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后宫不可能这么乱 第374节
李治坐在旁边,长孙太后看了看兕子,已经站起身。
“兕子,棋留在这里,母后有时间陪你继续下。”
“母后,那兕子告退了!”
兕子已经走出立政殿,长孙太后意味深长看了看李治。
“你是真气了,还是只是让他们看看?母后说的是你早上退朝时说的那句。”
“母后认为朕说的有错吗?”
“有些事徐徐而来,总是稳妥一些,对于你来说,时间充裕,我听说你将知节召回来了。”
“程将军就是这一两日回长安。”
“嗯,给母后一句话,你打算将安西军扩充到什么规模,知节是不是要去安西?”
“最少十万,不然不足以镇西域,至于程将军会不会去安西,这个朕此时也不知道,就看安西事态如何变化。”
“你这样缓缓加油添醋,安西周边肯定会不稳,就看谁先跳起来了。”
“如果朕猜测的不错,最先跳起来的一定是突厥。”
“母后也这般认为,当年隋朝用计,将突厥一分为二,东突厥灭亡,西突厥却还一直是我大唐边患。这袭扰边境的事情也是没少做。”
“母后,西突厥不灭,西域那边始终不稳,虽然高昌楼兰这些西域小国皆已臣服我大唐脚下,不过还是心存了别样心思。”
“你是想等着突厥跳起来,为何不自己主动一些?”
李治笑了笑,此时握住了长孙太后的手。
“朕倒是想更主动一些,不过朕刚刚继位,边境也没太平几年,这朝中的声音,还是以和为贵。”
李治看向两人面前的棋盘,林婉约看了看李智,终究没有再说什么。突厥跳出来,他才能受到朝中最小的压力,从而对西突厥用重兵。
林婉约看着李智,虽然这小子今年也不过十六岁,不过这心智却也难得了。
“李智,一会你去不去弘文阁?”
“不去了,朕意已决,没什么好和那帮老臣商量的,他们要商量,自己商量去。”
林婉约唇角微微翘了翘,此时伸了手,抚着自己这便宜儿子的脸,很认真看着他。
自己这儿子虽然不大,不过这心性,是没有任何人能左右了,唯一可以改变的只是他做事的方式,至于目的,治儿认定的目的,无人可以左右。
这是大唐之福,华夏之福。林婉约一直以来,也是认定,外族不灭,华夏不宁,这是几千年历史证明的,不让悲惨历史重演,只有一个办法,将所有异族踩在铁蹄之下,除此别无其它选择。
李智既然在这方面意志如此坚定,林婉约自然也不多说什么了,只是轻抚着儿子脸颊,笑了笑而已。
弘文阁,此时却是热闹,几个朝中重臣争的厉害。
开始争的是陛下为何会不断向安西增兵,是为了镇压西域诸国的不宁,还是有意激起周围国家的不满,或者干脆挑起争端。
接着争的是这样持续不断增兵,到底会引起那边局势的如何变化。
上官仪此时听着这些重臣互相辩论,然后看了看万春殿方向,半个时辰了,陛下丝毫没来这里的意思,看来是不会来了。
第586章 拉锯(下)
陛下是不想和这几位重臣商量这事了,朝堂有些事情是不商量的,弘文阁就成了一个缓冲,陛下既然不来这里,那么向安西增兵的决定就不会改变。
此时这位弘文阁直书郎走出弘文阁,听着里面还争的厉害,不觉笑了笑,陛下虽然年轻,到底是很难被群臣左右想法。却也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
先皇在时,这弘文阁中,许多事情,还是和重臣商量着办,陛下这是连商量都免了。
弘文阁的叽叽喳喳李治自然听不到,也不想听到,认定的路,就继续走下去,认定的事情,为何又要改变。
“陛下,看看这只鹦鹉如何,母亲回家提来的。”
“哦,这只鹦鹉王家养了多久?”
“有三四年了,来,叫一声陛下万岁!”
“陛下万岁!陛下万岁!”
李治听着这鹦鹉叫声,不觉大笑,有时候,他需要的臣子,只需要会叫一声陛下万岁就好。
“陛下,弘文阁那边几位老臣还未散呢!”
此时月儿已经走了李治身后,李治看了看她。
“月儿,去尚食局吩咐一下,让人往弘文阁送些点心茶水,几位老臣早朝起的早,应该还没有用早点,让他们吃些,好有力气继续在那里商讨国家大事。”
李治说罢,月儿自然照着陛下吩咐去做。
此时院门那边,一道靓丽影子已经走向这边,李治看了看来人,笑了笑,逗了两下鹦鹉,那人已经来了李治身边。
“崔姐姐,看这鹦鹉漂亮么?”
“漂亮,陛下,这鹦鹉如何来的?”
“皇后家中的,大概魏国夫人怕她在宫中无事,就带了家中养的鹦鹉给她解闷。”
万春殿这里陛下逗着鹦鹉,立政殿长孙太后陪着兕子继续下未下完的那盘棋局。
弘文阁这里,尚食局的人已经送来了点心茶水,当这些东西送来,几个重臣不觉面色变了变。
那里长孙无忌轻轻拍了拍椅子扶手,看了看几位同僚。
“几位,用过点心,我们也该回去了。”
旁边褚遂良摇了摇头,魏征有些哭笑不得。
那边上官仪此时走进弘文阁,继续修订自己手中正在修订的一本古书。
“看来这事陛下真的不肯商量了,太尉大人,您能不能见见太后?”
“陛下应该已经见过太后了,你们也明白,太后一直是支持陛下的。”
几个大臣此时只能苦笑,用着点心,还真饿了。
走出弘文阁,外面马车都已经备好了,几个朝廷重臣看到准备的马车,又是只能苦笑。
这是让吃好喝好,然后还送回府邸,就是不讨论,不商量。
这场重臣和唐皇不大不小的拉锯战就这般结束了,最后的结果自然是没人能丝毫撼动李治的决心。
增兵是一定要增的,没得商量。
立政殿,又是一盘和棋,兕子用手臂撑着下颌,还在看着棋盘,长孙太后看了看她,用玉指敲了敲这丫头额头。
“怎么了?兕子,这棋还能继续下么?”
兕子摇头,长孙太后已经起身。
“好了,东西收了,去找她们几个玩吧!”
“母后,兕子和母后下了多少和棋了?”
“怎么忽然问这个,你和母后下棋,一直是和棋,母后怎么记得清楚我们下了多少和棋。”
“可是兕子记得,兕子和母后一共下了五十九局和棋。”
“五十九局,不少了。那你记得和你父皇下了多少局?”
“一百七十三局,其中和七赢二十二,其余都是败局。”
“这败的有些多了,好了,棋收了。”
“兕子,你知道你皇兄和母后下棋,输赢有多少?”
兕子收着棋子,听了母后这句话,只是摇头,她哪里知道这个。
“他总共就输了一局,也只下了一局。”
兕子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其实还是不明白母后为何专门问这个,又专门说这个。
不过皇兄的棋确实下的烂,和自己下,自己都能毫无压力将他收拾了,他现在都不和自己下棋了。
兕子还在想着,忽然发觉母后正看着她。
“兕子,是不是心里想着,你皇兄就是个臭棋篓子?”
“啊,没有啊!”
长孙太后失笑,摇了摇头,走出了立政殿。
外面阳光和煦,此时算算,今日正好五月。
不知不觉,又是五月了,五月过后,这天就该一日热过一日,不好过啊!
兕子从长孙太后身边走过,去找姐姐妹妹去了,长孙太后此时看向三个女儿住的地方,是让她们一直住在立政殿么,还是?
这事还是要和治儿商量商量,看看他是什么意思。
第二日,程知节回了长安,这事不大不小,就看对谁而言了。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一位朝廷重臣在不在长安,或者他到了哪里,其实和他们没太大关系,最多只是一个谈资罢了。
可是对于朝中一些人,就完全不同了,程知节可不是普通臣子,是朝中重臣中的重臣,此时大唐文臣武将之中,文臣第一莫过于长孙无忌,武将就莫过于程知节了。
陛下继位,三次向安西增兵,此时又召程知节回长安,这其中用意就极为明显了。
此时长安,程知节刚刚回来,就本打算第一时间赶往皇宫,不过人才刚刚进了城门,就已经得了消息,太后和陛下此时正在程家等着他呢。
太后和陛下竟然在自己家中,程知节此时是又有些受宠若惊,又有些哭笑不得。
此时自然赶紧向自己府中赶去,这一身戎装未退,身上也是满身风尘,就要面见太后和陛下了。
三人相见,其实李治也真是第一次见这位大唐名将,历史上那位鼎鼎大名的三斧头程咬金。
不过后世的历史记载一直有误,程知节可不是草莽出身,他的草莽出身其实是那些无良影视剧给大家灌输的。
程知节的出身可是极好,祖上也一直是做大官的,正是所谓的士族,和草莽真的没丝毫关系。
所以,不要想着这位将军身上有过重的草莽气,甚至根本是连一丝都看不到。
上一篇:三国:抢了虎符,逼袁绍出家
下一篇:秦时:开局成为始皇亲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