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回到战国当赵括

回到战国当赵括 第202节

田婉瞪大了美丽的眼睛,道:“那可不是,秋儿伴随着妾身从小长大,妾身早就已经把她当成真正的姐妹了。”

赵括沉默半晌,道:“你是担心将来猛儿长大之后得不到家业,所以想要给他更多的爱吗?”

田婉笑着搂住赵括,道:“夫君英明神武,想必已经早就有了算计。”

赵括露出微笑,反手将佳人搂入怀中,轻声道:“这是当然。

你放心吧,将来谦儿会得到一片大大的天下,而猛儿和柔儿所得到的,也不会让他们失望。”

如果是以华夏的眼光来看的话,一个帝王似乎已经足够。

但是考虑到这个时代通讯的难度,必须要指出的一点是单单一个华夏王朝是无法完成对整个地球进行有效统治的!赵括想到这里,不由笑了起来:“别说是猛儿和柔儿了,就算你们再生二十,三十个孩子,为夫也有的是地方让他们将来大展拳脚!”

“二十、三十个?”

田婉身躯颤抖了一下,道:“夫君,那妾身得生到什么时候去啊?

不如,请夫君多纳几个妾吧。”

赵括咳嗽一声,道:“算了,就现在这样挺好的。

人多了之后免不了勾心斗角,各种算计,想想就让人头痛。”

后世的赵括从小到大见识过不少宫斗剧,对于老婆太多这件事情多少有点阴影。

田婉娇声道:“可是夫君不愿意纳妾的话,会有人说妾身是个妒妇!”

赵括哑然失笑,将田婉虽然生了两个孩子却依旧诱人的身躯紧紧搂在怀中,轻声道:“本侯的女人难道还要理会别人的想法?

记住,这天下只有别人听你的,没有你听别人的道理!”

这句话让田婉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下一刻,田婉突然一翻身,成为了一名“骑士”。

赵括一愣:“夫人,你这是”田婉腻声道:“既然夫君执意不肯纳妾,那妾身就努力一下,再给夫君多生几个吧!”

此间乐,不足为外人道也。

接下来的几天里,赵括都在辛勤的“播种”。

这样的生活一度让赵括颇为疲惫,不得不借助人参进补。

俗话说得好,只有累死的牛,没有耕坏的地!好在某个神秘亲戚的突然来访,总算是让赵括有了几天喘息的机会。

也就是这个时候,赵国学宫开山两周年的日子也到了。

这个庆典十分的热闹,整座山上山下到处都是汹涌的人流,不但有学宫士子和学者,更有许多慕名而来却并未被收录进学宫的士人,还有一些附庸风雅的赵国官员,甚至还有一些暗中出来挑选佳婿的贵族少女,以及任何聚会都必不可少的各种大小商贩。

作为赵国乃至当今整个华夏世界的最高学府,赵国学宫虽然仅仅开办了两年时间,但凭借着赵国的强大国力、赵括的鼎力支持再加上大祭酒荀况的鼎鼎大名,吸引了天下众多的学者和学子纷纷来此。

如今的学宫可以说是日新月异,一天比一天更加的兴盛,已经真正具备了当年稷下学宫的雏形。

可以预见到的是,只要再发展一段时间,赵国的学宫必将取代曾经稷下学宫所处的位置,真正意义上的成为华夏的化新中心!作为赵国学宫的名誉祭酒,赵括理所当然的获得了参加学宫二周年庆典的邀请。

让赵括有些意外的是,当他抵达学宫之后不久,竟然有另外两名意料之外的客人也出现了。

“大王到,太师到!”

在迎宾几乎是声嘶力竭的呼喊声中,一辆马车缓缓而至,随后年轻的赵王赵偃以及太师韩徐为就一起出现了。

赵括不敢怠慢,立刻跟随着荀况一同迎了上去:“臣见过大王!”

小赵王左顾右盼显然颇为好奇,看着赵括和荀况笑道:“母后说了,如今的学宫乃是大赵脉所在,让寡人也来看一看,学习学习,大祭酒和武信君应该不会介意吧?”

伴随着年龄的一天天增长,小赵王说话时候已经显得越发的从容了。

荀况忙道:“大王说的这是哪里话,大王可是臣一直请都请不来的至尊客人呢。

大王请,快请上座!”

赵括同样也是含笑看着这一幕,不过下一瞬间,赵括的目光立刻就和韩徐为的目光对上。

韩徐为笑着朝赵括行礼。

看着韩徐为的笑容,赵括的心中没由来的突然一紧。

怎么感觉,这个老家伙的笑容有些不怀好意呢?

第341章 听说武信君有一个礼物要送?

如果说原先的庆典是十分严肃的氛围,那么小赵王的到来直接就把这种严肃变成了肃穆。

毕竟是天下第一强国的国君!祭祀大典的时候,赵王理所当然的站在了前方,而赵括和韩徐为则站在了赵王身后大约两三步的地方。

看着前面的赵王在荀况的引导下一板一眼的做着祭祀礼节,赵括在后面等待得有些无聊,忍不住朝着旁边的韩徐为笑道:“太师看到那块本侯赠送的石头了吗?

你两年前在此地的事迹,本侯如今可是记忆犹新啊。”

在听到赵括的话之后,韩徐为的脸色顿时就是一变。

两年前也是在这里,韩徐为想要嘲讽赵括,却没想到被赵括一波“横渠四句”直接翻盘,弄得韩徐为狼狈不堪,一时间在赵国政坛之中被引为笑柄。

今天赵括在这个旧地之中旧事重提,明显就是来揭伤疤,给韩徐为难堪啊。

韩徐为冷笑一声,道:“怎么,难道武信君你今天还有什么想要赠送的礼物不成?”

赵括哈哈一笑,道:“如果是太师希望的话,什么样的东西本侯拿不出来呢?”

韩徐为重重的哼了一声,没有开口说话。

看着韩徐为生气的样子,赵括嘴角的笑意越发浓厚。

韩徐为啊韩徐为,你真的以为就你会恶心人?

本侯可是从网络时代过来的人,说到阴阳怪气这方面,你连给本侯提鞋的资格都没有!你韩徐为不是一有机会就喜欢针对本侯吗?

那本侯现在有机会也好好的恶心你一下,这很公平。

赵括显然成功的把韩徐为恶心到了,接下来的整个祭祀过程中,韩徐为硬是连一个字都没有说出口。

祭祀结束之后,就是华夏学宫今年最为引人注目的辩论大会了。

每一家出一人,能够将其他所有人辩倒者为最终冠军!这样的制度不但十分考验一个人的临场反应,同时对于知识的丰富程度、口舌的伶俐程度等等都有着很高的要求。

出场的士子们一个个显然都是有备而来,可以说是人均妙语连珠,说话之时往往连消带打,不但能够贬低对手学派的思想理论,同时还能够将自己学派的思想理论大吹一通,不少观点让来自后世的赵括都不由得连连点头。

古代人虽然因为年代而见识受限,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思考,尤其是在思想理论和哲学方面,古人和现代人的差距其实并没有那么大,甚至有些方面古人还要更胜一筹。

而在一旁旁听的众多赵国士子、民众们同样也是屏气凝神,每每听到妙语连珠之时便大声叫好,喝彩声十分响亮。

终于,在漫长的辩论之后,一名法家士子脱颖而出,获得了这一次辩论赛的冠军!这个结果一出,法家中人自然是大声鼓噪人人欢呼雀跃,而儒家这边的学者和大佬们却都一个个脸色阴沉。

虽然说一直以来儒家最为出名的敌人是墨家,但墨家毕竟早就已经衰落。

秦国、赵国、韩国、魏国,这四个国家都是不折不扣的法家学说支持者,甚至就连儒家的大本营齐国在治理国事的时候都参杂了不少的法家思想。

别看儒家的士子数量最多,但实际上真正能够影响到各国国君的,还得是法家最行。

荀况也是一脸无奈,但他毕竟是大祭酒,还是带着笑容上台,给了这位法家士子冠军的奖励。

根据之前公布的日程,其实整个大典到这里也就结束了。

这毕竟不是后世,还要整点什么歌舞表演运动会之类的,整个大典都流程都是比较短的。

但就在这个时候,韩徐为咳嗽一声,突然笑眯眯的开口了。

“武信君啊,老夫听说你前阵子和某位儒家士子有一个约定,说是要赠送给那位儒家士子一个十分惊人的礼物,不知如今这个礼物准备好了没有呢?”

一旁因为辩论赛而显得多少有些昏昏欲睡的小赵王顿时就来了精神,道:“什么样的礼物?”

这对身份最为尊贵的君臣一开口,自然是一下子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韩徐为要的正是这个效果,当即笑道:“大王恐怕有所不知啊,武信君前段时间在和某些学子们见面的时候,信誓旦旦的说要制作出一种能够写成百上千个字的东西出来,好让将来的学子们游学之时不需要背负上厚重的简牍呢。”

赵王闻言顿时就是一愣,然后有些不解的说道:“绢纸不就能够做到这一点吗?”

赵王此言落下,满场顿时寂静。

这一刻,就连赵括都有些啼笑皆非,想起了那个“何不食肉糜”的故事。

韩徐为同样也是有些哭笑不得,忙道:“大王有所不知,绢纸虽然确实可以,但过于昂贵了,普通学子是根本承担不起的。”

开什么玩笑,别说是普通学子了,就是韩徐为这样的国师平日里也只用简牍,只有重要事情需要隐秘携带的时候才拿绢纸来用的好吗。

小赵王似懂非懂的哦了一声,随后有些期待的看着赵括:“武信君,那你说的究竟是什么东西呢?

快拿出来吧,寡人也有些好奇呢。”

赵括点头道:“臣奉命。”

说完这句话,赵括不忘看了韩徐为一眼。

韩徐为闻言也是一愣,心道难道赵括真的有办法?

但马上,韩徐为立刻就否定了这个可能。

简牍又重、又难书写、又难保存,这种种的缺点早就已经被世人所知。

但知道这些缺点又能如何?

简牍诞生到现在不知道多少百年了,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要改良,但全部都以失败告终。

武信君赵括确实搞政治斗争有一手,打仗更是天下无敌,但总不可能连发明都会吧?

总不可能全天下人几百年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他说解决就解决吧?

赵括又不是神仙!想着想着,韩徐为心中的底气慢慢的变足,脸上的冷笑也变得越发的明显。

这一次,老夫倒要看看你还能拿出什么东西来打老夫的脸!

第342章 五个钱一张的蔡伦纸(求订阅)

韩徐为的表情如此明显,自然也被在场的许多其他人看了出来。

“你们看,太师好像在嘲讽武信君呢。”

“不是吧,太师凭什么嘲讽武信君?”

“他可能是觉得武信君拿不出所声称的那种东西吧。”

“呃,其实我也觉得武信君拿不出来,但我还是支持武信君。”

“为何”“没有武信君就没有如今的学宫,你我身为学宫学子,若是忽略了武信君对学宫做出的贡献,那就是忘恩负义!还有,武信君送给咱们学宫的那四句话你忘记了?

首节 上一节 202/9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之开局一把加特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