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皇叔,请匡扶汉室吧

皇叔,请匡扶汉室吧 第17节

赵该虽然有些惶恐,因为今天发生的事情,跟今天聊起的话题,都过于的大逆不道。但是,他还是找了个凳子,坐下说话,听听主公到底有何打算。

于是,刘虞开始忽悠。

“自黄巾之乱始,天下动荡,豪杰并起,所谓的州郡,已经不受中央制约,俨然变成了一个个小的王国。”对于当今天下局势,刘虞细数道,“益州刘焉,派张鲁镇守汉中而抵抗朝廷。西凉马腾,与羌胡各部暧昧不清,纵容部下作乱三辅。这些远的不说,就这个辽东公孙瓒,表面上受我节度,但你看这人……有臣下的样子吗?”

“没有。”

赵该这点承认,公孙瓒是真的不尊重主公。

而且跟其他军阀一样,公孙瓒现在根本就不受朝廷制约。

整个大汉朝廷的正规军只有二十八万,但他公孙瓒就拥兵三万余人,这不算自立算什么?

因为这是在私密的内室,所以刘虞也就不管那么多了,毫不避讳的开口道:“天子据我观察,恐寿命不久,两年之内必崩。那天子崩后,朝局会如何改变?”

“会……会如何改变?”赵该感觉自己都变得紧张起来。

“大变。”刘虞伸出食指,认真道,“至少两股势力会乘机崛起。”

赵该答:“宦官和外戚。”

“没错。而且这两股势力还会争夺皇位。”刘虞进一步说道,语气非常笃定。

为什么如此笃定呢?

因为在灵帝死后,何皇后跟太后这两个女人便开始争夺皇位的继承权了。

以董太后代表的宦官势力鼓动刘协即位,而以何皇后何进为代表的外戚势力,则是拥立太子刘辩即位。

然后,两股势力就开始明争暗斗,而那位大人也会趁势入主京师。

从此,开启吞食天地第贰章——反抗董卓。

所以,现在需要说服赵该的是,大汉的崩溃从灵帝留下的这个烂摊子开始。

而灵帝死后必定会发生——两后(皇后太后)党争。

“太子刘辩即位…不是理所应当的吗?”赵该露出了不解的神色。

“是的。但太后会争,拼命扶植刘协即位。”

“不会吧……”

“一定会,刘协思睿观通,有帝王之相。”

这孩子打小就行,我看着他长大的。

“可是,怎么也轮不到刘协做皇帝啊。”

“你为什么这么确定?”

刘虞都开始不耐烦了,为什么这么好懂的问题也要纠结,你是伞兵吗?

“因为刘协……”

赵该终于蚌埠住了,露出了流汗黄豆的表情:“她是个公主啊。”

第19章 重铸大汉荣光

“?”

刘虞把问号打在了脸上。

他不知道伞兵是自己,还是赵该。

但他明白一点,事情好像跟自己想象的不太一样。

怎么说呢,正常的情况下,历史的车轮是在往前滚的,那在这一刻,车轮TM直接芜湖起飞,连车都顾不上了!。

中国封建社会有史以来只有一位女帝,那就是武则天啊!

难不成,因为女性地位的空前提高,所以在一年之后,将出现一位天……

天女?!

“不必惊讶,董太后跟何皇后必定会有一战,其目的就是夺位。而刘协,就是其中的一枚棋子。”刘虞觉得出现女帝并非不可能,紫胧,公孙瓒都是女人,就说明因为母石的出现,这个时代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

“……这,这样啊。”

赵该现在有些后悔来州牧府了,对于神石的事情他宁可一无所知,也不想听主公在这里胡言乱语。

刘协做天子?

自古以来都没有公主当皇帝的说法吧。

刘协公主的确展露出了聪慧,跟那个暗弱的刘辩相比是强了不少,当个女官倒是没问题,毕竟大汉朝也有女太守,女州牧从事,女大鸿胪(外交部长)这样的高级文官,并且有公主这个身份,说不定真的可行。

但当皇帝?

那太荒唐了。

如果刘协当皇帝,那她传位给谁呢?

她的孩子?

可是,她的孩子如果随丈夫姓,那‘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诛之’就触发了。

如果她的孩子姓刘,那‘子女随父姓’的传统又违背了,也会引起社会震动。

对此,唯一的解决方法可能是——刘协跟另外一个刘氏之人结婚。

这样的话,姓氏、血统、礼法相对而言都遵守了,而且血缘真是一点杂质都没有,纯皇家。

但从西周开始就有同姓不得通婚的传统,两个刘氏之人是不能成亲的。

不过汉朝姓氏混淆,同姓不得通婚好像又没那么严格……

不对,我为什么要认真考虑这么荒唐的事情?!

赵该现在恨不得揍自己一顿,怎么能够如此愚钝,居然如此认真思索主公的戏言。

于是,摇了摇头,把脑子里的浆糊清空,他重新回归了话题:“主公,你劫神石目的是留作己用?”

“是,但也不是。”刘虞化身谜语人,不紧不慢的回答道,“既是为了我幽州,也是为了我大汉。”

为了幽州赵该能够理解,因为如果掌握了这等武器,那对胡人作战就更加有利了,毕竟那是一块罕见的大原石,看质量的话兴许能够打造出三件橙武。

要知道,如今朝廷所藏的镇国神兵加起来都不到二十把。

“我知明公乃大汉忠臣。”赵该也陷入了选择的十字路口,显得格外矛盾,“但是……”

“你觉得截取神石的行为,算不上忠臣对吧?”刘虞语气相当诙谐的问道。

“在下不敢。”赵该连忙摆手,否认刘虞所说的,但也并非全部否认,“明公是反对地方诸侯壮大的,所以在上任前曾和下官说过,一定要裁减公孙瓒的军队。但来到幽州后,主公不仅没有去裁公孙瓒的军,反倒是用全部的钱来扩充军队。这个,我实在是难以理解。”

俗称——双标。

反对割据,所以你们这些郡守州牧不能割据。

为了保存大汉实力,所以我要割据一方,招兵买马。

“诚然。”对方一语中的,刘虞也没什么好狡辩了,感叹道,“君子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主公这句话,说的甚是巧妙。”

刘虞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让赵该突然陷入了沉思。因为这句没听说过的‘名言’,似乎蕴藏了极多的内容。

而他正好又是一个看过了很多书的读书人,自然会细细品味。

君子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说的妙啊。

古之君子,指的都是品德高尚之人,可这种德实际上是一种无法量化的东西。

什么样才叫君子呢?

谁也说不出来,但庶民肯定不算君子。

君子应该是不事农桑的,那君子应该是……战国四君子那种?

可是,从结果来评判,四君子没有一个能够算得上君子,还不如叫战国四权臣。

刘虞没想到赵该还是个文化人,所以便搭嘴道:“所以说,赵大人也认同一个人是否是君子,应该根据他的行为而不是内心对吧?”

“……嗯,对的,理所应当就是如此。”

“这样啊……”

“不对!”

“怎么又不对?”

赵该突然反应过来主公刚才那句话的漏洞,然后莫名激动的开口道:“假如说,有一人在路上遇到一昏迷老者,他本不打算施救,但他认出了这名老者是郡守的父亲,所以才出手救助,为了事后拿到郡守的钱财奖励。那这人,可算是君子?!”

“但他救了老者,不是吗?”刘虞反问。

“可如果老者是庶民,他肯定就不会救了。”

“所以……”刘虞歪着头,问道,“他不是君子?”

“不是君子。”

如此简单的一个问题却让赵该的内心产生了极大的纠结,不过在最终得出了结论后,他又松懈了一口气,像是守护住了内心的某种东西一样。

而通过这一番的辩论,刘虞突然细思极恐起来。

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个古人,似乎没有辩证法!

或者说,他的辩证法十分朴素,缺乏了逻辑精神。

举个例子,如果是21世纪的刘宇,那这个老者问题其实非常简单。

小伙子救了一个老头,无论知不知道对方的身份都应该受到表彰。

老人的孩子应该主动给予报酬,这样符合孝道,也能惩恶扬善。

假如小伙子主动索要报酬,那则说明他的好人不纯粹,目的也不单纯,不过总的来说,小伙子是个好人,毕竟他从行为上拯救了别人的生命。

但是,绝对不能因为他的私心而笃定他——如果碰到穷人老头昏迷,他肯定不会救。

普世的价值观认为,没有发生的事情,就不能下结论。

重新回到赵该。

他其实陷入了一种思维误区,一种孔子都无法避免的思维误区。

首节 上一节 17/5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红楼大无赖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