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就登基 第461节
因此走私船队在郑和下西洋开始后大为减少,而在当时每年因贸易流入中国的白银高达26万公斤,白银在明朝就是钱,财帛动人心,这一大帮利益集团不恨死郑和船队了。
明朝依靠科举取士,而文化发达的江南地区长期垄断录取名额。
1397年著名的“南北榜案”就是这一现象的集中体现,明朝官场大多被江南地区出身的官员把持,这帮官员或多或少都和海外贸易有关。
即使本身不牵扯海外贸易的文官,每年下边人孝敬的“冰敬”、“炭敬”,大笔银子拿着,拿人手短,吃人嘴短,也不得不为利益集团说话,而且打击宦官势力不是文官集团的政治正确么。
一大帮文官集体谏言要求废止下西洋,自然不能说影响到自己的私利了,要打出光明正大的口号就是“支费浩繁,库藏为虚”。
但明成祖朱棣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皇帝,对于文官基本上是不屑一顾,因此一直到1424年笃信文官的明仁宗朱高炽登基才废止下西洋。
到了1430年,明宣宗朱瞻基再次命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可惜郑和已经老迈,中间还耽误了多年的时间,很多为下西洋配套的人员、设施已经荒废,明朝下西洋的壮举已经难以为继了。
郑和下西洋到底赚不赚钱,只要看看明成祖朱棣做的事就知道了。
郑和前六次下西洋的时间从永乐三年至永乐二十二年。
这段时间内朱棣先后五次亲征蒙古,每次都出动十多万兵马。
派成国公朱能、英国公张浦四次南征安南,又是十多万兵马的耗费。
征调工匠、民夫上百万人扩建北平城,修建紫禁城,迁都北京等等,这里面很多钱是从皇帝的内库中出的。
而皇帝的钱是郑和等宦官们帮他赚来的,说白了下西洋赚的钱全到了皇帝自己的小金库中。
朝的官员们要是没有私心,不想着不纳税、垄断海外贸易,就不应该推动废止下西洋。
而是应该推动废除海禁令,推动对外贸易的扩大。
这种私心可以说毁灭了推迟明朝灭亡的唯一机会。
明朝灭亡最大的原因就是两条,一是国家财政崩溃,拿不出足够的钱来平定辽东、镇压李自成等农民起义。
明朝皇帝要是能从海贸中弄钱,所谓的“三饷”根本就不是事,怎么会缺钱花。
二是小冰河期,明朝天灾不断,粮食连年歉收,饥荒不断。
而南洋的占城、暹罗、安南、真腊等国都是产粮大国,粮食一年两熟或三熟。
下西洋船队要是一直存在,这些产粮地就会一直尊崇明朝的领导。
不论是征粮、借粮,还是买粮,都能解决明朝的缺粮问题,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第306章 秘密任务
在京师击溃流寇后,大明的土地改革已经开始,商税也在同步进行。
海禁已经开放,海上贸易已经开始征税,朱由检知道这方面不是很完善,还存在问题和漏洞。
看来要抓紧制定一个完善的税收制度,随着大明海军的强势崛起,大明的海上贸易很快将会进入鼎盛时期,这是一个大蛋糕。
朱由检收回思维,用很欣赏的目光看着夏完淳问道:
“夏完淳,朕已经任命你为浙江都指挥,你为什么还要参加科考,说说你心里的想法,是不是不想当官?”
“回禀皇上,臣不是不想当官,既然做官就要做好,不能身居重位不作为,今年才十四岁,年纪太小,阅历也很欠缺,臣想先锻炼两年,最好让臣从县令开始做起。”
“哦……”
夏完淳这个想法,让朱由检很是意外,连两个公主和陈圆圆都像看傻子似的看着夏完淳,世界上还会有这种人,居然嫌官大!”
朱由检并不认为夏完淳傻,反而觉得这孩子将是大明栋梁之才,开始以为十六岁,现在想想是自己算错了。
夏完淳战死时十六岁,但不是现在这个时间战死,据历史记载,夏完淳应该在两年以后才战死。
而现在大明的历史被架空,根本不存在东掳进攻江南,夏完淳当然不会死,他只会是朱由检手中一张王牌。
朱由检拍拍夏完淳的肩膀哈哈大笑:
“好孩子,朕满足你的心愿,给你一道圣旨,再给他派两个高手护卫,明天就离开京师,前往江南秘密调查江南财团走私的事情。
你还是一个孩子,应该没有人会注意你,记住不到关键之时,不要随意拿出圣旨,尽量能摸清楚他们的底细。手机端 一秒記住笔趣阁→.B\\.\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如果遇到危险去找李大开,圆满完成任务后,朕将成立一个新部门,专门管理海上贸易之事,如果干的好,官居一品不是难事,如何?”
夏完淳急忙跪倒谢恩:
“臣,夏完淳领旨谢恩!”
朱由检见夏完淳毫不犹豫的答应,心里很是欣慰:
“平身,希望你不要辜负朕的期望,要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坚守自己的底线!”
“陛下放心,夏完淳绝不辜负您的期望。”
“好,白虎。”
听到皇上叫他,白虎立即进入包房:
“臣在!”
朱由检抬头对白虎说道:
“选两个武功好的锦衣卫,让他们从今天开始寸步不离保护夏完淳,一切都要听从夏完淳指挥。”
“遵旨”
白虎答应一声转身出去,很快带来两个锦衣卫百户,两个锦衣卫百户还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接触皇上,心里很是忐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