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回到战国当赵括

回到战国当赵括 第2节

秦国的主将王龁不惜充当一个木偶傀儡帮助白起遮掩真相,就是为了打我们赵国一个出其不意,但我们赵国呢?

除了内斗还是内斗,就连你廉颇将军看着我赵括的时候,心里恐怕也是敌意居多吧?”

廉颇脸色阴晴不定,半晌之后哼了一声,道:“你想要让老夫留下来帮你?”

赵括点头道:“正是!”

秦国是天下第一强国,而白起则号称战国四大名将之首。

面对着这样强大的敌人,赵括固然很有信心,但他也需要一些得力将领来帮助自己。

白起有王龁这样的助手打掩护,赵括也想要廉颇作为自己的辅助。

俗话说得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廉颇也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水平绝对是有的,如果廉颇愿意帮赵括,那么这一战的胜算自然大增。

廉颇冷笑一声,道:“老夫乃是百战名将,怎么可能屈从于你一个毛头小子的麾下?”

赵括正色道:“将军此言差矣,白起的名声比将军大了不知道多少,都甘愿隐藏幕后指挥,一切为了秦国的胜利。

将军作为我们赵国的名将,却连这一点小小的牺牲都做不到吗?

若真是如此,也难怪我们赵国不如秦国了。”

廉颇听了这番话,脸色阵青阵白,显然陷入了挣扎和犹豫之中。

过了良久之后,廉颇突然开口道:“说说你的计划。”

赵括心中一喜,问道:“如果我能说服将军,那么将军是不是就愿意留下来帮我?”

廉颇冷哼,加重了语气道:“那得看你能不能说服老夫!”

赵括微微一笑,走到了大帐之中悬挂的地图旁边,开始了自己的表演。

“将军请看,这里是韩王山、泫氏城,还有我们身处的大粮山,是我们的第一道防线。”

“这里是长平关、羊头山、故关,这是我们的第二道防线。

两道防线之间由两条河谷相连,分别是小东仓河谷和大东仓河谷。”

“大王给我的命令是必须要主动出击,这一点想必秦国方面也是知情的。”

“我们要出击的话,最佳的方向就是韩王山!”

“白起作为喜欢出奇制胜的人,他必然会在正面假装后退,引诱我们深入!在我们深入之后,他就会派人从丹朱岭、仙公山这两条山脉之中穿越,奇袭我们后方的长平关和故关。”

“于此同时,他还会派出一支精锐部队趁着我军全军突击的当口突然发动反击,突破我们泫氏城的防线,一举插入到韩王山和大粮山之中。”

“如此一来,我军的主力部队就完全被隔绝在了韩王山这么一块狭小的地带,秦国人就可以凭借着这个包围圈将我们四十万人活活困死在这里!”

赵括说话之时语气极为镇定而自然,因为这些都不是他瞎编的,而是历史上长平之战的整个大决战过程。

赵国四十万大军就是这样被白起一步步引入包围圈,最终走投无路而投降,然后被白起坑杀殆尽!廉颇看着赵括推演这一步步惊心战局,不知不觉间冷汗已经是滚滚而下。

作为当世名将,在这里作战多日的廉颇太清楚整个战局了,他知道赵括说的这些绝对是真的,是极有可能发生的!廉颇嘶声道:“白起如此处心积虑,难道我们真的有获胜的希望?”

赵括看着廉颇,十分诚恳的说道:“当然有!只要将军愿意助我,我们大赵一定是胜利的那一方!”

廉颇神色复杂的看着赵括,赵括脸色坦然的和廉颇对视,目光中充满诚恳。

片刻之后,廉颇突然长叹一声,朝着赵括单膝跪下。

“末将廉颇,拜见大将军!”

第3章 赵括小儿必败无疑

收服廉颇,对于赵括来说绝对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情。

要知道廉颇在军中多年声望极隆,有一大批死心塌地的部下,如果廉颇离开的话这些部下肯定不会听从赵括的命令或者是阳奉阴违,必然对赵军的战斗力造成不良影响。

现在廉颇都服从赵括的指挥,那么这些人必然也会为赵括拼死搏杀。

赵括就不需要重新整合一遍部队,等于是变向提高了赵军的战斗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若非如此,赵括也不必大费周章来说服廉颇了。

赵括上前两步,亲手扶起廉颇:“廉颇将军,我虽然是主将,但你同样是不可缺少的大将!你我携手,定然能够击败白起,让秦国人知道小觑我们赵国的下场!”

廉颇重重的点头,军人是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都是直来直去的性格,两人至此算是彻底放下隔阂,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并肩作战。

廉颇问道:“大将军,这么长时间过去,邯郸那边有说服其他国家出兵了吗?”

赵括嘿了一声,摇头道:“这一战没有援兵,只能靠我们自己了。”

如今天下局势,秦国无疑是最强,赵国紧随其后。

只要赵国能够在这一战中击败秦国并消灭大量秦军主力,那么赵国就能反超秦国成为天下第一强国!反过来只要秦国击溃赵国,那秦国一统天下之势就再也无法阻挡,这也是历史上发生的事情。

因此当秦赵在长平开战之时,其他五个诸侯国纷纷选择围观,就是想要看到这两大强国打一个两败俱伤。

这一战注定是秦国和赵国的舞台,容不下其他国家的存在。

赵括和白起两位主将则是舞台中央真正的主导人物,谁是笑到最后的主角,谁又是成为垫脚石的反派,一切以结果说话。

廉颇也是赵国重臣,这些当然也是明白的,闻言不由得脸色阴沉:“这样的话,我们就很难办了。

长平这边都是山地,原本就是易守难攻,我军作为劣势一方还要强行进攻,岂不是白白送给白起战功?”

赵括微微一笑,道:“廉颇将军不必担心,我已经想好了计策。”

廉颇精神一振,看着赵括:“大将军的计策是?”

刚才赵括的表现无疑让廉颇对赵括有了期待。

赵括嘴唇轻启,吐出四个字:“将计就计!”

廉颇先是一愣,过了好一会之后突然恍然大悟,一拍大腿,诚心赞道:“妙极!老夫倒是当局者迷了,赵括将军果然有你父马服君之风!”

赵括微微一笑,心道我可不是只有马服君之风而已啊。

很快,接连不断的命令就从赵括的帅帐之中犹如流水一般的发了出去。

新官上任三把火,一番调整势在必行。

在大粮山赵军大营之外是一条小河,这条河的名字叫做丹河,丹河的两岸上各自矗立着一道长长的垒壁,分别由秦军和赵军所建作为最前线的掩体防线之用,名为秦垒壁和赵垒壁。

在南岸秦垒壁的后方有一座大营,大营之中的营帐无边无际漫山遍野,象征着秦国的黑色旗帜迎风飘扬,这便是秦军大营所在地光狼城。

在光狼城中的了望高台之上,一位高大健壮的中年将军正恭敬的站立在一名身材略微有些矮小的老者身边。

中年将军的名字叫做王龁,是如今的秦国左庶长,被公认为秦国下一代军方的掌舵人。

虽然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军方大员,但王龁看着面前的老者,目光之中却流露出崇拜和恭敬的神情,就好像是一个小孩看到了自己的偶像一般。

在王龁面前这位头发花白、身着黑色镶边袍袖头戴紫色鹖冠、下巴微尖、目光更是锐利无比的老者便是有秦国“战神”之称,一生征战至今从无败绩的武安君白起!白起平静的说道:“看这两日的动静,应该是赵国的援军来了吧?”

王龁十分恭敬的说道:“回君候,正是赵括带着援军到了。”

白起嗯了一声,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意:“看来,姬侯在邯郸之中的行动很成功啊。”

姬侯是秦王的绝对心腹,秦国的间谍首领,这一次秦国在邯郸之中的挑拨离间、散播传言让赵括替换掉廉颇乃是白起的计策,由姬侯负责亲自实施。

王龁应了一声,略微犹豫了一下之后忍不住问道:“君候,既然赵括已经到了,那么我们什么时候发动进攻?”

白起笑道:“进攻?

不,赵括会来进攻我们的。”

王龁有些愣住,脸上露出不敢置信的表情:“赵军兵力劣势,过去的半年时间里廉颇也被我们打得丢掉了二章城和光狼城两道防线只能被迫死守,赵括怎么敢进攻我们?”

白起哈哈笑道:“若是赵括不进攻,本侯为何要如此苦心算计于他?

你看着吧,最多不过两月,本侯要赵括和这四十万赵国兵马统统都死无葬身之地!”

白起的语言之中透露出了强大的自信,来自天下第一名将的自信!王龁虽然不解,但依旧露出了振奋的表情,心中暗自想道:“听说那赵括是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也算是名门之后。

只可惜他遇上了我们大秦,遇上了武安君这样的绝世名将!”

王龁摇了摇头,开始为赵括默哀。

在王龁的心中,赵括已经是死人一个了。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整个长平前线风平浪静,但有心之人都能够感受得到这其实是暴风雨之前的宁静,真正的大战即将到来。

十天的时间一晃而过。

赵括在这些天里并没有闲着,先是召集了诸多将领召开会议,正式从廉颇手中接管了整个大军的兵权。

随后赵括又和廉颇一起用几天的时间走遍了赵军如今的前后两道防线,实地的查看了所有的战场,并且将主帅大营的位置从大粮山调整到了更加靠近整个长平战场中央的韩王山,同时对整个赵军的布置进行了一轮新的调整。

由于事先制定好的战略,秦国白起方面当然是不可能主动进攻的,赵括也就可以放心大胆的用这些天整顿好了军队。

这一世赵括的理论和来自地球的后世经验结合在一起,让赵括彻底掌控了这支四十万大军,虽然不能算是如臂指使,但也堪称得心应手。

这些都被廉颇看着眼里,不由啧啧赞叹:“大将军,老夫原本以为你只会纸上谈兵,但如今你掌军也同样有道,确实让老夫佩服。”

廉颇虽然和赵括的父亲赵奢是政敌,但赵奢毕竟已死,而且廉颇又是一个性格直来直去的人,有什么话也就直接说出。

赵括微笑道:“廉颇将军谬赞了,若是没有将军的鼎力相助,赵括也无法如此快速掌控全局。”

花花轿子人抬人,既然廉颇老将军这么上道,赵括自然也是回报一番好话。

两人相视而笑,廉颇忍不住问道:“大将军,我们什么时候开始进攻?

军粮已经开始告急了。”

上次赵括带来了一个月三十天的军粮,十天过去之后现在只有二十天军粮了。

如果现在撤退的话,二十天的军粮甚至都不足以支撑这四十万赵军回到邯郸。

换言之,已经没有退路了。

看着廉颇急切求战的眼神,赵括微微一笑,道:“既然老将军都发话了,那么明日开始决战吧!”

赵括也是个干脆人,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是时候上演这出大戏!

第4章 白起设计,赵括进攻

翌日。

这是赵括抵达长平战场的第十一天。

这一天,在轰隆的号角声中,无数赵国士兵纷纷从韩王山、大粮山的大营之中开出,在丹水北岸的赵垒壁之后集合。

首节 上一节 2/9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之开局一把加特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