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回到战国当赵括

回到战国当赵括 第142节

这一刻,赵军不是四面楚歌,是五面受敌!严峻的事实终于让赵国将军们回过神来,纷纷将目光投到廉颇身上。

“大将军,快想想办法!”

“大将军,快下命令吧!”

廉颇也回过神来,他颤抖的张了张嘴巴,但是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事到如今,整个战争的结果都已经完全注定,廉颇还能说些什么?

敌军的喊杀声越发的近了,甚至已经能够看到某些国家的旗帜,无数赵军开始溃败,从廉颇的面前头也不回的朝着后方逃亡。

这下子,其他的赵国将军终于明白过来,也顾不得什么大将军不大将军的了。

“撤!全部撤退!”

“快逃,能逃多少是多少!”

廉颇的侍卫长直接跳上战车,啪的一下用力抽打着拉车的马,直接调转马头朝着后方逃去。

廉颇身体颤抖起来,这一刻好像苍老了十岁。

廉颇知道自己败了,而且还败得十分彻底!他这个时候想起了蔺相如的那封信,那封信之中所说的、曾经被廉颇嗤之以鼻的赵括建议,如今居然全部实现!廉颇仰天一声长叹:“老夫悔不听武信君之言!”

这一场举世瞩目的高唐之战,由于韩魏两军的突然反水,就这么在短短半天内决出了胜负。

防守方的齐国获得了一场震惊世人的大胜,而近几年来在赵括率领下战无不胜的赵国大军,却在廉颇的指挥下收获了一场继宜阳之战后的又一次大败!消息传出,顿时天下震动。

第240章 武信君?我看不行

邯郸,赵国宫城。

韩徐为和蔺相如并肩而行,两人脸上的表情都显得颇为轻松。

韩徐为笑道:“三日前廉颇大将军刚刚派人送来准备决战的消息,算算时间,应该也就这两日便能得知结果了。”

蔺相如点了点头,道:“是啊,希望大将军能够一战成功,打败齐国。”

韩徐为哈哈大笑:“怎么,难道信君觉得大将军会输不成?”

蔺相如摇了摇头,道:“这自然是不会,只是如今结果未出,老夫心中多少有些担心罢了。”

韩徐为不以为然的说道:“要老夫说啊,信君你这根本就是杞人忧天,不可能的事情。

对了,武信君赵括前几日带着几千骑兵去河东郡了,据说搞得声势还挺浩大的。”

蔺相如脸色微微一动,道:“是啊。

武信君培养出来的蚩尤军战力极为强劲,堪为我大赵骑兵之翘楚。”

韩徐为哼了一声,道:“要老夫说啊,他的蚩尤军装备如此精良,说不定是背后在做什么见不得光的生意呢。”

蔺相如楞了一下,笑道:“应该也不至于,武信君毕竟可是有着人参生意的份额,能够获得巨额金钱也不奇怪。”

说话间,两人走上台阶,走进了大殿之中。

赵国在战争期间每隔数日都会举行一次廷议,这是惯例了。

太后坐在大殿之中,淡淡的说道:“诸卿,近来其他诸侯国可有什么异动吗?”

战国七雄之间的相互征战往往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很多时候都会从单挑演变成群殴,所以它国动向也是非常值得注意的。

作为相邦,平原君理所当然的成为了那个开口回答太后的人:“回太后,从刚刚传回来的消息来看,秦国眼下一片平静并没有任何要开战的迹象,正如武信君所料那般。”

这句话一说出来,韩徐为的脸色顿时就变得不太好看。

太后的脸色也是一怔,但马上就舒缓了过来,道:“廉颇大将军已经在高唐城那边和齐楚燕三国展开决战了,如此一来即便秦国要出兵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对大赵的战局有任何影响,大赵就可以从容在齐国之中攻城略地了。”

韩徐为笑道:“太后高见。

眼下我等只需要等候大将军的捷豹即可,若是大将军能够让齐国的损失更加惨重一些的话,说不定这一次还有希望再次攻破临淄,甚至是灭亡齐国!”

说着说着,韩徐为的脸上露出兴奋的光芒。

要知道在二十多年前的那次险些让齐国灭亡的“五国伐齐”行动之中,韩徐为就是赵国政坛中最为坚定的伐齐派,后来韩徐为也因为这一战而立下大功正式成为赵国重臣之一,因此这一次的伐齐行动在韩徐为心中多少也有几分“重现当年辉煌”的意思在里面。

韩徐为的话让太后脸上的笑容顿时更多了几分。

作为赵国眼下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这场战争是太后韩姬摄政之后所主导的第一场战争,她当然希望能够以胜利作为收场。

韩徐为又继续道:“至于河东郡那边,老臣觉得秦国人或许并不是没有打算开战,而是已经在某些武信君没有注意到的地方悄悄集结了。

太后最好还是尽快给武信君传令,让他提高警惕才是!”

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没什么问题,但实际上却隐约在暗示赵括的能力不行,没有看破秦国人即将到来的突袭。

平原君闻言不由有些好笑,立刻开口反驳道:“太师这番话本侯就不敢苟同了。

武信君乃是天下第一名将,秦国人想要发动战争的话难道武信君还能发现不了苗头?”

韩徐为哼了一声,对着平原君道:“平原君这话就不对了。

白起之前也是号称无敌战神,结果呢?

还不是连败数场,如今被秦王贬斥在家。

这人啊一旦到了顶峰就容易骄傲自满,然后失败便会接踵而至了。

武信君年纪轻轻便立下大功,更是容易变得骄傲自满,让太后下命训斥和提醒他一番也是为了他好,磨砺一下他的性子。”

太后点了点头,淡淡的说道:“太师说得很有道理,这件事情就由太师具体负责吧。”

对于能够打压一下赵括势头的事情,现在的太后绝对是非常欢迎的。

这个决定让平原君眉头紧锁,但太后命令已经下达,所以平原君最后也没有开口反对,只是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韩徐为见自己的声势明显压过平原君,心中更是喜悦,当下继续说道:“太后,臣觉得等到打败了齐国之后,明年就应该拿燕国开刀了。

燕国地处大赵北部,若是大赵南下中原之时燕国在后方侵扰大赵后方终究也是一个心腹大患。

加之燕国的国力也相当一般,说不定大赵还能够第一个灭亡燕国!”

平原君眉头是越皱越紧,原本不想再开口但此刻终于又一次的忍不住了:“太师,如今决战的战报都还没有送到,你便在此想象明年的战争,是否有些过了?”

韩徐为哈哈大笑,傲然道:“平原君说的这句话就有意思了,难道你也和武信君一样,觉得大将军会在高唐之战中失败不成?”

这句话直接把平原君后续所有的话全部堵死,平原君重重的哼了一声,不再开口。

韩徐为越发得意,正准备说些什么,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伴随着赵国宦者令匆忙的声音打断了韩徐为的话。

“太后,高唐城战报已经送到!”

大殿之中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聚集在了宦者令手中的那份战报上。

太后立刻说道:“快,拿上来!”

宦者令匆忙朝着大殿最上首的太后走去,在经过韩徐为身边的时候,韩徐为目光突然一凝。

别看韩徐为已经老了,但他的视力依旧和年轻之时没有相差多少。

就在刚刚那一瞬间,韩徐为似乎看到战报之上有血渍?

这不可能吧?

太后拆开战报,看着看着,一张俏脸一下子变得惨白,身体也开始变得有些摇摇欲坠。

这个表情无疑立刻就让大殿之中的众人心中多了几分不好的预感,韩徐为是最为急切的那一个,忍不住问道:“太后,高唐城那边究竟”太后面无人色的抬起头来,用颤抖的声音说道:“高唐、高唐败了!”

第241章 武信君才是对的

高唐败了。

这个消息犹如一杆大锤般重重的捶在所有人的心中,让整个大殿之中的气氛瞬间凝固。

韩徐为倒退两步,整个人完全接受不了这样的结果:“这、这竟然败了?”

在韩徐为看来,廉颇毕竟也是当世有名的名将,说打不过白起也就算了,齐国可是当年廉颇不知道虐了多少遍的手下败将,怎么可能出问题呢?

就连一直和廉颇不对付的平原君、平阳君两位脸上的表情同样也是十分震惊,这两位同样也完全没有想到廉颇竟然会败北。

自从长平之战后,赵国君臣早就已经习惯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以至于这样的一次失败突然来临的时候他们一下子完全接受不了。

太后的朱唇微微颤抖,道:“是韩国和魏国突然阵前反水,五国一共围攻大赵,导致大将军败北。

如今大将军已经退回大赵国境灵丘城中,身边只有不到八万将士了。”

太后这句话说完,整个大殿之中的气氛越发凝滞。

“韩国反水?”

韩徐为蓦然瞪大了眼睛,嘶声喊叫了起来:“太后,这不可能啊!!!”

韩徐为之前在韩国之中可是整整当了二十年的臣子,自认为对于韩王、韩国诸大臣的性格早已经无比了解,觉得韩国就是一个胆小懦弱的国家,根本不可能会对赵国进行任何的反抗。

反而,事实却无情的将韩徐为的想法打得粉碎。

第一个回过神来的却是蔺相如,这位赵国新晋的文信君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这可是紧急军情,并非儿戏。

看来韩国和魏国是真的背叛了。”

蔺相如的这句话好像一把匕首般深深的刺入韩徐为的心中,让韩徐为的脸上完全失去血色。

平原君的心情同样也无比复杂,因为就在不久之前平原君还和魏国领兵的信陵君通信,鼓励信陵君为了三晋同盟好好杀敌,并得到了信陵君态度十分热烈的回应。

可是现在大殿之中一片死寂。

二十万赵军精锐出征,原本以为至少会给齐国一次极为难忘的教训,没想到反而吃了这么大的一个败仗,损失了至少十二万的兵马突然,平原君惊呼一声,道:“这个情况难道不是和武信君之前所预测的一模一样吗?”

这句话又是一记重磅炸弹,在大殿之中的赵国君臣心湖中猛烈炸开,掀起轩然大波。

是啊,赵括之前就说过了要提防韩魏两国的反水。

可是那个时候没有任何人当一回事,韩徐为等人甚至还狠狠的嘲笑了一番赵括,觉得赵括压根就是害怕廉颇获得大功之后地位不保所说出的嫉妒之语。

但现在所有人都知道了,赵括才是对的!太后脸色无比苦涩,好一会才缓缓说道:“武信君是对的,韩魏两国确实不可靠啊。”

韩徐为脸色无比惨白,整个人摇摇欲坠。

悔恨、懊恼、惊讶、恐惧,无数情绪在韩徐为的心中来回激荡,狠狠的啃噬撕咬着他的内心。

韩徐为长叹一口气,颓然无比的说道:“是的,武信君是对的,老夫错了。”

砰的一声,韩徐为跪倒在地,叩首道:“臣请太后降罪!”

韩徐为不得不这么做,因为整个出征齐国从定计到后来的决战,韩徐为几乎全程参与其中,并完全站在了错误的立场上一路反对赵括的正确结论。

首节 上一节 142/9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之开局一把加特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