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投资霸王项羽 第157节
距离杨玉环成为刘阳妾室的婚礼还剩下8天。
这一天,郭子仪和李光弼派人过来通报,他们领兵过来归顺,说是西域都护府留下的汉兵,通过吐蕃人的地盘过来的。
因为系统的能力,刘阳麾下的将士以及大汉子民都会相信,郭子仪李光弼带来的4万唐军还有200万大唐壮年男女,真是从西域过来的汉民。
刘阳看了一下郭子仪和李光弼两个人,发现他们两个人的能力各有千秋。
跟李光弼比起来,郭子仪在后世的名气要大的多,评书演义、戏曲演出以郭子仪为原型的很多,老百姓知道郭子仪郭令公的远远超过李光弼。
两个人比起来的话,从军事谋略看,两人各有所长,不相伯仲。郭子25仪用兵,重在战略谋划,能够充分发挥手下将领的积极性,让他们根据战场形势随机应变,而不在具体细节上一一安排,有点“举重若轻”的味道,所以他的智力比较高。
相对来说,李光弼在两军作战时一定会有很周密、很详尽的作战计划,明确每位将领的职责任务,在细节上抠得很死,有点“举轻若重”的意思,他的统率力比较高。
而且上了战场以后,李光弼重在督战,很少像郭子仪那样亲入敌阵做正面搏杀,郭子仪的武力比较高。
从治军风格看,两人也有不同,比较而言,郭子仪更得军心。郭子仪治军讲究宽严相济,恩威并施,虽是武将出身,会做思想工作,也比较体恤部下,能与将士们打成一片,军士们对郭子仪是“如子弟之望父兄”、“如天旱之望大雨”、“咸鼓舞涕位,喜其来而悲其晚也”等等,是实心实意敬服郭子仪,愿意跟着他干,郭子仪魅力比较大。
而李光弼治军严明,军令如山,一旦有人违反,不管有何情由,都按军规严格处罚,将士们对他畏惧多于敬重,李光弼魅力比较低。
从为人处世看,郭子仪的“情商”要高过李光弼甚多。
郭子仪为人宽厚,待人谦和,很有容人之量,对朝廷忠贞不二,他的军旅生涯充满坎坷,因为宦官鱼朝恩、程元振等人的挑拨离间,他屡立大功之下却多次遭贬,但他从无怨言,一旦朝廷让其复出,他马上高高兴兴上任,从不提条件。他父亲的坟墓被宦官鱼承恩派人损毁,为了大局他强忍悲愤,以一句“这是上天对我的惩罚”轻轻带过,连鱼承恩都被他的大度感动了,以后不再找他的麻烦。正是凭借高情商,郭子仪做到了“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在举国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活到85岁才去世。
反观李光弼,却是一个智商极高、情商较低的人。他为人严肃,生性多疑,脾气暴躁,气量狭窄。就拿他跟郭子仪的交往来说,郭子仪当他上级的时候,他总认为郭子仪会拿他开刀,惶惶不可终日,这是典型的“以己之心,度人之腹”。哪想到郭子仪不但没害他,还向朝廷推荐他当了河东节度使,并把手下一万兵马分给了他。李光 弼跟宦官们不合,生怕进了朝堂被宦官陷害,所以皇帝再三征召,他却执意抗旨不敢入朝,导致部下对他失去信任,他自己也羞愧成疾,郁郁而终,享年只有57岁。
从单纯的军功战绩来看,则李光弼要胜过郭子仪一筹。李光弼是契丹人,出身武将世家,从军后鏖战沙场,升为一方节度使,历经常山之战、太原之战、河阳之战等经典战役,每每出奇制胜、以少胜多,为平定安史之乱立下大功,比较有趣的是他施展的母马计,用500匹母马将叛将史思明军中的1000多匹塞北纯种公马“勾引”了过来,让人不得不佩服李光弼的奇思妙想。
……
现在综合看看两个人的属性值吧。.
第416章
郭子仪:30岁
武力: (基础武力98,玄铁槊加成10点)
统帅:94
智力:92
政治:93
魅力:96
技能:顶级骑兵、顶级射术、顶级统帅、顶级自保、顶级防御、顶级攻城
属性:【强藩畏服】让郭子仪收缴任何一个藩镇兵权成功率100%,可让郭子仪成为万金油,
【单骑退胡】郭子仪善于抚恤蛮夷人马,可让郭子仪统帅蛮夷人马,战力飙升40%,他统帅过的蛮夷人马对他降服,只要他出马,立马平定叛乱。
郭子仪的智力和政治那么高,是完全符合他在历史上的位置,功高震主却能全身而退的名将能有几个人,郭子仪绝对算第一等人物,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中,郭子仪指挥或参与指挥了攻克河北诸郡之战、收复两京之战、邺城之战等重大作战;安史之乱后,他计退吐蕃,二复长安;说服回纥,再败吐蕃;威服叛将,平定河东。他戎马一生,功勋卓著。史书称他“再造王室,勋高一.~代”,“以身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郭子仪不但武功厥伟,而且还善于从政治角度观察、思考、处理问题,资兼文武,忠智俱备,故能在当时复杂的战场上立不世之功,在险恶的官场上得以全功保身。
历史上确实是有郭子仪单骑退回纥的传说,仆固怀恩引回纥、吐蕃入寇,郭子仪率兵屯驻泾阳。敌军围城,郭子仪亲自上阵。回纥兵奇怪地问:“这个人是谁?”得知是郭令公后吃惊地说道:“郭令公还在吗?仆固怀恩说大唐天子驾崩,郭令公去世,天朝无人主持,所以才入侵。郭令公如今健在,大唐天子还在吗?”得知皇帝健在后,道:“我们被仆固怀恩给骗了。”郭子仪派人对回纥人道:“过去你们不远万里,帮助我们平定叛贼,收复长安、洛阳,我和你们共过患难。现你们都抛弃旧友,帮助叛变臣子,对你们有什么好处?”回纥人回答道:“我们本来以为郭令公去世了,不然怎么会来这里。如果令公活着,我们能见他一面吗?”郭子仪便要出城相见,部下纷纷劝阻。郭子仪道:“敌军是我们的几十倍,我们无法抵敌,我要用诚意感动他们。”命人喊道:“郭令公来了!”郭子仪率几十名骑兵出城,面见回纥首领道:“¨〃我们曾一起共患难,怎么如今把这交情给忘了?”回纥人都放下兵器下马跪拜,并道:“果然是我们的父辈。”郭子仪就喊他们一起喝酒,送绸缎结交,发誓和以前一样友好,接着说道:“吐蕃本是与大唐和亲的国家,无端侵略,是不认亲人。吐蕃的马牛布满几百里地,诸位如果反戈攻击吐蕃,就如同拾取一样,这是上天的恩赐,不能失去良机。况且逐走异族获取实利,和我国继续友好,不是(诺吗的)一举两得吗?”回纥人听后,答应退兵。
历史上也有强藩畏服的记载,田承嗣割据魏州时,骄横无礼,但郭子仪遣使至魏州,却向西跪拜,并指着膝盖对使者道:“这个膝盖很久没向人下拜了,今天拜一拜郭令公。”李灵耀占据汴州,不管公私财物,只要经过汴州,一律扣押,而郭子仪的财物经过他的辖区时,李灵耀非但不敢扣留,还命人护送过境。.
第417章
刘阳再看李光弼的能力属性,同样惊艳。
郭子仪:30岁
武力:92
统帅:98
智力:92
政治:74
魅力:74
技能:顶级骑兵、顶级射术、顶级统帅、顶级防御、顶级攻城
属性:【尽释前嫌】让郭子仪和李光弼两个人合作对敌,双方战力都会飙升30%!
【美马计】让李光弼跟草原部族作战,有办法诱拐对方所有战马!
【以少胜多】李光弼在人马远少于敌人的情况下,军队战力和个人能力属性飙升40%,获胜几率100%!
虽然李光弼名气不大,但他足智多谋,善于出奇制胜,以少胜多,是中唐出色的统帅、 军事家,李光弼部下的李怀光、仆固怀恩、田神功、李抱玉、李忠臣、哥舒曜、韩游瑰、浑释之、辛京杲、荔非元礼、郝廷玉、李国臣、白孝德、张伯仪、白元光、陈利贞、侯仲庄、柏良器等大都著名当时,被誉为“自艰难已来,唯光弼行军治戎,沉毅有筹略,将帅中第一”。
说起【尽释前嫌】,很有趣,两位大帅年轻时候很有意思,有CP感,某些腐女完全可以写出他们两个耽美文,安思顺(安思顺与安禄山是非血缘的堂兄弟,虽无血缘关系,但自小亲密,并且兄弟二人都与另一员著名蕃将哥舒翰(cfbe)不睦。然而,安思顺汉化程度较安禄山为深,忠君观念较强。安禄山叛变之前,安思顺曾多次提醒朝廷安禄山必反)任朔方节度使时,郭子仪和李光弼都担任牙门都将之职,但不能和睦相处,虽然同桌吃饭,却互相瞪眼,不肯交谈(有趣有趣)。后来,郭子仪接替安思顺任节度使,李光弼就有意离去,心里犹豫不决。十天后,唐玄宗下诏命郭子仪率兵东征,李光弼进入官衙见郭子仪说:“我情愿一死,只求你赦免我的妻儿子女。”郭子仪即刻走下堂来,搂着李光弼上堂,流着泪道:“当今国家遭逢乱事,连皇上避难去了。没有你的协助,我怎么能够出兵打仗呢?现在哪里是心怀私怨的时候呀!”于是互相扶持对拜,共谋破贼大计。
说起【美马计】,也是确有此事,很有趣,李光弼曾经领兵守河阳,与史思明对持了一年。史思明有一千多匹战马,每天在河南边洗马,用来显示他的马多兵强。李光弼便在诸营中选出母马五百匹,等史思明的马下河时,他把母马赶下河,因为母马都有马驹在城内,所以母马不间断地嘶鸣。思明的战马听着母马嘶叫,便渡过河来,李光弼都赶进了军营,哈哈哈,太有意思了。
说起【以少胜多】,李光弼好像好多次都是如此,最经典的是太原之战,叛军史思明、蔡希德等发兵十万进攻太原,当时李光弼手中只有不满万人的弱卒,听闻史思明即将攻城,都非常害怕,想要筑墙抗敌。李光弼说:“太原城方圆四十里,叛军快到了才修墙,只能空耗人力。”在兵力悬殊情况下,李光弼一面防御固守,一面守中有攻。他让战士从城中挖地道通城外,打击敌军;他还在城上安装石炮(抛石器),击毙大量叛军;地道后来挖到史思明大营,俘斩叛军一万多人。此时,叛军内讧,安庆绪杀父安禄山,自立为帝,史思明退兵范阳,留驻的蔡希德等人疲惫不堪。同年二月,李光弼率敢死队向叛军发动进攻,斩首七万余级,缴获大批军械。太原之战取得完全胜利。太原之战是平乱战争第一次重大胜利和重要转折点,是以少胜多、以弱制强的典型战例。
……
刘阳准备任命郭子仪和李光弼担任前锋,攻打益州,他们两个人的合作,应该能够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第418章
马超、庞德、赵云、典韦、荀攸、刘晔、杨任等人看到郭子仪两个人带领了4万唐军,又看了那200多万大唐壮年男女,他们没有怀疑这些人是从西域来的,对主公的霸业更加充满信心。
他们觉得,就连西域那边有这么多人慕名来投,足以见得主公仁义之名已经远播四方。
有很多的人跟随一个主公,不在乎这个主公对他有多好,更加在乎的是跟这个主公有没有希望,像张松已经升为益州牧刘璋的别驾,其实算是位高权重,为什么他会背叛益州牧刘璋,那是因为他在益州牧刘璋那里没有看到希望,他在刘备那里看到了。
同样的,越来越多的人才过来投靠刘阳,就是因为他们在刘阳这里看到了希望。
看到希望和看不到希望差距有多么大?
袁术那边招募人才都是要世家人物,普通的寒门人才根本在那里找不到官位,看不到希望,所以真正有才华的人都不会去袁术那里,而是去曹操那里,为什么曹操那里后来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就是因为他求贤若渴唯才是举,不论什么样的人才都在他那里能够看到希望,所以人才就越聚越多,就越来越有成功的可能,也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才往他那里去,反观袁术那边人才凋零。
刘阳依然用他原来参军机制重新编练唐军,让唐军的战斗士气和战斗意志提升很多。
这种召唤过来的将士,他们对刘阳的忠诚度是 ,愿意为了刘阳随时牺牲生命,所以更加牺牲不得,所以需要更加精锐的装备和更加完备的编制,保证他们战损最少。
战损最多的应该是这个时代的胡人雇佣兵,就是雇佣鲜卑、乌桓、西羌、南蛮、山越等各个部落壮丁形成的人马,以后要成为正面对敌的主力军,将来他们获取战功之后才能加入大汉民族,战死的话,他们的家人~可以加入大汉民族。
郭子仪和李光弼他们两个人,如果论军功,还是李光弼比较大,但是李光弼身上有一个非常致命的地方,他不是汉人,他是-契丹人。
但是刘阳并不觉得李光弼是契丹人,就值得怀疑,因为李光弼是读《汉书》长大的契丹族铁汉,就像《天龙八部》里面的乔峰一样,深受汉人文化熏陶长大的,他就是汉人,不再是契丹人!
就像2020年的有一部电视剧里面《燕云台》(很多人吐槽糖糖演技,可刘阳依然觉得糖糖很美),韩德让是汉人,皇后萧燕燕是契丹人,但是萧燕燕深受韩德让的影响,后来就渐渐变得就像汉人一个样子。
·· ·····求鲜花· ····
而且契丹人后来基本上被汉人同化了,这种融化于汉人群体里面的,基本上也可以当做汉人。
原来刘阳一直耿耿于怀李世民的鲜卑血统,后来他想通了,别说李世民只是来自于母系的鲜卑血统,就算他是父系的鲜卑血统,只要他所言所行都是我们大汉民族的文化,不要像蒙元满清那样为了满足他们小部分族群的利益牺牲大部分族群的利益,其实都是可以接受的。
......... .... 0
为什么我们耿耿于怀蒙元和满清,甚至觉得我们那个时候做了亡国奴,就是因为他们虽然接受了大汉民族的文化,但依然还是把我们主体民族中大汉民族当成亡国奴一样的奴役,如果满清八旗贵族能够像李世民他们那样的毫无芥蒂,把自己融化在汉族里面,我们大汉民族还有什么好耿耿于怀的呢!
如果满清八旗贵族真的能像李世民那样,不是把大部分的精力都耗在提防压榨主体民族大汉民族,而是努力的发展整个中华民族,也不至于落到后世的下场!卜.
第419章
现在再说一下这位汉化契丹人李光弼,他跟赵云还有一点点缘分。
他虽然名气不如郭子仪,却是绝对有勇有谋的智将,同时还是名的硬骨头。
他自从踏上战场,眼里就只有战局,天大地大都没有战事大,为了打赢战争,天王老子的命令也可以不听,权贵太监说怼就怼,八年安史之乱里,一边浴血奋战,一边背后不停挨皇帝和宦官们的坑,竟还亲手把唐朝救回来,可见大唐真的是 很好命。
可这位除了当朝天子这位谁都没有跪过的李光弼,居然曾经面对一群身份低微,且自己也许都叫不上名字的人,弯下了膝盖。
当初安史叛乱突然爆发的时候,那个曾经诞生过英雄赵云赵子龙的常山郡曾经进行异常顽强的抵抗,可由于当时昏庸的宰相杨国忠瞎指挥,常山郡还是沦入安史叛军之手,随后遭到了叛军报复性杀戮,待到李光弼收复常山时,这里已是一片尸横遍野!
李光弼看到如此如此惨烈的场景,郑重下马,身穿白衣素服,向着满城幸存的常山军民们郑重下拜:“常山沦陷,军民蒙难,这是我作为一个军人,最大的耻辱痛楚,接下来的余生,我将手刃安史叛军,为死难乡亲复仇。”
为什么有白痴的皇帝和无能善于妒忌的太监们不断挖坑,李光弼依然还能够把大唐就回来,就是因为李光弼这么一跪,跪出来的,不再是一群只知喊打喊杀求富贵的乱兵,而是一群一往无前,担当军人使命的铁军!
后来李光弼果然如他诺言,史思明率二万骑兵直压常山城下,李光弼五千人马以逸待劳,守城不出,分属下兵马为四部,以劲弩五百连番射敌,叛军死伤惨重,只得退兵。当叛军在野外吃饭时,李光弼派轻骑数千,突然袭击,一举消灭叛军五千,收复常山郡九县中的七县。其后,李光弼与好搭档郭子仪大破叛军,斩首四万级,俘一千余人、战马五千匹。河北十余郡闻讯,纷纷重新归顺了唐军。
郭子仪明显情商更高,所以使得他的仕途看起来比李光弼要平顺的多,但在整个过程中也是不断的被人挖坑,最让人发指的是,郭子仪抵御吐蕃时,大宦官鱼朝恩指使人挖掘其父坟墓,幸好郭子仪高风亮节,容忍了这一切,要不然,天下又是一番大乱。
却说那个大宦官鱼朝恩真的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好像他被阉了是郭子仪干的一样,一直反复针对郭子仪!
唐朝乾元元年,唐肃宗命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十万大军讨伐安庆绪,因为肃宗不相信二人,不设主帅,只派不懂军事的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总揽诸军.. .....鱼朝恩瞎指挥,相州一战唐军大败,他却把失败的责任全部推到郭子仪身上,导致他兵权被夺,贬为一个闲官。
762年,唐代宗想重用郭子仪,又是鱼朝恩从中作梗。
763年,吐蕃进攻长安,唐代宗出逃,最终靠闲置的郭子仪帮忙解了围,但功劳却被鱼朝恩夺走了。
唐代宗大历年间,郭子仪奉命入朝。鱼朝恩听堪舆师说郭子仪堵其官运,于是就掘了郭子仪的祖坟。深知郭鱼恩怨的人都感到不安,担心郭子仪掀起一场报复风暴,郭子仪却说:“我在外面带兵打仗,士兵们破坏别人的坟墓,我也无法完全照顾得到,现在我父亲的坟墓被人挖了,这是报应,不必 怪人。”就这样,一场大风暴被他的一句话消弭于无形。
……
只能说大唐的国运还没有彻底衰弱,就算是那些皇子皇孙(归根结底还是皇帝对宦官太纵容了)不停的作,郭子仪李光弼这些忠勇之士依然忠心耿耿。
但刘阳绝不容许宦官的存在,他一定会找到合适取代宦官的存在,比如强化女官制度。
他就不信,女人无法取代宦官成为大内主流人员…….
第420章
在郭子仪的队伍中,刘阳看到一个真正来自西域的人。
郭子仪的亲侄子,1000多年的历史里面几乎被无视的一个人,孤守安西都护府五十三年的大唐铁血郡王—郭昕!
天宝年间正值盛世,郭昕没有在他叔叔的帐下,而是来到安西从军,当年他还是一位满怀热望的毛头青年,盼着在大唐最精锐的安西军里开疆拓土。
公元750年,大唐安西节度使高仙芝消灭石国后,大唐在中亚的势力拓展至啊富汗一带,中亚五国完全纳25入到大唐帝国的势力范围内。
上一篇:人在朝堂,女帝是昏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