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大明当暴君

我在大明当暴君 第439节

看你运输的量,量越大越便宜。

定价是由市场决定的。

现在顺天府由于在搞大基建,下放下去大量的银钞,粮价已经涨到了1.5两每石。

如果大量粮食投入顺天府,价格可以调整回0.8两一石,不出意外可能甚至会压到0.6两。

而朝廷在里面能赚多少钱呢?

不多,除去造船、人力、物力等成本,每石最多赚0.3两,最少也能赚0.15两。

如果运回1000万石,就能赚150万两到300万两!

那是不是就只赚了这么一点点呢?

经济学告诉我们,这只是直接收入。

还有哪些收入?

造船要给船工钱,这些钱就是从粮食收入里发下去的,但发下去的这些钱都会流入到民间消费,商业就会兴旺,税收当然也会扩大。

所以,国家的收入,是不能只看直接赚了多少钱的。

只要日后能稳住安南国的局势,这场战争绝对是赚钱的。

甚至可以在安南国内推行新农政,大肆鼓励那里的老百姓种地。

将那里变成大明朝另一个名副其实的大粮仓。

十一月初的时候,当运输粮食的船队临时停靠在白礁港的时候,崇祯亲自去检验过那些粮食。

都是有非常饱满的占城大米。

安南国盛产水稻。

这还只是红河三角洲一带的水稻。

在更南边的占城,以及九龙江平原,那里的水稻更多。

一望无际的稻田,肥沃的土地,那都是自然给予那里人民的馈赠。

看到这些粮食,崇祯心里踏实多了。

新城新政算是能稳住了。

不仅如此,如果明年能拿下安南国南部的九龙江平原,整个华北地区的粮食都会增加。

那样一来,崇祯真的就可以放心大胆在华北、华中、华东一带大搞水泥路的基建了,短时间完全不必担心通胀带来的粮价暴涨。

如果以后将南洋的贸易线路也全部打通,那国内的商业时代,将以不可抵挡之势席卷而来。

在十一月初的时候,郑家的资产也逐步清理得差不多了。

随着一些核心不臣者被杀,福建的不稳定因素大大削弱。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市舶司的话语权在白礁港得到空前的加强。

而这个时候,金门岛的军港建设也已经有了初步规模。

第516章 缺人

金门军港算是朝廷在南方兴建的第二个军港。

它的番号依然是天武军,属于大明海军第一集团军。

目前有48艘战列舰,统帅是李性忠。

由大明海军总府衙门辖制。

金门岛军港的建设,实际上就是为了兵锋南指吕宋群岛(菲律宾),与南洋的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分庭抗礼。

这是为未来东方海权争霸做准备。

它目前的覆盖范围是东南海域,包括台南海域一带。

到十一月初的时候,崇祯检测完粮食,没有继续在白礁港停留,而是选择了离开。

别忘了,他这次出来说的是去南京。

结果在江西和福建溜达了一转,从七月拖到了十一月。

准确的来说,是从江西杀到福建。

杀得福建和江西的官员是心惊胆颤。

十一月的东南已经转凉。

远处山林间的枫叶已经凋谢得差不多了,一阵阵北风扫过大地,偶尔可以看见一些樵夫在砍柴。

十一月十五日,崇祯进入杭州府。

十一月二十日,崇祯越过嘉兴府,抵达松江府。

十一月二十五日,他抵达了上海府。

当天晚上,见到了上海府知府李岩。

第二天,在李岩等一众官员的陪同下,皇帝视察了上海港。

让崇祯欣喜万分的是,现在的上海,比白礁港的规模还要大,建设的还要快。

到处都可以看见伐木工人,一车车大木头被运输过来。

原本荒芜的地面被夯平,出现一条条宽大的公路。

水泥厂的水泥在日夜不停制造,它们被工人托运过来。

还有一车车砖头也被拉送过来。

远处还在修建城墙,那是一座非常大的城。

它就位于黄浦江之畔。

这一次,从上海调度了数百艘海船抵达安南国,眼下上海港又还有三百艘刚刚下海的海船,已经整装待发。

这三百艘海船倒不是南下安南的,而是调粮到辽东的。

主要是江南一带的粮食产能也非常大,江南水系又非常发达,连通黄浦江,大大节省了运输成本。

崇祯四年,皇帝调李岩到上海来建设上海港的第一目的不就是完成从这里直接调度粮食到辽东各个军镇么?

将连通大半个南直隶的上海港口直接变成辽东的后勤补给粮仓,一劳永逸解决前线缺粮的问题。

尤其是对皮岛一带军镇建设,起到了非常大的助推作用。

大概明年上半年开始,辽东的军粮将会大大增加。

“李岩。”

“臣在。”

“你做的这些,朕都非常满意。”

“陛下,随臣去看看上海纺纱厂吧。”

崇祯跟着李岩到了上海纺织厂。

上海纺织厂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里面有上万名女工正在辛勤劳作。

在前面的宽阔大马路上,一车车原材料运输过来。

工人们将原材料有条不紊搬运进去,有的分装起来,有的则用来加工。

里面传来飞梭纺纱机运行的声音。

李岩将崇祯带到了成品处,那里都是成品。

他随手拿了一匹布,呈递给崇祯,说道:“陛下,请看这些。”

这里纺织出来的都是加厚的棉布,穿在身上比普通的布料要暖和许多。

“陛下,这边,这些棉衣里面有许多棉花,可以大大增加辽东士兵的耐寒。”

崇祯看得是心花怒放:“你倒是想的周到。”

“都是陛下指导有方。”

李岩确实是个可造之材,未来是能够入阁的。

才三年时间,便将上海运作得井井有条了。

纺织厂办起来了,港口也建起来了。

不过,这还远远没有达到崇祯想要的规模。

在崇祯心目中,上海的地位是未来东方最大的港口之一。

这里必然有成千上万的商船停靠,每天吞吐巨量的货品,将大明朝江南一带的手工艺品运输到南洋,西方等诸多国家。

将来也必然会有全世界各地的人来这里谈生意,做买卖。

李岩突然说道:“不瞒陛下,眼下上海府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了。”

“你此话怎讲?”崇祯看着他,“你给朕看的这些,不是都很好么?”

“臣不敢欺瞒陛下。”李岩顿了顿,说道,“缺人。”

“缺人?”崇祯诧异地说道,“目前上海府有多少人?”

“15万人。”

“总人口?”

“总人口。”

“那的确是少了一些,你没有去跟洪承畴商量,让他从其他地方调一些人过来?”

“这个,说是说过……”

见李岩吞吞吐吐,崇祯就明白了。

洪承畴不愿意。

洪承畴现在是几省总督,统辖军政和民政。

李岩如果真的要吸引许多人来上海,办法有两个。

首节 上一节 439/10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集美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