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第96节

………………

李自成和罗汝才联军的前锋是之前负责打探消息的高一功,领三千人马先行往开封赶来。

“快点快点……”一路上,高一功不断地催促,“那孙传庭是个疯子,粮食都还没熟就开始收割了,真得是个败家爷们!”

“就算抢不到粮食,也绝对不能让孙传庭把粮食都收割了,速度再快些!”

“……”

之前已经探听到,孙传庭在抢收粮食,也是如此,流贼这边才提前往开封进发。其中高一功的任务之一,就是尽量破坏孙传庭抢收粮食都意图。因此,一路上他都催得急。

一般而言,军队行军,那必须要有探马在前方探路,遇到河流要探明深浅,遇到树林要探明有无埋伏,遇到村落也要踩点等等。

但是,这一次,高一功为了尽快赶到开封,那是匆匆赶路。

探马都还没回报呢,他就已经领着人马赶到了。甚至探马还在查探,他领着人马就超过去了,以至于探马不得不放弃,又赶去队伍的前头。

这种说起来,也算是兵家大忌,对于打惯了仗的高一功来说,有点不可思议,他竟然会犯这样的错误。

可其实也正是高一功是打惯了仗,因此他就不会规规矩矩得打仗。根据消息判断,开封城里大部分都是民壮,压根就没什么正规军。而在开封周围,也是没有朝廷官军。

再说了,如今孙传庭都在抢收粮食,然后忙着守城,他没有兵,也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跑来伏击!

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高一功才会领着人马急急赶路。

再退一步,他手中骑军都有一千左右,再加两千步军,是流贼中的老卒。真要有埋伏的话,那得要多少才能吃掉他?

这根本就是不现实的事情!

这天下午,离开封还有一天左右的路程时,在官道的两侧,有一片树林。

探马有往那林子里去,但是,紧随其后的高一功,压根就不管探马,领着人马在继续赶路。

事实上,这个时候,探马也是应付一下而已。下意识地就认为,这个林子也肯定和之前的一样,压根就不会有什么人。

“快一点,再多赶一点路,晚上好好休息,明天就到开封了!”高一功大声喊着,让亲卫去催促后面的步军加快速度。

到了明天,临近开封,那就不能这样赶路了。必须要有充沛的体力,不管是人还是马,也不能像现在这样把队伍拉得老长。

如果真要这种状态去到开封城下的话,指不定那个孙传庭会看到机会而出城交战。

他正在想着时,忽然,就听到他的亲卫大声惊呼了起来:“干爹,有情况!”

明末武将都喜欢收干儿子。最有代表的,是毛文龙,几千个干儿子。还有张献忠,也同样收干儿子,最有名的就是四个。

高一功也同样如此,亲卫事关自己安危,也多是他平时看到好苗子而收的干儿子。

此时,高一功一听,顿时一惊,连忙转头看去。

158 刘伟超给崇祯的启示

骂完之后,理智恢复,崇祯皇帝却也无可奈何。

如果他真不给的话,山海关那边真投靠了建虏,那他在目前是无法承担这个后果的。

虽然说,山海关那边投靠建虏的可能性极低。

毕竟山海关那边,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他们的家小都在关内。

如果他们投靠建虏的话,那就意味着家小都得死!

很大的可能性,他们只是以山海关之重要性为依仗,想要多赚钱而已。

归根到底,还是一个字:“钱!”

当然,也有可能,那边确实也需要钱粮。

可之前的松锦之战,崇祯皇帝当初是把手中所有的钱粮都拨了过去的。

人没了,钱粮都有剩余的吧?

这个事情,到底该怎么处理?崇祯皇帝心中想着,还是有些犹豫。

和群臣商议,他怕事情不密,传到山海关的话,很可能会引发一些不好的变化。

好在如今的崇祯皇帝,还有一个人可以商量,并且效果还非常好的。

于是,他屏退了所有人,拿出手机开始联系另外一个世界的朋友。

视频很快接通,刘伟超带着微笑出现在手机中。

崇祯皇帝和他越来越熟,也能帮到刘伟超,再和刘伟超说话时,就没有再像以前那样有顾虑。

这一接通,就听他对刘伟超说道:“朕这里有个事情,想着你帮忙合计一下该怎么办?”

这是参与国家大事啊,刘伟超自然是非常感兴趣的,当即便回答道:“好,你说!”

从视频背景能看出来,刘伟超在他租的那个县城的房子里,不会有别人打扰,说话自然就方便了。

于是,崇祯皇帝便把辽东巡抚这份奏章的事情说了下,然后问刘伟超道:“朕想知道,这个黎玉田最后的结局是怎么样的?”

他的想法,就是通过臣子原本历史上的结局,来看看这个臣子到底是不是对大明忠心!

这种方法,不得不说,作弊了啊!

刘伟超一听,当然没问题,立刻放下手机,去电脑上搜了下,然后便重新拿起手机之后,对崇祯皇帝说道:“这个黎玉田是最后一任辽东巡抚,一直参与之后的一系列事情,包括把山海关献给建虏,说是为你报仇,四个月后就正式投降了建虏。”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面露怒意,恨声说道:“该死,该死,该死!”

见他这样子,刘伟超想了下,还是实话实说道:“要我说,这个时候,他未必真得会去投靠建虏。不过他对大明的忠心,肯定也没有那么多!大概率来说,这个时候,他们献关投降建虏的可能性很低。”

“可是,山海关太过重要!朕无法承受万一的可能啊!”崇祯皇帝听了,说出了他的担忧。

说完之后,他又恨声说道:“可惜勇卫营还在扩军,京营还没整顿。朕手中要是有了这两支强军的话,又岂会被山海关那群人给威胁!”

事实上,山海关那群人威胁,都是惯犯了!

建虏第一次入侵京畿之地的时候,祖大寿就做过这事。崇祯皇帝没有办法,把这种等于谋逆之事当作没发生过,还被迫许下诺言,绝不追究祖大寿。

还有,关宁军还闹兵变,把原辽东巡抚毕自严给绑了羞辱,以至于毕自严上吊自杀。

说真的,关宁军在崇祯皇帝的印象中并不好,可是,他却没有一点办法。

如今,要是强军已成的话,他就不会再任由关宁军威胁了。只是很可惜,强军还在建设中。

那些钱粮,是他不要脸了,一口气查抄了很多家,好不容易才有的,都不放心户部那边,直接他自己掌管。

只有这样,他才能知道每笔钱粮的用途,才能把钱粮花到强军上面去。

可是,关宁军又惦记上了他手中的钱粮。就他本心来说,真是一个子都不想给。

听到崇祯皇帝的想法,刘伟超灵机一动,便对他说道:“这个事情,你可以拖啊,尽量多长点时间,等你勇卫营扩军完成,至少手中有一支强军的话,你不就有底气了!”

崇祯皇帝听了,心中顿时一喜,连忙问道:“朕该怎么拖?”

刘伟超刚才已经冒出了一个想法,就回答他道:“他不是说关宁军那边士气不振,钱粮不足,所以要求你拨款么?而你不是觉得他是个借口而已么?既然如此,你就派人去山海关去核实关宁军的实际情况,告诉他们,钱粮可以给,但是要核实清楚了,那么该给多少就给多少!这个事情一搞,至少几个月吧?”

顿了顿,他又补充说道:“对了,你可以派信得过的人去。去之前,把你的意思说清楚。这样一来,他办事更墨迹一点,那时间不就拖得更久了?”

“妙,妙啊!”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大喜,连声称赞,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随即,他又问道:“那朕该派谁去合适呢?”

“……”一听这话,刘伟超就有点无语了。

这个事情,他隔着一个位面,还真不好说得啊!

不过看到崇祯皇帝期待地看着他,想了下便提议道:“首先,这人得对你忠心,没有别的方法的话,你可以参考他的历史结局,至少是殉国的。其次,这人知道变通,能很好地执行你的意图,又能稳住山海关那边,也就是要有地方上,或者管理军队方面的经验,军政经验都有是最好的!”

本来的话,崇祯皇帝心中有一个人选,就是新任左都御史黄道周。这个人,他还是放心的。

不过一听刘伟超的话,顿时就把黄道周给否了。

原因无他,黄道周的忠心是有,并且也是清廉,可却无带兵经历,说话还太冲。派他去,很可能会好心办坏事!

那么派谁去好呢?一时之间,崇祯皇帝还没法决断。

不过不管怎么样,至少是知道该怎么做了!

心中轻松之下,崇祯皇帝便换了个话题,问刘伟超道:“你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

刘伟超一听,当即笑着对崇祯皇帝说道:“我正想告诉你这个好消息呢!那十万块钱,我已经收到了。换去年,大概是我一年的收入,就这么一下搞定了!”

“咦,你一年不是有十来万么?”崇祯皇帝一听,还是疑惑地问道。

刘伟超听了,笑着说道:“那是税前,我的收入,都是要交税的,还要交五险一金等等,到手的钱,也就十万左右,再吃吃喝喝什么的,去年我也就存了八万而已。”

“哦?”崇祯皇帝一听这个“税”字,那是眼睛顿时一亮,连忙问道,“所有收入都要交税?”

顿了顿,他又补充问道:“还有,那个五险一金又是什么税?朕怎么就听不出来呢?”

刘伟超一听,便给崇祯皇帝解释道:“当然,所有收入都要交税,这个叫个人所得税,如果是企业的话,那就是营业税。总之,所有收入,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都是要交税的!”

顿了顿,他继续解释第二个问题道:“所谓五险一金,是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及住房公积金。”

“???”崇祯皇帝听得一脑门地问号,这到底是什么税?

怎么听着,好像怪怪的。

于是,他便又问道:“养老,看病,没活了,受伤和生孩子都要交税?你这朝廷也太苛刻了吧?”

“……”刘伟超一听,顿时无语。

这崇祯皇帝的理解力,真是堪忧啊!

不过随后一想,好像也不能说错。

于是,他就给崇祯皇帝详细解释道:“和你想得有出入,听我解释。”

“嗯!”崇祯皇帝一听,立刻“嗯”了一声,然后聚精会神地听着。

只听刘伟超对他说道:“对于企业来说,确实要为这些名目交钱,相当于是交税吧。不过这个好处不是给朝廷的,而是给员工。员工如果发生这些名目的事情,就能有钱拿,从而保证了员工能更加没有后顾之忧。至于住房公积金,这个也是类似,就是关于买房子用的。”

大概说了下之后,他就把这五险一金的具体规定,详细得给崇祯皇帝解释了一遍。

这些话,崇祯皇帝一直在认真的听着,惊讶的表情不时显露出来。

很显然,后世的这些做法,都是他之前从来没有想过的。

因为刘伟超的关系,他在玻璃厂和兵仗局那边的时候,就有亲自询问工匠,解决工匠的后顾之忧。并且,他也看到了,效果非常好。

不过他解决工匠的后顾之忧,远不是后世这样系统性的。甚至可以说,他这个只是有一次没一次,随意性很大。

如果他不持续关心工匠的事情,说不定以后就又回到从前。

首节 上一节 96/3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隋唐:开局遭李娘子逃亲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