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成了公主驸马 第229节
第347章 侯君集的根本问题
秦长青想了想,已经剧透了,那就剧透到底吧。
反正凌烟阁这档子事儿又不是什么杀头的事情。
大不了就让老程来家里闹好了,无所谓的。
“简单而言,凌烟阁功臣像的目的是很明确,小婿即兴赋诗一首,你们觉得是不是这个道理。”
于是,就看见秦长青抿了一口酒,装模作样一番: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好!
所有人几乎都拍手叫好,对着秦长青竖起了大拇指,对于秦长青的才情,那是有目共睹的。
随即,秦长青反复的回忆了一下,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名单,选人的时候,很有意思,政治分量是十分重的。
尤其是,皇帝和秦长青现在干的勾当,就是挖掘五姓七望的根基,这个时候在凌烟阁树立功臣像,就值得五姓七望回味回味了。
要知道,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里面,好几个大反贼。
后世的名单只有二十四个人,可和老李打天下的好几百人呢,不可能全都供奉进凌烟阁。
如果那样的话,势必让朝廷发生一次大的震荡,但人数少了,这群老家伙们又会明争暗斗。
毕竟,能进入凌烟阁可是要名垂青史,子孙万代都要沾光的。
所以,这是一个烫手的山芋,不管把谁给说出来,排名都是个大问题。
“那咱们先说一下,我姨夫郭怀仁、我师兄孔颖达、琅琊郡公牛进达、羽林卫大将军李君献,这四个人,你们觉得,该不该列入进名单呢?”
“这……”
一瞬间,老李懵逼了,别说他懵逼,李君献和杜如晦都蒙圈。
尤其是李君献,眉头皱的死死的,你没事儿瓜嗒我干啥?我一个干特务、干保安的,对凌烟阁有没兴趣!
看着几个大男人被弄得说不出话来,长孙皇后笑了,一脸玩味而的看着秦长青,“长青,以前打仗打的是天下,现在打仗是定国安邦。
过去的几十年是功勋的征战,现在是你们年轻一辈的功绩,那你说说看,你打通了河西四郡、又献给朝廷那么多的发明,为皇帝赚足了名声,你该不该进入凌烟阁呢?”
我勒个擦!
秦长青第一次发现,这个丈母娘的脑子里面有点儿东西啊!
顿时,秦某人装作很惶恐的样子摆摆手“岳母说笑了,我哪有资格和开国功勋比啊?我这都是小打小闹,不值一提。”
“可我却怎么觉得,你立下的功劳,可是比有些开过功勋都多呢,算算日子,你娶了焕儿才不到六年,六年的时间做了那么多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也该奖励!”
长孙皇后开始列数秦长青的功绩,就连一旁的老李也惊讶道不行,平日里刷脸刷习惯了,总感觉女婿的一切都是他的,可真的算起来,封一个国公都绰绰有余了。
听着长孙皇后的话,秦长青也是明显一愣,我居然这么厉害,这么牛逼?
这才几年的功夫,就快要功高盖主了?
似乎,万一自己有点儿反心,就直接去岭南道,在土著那里抓壮丁,造个反什么的不是梦啊!
“呀,我这么厉害呢吗?”秦长青一惊一乍的。
“嗯,确实厉害!”老李重重的点点头,周围人也是一样。
“我真那么厉害?”秦某人有点飘了。
“咳咳!”
老李瞥了一眼秦长青,提醒他差不多就行了,但凡老程在这里,早都咬你了。
“我确实挺厉害的!”
秦长青洋洋自得,“但更厉害的还在后面呢。”
“小婿这辈子没啥太大的梦想,也没想过自己能有那么多的功劳。开疆扩土是做臣子的职责。其实上不上凌烟阁无所谓的,也没必要把我弄上去。
我这辈子有三个梦想,第一个就是打下高句丽,把中原将士的骸骨迎接回来。
第二件事是灭国扶桑,没条件我创造条件,我也灭了扶桑。偷大唐一张纸,一粒米、一块土坷垃,哪怕呼吸一口大唐的空气,都是我灭他一国的理由。
第三件事打下琉球,将沿海的居民迁往琉球,彻底把琉球中原化,很正式的把琉球纳入大唐的版图,将这个地方写进唐书,写进括地志。剩下的……”
秦长青看看李焕儿,“就是带着我媳妇,带着大唐的舰队,去征服大海,环游世界。从起点出发,再回到起点,一辈子也值了。”
简单说,要是把秦长青弄进凌烟阁,那就不是什么光宗耀祖的事情了,那是致命毒药,那群没进入凌烟阁的武夫们,惹不起老李还惹不起你秦长青了?非拎着大刀片打上秦家庄不可。
更何况,还没过二十岁,德不高望不重,朋友圈里面连一个牛逼的大佬都没有,也不结党营私,贸然进入凌烟阁会被人说成德不配位。
最重要的,枪打出头鸟,凌烟阁功臣像的事情事情秦长青提出来的,他在进去,御史言官们都得喷死他,朝堂上九成九的官吏,都得把他视为死敌。
不管到什么时候,做大事都讲究一个论资排辈,秦长青还年轻,潇潇洒洒的和媳妇周游世界,熬死了这群老家伙,它不爽吗?
所以说呢,没必要打破潜在的游戏规则。
“好,那你接着说大司农卿郭怀仁他们,你觉得他们该不该入凌烟阁?”老李来了兴致,现在秦长青自己提出来的几个人,都和秦长青走得极为亲近。
“不该!”
两个字掷地有声,引来一阵惊讶。
“那你觉得侯君集呢?该不该入凌烟阁?”
秦长青听到这句话,当即愣住了。
原来你铺垫了那么多,最后还不是问侯君集吗?
老李的意思很明显,我要给侯君集贬官,但不能让其余的功臣寒心,所以呢,老李问出来这句话的时候,已经是心理有了主意。
秦长青叹了一口气,“皇帝在做秦王的时候,侯君集就鞍前马后。因为皇帝把他当弟弟一样看待,才让卫国公李靖教他兵法,虽然说人品不咋滴,但根源在皇帝身上。
侯君集的傲气是皇帝宠出来的。抛开人品来说,如果按功绩算,侯君集当入凌烟阁。
如果想要贬侯君集的官,安抚朝臣,更当入。
不偏不向的说,老侯这个人除了傲气一点,除了人品不咋滴,容易被人忽悠以外,战功还是不错的。”
容易被人忽悠?
老李的目光,被这句话弄得,变得无比深邃起来。
第348章 功臣名单
关于侯君集这个话题,秦长青不想再多说了。
这个人在历史上也是褒贬不一,纵观大唐的武将,将才是很多的,但能被称作帅才的很少。
侯君集,恰好就是一位帅才,不要因为历史就低估侯君集的实力,这是能把吐蕃锤趴下的狠人。
老李琢磨了一下,他对侯君集是真的好,拿侯君集一直都当亲弟弟一样。
但是吧,做老李的弟弟命得硬一点,因为老李的弟弟命都不长,侯君集也不例外……
侯君集但凡不被贺兰楚石蛊惑,也不会去造反,很有可能就是第二个卫国公李靖。
你看唐朝几百年的时间,和吐蕃交手,都是败多胜少。
不是打不过,而是后援和补给跟不上,唐朝走得还是精兵路线,失败的时候基本都是唐朝主力带着的伪军先投降了。
高仙芝在西域和阿拉伯人打了一仗,阿拉伯出兵300000人,唐朝远征军24000人,阿拉伯方面光阵亡就七万,唐军伤亡一万五千人。
这场仗打得很惨烈,大唐精锐全都打没了,自此也再也没有陌刀队了。
但政治上胜利了,西域的控制权还在大唐手里,两年之后,这个阿拉伯国家就被灭国了。
高仙芝虽败犹荣,之所以输的根本原因就是伪军投降了,伪军哪里来的?就是西域三十六国的军队。
如果不是安史之乱那时候爆发,光唐玄宗当皇帝的时候,版图估计比元朝都大了,是很无奈的退出中亚争霸的。
讲道理啊,一个古代的王朝,版图是以京城为核心,两个月内,马能跑出去的距离为半径,这样的国土面积最佳。
侯君集死的就挺冤枉的,这个人详细的研究过吐蕃的战法和双方不足的地方,唐朝名将很多,能把吐蕃按在地上摩擦的巅峰,就侯君集一个,就连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贵都不行。
秦长青为什么要捞侯君集?
归结起原因,就是和吐蕃有关,另外,侯君集是大唐所有武将里面最年轻的,李靖快退休了,秦叔宝重病,尉迟敬德不问政事……
如果侯君集在,能不能把吐蕃给灭国了,变成唐朝的几个郡秦长青不知道,但能明确的是,只要侯君集在,吐蕃就不敢造次,老侯是真锤的吐蕃一点脾气都没有。
“皇帝本身胸襟广阔,常常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哪个皇帝没污点?但我说,能做到老李这样的太少了。给侯君集一个名额,还能获得仁君的名号,何乐而不为呢?”
以铜为镜……?
我说过这些话吗?
老李一愣神,看了看杜如晦,杜如晦只翻白眼,我特么哪知道你说没说过?
但是吧,老李觉得这句话很受用,秦长青把他给捧的完全就是千古一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圣君,当即就决定了,把这句话带到朝堂上去装逼。
剩下的就简单了,画几张画,在皇宫里面腾出来一间屋子,就能拉拢人心,这是无本买卖,很划算,老李越来越满意这个女婿了。
“你先等会,你还没说孔颖达等人为何不能如凌烟阁呢!”
侯君集的事情,完美解决了,剩下的就是人选问题了。
讲道理啊,大司农卿郭怀仁基本算是让全国吃饱饭的人了,完全能入凌烟阁的序列。
“人选不能多的,还要坚固南北的。”
秦长青也是一脸无奈,“举个例子,今年开春的时候重开科考,一共有学子八百人参加,为什么最后的名次要经过改动?很多本事不强的人,却排在了前面?”
“这……”
老李不想提这件事,提起来就气,“名单上前五十名全都是关陇子弟。”
“那不对了嘛,改名单是让各个郡县的人数均衡,凌烟阁这玩意儿也是一样。
既然是立标杆,东南西北中,总得雨露均沾对不对?”
秦长青一耸肩,“你看,和皇帝打天下的几百人,筛选下来还有多少?我觉得吧,二十多个人就够用了……
“皇亲国戚啥的取一个长孙无忌就好了,至于李君献……特务头子进入凌烟阁,这不是摆明了让其余人联手弄死李君献吗?他儿子在我这,将来妥妥的侯爵,皇帝的近臣、家臣,地位在那摆着,也没必要和别人争名额,对不对?”
“对对对!”
上一篇:三国:开局曹操刺董,我被抛弃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