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他,改变了大唐

他,改变了大唐 第109节

当李毅得知了这个消息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了,说实话,李毅虽然有点惊讶,却并不算意外,因为这在历史上是曾经发生过的事情。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一下松赞干布此人了,大部分人对松赞干布的印象来源于上学时候的课本之中,文成公主入藏,为大唐和吐蕃之间带来了和平和友谊,而且增进两个民族之间的感情什么的。

这话没错,确实如此,但是你得了解一下这个和平持续了多少年,算一起不过四十年,实际上在松赞干布结束了他短暂的一生后,唐朝和吐蕃的冲突就时有发生,甚至于成为了大唐最大的敌人,吐蕃军神伦钦陵在有生之年打的大唐那是节节败退,什么大非川,青海湖,那都是上十万的歼灭大唐军队,到了安史之乱以后,攻灭大唐长安的就有吐蕃一份。

所以这文成公主入藏到底是好是坏,并不想评论了。

那有人要问了,既然吐蕃后期给大唐造成这么大的威胁,为什么不在前期就给他捏死在幼年之中呢?

大唐连这点眼力见都没有吗?实际上这也怪不了大唐,了解一下大唐对外战争的历史,大家就能明白了,大唐灭国多达三十多个国家,但凡有威胁的国家,大唐基本都是迅速出手消灭,也就是说,唐初这时候刚刚统一的吐蕃,对大唐根本构不成太大的威胁,所以说大唐也就没怎么管他了,到了后面,吐蕃威胁大起来了的时候,又因为吐蕃军事实力超出想象的强,又有军神论钦陵,还有青藏高原这个天然屏障,再加上当时大唐领土太过庞大,唐高宗时候,大唐领土已经是隋朝的整整一倍有余了,大到什么程度?

你现在去说叙利亚是我国自古以来一样的话,都有历史依据的程度!

再加上大唐人口太少,敌人太多,吐蕃也只是占占小便宜,所以唐初那会就没管吐蕃。

但是历史教训已经告诉李毅,不管吐蕃放任其发展,是决定不行的。

再说松赞干布,此人还是很有能力的,按照吐蕃的传统,松赞干布是吐蕃王朝第33任赞普,实际上是吐蕃王朝立国之君。十二岁即位,三十三岁去世(629—650年),在位期间,迁都逻些(今西藏拉萨),平定吐蕃内乱,降服羊同,统一西藏,正式建立奴隶主统治的吐蕃王国。他发展农牧业生产,推广灌溉,命人制定文字,颁行治理吐蕃之“大法令”,以处理赞普王室与世家贵族、诸小邦及社会各阶层的关系,创设行政制度和军事制度,设置官职品阶,颁布律令,统一度量衡和课税制度,促进了吐蕃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

《敦煌吐蕃历史文书》中有一句话评价:举凡吐蕃之一切纯良风俗,贤明政事,均为此墀松赞王者(松赞干布)之时出现也。

不难看出,他是个了不起的雄主,但凡这样的雄主,总会干出惊天动地之事,比如攻打唐朝。

唐太宗活着的时候,敢攻打唐朝的不是疯子就是傻子,要知道这个时候大唐不来找你麻烦你就烧高香吧!

松赞干布不傻,那他就是疯子,其实他疯也是有原因的,贞观十年,大唐暴揍吐谷浑,杀数十万吐谷浑青壮,抢牲畜数十万头,基本把吐谷浑打残了已经,这个时候松赞干布统一吐蕃,附庸了羊同,正是信心爆棚,意气风发的时候,一看边上吐谷浑被打的就半口气了,已经膨胀起来的松赞干布哪里能放过一个继续扩充实力的机会啊?松赞干布毫不犹豫的就出兵攻打吐谷浑,不用想都知道肯定赢了啊,还把吐谷浑都赶去青海之上,占领了原本吐谷浑的土地。

这下子,本来就膨胀的松赞干布继续膨胀,然后开始上天了。

李毅对于大唐出兵教训吐蕃的战局,没有丝毫的担忧,大唐正是鼎盛之时,气势如虹,你刚刚统一的吐蕃能拿什么跟大唐打?实际上历史上也确实如此,大唐主力都还没到战场呢,吐蕃和羊同联军就被大唐先锋牛进达给正面击溃了,注意,没啥计谋的,就是平a上去,赢了。

有时候打仗就是这么简单!

所以说这件事情,李毅压根没有多想,觉得跟自己关系不大,自己该干嘛干嘛去,等着唐军得胜归来就是。

对吧?

第三百一十章 我是不是听错了

松州这个地方就在青藏高原的东缘,也就是现在的四川省历史名城松潘,是历史上有名的边陲重镇,被称作“川西门户”,古为用兵之地。史载古松州“扼岷岭,控江源,左邻河陇,右达康藏”,“屏蔽天府,锁阴陲”,故自汉以来,此处设关尉,屯有重兵。

大唐自然不可能放松对松州的管辖和防御,此处也理所当然的屯有重兵,也正因如此,当长安获知松州告急的消息之后,朝野上下都很惊讶,当后续的情况到来的时候,其中也有前线送回来的信件。

信里是这样说的,松赞干布派者前往长安求婚,使者路过松州,被州官扣押,惹怒了松赞干布,于是亲率大兵二十万人大举入侵,松州都督韩咸战败,松州告急。

当然这信件里扣押使者的事情可能是真的有,但是要说因此就惹怒松赞干布发兵二十万入侵松州,这就有点夸张了,这可是二十万人不是两百人,你以为是日本战国时代的村长械斗?扛上锄头大家说走就走的?要说松赞干布没有预谋的,李毅反正是不太相信。

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官面上的扯皮就不需要了,也别管是什么原因了,一个字就是莽。

长安城内也是群情激奋,长安百姓们一个个的义愤填膺,虽然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松州具体在哪里,但是这不妨碍他们的爱国之心啊,你以为还是以前胡马南下,随便来个人都能欺负我们的时代?开什么玩笑!现在可是大唐!

这样群情激奋的分为自然也感染到了皇宫之中,就连徐惠这个小丫头平时也会跟李毅后面絮絮叨叨一些关于吐蕃袭击松州的事情。

李治那边也是情绪异常激动啊,还跑来找李毅了,李毅当时迷迷糊糊的在睡觉呢,就见到李治跑到自己床前面来,叽里呱啦的一大堆,也不知道在说什么,好半天李毅才听懂了,这小家伙竟然要主动请缨,出战吐蕃!不仅要出战吐蕃,而且还要拉上李毅一起,好家伙,你小说看多了吧?

李毅虽然很想笑,但是顾全这家伙的颜面,最终还是没笑出来,主动请缨出战没问题啊,不过别带上我啊,打仗这东西我又不会,跟着去添乱子啊?更何况,就算皇子要出战,也轮不到我们啊!要轮也是先轮到太子李承乾啊!不过这个可能性不是太大,李二自己就是当皇子的时候到处领兵,他老子李渊没多久就成了太上皇了,李二不吸取点经验教训,还能让你皇子领兵?顶多也就是让你去军中当个吉祥物罢了。

正如李毅所说,这次出征,不少人都猜测是不是要让太子李承乾随军出征混点军功什么的,也传出了不少的风声了,但是李二那边没半点动静的。

李毅自然不可能自己探头撞上去的,李治年纪还小,热血青年比较单纯,可以理解,但是李毅如果主动请缨要求出战吐蕃,那万一要是引起了长孙无忌的误会,以为自己对皇位有想法,那可怎么办?本来自己就已经像是在钢丝绳上行走一样了,这时候要是再来这一出,那可就一点也不好玩了。

李毅想都没想就拒绝了李治,不去不去,主动请战绝对不去,我们又不会打仗,去添乱啊啊?要去你自己去。

李治见自己没办法说动李毅,也就拂袖而去了,至于李治最后有没有去找李二主动请战,李毅就不是很清楚了,反正就算去请战估计也没啥用,你才多大啊,能让你上战场?

这个小插曲,李毅倒是并未曾在意过,在松州告急的消息传到了长安的第五天,由关中出发的粮草队伍就要已经朝着剑南道的方向出发了,至于关中一带的府兵,也已经开始陆陆续续的集结起来,总数达到两万之众。(注:大军出征之前,集结的时候,会先将粮草集结到战争区域附近的安全地带,但是在战争区域,粮草一般是放在大后方的,军队只会带几天的口粮而已,考究党别喷我为什么是粮草队先走了,原因很简单,粮草队走得慢!)

这倒不是说李二就打算拿这两万万去对付松赞干布的号称二十万大军,而是因为唐朝的军事制度乃是府兵制,真正的兵将分离,平常的时候,将军是不带府兵的,府兵都是兵农一体,也就是说,闲事务农训练,战时集结打仗,并且装备马匹也大多是自己准备,而带军出征的将军,则是由中央派选,或是地方上的都督率领军队御敌,都督这个职务也就是唐朝中后期的节度使,其危害自然就不用提的了。

不过节度使的出现,也是由于唐朝中后期府兵制度的崩溃而诞生的,而唐初,府兵制度还相当完好,自然也不存在什么拥兵自重的割据军阀。

这也就意味着,大唐打仗的时候,军力都是从临近几个地方的军府集结起来,然后中央委派将军下去就好了,这样子的好处自然是不用说的了,第一,省去了大军长途跋涉,能够更快速度的抵达战场;第二,省去了沿途不少的军粮消耗。

当然了,大规模的战役,几个道府的兵力肯定是不足的,比如隋朝时候,也是府兵制度,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就是下诏集结天下的军队,无论南北远近,都要汇合于涿郡,一口集合了一百多万大军,号称两百万,然后……隋朝就凉了。

隋炀帝凉了的原因是方方面面,三征高句丽也只是隋炀帝凉凉的原因之一而已。

粮草军队都已经准备齐全,剩下的集合剑南道(蜀中)各军府府兵的命令也已经下达送去了,这边李二派出的将军也开始准备出发了,和李毅估摸着的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吏部尚书侯君集为当弥道行营大总管,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为白兰道行军总管,左武卫将军牛进达为阔水道行军总管,右领军将军刘兰为洮河道行军总管,随关中三万步骑一同出发,前往松州,再汇合剑南道府兵,迎击松赞干布,解松州之围。

李毅也被长安城肃杀的气氛所感染,颇感热血,诚心祝愿大军旗开得胜,打的吐蕃落花流水,然后就被李二通知了:

收拾收拾东西,跟着大军一起出发。

李毅满脸黑人问号,我是不是听错了?

第三百一十一章 一定要怂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子的。

这次不是吐蕃大军进击大唐松州,松州告急了吗?然后除了点兵点将的事情之外,朝堂上还有些许的声音开始议论,要不然让太子李承乾也跟着军队一起出去,一来呢可以督军,提升士气,二来可以震慑宵小,吐蕃军队一看到我大唐皇太子亲临,多半就不攻自破,不战自降了。当然,这点多半是拍马屁吹牛逼的事情。

提出让太子李承乾随军的人并不是很多,大部分人还是表示反对的,反对的理由也很简单,虽说跟着大军一起走很安全,多半不会出什么问题,但是万一出事了呢?太子乃是储君,万一死在战场上或者有个什么三长两短的,这可怎么办?谁来负责任?当然了,还有一层理由大家都心知肚明,太子随军出征,万一打输了,太子还当不当了?更何况,李世民软禁李渊才多少年啊,都忘记了?

结果这事情自然是不了了之的了,原本到这里也就该结束了,但是不知道哪个该死的家伙,竟然找到李二,跟李二提了一个建议,什么建议呢?太子李承乾不太好随军出征,但是皇子可以啊!找个皇子随军出征,也不给他军职,就在军中当个吉祥物,一来有皇子在,将士们都能感受皇恩,英勇作战,二来呢,也是代表皇帝陛下,巡守下蜀中各地,让蜀中的老百姓感受下天恩浩荡,施恩于民,这年头当皇帝的也将就曝光率的嘛!

好家伙,这一句话说出来,李二这个从谏如流的皇帝一听,是这么一个道理哈,竟然还拿出来放在朝堂上讨论了起来。

这讨论来讨论去,一部分人自然是反对的,说皇子出征太过危险云云,但是大部分人都并不反对,毕竟说白了就是去当吉祥物去的,也没军职,也不让上战场,有什么危险的,代天巡狩下剑南道挺好的啊。

行吧,既然要让皇子随军,那让谁去呢?魏王李泰?不行,身材太胖了,这身材骑着马往三军一站,将士们会怎么想啊?我们在前线充分陷阵,你皇子倒好,高高在上吃的跟猪一样?吴王李恪?也不行,刚刚才赴任封地呢,现在去给喊回来,再准备随军出发,拜托,大家赶时间呢!

讨论来讨论去,大家竟然半天没想出一个好的人选来,这个时候,人群里弱弱听到一个声音:

“干脆把周王殿下送出去吧,长安城给他搅的乱七八糟,送走省心。”

这话一说,整个朝堂顿时就安静下来了,落针有声的那种程度。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瞬间用眼神交流达成了共识,这话说得……太特么对了啊!

岑本文当时就跳出来了,第一个赞同将周王送走,不对,是让周王跟着大军一同出征,当吉祥物,赶紧送走吧,再不送走,我家里的名画都不保了啊!

那边附议之声满朝堂都是,边上长孙无忌脸色阴晴不定,不过还是没有说话了,魏征也站出来附议了,皇子之中,周王李毅确实最为合适,性子最是摸鱼,可以说是与世无争了,没人比他更适合当吉祥物的了。

道理李二都懂,但是李毅走了谁来更新小说?不行不行,再商量商量换换别人吧。

但是李二就一个人,这边附议让周王殿下去随军出征的人却不止一个啊,再说了,除了李毅之外,也没有人适合了啊,其他的皇子年纪要么都太小,要么就早就不在长安城,去封地了,时间上来不及,总不能让大军等一个皇子吧?

商量来商量去,在太子李承乾不能离开长安城的前提下,竟然还真的就只有李毅一个人适合了,李二那边虽然舍不得小说更新,但是也没有办法,他毕竟只有一个人,赞同李毅随军的却又很多人呢。

没办法,只能决定让李毅随军出征了,当然了,是没有军职没有权限,只是跟着大军一道过去打个酱油,卖个萌,当个吉祥物,振奋士气用的,顺便李二还给力李毅一个命令,那就是随路安抚百姓,探访是否有民怨啊,或者尸位素餐的官员啊等等。

这个命令就很大啊,可以说随便李毅怎么来了,有点像巡查地方的钦差大臣那样,说起来也算是美差了。

只不过李毅一听又要入蜀中了,这次还是跟着大军一起入蜀中,那真是一个头两个大啊,皇子是你们这么玩?随随便便送到前线去的?一帮子大臣,这是公报私仇啊,你们儿子拿钱投资我的生意,没挣到钱那能怪我吗?是李二抢劫的好吧,我的天哪,没有天理了,没有天理了。

李毅除了囔囔自语之外,也没有其他的办法,还能怎么办,去太极殿一哭二闹三上吊,死活不乐意?真要这么干,怕不是要被李二打断三条腿哦,李世民的儿子,能当个贪生怕死之辈?

昭媛娘娘那边听说了李二竟然要送李毅去前线,当时就眼睛一翻差点晕了李毅赶紧好生安慰,把自己只是去当个吉祥物,绝对不会有什么危险的,侯君集大将军肯定不会让自己靠近前线了,没准到了蜀中,也就在益州(成都)待着,美名其曰巡守剑南道,其实就是混吃混喝,等着打仗结束而已,等于一次公款吃喝旅游而已,放宽心放宽心。

李毅虽然说得明明白白的,但是昭媛娘娘还是哭哭啼啼的颇为担心,蜀中毕竟不比长安,发生什么危险谁也说不好的对吧?不过已经决定下来的事情,也不是昭媛娘娘哭哭啼啼就能改变的,李毅也看得很开,不就是出去旅个游吗,自己还能上战场不成?安安心心当个吉祥物,顺便跟着一众大佬们后面混个战功,回头论功行赏,再给我加个官,封个地什么的,还不是美滋滋的?

李毅看得很开,那边昭媛娘娘也就渐渐平静下来,随后就是拉着李毅前后叮嘱了起来,反正一句话:

一定要怂!

第三百一十二章 反正我是吉祥物

周王殿下要走了,长安纨绔们很不舍,由程处亮牵头,一众纨绔们在天上人间请了李毅一顿。

席间大家情绪都很沉重,让人意外的是,岑三郎竟然也来出席了,李毅原本以为岑三郎估摸是死了,终究还是没死。

不过李毅看着大家这副模样,总觉得好像是自己要死了一样。

那边程处亮就说了:

“周王殿下此番出征,定然能够旗开得胜,回来之后就可以和武家二娘成亲了,到时候既建功立业,又抱得美人归,周王殿下此生无憾啊!”

那边李晦又说了:

“殿下此番尽管放心去吧,长安城里有我们帮你看着呢,一切放心,等周王殿下你得胜归来,一定能够看到我们长安城的业务提升到长安城GDP总量的百分之五十!”

那边纨绔们也一起说了:

“周王殿下注意安全啊!”

李毅当时就想掀桌子了,我可去你们奶奶个腿吧,这还怎么回来啊!怕不是出了长安城就要被天降陨石砸死哦!

没法沟通了,跟这些纨绔们还怎么沟通,告辞告辞。

李毅自然是知道长安纨绔们并非是对自己有什么恶意,而是真切实意的希望自己能够平安归来,当然,最好还能漂漂亮亮的打一个大胜仗。在他们看来,既然能够跟随大军一起出征,那多半就能和吐蕃人来一场男人之间的厮杀,不少人还想着把自己的兵刃借给李毅呢,什么兵刃?自然就是纨绔们之前打造的倚天剑屠龙刀,青龙偃月刀,丈八蛇矛,方天画戟……

行了行了,兵刃你们留着吧,这次去当吉祥物的,用不到刀兵,死人我都不一定能见到。

那边李毅就笑着解释了,并且让大家放心,无论如何自己肯定回来的!

这边跟一众纨绔们吃吃喝喝,酒足饭饱之后,把他们都给打发去了长鸽门,李毅就去和武媚娘话别了。

虽说李毅只是去当吉祥物,没什么机会上战场的,再说了这年头的吐蕃军队跟大唐根本没得比,在历史上,作为先锋的牛进达一个人就把松赞干布的军队那是杀得人仰马翻啊,侯君集的主力部队都还没抵达战场呢!

但是此番离去,跟随大军走到松州,估计就要走一个来月了,更不要说李二还让自己巡守蜀中,虽然说李毅打算摸鱼完成任务,但是做做样子的到处走走看看,还是必须要有的,谁知道有没有二五仔回去跟李二打小报告呢?所以说,在蜀中起码也要待上几个月,这一来一回,现在十月份从长安出发,再返回长安城的时候,没准都已经是贞观十三年的夏天了,此去很可能就要走半年的时间,和武媚娘自然是需要好好的话别的。

武媚娘也没有想到李毅突然就要随军出征了,一下子眼睛就红了,抽了半天最后还是忍住了没哭出来,那边李毅也是好一阵的我见犹怜啊,赶紧好生安慰。

然后再三保证安慰,等我得胜归来,回来长安我们就结婚。你在长安城等我,我一定会归来的!

这才让武媚娘点了点头。

这边和长安的一众纨绔们告别,又和武媚娘依依不舍,李毅这才回去皇宫里,做离开长安城前的最后一件事,那就是去和自己的妹子们说一声。

当天真烂漫的公主们被李毅找来,然后说明了李毅自己即将虽大军出征,离开长安城几个月的时候,那些妹子们都愣住了,随后哇的一声哭了出来,特别是高阳公主,红着眼睛一边哭一边抓着李毅的衣服,哇哇哇个不停,李毅也很无奈啊,我能怎么办啊?抓住妹妹们好生安慰了一顿,一会说给你买这个,一会说给你买哪个,然后又说回来给你们带好吃的好玩的,等等乱七八糟的,也不知道是妹妹们哭累了,还是最后被李毅的话打动了,这才没有再哭了,只是高阳公主一扭头跑了,却是跑向太极殿的方向去了。

这次李毅倒是没拦着高阳公主了,巴望着高阳公主去李二那边闹腾,最好能闹得让自己不用去出征最好了,不过没啥可能性。

出发的时间很快就到了,从接到李二的谕旨,到离开长安城前往城外校场与集结的军队会和,前后也就一天的时间,李毅收拾好了行囊,让高宝带着,徐惠就留在了宫内了,纪律严明的军营里肯定是没有办法带女人的,能跟这李毅的也就是高宝了。

昭媛娘娘已经为李毅准备好了好几副的铠甲,什么明光、光要、锁子、山文、鸟锤、细鳞……反正唐十三甲基本快拿全了,李毅看的那是眼花缭乱啊,关键问题是,这些铠甲还真特么的合身啊,也不知道昭媛娘娘都没量过自己的身体数据,怎么能够挑选铠甲挑的这么准的啊?

铠甲虽然全,但是李毅也有个大问题,那就是自己穿得上,走不动啊!这些铠甲大部分都是铁甲,套在身上就跟军营里负重拉练一样,现在李毅可是弱不禁风啊,来到大唐之后,就特么从来都没锻炼过,唯一几次还都是被裴良俊抓住揉捏了筋骨什么的,但是也没练力量啊,这些铠甲套在身上,李毅就感觉到颇为吃力了,更不要说穿着这幅铠甲上战场了,估计没等敌人打过来,李毅自己都要给累趴下了。

得了,别说什么一骑战八方了,这特么铠甲都穿不上了!把自己围成水桶一样的铁甲,比如什么明光、光要、锁子、山文、鸟锤、细鳞这些看都不用看了,李毅也就只能挑挑那些皮甲了,结果皮甲问题又来了。

啥问题啊?勒人啊!想想一样,这皮甲就等于你把皮鞋那种皮革给套身上啊!关键还没有什么软化技术,也就在边缘连接的地方弄点柔软的皮毛遮挡一下,李毅穿在身上那是浑身不得劲啊!

墨迹来墨迹去的,李毅终于特么的挑选到了一套合适自己的开始!拉风,威猛,有派头,关键穿着很舒服——绢布甲。

首节 上一节 109/4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震惊!姚广孝竟说我帝王相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