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第240节

这种事情,对于读书人来说,第一时间肯定是不信的。

真要相信祖宗会显灵的,也就不会有那么多数典忘祖的了。

比如,自称是范仲淹之后的范文程,真要相信祖宗会显灵的话,除非他是假冒范仲淹后人,否则绝对不敢投靠鞑虏来谋害自己的国家。

想想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竟然知道自己子孙给天下万民制谋划了无数惨案,绝对会显灵灭了这个不肖子孙的。

他这边在想着,孙传庭那边最终还是皱眉说道:“来人,传令各军议事!”

虽然崇祯皇帝在给他的旨意中,就有给他说过,已经八百里加急给三边总督堵胤锡那边,让他协防新任四川巡抚吕大器,守好蜀地的。

但是,孙传庭不敢担保,四川那边已经做好准备了。通讯不便,就是这点麻烦。

而孙传庭这边之所以稳扎稳打,徐徐南下的另外一个原因,也有考虑四川那边局势,就怕那边还没来得及准备,以至于被流贼大军冲入了四川。

真是没想到,这边还没有威胁到李自成那边,他竟然就先一步图谋四川了!

看着传令兵离开,孙传庭也不在城头上待了,正准备下城头的时候,忽然又见有快马飞驰而来,向他禀告道:“大人,左良玉所部三万人左右已于昨日夺取夔州!”

一听这话,孙传庭等人,包括李岩,全都是非常震惊。

他们都没想到,左良玉竟然先一步蹿入了四川!

看来崇祯年间的总兵,就左良玉混得风生水起,不是没有道理的!

………………

等到了下午时分,各路将领在规定时间内,纷纷赶到南阳原本府衙所在,也就是如今孙传庭的行辕。

他们都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在孙传庭出来之前,互相一打听,就由孙应元说了情况。

一听是这,说真的,这些带兵将领,心中其实还是有点意见的。

如果按照他们的想法,那会这么稳扎稳打,直接就冲上去,不给左良玉这些贼寇以应对的时间,干掉就是了。

也就是文官比较麻烦,要讲究这讲究那,现在好了,被左良玉给跑了吧!

不过他们再有意见,也不敢说出来。毕竟孙传庭的威望在那摆着,不说是他们的统帅,就是以文制武这种刻在骨子里的观念,也影响着他们的。

没多久,规定时间到,孙传庭便从后堂转出。跟在他后面的,还有李岩和红娘子。

这个情况,让流贼出身的将领,比如蔺养成等革左五营的人,甚至包括袁时中都吃了一惊。

李岩和红娘子,是李自成的人,他们大都见过面的。

特别是李岩在李自成军中,那是正儿八经地举人出身,而红娘子又是女将,他们这一对,就更是会印象深刻一点的。

这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还跟在孙传庭的身后出现,实在是出乎了他们的意料。

孙传庭一伸帐,便大概给手下将领说了下情况,然后便说道:“本官已经传令给保定总督,让他派出军队分两路接应。其一是西进开封,然后南下南阳,作为我们后军;第二路,沿运河南下,随时西进,堵截流贼可能东窜后掉头北上之路。”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便严肃了表情点将道:“陈永福、蔺养成何在?”

陈永福和蔺养成一听,立刻出列,抱拳回应道:“末将在!”

谷</span>  孙传庭当即发号施令道:“你们两人,领本部人马立刻启程,从东线唐县南下,经枣阳进逼襄阳!”

“末将遵命!”陈永福和蔺养成双双抱拳领命道。

“袁时中、贺一龙何在?”

袁时中和贺一龙听了,立刻出列,抱拳回应道:“末将在!”

“你等二人,领本部人马,西出浙川,过党子口,夺勋阳、均州和谷城一线。”

孙传庭的军令一出,袁时中和贺一龙便没有犹豫,立刻抱拳回应道:“末将遵命!”

孙传庭扫视其他人,又沉声喝道:“其余众将,随本官走新野,到襄阳!”

“末将遵命!”大堂内,响起了更为响亮的回应声。

这个布局,还是平推方式向南推进,不过速度上要比以前快多,不再是占据一地,先安抚一地,而是直逼襄阳一线。

至于因为速度过快,可能会导致有部分地方有残余贼寇作乱,孙传庭就把这个事情交给了保定总督那边。

虽然这么一来,会更多的消耗钱粮,但是前方战事并没有完全按照预计地进行,也就只能因地制宜地改变计划了。

甚至可以说,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战略改变。

刚才在后堂的时候,李岩就向孙传庭提出了一个更大的谋划,得到了孙传庭的肯定,才会有调动更多军队加入战局的变动。

这个事情,孙传庭只给他这些手下将领透露了一部分,至于其他没有透露的,是他觉得他的这些手下将领还没有必要知道的。

他的这个新的战略布局,孙传庭第一时间用六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到京师,报给崇祯皇帝的。

崇祯皇帝一见,不用说,就拿出手机,向刘伟超发起了视频通讯请求。

对于重大的事情,他已经养成了习惯,肯定是要问过刘伟超的意见。

视频一接通,就见刘伟超笑呵呵地出现在手机中。

崇祯皇帝知道他那边方便接听的,便对刘伟超说道:“刚才孙卿……孙传庭发来了急报,说左良玉突然蹿入了蜀地,而李自成原本也是想入蜀地的。孙传庭担心蜀地还没准备好,会大乱,由李岩提议……”

刘伟超听到这里,有点好奇,当即问道:“李岩,哪个李岩?李自成手下那个么?”

“嗯,是的。”崇祯皇帝一听,便微笑着解释道,“这个李岩,带着他的那个红娘子,主动来投了,也是他带回的消息,说是李自成也想入川。”

解释了之后,他便继续说他原本的话题道:“李岩提议,趁着这次混乱的机会,有可能解决大部分流贼。他这边会说动革左五营那边的人,和他一起去说服李自成的手下接受招安;然后还要求李定国和刘文秀也南下,他们去说动张献忠的手下接受招安。”

说到这里,看到刘伟超好像有点想不通的样子,崇祯皇帝就继续解释道:“李岩的说法,是说如今因为左良玉的先一步入川,打乱了李自成的部署,加上李自成所部本来刚吞并了罗汝才的人马,还没完全安抚住的,因此他估计,李自成的军师宋献策必然会劝李自成南下胡广。这么一来,也会和张献忠那边冲突。”

一口气说了那么多,崇祯皇帝缓了下,然后才又接着说道:“不管李自成和张献忠会有什么样的冲突,混乱肯定是免不了的。因此这就给了朝廷机会,派人去招安的话,应该会有更多的人弃暗投明的!”

听完这话,刘伟超马上说话道:“我有一个问题,让他们原本的手下,就是李自成的手下去劝李自成的人接受招安,张献忠的手下去劝张献忠的人接受招安,这好像不合理啊,混江湖的,不是讲究一个义字么?反过来去对付他们的原本的兄弟,会答应么?”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一笑道:“这个事情,孙传庭在奏疏中也有提到了。应该说,就是考虑到李定国和刘文秀可能会不大愿意,因此李岩还给了说服他们两个人的理由!”

“哦?”刘伟超一听,不由得非常好奇,连忙问道,“什么理由?”

这个李岩,该不会是混江湖出身,因为不知道江湖上最重一个义字。接受了招安,这就等于背叛了兄弟,还要反过来去挖原来兄弟的墙角,对于一般混江湖的人来说,这应该是没法接受的吧?

在刘伟超看过的不少电影电视剧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但凡是这样做的,那就一定是反派!

按照史书上对李定国和刘文秀他们的描述,应该不至于会这样做吧?

这么想着,说真的,他非常好奇,李岩到底是给了孙传庭什么建议,能够说服刘文秀和李定国去帮朝廷对付张献忠那边?

崇祯皇帝倒是没有刘伟超这么惊讶,毕竟他是皇帝,对于这种认知,和刘伟超完全是两样的,以为在他看来,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因此,见到刘伟超好像很惊讶地问话,他反而有点不解,便把李岩说得劝说理由给刘伟超说了。

356 追赃助饷

“那个李岩说,江湖上一般认为,招安后的江湖人去对付原本的江湖兄弟,不管他们是用什么手段,那都是背信弃义,是被江湖人所不耻的。但是,他认为,此乃谬论!”

崇祯皇帝似乎很喜欢李岩的理由,因此说话间,都带着赞许的意味,继续给刘伟超说道:“他认为,以前是官逼民反,百姓活不下去而造反。可如今,朝廷已注重民生,惩治贪官污吏的决心之大,也从未有过……”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又给刘伟超解释道:“他是指朕不但连兵部尚书、首辅这类高官都不姑息,甚至连犯法之国公、藩王也不轻饶。还有手握兵权的左良玉,也是要严肃法纪。”

刘伟超听得微微一笑,难怪崇祯皇帝会高兴,这不就等于是变相地在夸他嘛!

只听崇祯皇帝继续对刘伟超说道:“如此一来,如若他们再造反,就是陷百姓于水火之中,是为不义。再者,如今朝廷官军强大,打败消灭他们更不是难事。如果李定国和刘文秀他们顾念以前的结义之情,兄弟之情,就应该是去劝他们早日弃暗投明,如此不但能早日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更能让他们曾经的江湖兄弟也有一个好的归宿。如若不做,反而是对原来的江湖兄弟不义!”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便笑着问刘伟超道:“你觉得怎么样,朕感觉他说得很有道理!”

刘伟超听了,也是笑着说道:“还真是,这读书人就是会说啊!很强!我觉得可以,你去试试。如果能让李定国和刘文秀出面去对付张献忠所部,招安那边人的话,我觉得效果也会好很多。并且让李定国和刘文秀认识到,他们这么做其实是为他以前的兄弟好,估计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都不错,做事会有事半功倍之效。”

他是真得不得不承认,这个李岩真得会说,之前造反有理,之后招安有利,总之,怎么都有理!

当然了,至少在刘伟超看来,实际情况大概也差不多。

明末的动乱,基本上是在天灾人祸之下,活不下去之后造反的。只不过大部分造反的,又会去祸害其他能活得下去的百姓活不下去,就失去了起义的正义性。

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在流贼转为建立根据地之后,性质就会变了。比如李自成,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还开仓放粮,注意民生,就开始蜕变了。

张献忠也是,建立大西国,开科取士,并委派地方官治理,那就不再只是破坏地方了。

不过因为崇祯皇帝有了金手指,他的势力范围原本就大,底蕴更强,就能迅速扭转局面。对于天下百姓来说,只要是能早日天下太平,那就是最好。

想到这里,刘伟超忽然想到了一个其他可能性,如果他的这个影子手机不是到了崇祯皇帝手中,而是到李自成手中,或者张献忠等其他人手中,那明末又会变得怎么样?

又或者,这个位面不止自己是时空通讯的用户,而是有好几个,然后影子手机落到了不同人的手中。比如皇太极或者多尔衮一个,崇祯皇帝一个,李自成一个,张献忠一个什么的,那么明末的局势又会怎么发展?

想了一下,有点想不出来。刘伟超不由得笑了,要是把这个点子说给那些写网络的,再赞助他们一笔钱,看他们会写出什么样的?

“你笑什么?”崇祯皇帝看到刘伟超突然笑了,便有点好奇地问道,“可是还有不妥?”

刘伟超一听,回过神来,便连忙摇头说道:“很好啊,没有不妥……”

说到这里,他想起什么,便对崇祯皇帝说道:“如果真要说不妥的话,怕是用兵规模要一下增加好多,你的钱粮能支撑么?”

崇祯皇帝一听,也是有点头疼道:“是啊,就是钱粮,特别是粮食是个问题!朕不想伤及恢复中的民生,可要是从沿海运送粮食去中原内陆的话,路上消耗的粮草就不知道有多少。但是,孙传庭这个计划,朕看着不错,也不想错过!”

刘伟超听了,想了一下说道:“如今已经是六七月份了,郑芝龙不是会从南洋运粮么?可以催催他,多运一些。并且南方那边的番薯应该产量比较大吧,可以磨成粉晒干,也方便存储运输。另外,最好能再把地方乡绅手中的钱粮也用起来。”

各地藩王的钱粮用起来,这是之前就在做的了。但是,如今战事往南方移了,那边的藩王不是已经被流贼杀了,就是没有藩王地盘了。总体来说,明朝的藩王都是在中原及中原北部,南方就很少了。

不过南方藩王虽然少,但是有钱士绅多啊!很自然地,就想到了他们手中的钱粮。

崇祯皇帝一听,有点皱眉说道:“士绅的钱粮么?那朕要让厂卫先去查下,看那些人家比较富,要不然,都不知道要抄多少家才能凑够军需物资!”

“……”刘伟超一听,顿时就无语了。

看来崇祯皇帝还真是抄家抄出甜头了,满脑子都是抄家。

感慨了一下之后,刘伟超不得不提醒他道:“你是皇帝啊,他们是你的子民,满脑子都惦记着你子民的钱袋子,你是怎么想的?”

这个话,要是穿越过去,当着崇祯皇帝的面,那他肯定是不敢说的。然而,如今两个位面,一个手机联系,就无须顾忌这么多了!

崇祯皇帝估计在刘伟超面前,也已经皮实了,一点都不在意这个话,只是笑着说道:“朕就不信了,那些有钱乡绅会没个错处?朕一样可以秉公执法,不会乱来啊!”

刘伟超听得无语,便提醒崇祯皇帝说道:“你这个,和李自成的追赃助饷有什么区别?知道为什么李自成最终没有得到天下么?就因为他这个追赃助饷的政策一直不变,失去了乡绅的支持。用我们的话说,就是中产阶级的支持。”

其实古代的情况还有所不同,当然,各种差别,刘伟超也没必要说,解释起来也是麻烦。

他说到这里,顿了顿之后又补充说道:“我怀疑李自成之所以到了后来也不改变追赃助饷的政策,估计就是和你一样,觉得这样来钱容易。但是,那是人,不是猪,会反抗的。”

此时的崇祯皇帝,不但是因为李自成如今是流贼鄙视他,更因为刘伟超给他说过的历史上,进了京师却坐不稳位置,很快被建虏赶走然后一命呜呼而鄙视。因此,听到刘伟超拿他和李自成比了,顿时就开始检讨自己。

“那朕该怎么做?”想了下,崇祯皇帝还是咨询刘伟超道。

刘伟超听了,想也不想地就回答道:“抄家只能是权宜之计,是树典型用的。不能每个贪官污吏,或者有点问题的都是抄家。要想中兴大明,并且让大明成为全球最强大的国家,你就要整合大明的所有力量,捆绑利益,齐心协力,才能做到你想要做到的事情!”

这个观点,他以前说过。崇祯皇帝此时听了,便立刻想起来。

首节 上一节 240/3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隋唐:开局遭李娘子逃亲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