们免费医治,甚至多次拒绝李二的邀请,放弃了入朝为官的机会,这在现代能有几个做到的?

最主要的是,这可是活生生的人瑞啊!孙思邈是西魏大统七年也就是541年出生,今年是贞观十五年,也就是641年,前后刚刚好一百年啊!这可是活生生的人瑞啊!

在封建时代,岁数就是地位,就是身份!你要是能活到一百岁,就算你是平民出生,那皇帝见到了你,都要把你封为座上宾的,毕竟你就是祥瑞,是这个朝代繁荣昌盛的代表!皇帝恨不能把你供起来,全天下宣扬,看看,我治理天下不错吧,都有老百姓活到一百岁成人瑞的了!

李毅在贞观十一年曾经有幸见到过孙思邈一次,不过后来孙思邈去救治百姓去了,李毅就再也没跟他见过面或者联系过了,倒是后来因为孙思邈的《千金方要》跟着禄东赞有了一些交集,机缘巧合之下把《千金方要》给拿到手了,还献给了李二,让李二全大唐刊印了起来。

如今有四年没见到孙思邈了,也不知道这位老人家目前身体状况如何,能不能续的住。毕竟一百岁了吗,历史上说孙思邈一口气活到了682年,整整活了141岁了,一百岁的时候就跟人家四十来岁的青壮年差不多,这个当然是有点夸张的描述了。

但是李毅贞观十一年的时候,见到孙思邈,虽然孙思邈也是满头白发了,但还是很精神腿脚也很利索,确实是养生有道啊。

“快!快快有请!”

李毅赶忙提着衣服就准备回屋去了,不过转念一想,这可是人瑞啊,李二见到了都得起身迎接,自己一个小皇子回屋里坐着等太装逼了吧,不行,我得自己出去迎接。

那边付二正要去喊呢,就被李毅给拦住了,小老弟往后稍稍,我亲自出马!付二跟着李毅身后就出去了。

李毅来到了王府的大厅,果然就见到孙思邈正坐在位置上,不紧不慢的品着茶,边上的柱子那边,桑巴卓正巴着柱子后面瞪大眼睛看着,边上还跟着几个小侍女。

“这真的是人瑞啊?”

“是啊公主殿下,这位老道长乃是我大唐赫赫有名的孙思邈道长啊!”

边上的小侍女就煞有其事的说了。

李毅看着差点没气晕过去,你们在这边跟看动物园一样的看人家,搞什么东西,多失礼啊!李毅上去一人一脑袋瓜子上给了一核桃,那桑巴卓挨了一下,本来想立即反击的,看到是李毅顿时没脾气了,嘟囔着“为了更新……为了更新……”。

“你们快带公主先下去。”李毅绷着脸,如此说道。

“诺。”

那几个侍女赶紧就推着桑巴卓就下去了,虽然桑巴卓还想多看几眼人瑞,但是李毅都发话了也没啥办法了,只能失落的离开了。

李毅等着桑巴卓离开之后,整了整衣服,尴尬的就走出去了,只能希望孙思邈耳朵不好,最好没听见。

“小王李毅,见过孙道长,兴元府一别,不曾想今日才方能重见啊。”

李毅长长的作揖对着孙思邈行礼,一边如此说道。

那边孙思邈见到李毅来了,也不端着架子,站起来也是对着李毅行了一礼。

“周王殿下客气了,小道此番前来,也是打算返回五台山潜心修行,顺路来见见小友周王殿下的。”

李毅听见到孙思邈如此说,也是有点意外,没想到孙思邈将自己称呼为小友,看来对自己不是很见外。只见到孙思邈还如同四年前相见时候的一般模样,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让李毅不禁感慨时间仿佛在孙思邈的身上凝固住了一样,而自己却在一秒,一秒的减少中,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啊。

虽然很好奇孙思邈的养生之道,但是这个问题可以以后再讨论,李毅一听到孙思邈要去五台山归隐了,心里有点着急,可不能就这么放孙思邈回去五台山,这么好的医学泰斗,放走了我去哪里找啊?

李毅就先请孙思邈坐下来了,然后就苦口婆心的说了:

孙道长啊,你看我两这个关系是吧,都这么好了,大家虽然见面次数不多,但是我们都是神交啊,已经神交快五年时间了,我呢,是周王,这个身份放在这边就不可能骗人的,今天啊,小王就跟你分享一个好项目啊,你也别去五台山了,就在我洛阳城这边先住下来吧,这个项目我跟你讲,你先入股,回头你再拉人,发展下线,你下线再发展下线,一波啦一波,都算你的股,先期投资680,三个月后……

李毅这边还没说完呢,孙思邈那边就笑着摇摇头了,拱手就说了:周王殿下是做大事的人,老道就不在边上拖后腿了,老道活了一把年纪了,也没啥需要的东西的了,就想着能够潜心学习医术,也不是老道谦虚,还请周王殿下另请高明吧。

李毅一见到孙思邈这个态度相当的坚决,一下子有点难办了,起来,不过脑袋瓜里寻思了一下,就感叹着说了:唉,我这边吧,其实收罗了几本医书,本来还想着邀请孙道长来共同研究,然后推广到天下,为我大唐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添砖加瓦,本来有孙道长帮忙几年就完成的事情,我一个人慢慢来几十年吧,唉……

孙思邈那边眼前一亮,医书?

对!医书!孙道长,我两什么关系,我李毅会骗你不成?

第七百八十四章 孙思邈的助力

医书?那我当然有啊!

笔记本电脑里什么李东垣的《脾胃论》、李时珍与的《本草纲目》、刘文泰的《本草品汇精要》、吴又可的《温疫论》、徐春甫的《古今医统大全》,都是当时为了写作方便下载的写作资料里面的。

这些古代医书,不说正确率百分百的吧,但是能够将众家之所长记录总结到一起来,还是众多的医术名家花费了毕生心血才著作而成,那自然是有点东西的啊!

李毅有这个资源,自然就不能浪费,不过这么多的医书,李毅也不打算全部拿出来,毕竟很多内容其实都有重复,而且都是经验之谈,后世也多做了许许多多的修改。李毅暂时只打算把最著名的《本草纲目》还有有时代进步意义的《瘟疫论》这两本书给拿出来。

《本草纲目》相当于一本中医百科全书,意义相当重大,对于各种草药的药理药性都有详细且准确率极高的记载,一些专业的东西就不说了,大家只要知道极为牛逼就完事了。

而《瘟疫论》的话,则是在明末时期,吴又可写作的医书,这本医书的意义在李毅看来,一定程度上比《本草纲目》更加的重要,因为《瘟疫论》的思维想法以及极为接近近现代的医学思想,并且深含科学理论思想了,是第一部系统研究急性传染病的医学书籍,最主要的是,吴又可提出了传染病传染源的理论,并且给传染源进行分类,如“自天受”(空气传染)和“传染受”(接触传染)等等,主张从源头和传播途径方面切断传染病的传播,而不是简简单单的玄而又玄的五行之说。

这对于中医来说是相当具有颠覆性的发现和创造,可以这样说,如果后世的中医学者们能够按照吴又可这个思想继续下去,没准率先发展现代医疗的是我们中国也说不定的。

不过很可惜,清代的时候,诸多的流行病学老中医们,并未按照吴又可的思想方式继续进行科学探索,而返回中医传统思维方法中,吴又可的科学性医学思想,在明末闪了一下火花就彻底熄灭,让人叹惋,直到了近现代,才被人重视发扬光大。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这个道理,只要思想正确,道路方向正确,就算一时半会碰壁困难,但总能找到出路,李毅可不只是单纯的想把老中医们聚集到一起,没事开开座谈会就完事了,最重要的是思想和态度啊!

孙思邈对于李毅提到的医书相当的感兴趣,李毅那边就跟孙思邈说了:孙道长啊,你看看要不这样,小王呢,这个医书并不打算自己独享,医书不拿出来公布天下以此来给天下苍生造福的话,那就跟擦屁股纸没啥区别的,所以,小王想要开个大唐医学座谈大会,总之呢就是公布小王手里的这两本医书,共享给天下名医,然后呢,让他们也在座谈会上共享一下自己的医学成果,大家互相借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至于这些与会上总结的医学经验呢,小王还打算在格物学院里面开个医学选修课,哦,选修课呢,就是凭借着个人爱好去学习的课程,成绩优秀的单独挑出来一个班级,就是医学生了。

李毅将自己的构想一点点的在孙思邈的跟前说了出来,那边孙思邈也是静静地听着,是不是的摸了摸胡须,待到李毅说完之后,孙思邈就直截了当的说了:

周王殿下想法不错,但是稍微有些天真了,首先最主要的一点,就是那些名医把自己毕生心血给拿出来分享的,大家有点技术在手,发现一个特别有效的药方,哪个不是捏得紧紧的,然后等着传给祖孙后代的?有几个人愿意拿出来的呢?

李毅听到孙思邈说完,也笑着说了:这个孙道长就不用担心了,小王自然是有注意让他们心甘情愿,甚至是迫不及待的拿出自己的药方来的,退一万步来说,就算他们不愿意拿出药方,自己这边主要目的还是分享医书的吗,只要自己的医书风想出去了,能够让大家拿出来讨论是否正确,是否有用,救治更多的平民百姓,那目的也就达到了!

李毅说完之后,孙思邈点了点头,随后拱手对这李毅说了:

“若是周王殿下真的愿意拿出医书造福天下,那老道恳请周王殿下,允许老道助周王殿下一臂之力,老道行医多年,也算是认识一些医术名家,可以联络一些,也算是为周王殿下造福苍生的想法出一点力了。”

李毅一听孙思邈这么说,那是正中下怀啊,自己本就打算让孙思邈帮忙现在他倒是自己跳出来了,立马就拱手欣喜的说了:

“孙道长若是愿意相助小王,小王定当感激不尽啊!”

接下来就没得说了,一老一小把酒言欢,李毅可不敢给孙思邈喝什么烈酒的,老人家还是养生为主比较好。

李毅期间还数次想要提及挽留孙思邈在洛阳城,最好能去格物学院教书育人,不过孙思邈都巧妙的避开了这个话题,并没有让李毅继续说下去,孙思邈拒绝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也不难理解,孙思邈的志向,是想救治天下苍生,而非寥寥数人,荣华富贵在他眼中不过粪土,李二陛下的数次相邀,他都能拒绝不顾,又如何会答应李毅的邀请呢?

李毅见到暂时事不可为,也就不多说什么了,毕竟对于孙思邈这样子的天下为公的有志之士,说再好听的话都是虚假苍白的,人家活了一百岁了,说话好听的多了去了,哪个没听过呢?

所以说啊,李毅要做的就是接下来用实际行动来告诉孙思邈,游历天下,广收门徒不是医治天下苍生最好的办法,只有留下了一套制度,一套方法,一套思路,一套永远不会刻板守旧,跟不上时代的现代科学思想,才能够用医学,拯救更多的人!

首节 上一节 248/4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震惊!姚广孝竟说我帝王相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