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 第725节
当然,他们之前也走私了不少。
但加起来应该不到25000支,也就是说还有别的火枪制造厂。
崇祯将锦衣卫手里的名单都拿过来,扫了一眼,然后说道:“去抓人,一个也别放过,全部抓到北京来。”
他这时的表情与刚才已经不一样了,冷得像寒冰,语气锋利得似刀剑。
“是!”
瑞王微微一怔,说道:“你真敢动手?”
“先从你们开始杀起!”
崇祯甩下一句话,转身便离去,不再理会瑞王。
“朱由检!你不怕太祖来找你!”
“朱由检!你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
“朱由检!你这个昏君!暴君!”
“……”
瑞王的声音消失在身后,崇祯离开了昭狱。
好啊!
宗室们都到了民间,还不老实。
正好拿你们开刀,告诉天下人,朕连姓朱的都一样的砍,砍你们算什么!
至于那个汪直清,死了就结束了?
当然不可能这么结束!
汪直清是这场案件的关键人。
他联系了瑞王,用瑞王的政治地位,来联系那些官员,再去民间忽悠。
这就和21世纪,那些创业公司的CEO一个套路,先找社会上声誉很高的人交个朋友,说可以为对方赚钱。
然后转身又以这个人朋友的名义,去圈子里找其他人,将各种角色凑齐,形成一个闭环。
例如李敬先,例如刘秉昌、刘元这些人,还有北京制造局淮安码头的仓库大使和上海码头的仓库大使。
最后自己在上海设立一个远洋贸易商社,利用这个商社作为幌子,来对接南洋过来的人。
至于卖出去的流水收入,这一条线上的各个角色分了。
瑞王投了一部分钱进来,又做了政治背书,每次分红20%。
张凡上一世可是大型科技公司最年轻的高管,那些什么天使投资人、VC风头,还有各种企业大会,商业概念,他见得多了。
就说现在,这大明朝目前哪里有商机,能赚多少钱,为什么可以赚钱,如何做能赚钱,他随口就可以说一大堆出来。
只不过他是皇帝,他不可能跑到民间去做生意。
汪直清一个广东人,跑到北京来做生意,而且之前做着建材和林业买卖,现在突然做火枪走私。
这就有趣了。
别忘了,在正统的历史上,广东在明末,是有许多私人火器制造坊的,他们制造的都是大明传统的鸟铳。
不少葡萄牙人、荷兰人都在广东购买火器。
卖给欧洲人,或者南洋的海盗火器,是广东最大的地下产业。
广东民间也多火器,尤其是潮州府、广州府这两个片区。
而且广东民间私斗成风,即便是新中国建立之后,民间也很乱。
为什么这样?
一、天高皇帝远啊!
二、临海啊,海洋文明就是商业文明,商业文明在缺乏管制的时候,拉帮结派就出来了。
从唐朝的时候开始,广州就设立了第一个市舶司,到宋朝,广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泉州同为东方大港。
生意摩擦,利益之争,在没有强大的法律做支撑的年代,民间商人是放飞自我的。
很显然,汪直清的这套商业逻辑,就是从广东带过来的。
那些没有走私过火器的商人,心里也想,毕竟利润高,但是真的要做,多多少少有些顾虑。
第834章 查广州
回了乾清宫,崇祯将周延儒宣入宫。
“臣参见陛下。”
“你在广州待了些年,那里的民风如何?”
周延儒说道:“广东民风彪悍,宗族林立,又商业盛行,喜以武斗,人们也普遍接受用武力解决矛盾,不过都是小规模的私斗。”
周延儒猜到皇帝问这话的意思。
最近贩卖火器一案闹得风风雨雨,抓了一连串的官员出来,而那个汪直清又是广东商人,火器案肯定还要继续查下去的。
皇帝召自己来,必然是要问广州有没有火器制造商。
崇祯问道:“朕听闻,广东民间火器盛行,可有此事?”
周延儒又说道:“倒是有一些人私藏火器,具体臣也不甚了解。”
周延儒当然不会乱说一通,这事是个大麻烦,皇帝摆明了是要严查民间火器,这个时候多嘴,万一这个摊子扔到他周延儒手里来了,岂不是操蛋了。
“你在广州市舶司的时候,没有听说过?”
“这……详细的臣真的不太清楚。”
“你的意思是广州治安还不错,朕还以为那里有人私造火铳,大规模私斗。”崇祯笑了笑,“朕派人去看看,看治安是否真的像你说的那样。”
“这……陛下,臣……”
“若是查的情况,与你说的不太一样,看来你就是在那里拿了钱,所以真的不太清楚。”
周延儒吓得连忙跪在地上,他当年在广州市舶司的时候,去那里必然是吃香喝辣,一群商人做出口贸易,不和他打交道是绝对不可能的。
你要说那中间没有些黑料,是绝对不可能的。
周延儒不收点钱也绝对不可能的,周延儒对那里一无所知,也绝对不可能。
他说的含糊其辞,其实就是不愿意掺和此事,想独善其身而已。
但皇帝显然不打算让周延儒独善其身,他现在是内阁大臣,什么事都想着独善其身,要他何用。
周延儒连忙说道:“臣诚惶诚恐,广州一带商人逐利,不择手段,有民间商人私造火器,不仅商人有火器,还到处贩卖,甚至卖给小弗朗机人(葡萄牙人)。”
“那为何之前不说?”
周延儒顿时就蛋疼起来。
之前?
不是周延儒不愿意说啊,广东、福建民间私造火器,这在嘉靖年间就有不少。
当年朝廷在沿海剿倭寇,还向民间采购过火器。
陛下你心里没点逼数吗!
你现在跑来这样问臣,不就是想给臣施压心理压力,让臣老老实实盯这件事吗!
陛下,咱们多走点心,少来点套路?
明知道崇祯故意给自己心理施压,周延儒还不能点穿,只能有苦往肚子里咽。
他说道:“臣有罪,是臣的疏忽,臣向陛下请命,臣愿意挂帅彻查此事。”
崇祯嘴角这才忍不住露出一丝笑意,他不动声色说道:“此事怕是有些危险。”
“此事非同小可,臣不怕危险,愿为陛下分忧。”
“好。”
周延儒便退了出去,出去后,双手都在发抖。
第二日御前会议,崇祯说道:“沛县刘家村一事震惊朝野,一个地方恶霸,勾结知县,杀死新村官,这是公然对抗朝廷!”
“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才俊,在南京大学深造四年,应响朝廷号召去做村官,去造福一方百姓,却被当地恶霸活活打死!”
“此举人神共愤!”
“朕建议,这个刘秉昌,凌迟处死,诛连全族,诸位有何建议?”
大臣们沉默,表示默认了。
崇祯说道:“刑部审判,择日将刘秉昌推到城外凌迟,以告天下!”
刑部侍郎凌义渠出列:“臣领旨!”
黄宗羲出列说道:“陛下,臣有一言,不知当说不当说?”
“讲!”
“陛下也曾经教诲过臣等,谁任命谁负责,责任和权力应该同在。”
“现在巡抚制已经正在逐步落实,若此后再有基层官员勾结当地商人草菅人命,任命的巡抚官员,也要承担连带责任,例如沛县知县汪海,此人毫无廉耻,却能坐上知县的位置,到底是谁提拔他上来的呢?”
“朝廷命官,在中枢则辅佐天子治理天下,在地方,则保一方百姓平安富足。”
“岂是某些人说任命就任命的?”
“这任命了谁,谁在任命书上盖了章,谁就有监督权,被任命者犯罪,则任命者不能完全不问责。”
黄宗羲现在是立法院大卿,他自然是有这个建议权的。
他这话倒不是在说沛县的县巡,省巡抚才刚刚确定,奔赴上任,别说县巡了,现在徐州的州巡都还没有上位。
只不过,他觉得在行政衙门的官员出现重大的问题的时候,巡抚衙门对应的人也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崇祯说道:“说的有理,翰林院将此事记录在册,择日完善到《大明官员管理条例》里!”
柳如是出列说道:“是。”
崇祯又说道:“朕觉得黄宗羲说的在理,权力和责任是一起的,以前很多人只享受权力,不愿意承担责任,这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