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抢了虎符,逼袁绍出家

三国:抢了虎符,逼袁绍出家 第198节

第三百三十一章:我家麒麟儿何在?

  在本部大营的士兵们看来,什么是该知道的消息,什么是一个俘虏不该知道的消息。

  这个问题根本不难判断。

  简单来说,就是报喜不报忧。

  所以徐晃慌张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从他探听到的那些消息里来看,曹操和袁绍的战争中。

  曹操的劣势已经相当明显。

  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皇帝被袁绍给劫走了啊!

  徐晃是什么,保皇党啊!

  他跟着曹操的目标是什么,就是保护心目中的汉室皇帝。

  结果呢?

  皇帝没有保住,连自己都成了劫走皇帝的势力的俘虏。

  徐晃很担心汉献帝的安危,毕竟他在曹操帐下的时候,也是一方领军大将,很多军情消息,他都知晓的一清二楚。

  比如说,当日汉帝逃出长安的时候,头一个传讯救驾的诸侯,可不是曹操。

  而是那位雄踞河北,四世三公,被汉帝视之为可以倚重的肱骨重臣的袁绍袁本初。

  结果呢?

  袁绍干脆利落的拒绝了汉帝的请求,当然真正的言辞肯定要委婉得多。

  但这已经足以证明,袁绍内心有不轨的想法!

  那汉帝落到袁绍手中,其下场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

  徐晃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尽快出狱,赢取人身自由,然后像在曹操帐下的时候一样。

  一边为袁谭征战,一边用战功证明自己的实力,让袁谭也好,袁绍也罢,想要对汉帝动手的时候。

  多少会有些顾忌。

  按理来说,保皇党一派,主要还是在文臣中居多。

  似徐晃这样的武臣,也会成为保皇党,这本身就是一件很让人想不通的事情。

  这还要归咎到,徐晃的出身上面。

  严格来说,徐晃并不算是地方豪族出身,他的徐家在河内,算是一方名门。

  所谓名门,一般指的是地方上地位比较尴尬的家族。

  你说他是地方的地主豪强罢,这户人家偏偏出了个官,还是文官。

  可你说他是地方士家吧。

  这出来当官的人,官职也真没有大到两千石的地步。

  震慑一下当地的小吏还可以,但震慑不了当地执政一方的县令。

  可即便如此,也改变不了,徐晃早年读过书的事实。

  甚至如果不是因为在外做官的父亲突然病故,徐家的家境一落千丈,徐晃还真不至于跑来挥动大斧千军辟易。

  虽说汉代的人不歧视武将,但这并不意味着,武将的地位真就和士人持平了。

  一个最直观的证明,就是董卓进京之后,自认为相国,引来天下十八路诸侯围攻。

  但问题是,后来王允把董卓弄死之后,他所做的那些事情,有哪一样和董卓不同?

  不就是从武将把持朝政,换成了文人把持朝政而已。

  归根结底,还是那一套官吏弄权的计策。

  所以,徐晃心底还是很渴望成为一名士子的,虽说他这辈子,已经没有什么指望了。

  但这并不妨碍,徐晃在自己内心里,以士子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言行。

  而这个标准进一步延伸之后,就变成了如今这个保皇派版本的徐晃。

  只不过,徐晃作为保皇派,却并不算是死忠那一类型。

  他忠于的只是皇帝这个象征而已,就像是大汉千千万万寻常百姓一样,你和他说汉献帝汉灵帝,他们不知道谁是谁。

  他们只知道,哦,京城的皇帝死了,天下又换皇帝了。

  并且会对皇帝感到敬畏,因为皇帝在地方上的象征,世家大族也好,县官县尉也好。

  无时无刻都在用实际行动,彰显着皇帝的权威。

  而徐晃对于皇帝的忠心,某种程度上也是来自于这种敬畏。

  他至今记得,曾经父亲在世时,因为接到选官的诏书后喜极而泣的模样。

  以及父亲为官时,徐家在当地的风光。

  所以徐晃才想要保护皇帝,但他这份保皇的心思,本质上还是源于,皇帝权威给大汉每一个子民们带来的震动和敬畏。

  当徐晃发现,如今汉帝虚弱的本质之后。

  这份敬畏,就会连着他保皇的心思,一并烟消云散。

  而相比较于徐晃的心路历程,荀彧成为保皇党的原因要简单的多。

  那就是因为,这个汉献帝对于荀家的倚重,和曹操对于荀家和汉帝的忌惮。

  荀家的势力太大了,荀氏八龙,单单是这个名头,就足以让每一位接手颍川的诸侯都坐立难安。

  所以,荀彧必须站出来成为保皇党。

  谁都知道,皇帝没有前程,荀彧站出来和皇帝站在一起,那就意味着,当皇帝的权威彻底丧失的时候。

  荀彧这个保皇党就会成为曹操开刀,进而杀鸡儆猴用的那只鸡。

  可荀彧还是不得不如此做。

  毕竟,这最后也是最悲惨的结局,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皇帝权威的彻底丧失。

  这说明什么?

  说明眼下皇帝还是有一些权威的,这点权威或许不足以让曹操忌惮,进而对皇帝给予应该有的尊敬。

  所以荀彧在这个时候站出来,走到皇帝身边表明立场,让自己成为一个铁杆的保皇派。

  对于坐立不安,孤立无援的小皇帝来说。

  荀彧的到来不亚于神兵天降,他当然愿意给荀彧乃至荀彧背后的荀家以庇护。

  如此一来,曹操想要对荀家下手,动刀子割肉的打算也就落了空。

  但实际上这种操作无异于是饮鸩止渴。

  一旦皇帝的权威消减,那么曾经站在皇帝一头,和曹操保持某种程度上对立的荀家。

  就会被记仇的曹操一举拔除。

  但现在,这个隐患消失了!

  因为荀彧和汉帝,都被袁谭一举掳掠来到了河北。

  对于汉帝来说,在短暂的逃离曹操的惊喜消退之后,冷静下来的汉帝,只觉得满心的畏惧!

  曹操对他再不好,最起码,曹操的势力摆在这里,在曹操取得决定性的疆界之前。

  他的人身安危,根本不需要自己来操心。

  但若是来到袁绍麾下呢?

  他在曹操麾下的时候,还能够充当一面旗帜,什么奉诏讨逆啊之类的。

  甭管自己和对面信不信,起码这气势上就有加成。

  但现在呢?

  袁绍麾下的势力领地,根本不缺他这么一杆大旗好吗?

第二百三十二章:虎蹲炮的弊端

  汉帝的想法,对于荀彧来说,自然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所以荀彧现在,在河北阵营中的地位,就颇为微妙了。

  一方面,有袁谭的礼遇,没有谁真的会对这位曾经曹营的主谋人物不敬。

  但另一方面,因为荀彧和汉献帝之间微妙的关系,让河北阵营中的重臣们,也都对荀彧敬而远之。

  毕竟,有袁术的前车之鉴在。

  谁都不知道,袁绍会不会也在某一天突然脑子一抽就想要登基为帝了。

  要知道,袁术当初称帝的行为,基本上可以列入没有十年脑血栓做不出来的操作。

  根基不稳,人心不服,以至于刚刚称帝便成了靶子,被天下诸侯举旗围攻,就连袁绍都找不出理由。

  去支援自己这个愚蠢的欧豆豆。

  但现在,时代变了。

  且不说汉帝两次易手,给汉室威望打击的有多么巨大。

  单单是这些年中原的战乱,已经让底层的百姓们苦不堪言,所谓穷极思变,乱极思治。

  底层的百姓们走不下去,地方上的豪强们,日子也未必过的能够有多好。

  当封建王朝,皇帝权力在地方上实际代言人,这些地方豪强们都开始渴望和平的时候。

  一个拥有绝对权力,且有极大希望统一天下,让天下还以安宁的强势人物出现。

  绝对能够吸引来不少人的投靠。

  而袁绍,恰恰就是那个可以给他们带来希望的人物。

  所以,这个时候,荀彧站在保皇党这个位子上,就显得十分尴尬了。

  一旦袁绍真的称帝,那汉献帝肯定是要被搞定的,至于站在汉献帝身边那些保皇大臣。

  更是有一个算一个,逃不掉被牵连的下场。

  只是,荀彧知道这一点吗?

首节 上一节 198/7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在三国开外挂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