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改变了大唐 第175节
李毅一听,这怎么又推我首功了啊?!我就云个粮草来寿州,组建个农会方便剿匪,顺便改善下老百姓生活,就算我拿出来了龟甲床来剿匪,但也不过就是一艘船吗,操纵船只的,指挥战斗的,那可真的都跟自己一点关系没有啊,而且严将军如此英勇的冲锋陷阵,视死如归,身先士卒,怎么想,首功都应该是严将军的啊!
李毅这话传出去了,那边严将军立马就诚惶诚恐的去了寿州官署了,去干什么?去表明态度啊!这首功,自己是万万不能担的啊!
严将军当时见到周王殿下,眼睛就湿润了,说了,周王殿下您关系民间疾苦,不仅在寿州组织农会,给老百姓谋福利,更加关心前线战场,亲自设计新式战船,这才在水仗上将那些不可一世的水匪们摁死当场,这三艘龟甲船无伤击沉了六艘战舰,这是何等战力啊,如果没有周王殿下的龟甲船,别说剿匪了,那六艘战船在巢湖上一放,就我们这些运兵的小渔船,谁能靠近啊!谁敢靠近啊!所以说啊,这次能够顺利剿匪,那绝对就是周王殿下首功啊!
李毅那边一听赶紧摇头,严将军你说笑了啊,乍一下看上去本王功劳好像确实不少的样子,但是那农会,本王只是提了点子,具体执行那都是寿州官署全体同僚加班加点啊,另外,本王是设计了龟甲船没错,但是本王也就随便涂涂画画的具体怎么造这些事情还是工匠们的功劳啊!更何况,就算没有本王的龟甲船,再等几个月,出来新的战船了,或者围困的那些水匪们弹尽粮绝的时候,剿匪一样能获得成功的啊,所以说啊,这次的剿匪,本王真的没出什么力,只是做了一些微笑的工作而已啊!
严将军一听再也忍不住了,一个大男子汉的眼泪都忍不住顺着脸颊淌下来了,你看看,你看看周王殿下这个谦虚的,不仅定鼎战局,救了自己的小命,这会还拼了命的要把首功推到我头上来,实在是太让人感动了,周王殿下虽然年纪不大,但是简直就和自己的伯乐一样啊!
两人之间互相推就着,那边严将军急的往边上树就跑去了,当时就急着跟周王殿下说了,周王殿下你别说了,这首功你要不领推给我,那就是折煞小将了,小将这就吊死在这棵歪脖子树下,以死明志!留下血书昭告世人,周王殿下才是为国为民的好王爷,好皇子,周王殿下才是这次剿匪的首功!
李毅那边一看,好家伙,这严将军绳子都挂好了,鬼知道这严将军好端端的出门带个绳子干什么哦!怎么拉都不乐意,绑好了绳结脑袋瓜子就要往里塞,眼看就要去了二次元报道了,李毅没想到严将军竟然刚烈至此,赶紧给他拦下来,我拿首功行不行,你别闹了,回家玩蛋去!
严将军一听周王殿下不执拗了,笑嘻嘻的就走了,他是真的不敢拿首功的啊,他一个当地带兵的小将领,说一声将军都是抬举他了,周王殿下这样的大佛放在寿州,首功不给周王殿下自己领了,他要真的这么做人的话,怕不是早就被人玩死了哦,这点道理严将军还是明白的。
至于说什么严将军一马当先,率先冲入敌阵,浴血奋战奋勇杀敌,那特么根本就是放屁了!
打个水匪要什么浴血奋战,要什么奋勇杀敌啊,就算是一马当先冲入敌阵,那特么也是冲入敌阵去接受投降的!
当时水仗大胜之后,严将军就以为这些水匪估计会跪地求饶,投降活命了,毕竟就凭借他们剩下的人手,想要在陆地上跟官军对拼,那特么根本就是痴人说梦话啊!哪想到这些水匪给打了鸡血似的就冲出来了,给严将军闹的有些看不明白了,不过这不妨碍我们大唐军队把这些水匪吊着打,先是一轮弩箭齐射,刷刷刷的射翻了上百人之后,连带着把冲在最前面嚎的最响亮的两个壮汉都给射成了刺猬,这些水匪就纷纷跪地投降,求饶不死了,还打个屁的啊,大当家二当家一个照面就死了,三当家人影都没半个,怎么打哦!拿头去打哦!
对于这些投降的水匪,那自然是全都绑起来,回头等着审问的了,至于有想逃跑的,或者警告之后不停还跳水的,当场就给你宰了,在杀了几个人以后,也就没人敢跑了,早死晚死之间还是希望晚死一点比较好,更何况也不一定会死呢?
就这仗打的,严将军都没砍死过几个人,杀的还都是逃跑的,杀鸡儆猴的,这样子他那里敢说自己是浴血奋战哦,怕不是要被人笑话。
首功的问题算是确认下来了,严将军心满意足的走了,李毅无奈的摇了摇头,首功就首功吧,反正自己都已经封到洛阳去了,魏王李泰的态度他已经很了解了,即便现在李承乾的处境可能稍微有点危险和被动,但是称心这不是没死吗,只要诚心还没死,李承乾就不至于太过于憎恨李二,当然父子之间肯定是有矛盾和裂隙了,不过这样子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应该多少能稳定了一点,没准为了保下称心,李承乾拼了命的也要当皇帝了呢?这个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嘛!
再加上李毅自己和李承乾之间的友好关系,所以对于出风头这样子的事情,李毅其实也不太在意了,当然了,武媚娘那边倒是提醒了万事都有可能发生,还是要低调为好的建议,李毅自然是采纳的,不过对于一些推不掉的风头,出就出吧,也无伤大雅,无碍大局的嘛!
就比如这次的剿匪的首功之争,严将军不敢拿首功的理由,李毅自然也是很清楚的,大家都不拿,那就自己拿吧,也不是不行的事情,反正也不存在谁会背地里来折腾自己了,就算有谁有这想法,自己功勋在手,也是一份保障嘛!
不过李毅还是有一件烦心事的,而且还和这次剿匪有关,那就是——跑了核心人物,三当家!
第五百三十六章 说曹操曹操到
对于三当家这个人,只要把那些水匪们一审问,就不难得出一个结论,这一年来,十八连环坞之所以突然之间变得这么牛逼,发展的如此迅速,和这个三当家,那根本不是千丝万缕,是502胶水粘上去的关系啊!
可以这么说,没有三当家,就没有新的连环坞!没有三当家,就没有水匪的新生活!
当然了,没有三当家,这些大部分的水匪其实也不会被抓起来了,原因很简单,只要匪患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就不会这么大规模的剿匪了,没有三当家给连环坞打响了名号,也不会吸引这么多的林散的匪盗了,实际上如果按照之前的生活经验来看,官府想要剿灭他们是很困难的,基本上没有啥机会给他们一网打尽的,结果这下好了,大家都给困在巢湖上没得地方跑,寿州府兵为了剿灭他们集结了五千人,给他们来了一个一网打尽,现在一千多的水匪有半数都给关起来了,等候着他们的审问。
可以看得出来,这三当家就是很关键的人物了,如果要给这些水匪们之间评出一个首恶,那这三当家绝对跑不掉的,肯定是首恶,关键在于这个首恶,跑了!
打完仗之后,给这十八连环坞从头到脚的给翻了一底朝天愣是没找到三当家,不仅如此,就来年三当家的屋子也去搜了,里面啥也没有,几乎就没有任何可以证明屋子里有人生活过的证据,这三当家竟然一点私人物品都没有的,你敢相信?
李毅的嗅觉一下子就闻到了不同寻常的味道了,这三当家,怕不是比自己预想的还要不简单啊!他帮助连环坞想要干什么?有这本事当水匪干什么?
这些问题自己想肯定是想不出来的,也就只能逮住这三当家之后,大刑伺候一番,来看看有没有什么阴谋诡计之类的,李毅估摸着肯定是有的。
不过一脸搜查了几天,也没有搜到三当家的身影,而负责围困水寨的府兵们也是每天都睁大眼睛盯着湖面,因为剿匪的缘故,湖面上那是一片木头都没有的,绝对没有任何一艘船从连环坞出发上过岸,哪怕是澡盆子都没有的!
这就奇了怪,这三当家还能凭空消失了不成了?!
大家也觉得奇怪,想了一个可能性,这三当家是不是畏罪自杀,投湖淹死了啊?虽然可能性很低,但是也不排除吗,李毅那边就安排人捞一捞了,主要范围就是十八连环坞的周围,话放出来了,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既然都这么说了,那还说什么呢?大家就开始安排人手捞人了,不过说句老实话,这巢湖每年淹死那么多人,下面尸体多着呢,想要捞到三当家难度还是挺大的,好在三当家的外观特征也挺明显的,那就是戴着铁质的面具,当然面具也有可能被湖水冲走的对不对?不管怎样,先捞着再说吧。
不过能捞到的可能性实际上真的不高,大家都是这么认为的,一连捞了几天,还真的就没有任何的收获了,就当李毅都已经差不多想着放弃了的时候,出成果了!
捞到东西了?不是,大家在十八连环坞的树下面发现了被埋在土里的衣服和铁甲面具!经过水匪们的指认,衣服和铁甲面具都是三当家的。
那为什么会在树下面呢?寿州别驾有点犯糊涂了,左思右想的想不明白,不管怎样还是要抓这个三当家才行啊。
那边李毅打了一个哈欠,就让寿州别驾别忙活了,这衣服和铁甲面具既然埋在树下面了,那不用问的,肯定是那三当家易容打扮了以后逃跑了啊!至于逃跑路线什么的,经过李毅在周围的勘察,得出了一个结论,这家伙应该是直接游走的,而且在游走之前,还在水里蹲了许久,估计是蹲到入夜时分,才趁着夜色游走的。证据就是李毅在距离连环坞不远的水里,发现了有人的脚印陷在淤泥里,肯定是最近才踩出来的,而且十有八九就是那个三当家踩出来的了。
那寿州别驾就愣住了,还真能这么干的?这三当家到底何方身上啊,竟然还能有这么有想象的逃跑方法,若真的是这样,那这三当家这会子不是早就逃跑了?
李毅点点头,估摸着是逃跑了,最骚的是还没人见过他长啥样,找个地方隐姓埋名又能从头来过,这家伙有点东西的!
听完李毅的分析,那边寿州别驾也是怅然若失的长叹了一口气,剿匪虽然赢了,但是没抓到这核心人物三当家总觉得有点损失了什么的感觉,李毅又何尝不是这么想的呢,不过这世界这么大,人海茫茫,又没有闭路电视监控,连人家找啥样都不知道,上哪里去找啊!
虽然没抓到三当家有点可惜,不过也仅仅是可惜而已,他一个人又能闹腾出什么浪花呢?李毅也没将这件事情再放在心上了,只安排了人再搜索下周围看下是否有可疑人物,不过以这三当家的头脑肯定是马不停蹄的先跑出寿州再说了,找到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了。
到了晚上,李毅跟着武媚娘两人一人一个躺椅靠在院子里看星星,说着这件事情,随后就不禁有点怀念起裴良俊了,要是裴良俊在的话,自己还能让他去找找,这家伙总能找到蛛丝马迹的。还是这样子的专业情报人员比较重要的啊……
这样子想着,外面突然传来走动的声响,李毅和武媚娘互望了一眼,这个点了谁还来啊?
正想着呢,就见到付二站在院子口,边上还跟着一个人,一身黑色衣服,看上去有些风尘仆仆的,脸上黑色的面罩已经落下来了,正好搭在下巴的地方,李毅就着边上灯笼的光亮一瞧,这不就是裴良俊吗!
神特么的还真的是说曹操曹操到啊!
看到裴良俊李毅有点小激动,毕竟几个月没见了,大家关系这么熟了,说不想念肯定是假的,正站起来准备说话呢,就见着裴良俊皱着眉头走过来先说到:
“那三当家你们也别找了,我跟了他几天跟丢了。”
第五百三十七章 裴良俊回来了
李毅一听裴良俊这么说,一下子就来精神了,还真是想什么来什么,这裴良俊还真的就去追那个三当家去了!
这事情说不好就是一个如同十面埋伏,龙门客栈等等这些影视剧一样精彩的剧情呢!最主要的是,李毅现在很关心公孙二娘的动向啊,看到裴良俊了,那基本上就是公孙二娘有消息了,只是你裴良俊没事去追踪三当家干什么啊!听他这么一说,还追了好几天了。
虽然很多的问题想要问一下裴良俊,不过看到裴良俊一副风尘仆仆的模样就知道裴良俊肯定是第一时间赶到自己这里来的,先让他坐下,让付二去拿来美酒,再让后厨准备小菜,这边就开始问起来了。
你什么时候来寿州的?公孙二娘呢?你怎么去追连环坞的三当家了啊?他这么厉害在你手下跑掉?你不看紧了二娘你跑去追三当家干嘛啊?
一连问了几个问题,那边裴良俊对着李毅吹了吹胡子:问什么问,老夫一口酒都还没喝呢!老夫为了你这个女婿真的跑断腿了都!
李毅那边听到裴良俊这么喊他叫做女婿,这才不好意思的挠了挠脸,武媚娘也在边上捂嘴轻笑了起来。李毅也是跟着裴良俊太熟悉了,以前没皮没脸随便惯了,倒是忘记现在人家成了自己的老岳丈了,这可不能再随便了,正巧付二拿着烧酒来了,李毅那边赶紧接过烧酒,亲自给裴良俊倒上,又帮助裴良俊剥起了瓜子,剥了壳弄了瓜子仁放在小盘里,服务周到的没话说,这才坐下来,想了想挑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问了:
“老丈人,二娘呢?”
李毅这么一问,那边裴良俊瞅了一眼他,看不出是喜还是怒,盯得李毅鸡皮疙瘩都快起来了,这边裴良俊才说话了:
“真不知道我家闺女是看上你这小子哪点了,听到你的消息就跟着了魔似的,之前老夫从洛阳出来,一路追踪二娘到了江南,后来听说周王李毅来寿州剿匪了,我家小女儿一天干了一千里路来了寿州,哎,当时看我家二娘紧张你的模样,没日没夜的赶路,给老夫气的恨不得立马来就来训你了!”
李毅那边一听很委屈,训我干什么啊,我真的啥也没干啊,不过也很感动,当然不是为了裴良俊感动,是因为二娘感动,这小妮子走的倒是潇潇洒洒,还什么相忘于江湖,结果嘴上说得厉害,但是身体还是蛮老实的嘛!李毅不禁在心里有种淡淡的温暖的感觉,有这样子一个女孩子时时刻刻牵挂着自己,那种感觉还是很微妙的。
心里感觉到温暖,脸上自然就是露出了笑容来了,那边武媚娘也跟着笑着说了:
“夫君倒是挺高兴的,二娘为了夫君千里奔波,夫君以后定要好好的对待二娘啊。”
“咳咳,那是自然,那是自然,对了,那后来呢?”
李毅赶紧干咳两嗓子调整一下子自己的情绪,这时候不能太膨胀,也必须要考虑下人家武媚娘的心情才是嘛。
“后来,老夫就跟着二娘一起来了寿州,本想着跟你联络,不过二娘似乎略微有些察觉到老夫了,为了以防万一,老夫也不敢离开去跟你接触,毕竟你知道二娘天天都盯着你呢。”
裴良俊那边摸着胡子说完了,李毅扭过头看向了那边付二,那边付二脸都憋紫了,公孙二娘竟然天天都在盯着李毅,而身为李毅贴身侍卫长的付二,竟然是一点察觉都没有,这白内障怕是没得治了。
那边裴良俊见到李毅和付二之间的互动就跟着笑起来了:
“你也别怪我这徒弟,我这徒弟虽然资质不错,后天也努力,但是毕竟比起老夫的女儿来还是差了远,老夫虽然未能亲自培养二娘,但是二娘大娘她们两人在武学一道的天赋和老夫那是如出一辙啊,二娘在暗处盯着你,寻常人是绝对发现不了的。”
“呵呵老岳丈说的是,说的是。”
李毅那边给裴良俊又倒了一杯酒,随后就问接下来的事情了。
裴良俊一边喝酒,一边就继续絮絮叨叨的说了起来。
话说他跟随公孙二娘来了寿州之后,在寿州一待就是半个月,为了防治让公孙二娘看出来蛛丝马迹,裴良俊就没有冒险来和李毅接触了,而是一只全身贯注的紧盯着公孙二娘了,这一盯就盯到了最后的剿匪大战了。
这么重要的场合,公孙二娘自然也是在边上躲着看的,当然了,主要还是想着暗中保护李毅的,那边一场大战下来,李毅自然是半点危险都没有的,那边也就打的差不多了,二娘就打算离开了。
本来事情到这里应该不会出现什么偏差,裴良俊估计会找个机会通知下李毅或者公孙大娘,然后让趁着二娘不注意的时候出现在二娘身边劝说二娘不要离家出走了,只不过这个机会一直没等来就是了。
之后第二天,就传来了连环坞的三当家逃脱的消息,公孙二娘自然就跑来调查了啊,不过公孙二娘到了湖边调查了一通啥也没发现,倒是跟在她身后的裴良俊有了些许的蛛丝马迹,而且裴良俊通过现场的勘察,发现了那个三当家,很可能是了不得的高手,甚至于实力不在自己之下,为了不让二娘深入调查发现些什么去追踪那个三当家,裴良俊只能自己独自一人先离开二娘然后去追查蛛丝马迹,打算将这个三当家给擒拿下来了。
裴良俊跟着蛛丝马迹追踪了几天,硬是没能追到那个三当家,而那个三当家也确实不是省油的灯,他留下了大量的用来遮掩和误导的信号,给裴良俊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对方很显然也是侦查与反侦察方面的高手,纵然裴良俊没有丝毫的大意,但是也在追踪了几天之后彻底的断了线索了,而在中断了线索之后,也就只得先回来了。
回来之后,却发现公孙二娘离开了寿州城了,丢了芝麻又丢了西瓜的裴良俊也是颇为无奈,只能返回李毅这边了。
不过好消息还是有的,那就是裴良俊估摸着知道那三当家是谁了!
第五百三十八章 那段江湖峥嵘岁月
关于三当家的身份,李毅肯定是很感兴趣的啊,这家伙能够在侦查与反侦察方面和裴良俊平分秋色,甚至于摆脱裴良俊的追踪,虽然裴良俊不是第一时间追踪他的,但是从裴良俊的语气里还是能够看得出来裴良俊对于这个三当家的本事很是认可的,如此智勇双全之贼,那当然是亲手逮起来,代表人民的名义给他脖子绕个圈吊起来才过瘾啊。
什么?你说要爱惜人才,这么厉害的人要收入麾下才行?可拉倒吧!有这本事不去报效朝廷,领一份公职,吃官粮,还特么来当水匪,带着一帮亡命之徒把寿州搅得鸡飞狗跳的,剐了他他都不吃亏的!
再说了,你再有本事能造飞机吗?能造大炮吗?这些男的就不说了,你能造出一个螺丝钉来不?不能就往边上稍稍等死吧。
裴良俊那边沉吟了一下,随后缓缓叙述了起来,关于三当家的背后的真实身份,这还涉及到了裴良俊的一段陈年往事。
话说在隋末唐初,天下大乱,中华大地征战不休,各路人马为了问鼎中原厮杀多年,突厥势力趁机得到壮大,东突厥极端强盛,“控弦且百万,戎狄炽强,古未有也”,那时候,契丹、室韦、吐谷浑、高昌皆役属于突厥,窦建德、薛举、刘武周、梁师都、李轨、王世充等割据势力也臣属于突厥。就连唐高祖李渊也都是迫不得已臣属于东突厥的,东突厥可汗自然就很想当拓跋道武帝第二、入主中原了啊。
于是在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得到了消息的东突厥可汗颉利可汗,认为唐朝权力更替,必定内忧无数,毫不犹豫的发兵十余万人,南下进攻泾州,而后一路挺进到武功,唐朝的都城长安受到威胁,长安城戒严。李世民派出勇将尉迟敬德,作为泾州道行军总管,抵达泾阳,防御突厥。尉迟敬德抵达前线后,立即组织反攻,与突厥军队在泾阳打了一场恶战,尉迟敬德勇不可挡,生擒敌军将领阿史德乌没啜,并且击毙突厥骑兵一千余人。
虽然尉迟敬德在泾阳之役中取小胜,但是仍然无法遏制突厥人的前进步伐,颉利可汗的主力进抵渭水河畔,直逼长安城。突厥二十万雄兵,列阵于渭水北岸,旌旗飘飘数十里,烟马尘嚣,不可战胜。而此时长安中的兵力不过数万,泾阳渭水距离长安城有多远?四十公里不到,也就是说,只要突厥人骑上马,一天的功夫就能到长安城下了,这二十万的雄兵就算是一人一口吐沫,都可以把长安城淹掉了。
李世民也深知此时此刻的情况危急,为了避免大唐的灭顶之灾,李世民设疑兵之计,亲率高士廉、房玄龄等六骑前往泾阳渭水,仅有能拿得出手的大唐军队押后十里跟进,颇有种诸葛亮的空城计味道。
当时的情况不用说的了,乃是大唐帝国立国以来生死存亡之际,也是五胡乱华以后,中原汉人即将要遭遇的第二次的灭顶之灾!而唯一的希望就是李世民的疑兵之计能够成功。
值此生死存亡之际,大唐武林自然同仇敌忾,也不管之前有什么恩恩怨怨,是隶属于哪个势力的,这时候都在想着法子怎么拖延突厥人的脚步,保护当时的皇帝李世民的安危,甚至于激进些的还要刺杀突厥可汗!
而其他的敌国,比如高句丽,西域诸国等,自然是乐见到突厥人和大唐人打个你死我活的,也早早的就派出密探高手,想着刺杀李世民,破坏渭水之盟的打算。
当时不仅明面上的国与国之间的局势危机,江湖与江湖之间,也是血雨腥风,中原武林和西域武林以及高句丽武林之间的明争暗斗,各不相让短短数语是绝对没办法形容出来的,甚至于详细的细节写出来是一部上几百万字的长篇武侠小说,拍成电视剧的话,大概就是晚间八点档的七十二集连续剧那种样子了。
裴良俊当时已经身负剑圣之名,身为中原武林的顶峰,自然也是参与到这次武林争锋之中去的,根据裴良俊的说法,当时虽然时间前后也不过两天,但这两天之中,中原武林为了对抗西域武林还有高句丽武林,涌现了无数的英雄传说,为国捐躯,眼看着巴拉巴拉要说一晚上了,李毅赶紧巧妙的倒一杯酒问了,把话题岔开:
但这跟三当家又有什么关系呢?
不岔开不行啊,你这裴良俊再说下去,怕不是大唐双龙寇仲与徐子凌都要出来了!再来个什么师妃暄,阴癸派传人婠婠什么的,这爱恨情仇说下去今晚大家都不要睡觉了。
渭水之盟这件历史事件李毅自然是清楚的,只是没想到其中竟然还有这么多的故事,而关于渭水之盟的评价,史书上是记载李世民用疑兵之计,只带数骑斥责吓退了二十万的突厥雄兵。且不论史书上记载是否真实,但是就李毅所知,有不少人是抱着史书完全扯淡,李世民是单独来负荆请罪,受尽屈辱,搬空府库才还来突厥人的退兵的。
这样子想的人列出了他们的道理:第一,突厥兵为什么要来?他们来是要让新就任皇帝的李世民俯首称臣的,不是要土地的,所以在得到了李世民的俯首称臣之后就退兵了。第二,李世民为什么要只身前往?李世民数骑前往,就是为了负荆请罪被侮辱的时候没太多人见着。第三:突厥人纯粹就是要钱的,李世民搬空府库满足了突厥人的要求就退走了。
这个理由乍一眼看上去好像很有道理,但是细细推敲起来,懂点历史的人都知道纯粹是扯淡,李毅也是这么想的,扯到没边的那种。
历史上的记载固然不真实,李世民没可能靠一己之力就吓退突厥人的二十万大军,但是也没有一些人猜测的那么屈辱不堪。
事实上虽然唐高祖李渊向突厥称臣,但两国之间的战争从未停止,东突厥曾多次入侵,但均被击退,李世民在武德年间也常常对阵东突厥并且取得丰硕战果,不过唐朝为了先消灭其他割据势力,没有和突厥撕破脸。到了武德九年东突厥如同往常一样侵略原,灵二州,想抢抢东西,打打秋风,却被李靖所阻,得知长安于七月发生了玄武门剧变后,无功而返的东突厥可汗这才率军夺泾阳,武功,抵达渭水,观兵长安,意图入主中原。
唐初实行的是府兵制和独有的关中十二军制,突厥突来,难以集结,长安可战者不过数万,但是不代表大唐真的就没有防御的能力,只要给充足的时间,能够拖住东突厥的脚步,等待府兵集结完毕,大唐是完全有时间抵御突厥的。
而李世民数骑前往,也是为了能够让东突厥以为大唐的军队已经集结完毕,而不是仅有长安城的数万军队的,才这么做的疑兵之计。另一方面,再清府库,突厥可汗本人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尝到了甜头之后自然就不打算冒险和唐军硬拼硬了。而且,李世民当年也是真的谴责了东突厥了,东突厥本身和大唐就有盟约,土匪洗白了都知道要脸,何况是突厥这样当时公认的强国,想要撕毁盟约也可以啊,你能把我一巴掌摁死,那盟约就随便撕的,比如之后渭水之盟后,大唐没几年就一巴掌摁死东突厥是一个道理的。
再加上各地勤王军队正在赶来,尉迟恭以少胜多,击溃突厥前锋,生擒阿史德乌没啜,再加上李世民本人戎马一生的威名,东突厥很明白,他们啃不下大唐这块硬骨头的。
拿到了钱才,并且获得了李世民的渭水之盟里的臣服,东突厥得利又得名,又自觉打不过唐军,自然就只能撤退了,要是东突厥可汗颉利可汗知道李世民身后的长安城只有数万兵马,而不是他以为的关中府兵集结完毕的话,恐怕脑壳都要悔青了。
上一篇:大明:震惊!姚广孝竟说我帝王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