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 第740节
“你知道宋朝为何不能收回燕云么?”
“因为重文轻武。”
“不不不,任何一个王朝,都是马上得天下,但却必须得用文臣干吏治理天下,汉太祖(刘邦是太祖,太祖高皇帝)是如此,隋文帝是如此,唐太宗亦是如此,赵匡胤也必须如此。”
“那为何不能收回燕云?”
“因为宋朝的官员人数太多,造成了冗(rong)官,朝堂宰相有十几个,随便一个衙门,只需要3个官员的,在宋朝分成9个人来做,还有另外3个是挂的空职,养的闲人。”
“丁兄,你把话说清楚,不要卖关子。”
“我现在跟你说,我们有一批货,是从上海府运输到吕宋岛,有18箱丝绸,10箱茶叶,需要搬运到南部,分出10批,分别存放在10个不同的位置,需要你把这件事转告给你下面的下面的人,再转告给更多的人,你猜会怎么着?”
“怎么着?”
“最后得到这个消息的人,与我说的可能南辕北辙,一个消息,经过多次传播,会便宜它原本的真实性。”
“我听不懂了,你不要绕圈子了。”
“大明朝的官员现在有多少人了?”
“这……”
“大明朝现在的老百姓,也正在往新城迁移,新的银钞每天都在不断往民间印发,新城的规模越来越大了,官员的人数也越来越多了,朝廷要从紫禁城传递一件事到最基层,可能传歪的概率也越来越大了。”
王崇山似乎听明白丁在年的意思了,他说道:“你的意思是,大明朝现在只是看起来强大而已?”
“没错,只是看起来强大而已,仅此而已。”
“我不信。”
“你不信?”丁在年笑道,“组织人数越多,其实越脆弱,这句话是首领说的,首领也是看了狗皇帝的书之后总结出来的。”
王崇山陷入沉默中。
“我跟你举个实际例子,知道首领为何要在这个时候挑起红夷人和狗皇帝的战争么?”
“不知道。”
“打蛇打七寸,红夷人一旦跟大明开战,必然会攻击大明从安南省到沿海各省的粮道。”
“那又如何,现在农税很低,老百姓有粮食吃。”
丁在年笑道:“所以啊,你就在这小茶楼里收收情报,真是没有屈才。”
“那你有何高论?”
“南京城总人数有多少人?”
“不知道。”
“我告诉你,350万,这个数字是重金从应天府衙门买出来的,你再看看上海的人也在快速增加,还有苏州的人口,杭州的人口,泉州港的人口,以及广州的人口,它们都在快速吸引周围的人进入新城,建造新城。”
“如此庞大的新城,需要更多的粮食集中供应,否则根本养不活那么多人。”
丁在年越说越玄乎,王崇山越来越听不懂。
丁在年继续说道:“你仔细观察这些繁华的新城,是不是都在沿海?”
“是。”
“知道为什么么?”
“狗皇帝愿意给钱呗!”
“钱如果买不到东西,那就是废纸,之所以在沿海,是因为安南省每年有大量的粮食供应这些地方,发展大的新城,是需要集中供粮的,否则大家连饭都没得吃。”
“你这话有问题,例如上海,周围的村子供给上海,我不信供应不足。”
“周围的范围是多大?农民有多少粮食?谁愿意轻易拿出来卖?道路曲折,谁愿意集中去收集粮食?收集后,能否供给得上?”
丁在年抛出一系列的问题,直接把王崇山给问懵逼了。
过了一会儿,王崇山才说:“你的意思是,狗皇帝的命门就在从安南运过来的粮食上面?”
“没错,这就是为何首领要挑拨狗皇帝和红夷人之间的战争的原因,你看啊,这上海有三分之一的粮食依靠从安南运过来的,哪天突然断了,以后都没有了,但是却有更多人跑到这里来做生意,是不是粮价暴涨?“
“对啊!我怎么没有想到!”
“所以啊,你永远要记住一句话,组织的规模越大,其实越脆弱,如果一个组织只有十几个人,还会有这样的风险么?”
说到这里,丁在年不由得感慨:“其实我有时候也挺佩服狗皇帝的,他的很多书,对人群的道理写的入木三分,对分析事物,鞭辟入里,首领把他所有的书,读了数十遍,对他那个人非常了解。”
“我再重申一遍,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可战胜的存在,蚁群还能钻破大堤,更何况我们这些人,还有海外那么多仁人志士,以及大明朝现在许多新出现的商人,和那些西洋人!”
他又补充了一下,轻蔑地说道:“当然,还有朝堂上那些见风使舵的官僚!”
“相信我,我们迟早取了狗皇帝的狗头,来血祭那些无辜死去的人!”
此时的崇祯,还在紫禁城和韩爌讨论另外一个问题,他并不知道,有人在计划取他项上人头。
崇祯说道:“辽东和辽北的开发,势在必行,朝廷现在过度依赖安南的粮食,安南的粮食运输是非常脆弱的,很容易被敌人阻断,朕并不是说安南不重要,我们必须想到最坏的局面。”
第852章 超市大城市的粮食隐患
无论是古代,还是在21世纪,粮食都是国家战略储备。
普通人可能没啥感觉,普通人面对的是一日三餐。
而国家上层,则必须要保证总储备粮食有多少,若是发生极端情况,可以在多长时间内,调度多少粮食到各个地方,平稳粮价。
民以食为天,这是马虎不得的。
崇祯很犀利地指出来:“目前新一批的大城,之所以能快速扩建,人口快速增长,就是因为它们都有充足的粮食供应。”
例如武昌,不用说,富饶的江汉平原供应着,又有湖泊纵横。
而北京是依靠大运河、天津港做供给。
正在快速崛起的登莱商业区,海州、上海、泉州,都得到了来自安南的粮食集中供给。
这种集中供给模式,大大增加了粮食供给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损耗,最重要的是节约了时间。
至于北方的太原、长安等地,就是因为粮食太过贫瘠,即便是当地的官员想要仿造武昌那样大搞建设,也没有那个底气。
而中原一带,发展最好的开封,也是因为黄河、汴河之便利,河南自古又是农业大省。
可以进一步证明这一粮食规律的还有四川的成都,坐卧天府之国,虽然远离朝廷,但它的基础比一般地方都好,所以现在的发展基本上将太原、长安这些地方远远摔在后面了。
对于皇帝的说法,众人也不反驳,算是默认了。
崇祯继续说道:“但是,前些日,朕走了一趟大兴,发现有些田是荒着的,看到那样的场景,朕很痛心。”
“供给北京城的300万人吃饭,一天就需要至少1500万斤粮食,加上损耗、浪费,一天至少准备2000万斤粮食,一年73亿斤粮食。”
“但有田居然荒着没有种粮食。”
“去年一年,从海外流入北京的粮食有20亿斤,如果突然断掉了这20亿斤粮食的供给,北京城会是什么样子的?”
“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局面。”
并不是崇祯危言耸听,这不是数学问题,这是社会学问题。
崇祯继续说道:“当一个人长期处于饥饿状态,有一天,他可以每天吃两碗饭了,他会感觉非常幸福。”
“但是当一个人平时大鱼大肉习惯了,突然有一天告诉他,以后只能一天吃两碗白米饭,他会无法接受的。”
大殿内回响着皇帝平静而清晰的声音,语速略微有些快,但每一个内阁大臣都在仔细聆听,仔细跟上皇帝的思维。
“当一个人无法接受的时候,是小问题。”
“当十个人无法接受的时候,还是小问题。”
“无法接受的人涨到100人,这个问题依然可控。”
“但是,当无法接受的人涨到1万人,从宏观层面来看,这1万将会产生极大的怨言,并且快速向周围传播,从而造成更大规模的怨气。”
“并且,从社会学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减少20亿粮食,相当于总量减少近三分之一。”
“但最后的局面,绝不是每一个人减少三分之一的食量。”
皇帝说的是正确的,社会的结构构造里,自有它的逻辑所在,社会的构造里包含了复杂的阶层关系,以及对物品的支配权分层现象。
“当总量供给减少,那些有钱有权的人,绝不会因此节约粮食,或者把自家的粮食拿出来主动平摊。”
“更有可能因为粮荒,而大肆采购粮食囤积在家里。”
“如此一来,就造成粮价进一步暴涨。”
“例如现在的粮价每石是0.4两,一旦出现粮食供给大规模减少,粮价增长到0.8两,必然会有人大规模开始囤粮了,如果涨到1两以上,很多人会开始减少每日的饭量。”
“现在每个月北京城流入人口近万人,粮价上涨,人口还在不断涌入,有钱人开始囤积粮食,市面上能流通的粮食总量进一步减少,如何维持平稳的局面?”
“谁来告诉朕,如何维持这种平稳局面?”
皇帝拿着近在咫尺的北京城举了这个例子,大殿内暂时是安静的,没有人回答他的问题。
事实上,粮食的问题,从崇祯元年陕西、山西和河南省的灾情开始,就一直是朝廷头疼的问题。
直到后来新农政强力落地,土地改革,以及水泥路大范围的铺设,才缓解了农民的粮食负担,也从商业角度,将全国各地的粮食分配不均的现象有了一定程度的舒缓。
但是,现在的新政,已经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局面了。
超级大城市已经在工业革命的初期,在黎明之际,展露它的头角,开始形成一种新的局面。
这种超级大城市的新局面就是虹吸效应,对人口的快速吸引。
商业化的魅力开始在大明的这些新兴的超级大城市逐渐展露出来。
农村里的人,开始向往城市的生活。
所以,粮食成为了城市新的挑战和边界压力。
依然没有人回答,君臣沉默了大约十几分钟。
“北京现在已经有300万人。”
“今年年初,李岩给朕的统计,上海已经有50万人。”
“而钱龙锡给朕的汇报,南京超过400万人。”
“还有武昌、开封,它们的人口都超过百万了。”
“城市的建造可以重新统筹,可以向外扩容,但是这些地方周边的不少人进城后,有人已经把田卖了。”
这时,刘鸿训说道:“陛下,朝廷可以定点扶持民间商人,这些民间商人在大城周边收集粮食,集中供给到城内,目前北京、武昌、南京等地皆是如此,既然可行,便将其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