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 第63节
人们往往要的不是真相,人们更愿意相信自己想要的结果。
看完这些奏疏,崇祯当场就发飙了。
“方正化,你去跟他们说,这里每一个写弹劾奏疏的大臣,必须给朕准备好证据,要是没有证据,每人罚俸禄三个月!快去!”
“是!”
实在太混账,弹劾本身没有问题,但张口就来的弹劾,岂不是将官场、将朝廷视为儿戏?
当天,司礼监执笔太监就跑到内阁,将皇帝的原话说了一遍。
孙承宗立刻组织官员开会,把皇帝的话重复了一遍。
这下好了,那些上过弹劾奏疏的人,脸刷的一下都白了。
证据?
要找证据还真没有啊!
一边的王永光阴恻恻道:“没有证据,就敢胡乱弹劾一位从二品的大员,一个个不知道是吃了熊心豹子胆,还是把脑子扔到茅坑里!交不出证据的,一律罚俸禄三个月!”
这件事倒是没有闹大,很快就平息下去了。
因为马世龙亲自出来说话了,人家根本就没有收钱。
马世龙是谁的人?
孙承宗!
五月二十八日,邱禾嘉便出发,前往湖广省上任了。
大家并不知道,皇帝已经在规划更大规模的改制了,是关于整个大明的行政体系的。
不过这事不能急,得把新农政落下去,打扎实了再进行。
倒是近日,崇祯在刘宗周的陪同下,将高考的考场亲自巡视了一遍。
这是第二次高考了,去年高考录取了三百人。
这一次的目标是录取三千人。
高考提拔的人才关乎到接下来的农业、商业,绝对不能马虎。
仔仔细细巡视完后,崇祯又跟刘宗周交代了务必要保证考场的公正、严明。
进入六月,天气明显变得炎热起来。
六月初一,北京城的街头像往常一样,不过不少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因为今年可能是一个丰收年,朝廷在大兴县开凿的水渠,引了不少河水出来,大兴县又开始配备能抽水的蒸汽机。
有人说,农政院又要被大肆褒奖了。
可今天朝堂上却发生了一件让所有大臣都感到匪夷所思的事情。
什么事情?
皇帝亲自点名,让唐子陵去大兴县做新农政指挥所的指挥使。
这个唐子陵是谁呢?
去年高考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了农学院,在农学院实习了三个月,被派到河南的信阳协助信阳种植红薯。
信阳今年上半年不仅红薯丰收了,而且信阳的知县也上奏疏称赞了唐子陵。
即便是现在刚到南京的温体仁,也上奏疏请求陛下给唐子陵一个官职。
就是这么件事,让不少大臣又在朝堂上吵起来。
新农政的甲里指挥使官不大,是九品官,但再小的官也是官!
而且唐子陵才十八岁,出身平民家庭,父母都是农民,他没有参加科举。
这在大明朝已经破例了。
做了官,就可以被朝廷养着了,至少不必再担心生计问题。
别小看这一点,在大明朝当官,都必须有功名的。
你最差也得是个秀才吧!
秀才是通过乡试的,所以也是有功名的人。
这是大明朝的规矩,也是天下读书人默认的。
即便是宋应星这种也是被皇帝破格提拔起来的,人家也是正儿八经的举人,比秀才还高一等。
结果呢?
现在皇帝您告诉我通过高考了,就能做官!
您这是要彻底破坏祖制啊!
您这是在挑战科举啊!
科举是什么?
是隋唐以来到现在,天下读书人鱼跃龙门的唯一渠道。
您要挑战全天下的读书人吗?
这样的事情提出来,当然是一大堆的人反对,可是反对没有用啊。
崇祯大袖一挥,就这么定了,唐子陵去大兴县,先做新农政甲里指挥使。
这个消息一传出来,不少人直接炸了。
有人炸了,有人却兴奋不已。
谁?
当然是北京大学农学院的那些学生。
六月初二,大明日报的头条就是唐子陵的新闻。
进京来参加高考的考生一看这报纸,卧槽,激动得差点没有跳起来。
高考居然还能进入仕途?
皇帝在高考前玩这么一招,只要不是瞎子都知道是为什么。
就是给这一次进京来参加高考的考生们看的,这是在给那些考生打鸡血啊!
只要这个头一开,以后来参加高考的人只会多不会少。
大家并不知道,这才是崇祯高考制度走出的第一步,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变动。
他要对整个大明朝教育体系进行全面的改制。
六月四日,大明日报发布了另一个头条。
朝廷计划未来五年在太原、济南、开封、西安、武昌、江陵分别修建大学,配套的还有小学和中学。
这个消息一出,才真正的是掀起了一场大的热议。
这才真正让民间开始重视起高考来。
不仅如此,十天后,也就是高考结束后的第五天,高考成绩出来了。
崇祯当天亲自将各科的第一名邀请到了乾清宫一同共享晚宴,在晚宴上还亲手给了每人一封书函。
第81章 抄作业的皇太极!
能与皇帝共享晚宴,对于大臣们来说都是圣恩浩荡,更别说对普通人。
第二天,大明日报整版都是天子接见高考各科第一名的新闻。
这件事对普通民众是又新奇又有激励,大家都在说自家娃未来也要考大学。
可有人欢喜就有人愁啊!
谁在发愁呢?
当然是国子监的那帮人!
国子监是古代的皇家学院,读的都是孔孟圣道。
国子监的学生可从来没有被皇帝特别接见过,现在倒是,一群读杂学的人受到了皇帝的接待,还每人得到了一封皇帝亲手写的书函。
国子监的学生当场就不淡定了,但鉴于去年的国子监案,大家还是克制下来了。
只是,新学和旧学之间的矛盾,似乎又加深了一些。
有人私下不无担心地说:陛下若是真的大力发展所谓的新学,建设更多的小中大学,迟早有一天会引发大乱。
有心人已经察觉到,看似顺利的大学政策,私下已经开始暗流涌动。
而随着唐子陵的上任,大学的学生进入仕途算是开了先例了。
并且,随着高考的结束,北京大学的各个学院,突然增加了3000学生。
北京大学实行开放式教学,学生有统一的制服,北京城的街头明显多了不少穿着北京大学制服的学生,有男有女。
听说这一次还多了一座艺术学院,分为音、画、书、戏曲等各个门类。
并且当今天子还亲自去艺术学院提笔。
整个六月,仿佛是一个充满青春气息的六月。
北大的未央湖畔都是一个个充满活力的身影,有大学的教授在湖边与学生闲聊,有同窗之间谈论天南地北。
六月十五日,一场夏雨刚刚过去,将北京城的水泥地冲洗得干干净净。
乌云迅速退散,留下湛蓝清远的天空。
夏风吹来,连坐在马车内的崇祯都感觉心旷神怡。
今天,他陪着张嫣去艺术学院去溜达一圈来着。
田秀英也非常喜欢,索性也跟着一起出来了。
两个妹子都非常激动,正在相互交谈着。
王承恩突然在窗边小声道:“公子,北边有消息传来。”
说完,便递进去一个小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