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天下无双 第380节
出于这个理念,刘争还是觉得太平道教可以成为一个国家的宗教。就好比历史上的明朝,也崇尚龙虎山的道教一样。
相对于别的宗教,刘争还是对道教最有好感,也不愿意这华夏大地,被别的宗教给染指。
特别是上一次刘争去广陵斩杀了笮融之后,他在广陵见到了笮融招揽下来的那些佛教教徒,人数达上千人,俨然已经在这里,发展成为不小的一个势力了,如果继续放任不管,日后肯定会变成诗词上所写,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甚至笮融在广陵郡构建的寺庙此时也已经有好几座。虽然刘争不排斥这些佛教教徒,但身为本土宗教怎么能够被这些外来宗教挤压生存空间呢,所以刘争一旦称帝,为了培养本土宗教势力,势必会让黄巾教成为大汉的国教。
而张宁是现任黄巾教的圣女,也是黄巾残党中为数不多还属于正规的黄巾残党之中的一支正统。到时候刘争想要让张宁负责整个黄巾教在全国推广的事情。
看到刘争返回,刚刚准备入睡的张宁立刻欣喜。
“夫君你怎么来了?”
刘争走过去,来到床边,直接坐下来,拦腰抱住张宁,然后凑在张宁的耳朵边温柔的冲着张宁说。
“自然是想宁儿了,怎么我就不能来看看你了吗?”
张宁脸上浮现出一脸娇羞,马上回应着刘争的亲昵之举。
“哪里哪里,夫君想来随时都可以来,宁儿还巴不得你天天来我这里呢。”
“我也想要天天来你这里,只可惜分身乏术,最近的事情实在太忙了,而且马上就要着手准备称帝一事,就更加忙了,再想要抽出时间来陪宁儿也不容易了。”
第七百五十四章 复兴黄巾
刘争叹了一口气,给自己找了个理由。他倒真不是不想来这里陪伴张宁,而是现在真的有些力不从心。
毕竟后宫数量不少,如果算上马上就要过门的糜贞,可就五个了,就算每天陪伴一个。也得连续好几天不休息。
就算是铁打的汉子也会吃不消啊,到时候就是周一到周五,分别去这些妃子的屋子里,周末两天给他缓口气。
况且现在他后宫数量还不算大,若是日后真的称帝了,那他的妃子肯定不止这么几个,到时候对于刘争而言压力可是有点大,怕是连缓口气的周末都要没了。
张宁倒是没有把注意力放在这些事情上,而是听到了刘争所说准备称帝的事情,眼前一亮。
“夫君终于要称帝了吗?称帝也好,至少可以正面和朝廷的那些人相抗衡了。”
“宁儿,其实我来找你是有事情要跟你说。”
刘争没和张宁闲聊几句,就将自己来找张宁说的正事开口说了出来。
“我就知道夫君肯定是有事要和我说的,不然才不会来我这里呢,说说吧,是什么事情。”
看见刘争有什么话要说,张宁假装嗔怒,用一脸埋怨的神色看着刘争,却对刘争即将要说的事情,也很感兴趣。
“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就是之前我曾答应过你,一旦称帝,我会帮助你复兴黄巾教。”
其实现在这个世界上黄巾军已经所剩不多了,原本历史上逃亡黑山和白波谷两个地方的黄巾残党在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多少。
虽然这两个地方依然有一些黄巾残党在活跃,但数量不多,其中大部分之前全部去往青州,只可惜后来青州一战黄巾军损失惨重,几乎已经没多少战力了。
后来这些黄巾军又全部归顺了刘争,成为刘争麾下的一份子,自然而然,刘争如果不提黄巾军的事情,那这个世界上黄巾军再想翻出什么浪来,几乎可以说是没什么可能了。
本来这件事情张宁都不打算再和刘争提起了,毕竟这件事在张宁看来已经不太可能了,现在突然听到刘争提起顿时就是一惊。
“夫君,你说什么?复兴黄巾教?”
本来没有将这件事情挂在心上的张宁,突然听见刘争说要帮助她复兴黄巾教,顿时一愣,脸上随后露出了狂喜的表情。
如果说张宁心中此时还有一个遗憾的话,那自然就是完成她父亲张角的遗志,将黄巾教的教义传播到天下,但是这件事情太过困难了,一度让张宁想要放弃,以至于嫁给了刘争之后她都没有再提起过这件事,因为她知道这件事情对于现在的她而言,几乎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现在被刘争重新提起来,而且是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那种不抱期望,却又突然被满足的感动不言而喻,张宁知道刘争虽然在很久以前就直言脱离黄巾军,从此和黄巾军再无瓜葛,但是刘争心中却一直记挂着张宁和黄巾教这件事情,并且要帮助她重新复兴黄巾教。
这种一直都被刘争牵挂着,惦记着的那种感动,一下子就充斥着张宁的心,让张宁看着刘争,对刘争有太多的感动。
一度认为自己找对了人,这个托付终身的这个男人,没有让她失望。
“对啊,难道你忘记了吗?曾经我不是答应过你在你嫁给我之后,我一定会帮助你复兴黄巾教,完成你父亲的遗志!”
“现在既然我要称帝了,那我曾经答应过你的事情自然也要完成,虽然我不能带领黄巾军统一天下,但是我可以推广黄巾教,将黄巾教的教义传播到这天下,并且我打算推举黄巾教为国教,还要设立一个官职叫国师,就有宁儿你来担任第一任国师,日后这个职位将由我们的孩子代代相传!”
刘争将自己心中的想法和张宁一说,他甚至连黄巾教日后怎么处置,都已经想好了。
张宁没有想到刘争对她的事情居然如此上心,一直记挂在心中,听着刘争描述自己的计划,张宁抱着刘争,紧紧的抱着,感受着这个男人给她带来的安全感和依赖感。
在刘争把话说完之后,张宁甚至都没什么要补充的。
“宁儿,这就是我粗略的计划,具体怎么实施,如何推广就完全交给你了,你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张宁此刻被刘争的话感动的一塌糊涂,又哪里有什么要补充的,她一扭身从刘争的怀中挣扎出来,然后反身用手一推将刘争推倒在床上。
“夫君,妾身没什么要说的,妾身如今只有一个想法!”
“什么想法?”
刘争用平淡的语气冲着张宁询问。
张宁慢慢的俯下身子,靠近刘争的身子,一点点将自己的嘴凑到了刘争的嘴上。
在能够感受到对方的鼻息时,张宁用魅惑的语气缓缓开口。
“妾身妾身只想给你生个孩子!”
说罢,张宁的嘴就封堵在了刘争的嘴上。
刘争还想说什么,但是感受到了张宁如此炽热的主动。所有的话都化作行动,迎合着张宁。
一番少儿不宜的画面在这闺房之中持续了整整一晚。
第二天,刘争醒来的时候腰都还有些累。
接下来的这一个月的时间,刘争并没有闲着,虽然很多事情都不需要他去做,去参与,但有些事情还是只有他才能够做,其他人没办法帮他。
那就是组建朝廷里的文武百官,册封谁当什么职位,这个事情只有自己琢磨一下才能够决定,而不能询问这些人的意见。
如今刘争手下文臣武将众多,如果不仔细思考的话,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他这些日子以来一直在琢磨着追随在自己手下的这些将领,该当什么样的官职,册封什么样的爵位,现在是直接延续汉朝的制度,还是重新制定新的制度?
其他的官职这些都还好,刘争都能够接受,只是爵位制度让刘争觉得有些繁琐。
并不让刘争十分认同。
第七百五十五章 称帝
汉朝的爵位制度其实很复杂。
最开始,是沿用的秦朝的二十等爵制度,不过另外设立了王爵。
最开始的王爵,是有功之臣可以得到,不过后来汉高祖刘邦把异姓王斩尽杀绝,从此之后,王爵就变成了只有皇室可以得到。
王爵之下,就是二十等爵,这二十等爵就是二十个级别,从最低级的公士开始,一直到最高级的彻侯。
不过后来,汉武帝刘彻在位的时候,为了避讳,彻侯变成了列侯。
再然后,也是因为汉武帝,常年和匈奴交战,为了筹措军费,开始卖爵位,二十等爵制度,除了最高级的列侯和关内侯不卖,其他的爵位,皆可出售,花费一些钱财或者粮食就可以买到。
这个风气,发展到东汉之后,就更加盛行了。
特别是汉灵帝时期,不仅是爵位可以买卖,就连官职都可以卖。
除大规模赐爵外,汉朝后期又正式实行卖爵制度,出钱可以买爵,入粟可以买爵,用奴婢也可以买爵。入粟买爵的办法导致爵位的泛滥成灾,军功爵制也失去了原来奖励军功的作用。
导致,到了三国时期,随便一个什么人,拉出来,都是什么什么侯。
完全失去了身份地位的象征。
刘争正是觉得,这样的爵位制度,没有什么吸引力,顶多就是一个名头而已,不实在,所以想要改变爵位制度,启用类似现代军衔这种模式来给自己手下的这些文臣武将册封爵位。
一共十二级。
武将就用下士,中士,上士,少尉,中尉,上尉,少校,中校,少校,少将,中将,上将这样的十二个等级的制度给他们册封爵位。
而从事政务的文人才用学士,硕士,博士,院士,四个称呼,分一二三等,同样是十二级来决定他们的爵位。
这样一来,简单又好记,大家还没什么好比较的,晋升制度也比较完备。
新的爵位制度,能够带来新鲜感,同时彰显出刘争的与众不同,还要他显示爵位高贵的程度。
在考量了一下这个制度之后,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一个月。
一个月后,称帝之举终于在吴郡开始。
在既定好的日子里,这吴郡里就已经开始张灯结彩,很多百姓们,都知道了,过两日这个地方,就会变成刘争新的帝国,而吴郡,从今天开始就不会再成为吴郡了,而是帝都。
登基之日。
吴郡城外,一个提前修建好的祭天大坛早就准备好。
刘争穿着龙袍,在文武百官的率领之下,开始举办祭天大典。
站在高台之上,拿着顾雍和张昭写的檄文告示。
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说,宣告上天,代汉称帝。
言辞之中,虽然没有说刘争的皇室子弟身份,但只要是一个刘姓,往祖上寻根问祖的,总是皇室后裔,刘争瞎掰一个诸侯王的后裔,也没人敢说什么,只是刘争懒得去做,他不在乎这个,直接宣告上苍,自己称帝,国号为汉,并且直言,讨伐傀儡皇帝刘辩,逆贼袁绍。
刘辩就如同更始帝刘玄,而袁绍就是一个代汉自立的王莽,只是还没到王莽那一步而已。
而刘争,自然是自比光武帝刘秀了。
虽然说这样会触怒何苗和袁绍这两个大将军,让他们对刘争发起讨伐。
但是刘争根本不害怕,反正他们之间的关系,已经到了鱼死网破的地步,就算刘争不称帝,他们也不会放过刘争的,与其如此,还不如称帝,就算是死,也好歹是以皇帝之礼下葬啊。
格局就不一样。
祭天大典结束,刘争在皇宫的大殿里,当众开始册封文武百官。
刘争没有完全沿袭汉代的官职制度,三公九卿制度虽然保留,但是他增加了内阁制度。
以许攸、士燮、顾雍、张昭为四位为内阁成员,辅佐刘争处理政事。
袁舟为丞相,居百官之首,俸禄最高,掌佐天子,助理万机。
黄忠为太尉,仅次于丞相的官职,专掌武事,地位和丞相相同,为最高的武官职位。
陈登为御使大夫,行使副丞相的职权,是丞相的助理,对包括丞相在内的百官公卿的一切行政活动进行监察。
袁舟,黄忠,陈登,位列三公。
郭嘉为太常,掌宗庙事,一般不参加具体的行政事务,是九卿之首。
典韦为光禄勋,主管宫廷内的警卫事务,同时他又是锦衣卫副指挥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