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风流小地主 第1005节
所以被阻挡在张飞营下后,高士廉就只能再从益州各处,征调各州府兵,以泰山压顶之势,强行攻下张飞营,为大唐百姓报仇。
之前高士廉已经从各州抽调了许多府兵,前往松州增援,预防吐谷浑突然发难。
再为了征讨僚人,继续召集各州府兵,势必造成益州内部各州,处于一个兵力真空状态……
想到这一点,李忘忧都不禁出了身冷汗。
他脑海之中,顿时冒出了“谋反”二字。
但旋即李忘忧却又否定了自己的猜测。
毕竟历史上,贞观四年,蜀地可并没有发生过什么叛乱。
贞观元年,燕郡王李艺谋反,伏诛。
利州都督李孝常谋反,伏诛。
之后便太平了十几年,直到贞观十六年,侯君集谋反,伏诛。李承乾谋反,被废……
那这贞观四年,哪里来的什么谋反?
李忘忧自觉是他想多了,但却又不敢完全打消这个念头。
因为自从他与苏长卿两人穿越大唐后,改变的历史太多了。说不准蝴蝶翅膀煽动,引发了连锁反应,让原本历史上没有出现的事情,出现了呢?
毕竟历史上,李承乾、李泰可没拜他为师。
李承乾也没得过阑尾炎,李治出生的时候,更没有狸猫换太子这种狗血事情发生……所以,即便历史上的贞观四年,蜀地并未发生过谋反事件,李忘忧却也不敢确定如今的蜀地,就不会发生谋反。
但此事也仅仅是李忘忧个人的猜测而已,并无真凭实据,所以也就没有与高士廉说出此事。
至于王宜春,李忘忧其实心中一直有所怀疑,只是王宜春一直掩饰得不错,所以也仅仅只是心中怀疑罢了。
今日李忘忧与高士廉在县衙里坐等某人自投罗网,闲聊之时,两人聊到了利州都督武士彟。
高士廉无意中说了句话,却是引起了李忘忧的注意。
“说起利州,武公倒真是辛苦了。当初李孝常谋逆被处死后,利州还有李孝常的余孽在四处作乱。武公上任后,稳定了利州局势,有功与社稷。对了,说起来,老夫大都督府的王司马,当初也在利州都督府任司马一职,据说在稳定利州局势这事上,也是出力颇多。”
李忘忧微微一愣:“王司马当初也在利州任职?”
“不错,但王司马并未卷入李孝常谋逆一事,故而并未受到牵连。反而因功升迁,改任益州大都督府司马一职。”
李忘忧闻言,却不禁在心中打鼓。
王宜春当真与李孝常谋反无关?
他心中微动,召来牛武小声吩咐了几句。
牛武听明白他的话后,点点头立即走了出去。牛武归来后,附耳与李忘忧耳语了几句。
李忘忧是让牛武去问问之前那两名府兵旅帅,王虎与利州有没有关系。
得到的答案却是让他没有想到,王虎居然原本是利州折冲府的校尉,因为牵扯到李孝常谋反,才被调离了利州,并被降职为旅帅。
李忘忧不相信这些都仅仅是巧合而已。
此时他便开始怀疑,莫非王宜春与王虎,皆是利州李孝常的心腹?
所以在王宜春落网之后,李忘忧才故意这般说,其实也是为了诈一下他,想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测。
却没想到,居然一猜即中。
只看王宜春那副见了鬼的表情,李忘忧就知道自己所料不差。
这王宜春与王虎,果真与李孝常有关。
但李忘忧心中依旧困惑,那个李孝常,难道真有那么大的魅力?人都死了四年了,还有人想继承他的“遗志”,妄图在蜀地作乱谋反?
这么大一个局,李忘忧可不相信,仅凭面前的王宜春,就能搞得出来。
不是李忘忧看不起他,王宜春此人,还没这种本事去当那幕后黑手,他最多也就只是黑手手中的刀罢了。
何况一名从四品下的大都督府司马,还没有资格能够让王虎等人,为他效死卖命。就更别说,还要说服五个僚人部落的首领,让僚人听其指挥了。
不过李忘忧也不着急。
反正如今擒获了王宜春,这些事情慢慢询问便是了。
李忘忧可不相信,王宜春是王虎那种人,能够毫不犹豫的自尽,就为了保守秘密。
像王宜春这种老官僚,养尊处优惯了的人,别说严刑拷打了,恐怕一旦被抓进大牢,看到那些刑具,就会立即开口招供。
“王司马,本公知道的事情不少,不过还有许多疑惑,还需王司马为本公解惑才是。”李忘忧笑得十分轻松愉快。
王宜春此刻面色如土,认命的低垂头颅:“公爷既然有话要问,下官自然言无不尽,知无不答。下官只求公爷能看在下官配合的份上,替下官求个情,能免除一死即可。”
对于王宜春这个请求,李忘忧自然可以答应。
这种小角色的生死,他也并不在意。李忘忧在意的是真正隐藏在幕后,能够指挥王宜春、王虎的“真凶”。
“可!本公保你不死,你……”李忘忧的话未说完,却见王宜春身后,他那几名同样身穿夜行衣的黑衣人随从中,忽然猛地窜出一人,拔出了腰间障刀,狠狠朝着王宜春的后心处刺了下去……
917 杜公薨逝
李忘忧与高士廉都没料到,王宜春身后的属下,居然还有人会在这种情况下突然发难。
众人猝不及防下,眼睁睁看着那把雪亮的刀刺入王宜春的后心处,绽出一蓬的血水……
之前高士廉已经从各州抽调了许多府兵,前往松州增援,预防吐谷浑突然发难。
再为了征讨僚人,继续召集各州府兵,势必造成益州内部各州,处于一个兵力真空状态……
想到这一点,李忘忧都不禁出了身冷汗。
他脑海之中,顿时冒出了“谋反”二字。
但旋即李忘忧却又否定了自己的猜测。
毕竟历史上,贞观四年,蜀地可并没有发生过什么叛乱。
贞观元年,燕郡王李艺谋反,伏诛。
利州都督李孝常谋反,伏诛。
之后便太平了十几年,直到贞观十六年,侯君集谋反,伏诛。李承乾谋反,被废……
那这贞观四年,哪里来的什么谋反?
李忘忧自觉是他想多了,但却又不敢完全打消这个念头。
因为自从他与苏长卿两人穿越大唐后,改变的历史太多了。说不准蝴蝶翅膀煽动,引发了连锁反应,让原本历史上没有出现的事情,出现了呢?
毕竟历史上,李承乾、李泰可没拜他为师。
李承乾也没得过阑尾炎,李治出生的时候,更没有狸猫换太子这种狗血事情发生……所以,即便历史上的贞观四年,蜀地并未发生过谋反事件,李忘忧却也不敢确定如今的蜀地,就不会发生谋反。
但此事也仅仅是李忘忧个人的猜测而已,并无真凭实据,所以也就没有与高士廉说出此事。
至于王宜春,李忘忧其实心中一直有所怀疑,只是王宜春一直掩饰得不错,所以也仅仅只是心中怀疑罢了。
今日李忘忧与高士廉在县衙里坐等某人自投罗网,闲聊之时,两人聊到了利州都督武士彟。
高士廉无意中说了句话,却是引起了李忘忧的注意。
“说起利州,武公倒真是辛苦了。当初李孝常谋逆被处死后,利州还有李孝常的余孽在四处作乱。武公上任后,稳定了利州局势,有功与社稷。对了,说起来,老夫大都督府的王司马,当初也在利州都督府任司马一职,据说在稳定利州局势这事上,也是出力颇多。”
李忘忧微微一愣:“王司马当初也在利州任职?”
“不错,但王司马并未卷入李孝常谋逆一事,故而并未受到牵连。反而因功升迁,改任益州大都督府司马一职。”
李忘忧闻言,却不禁在心中打鼓。
王宜春当真与李孝常谋反无关?
他心中微动,召来牛武小声吩咐了几句。
牛武听明白他的话后,点点头立即走了出去。牛武归来后,附耳与李忘忧耳语了几句。
李忘忧是让牛武去问问之前那两名府兵旅帅,王虎与利州有没有关系。
得到的答案却是让他没有想到,王虎居然原本是利州折冲府的校尉,因为牵扯到李孝常谋反,才被调离了利州,并被降职为旅帅。
李忘忧不相信这些都仅仅是巧合而已。
此时他便开始怀疑,莫非王宜春与王虎,皆是利州李孝常的心腹?
所以在王宜春落网之后,李忘忧才故意这般说,其实也是为了诈一下他,想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测。
却没想到,居然一猜即中。
只看王宜春那副见了鬼的表情,李忘忧就知道自己所料不差。
这王宜春与王虎,果真与李孝常有关。
但李忘忧心中依旧困惑,那个李孝常,难道真有那么大的魅力?人都死了四年了,还有人想继承他的“遗志”,妄图在蜀地作乱谋反?
这么大一个局,李忘忧可不相信,仅凭面前的王宜春,就能搞得出来。
不是李忘忧看不起他,王宜春此人,还没这种本事去当那幕后黑手,他最多也就只是黑手手中的刀罢了。
何况一名从四品下的大都督府司马,还没有资格能够让王虎等人,为他效死卖命。就更别说,还要说服五个僚人部落的首领,让僚人听其指挥了。
不过李忘忧也不着急。
反正如今擒获了王宜春,这些事情慢慢询问便是了。
李忘忧可不相信,王宜春是王虎那种人,能够毫不犹豫的自尽,就为了保守秘密。
像王宜春这种老官僚,养尊处优惯了的人,别说严刑拷打了,恐怕一旦被抓进大牢,看到那些刑具,就会立即开口招供。
“王司马,本公知道的事情不少,不过还有许多疑惑,还需王司马为本公解惑才是。”李忘忧笑得十分轻松愉快。
王宜春此刻面色如土,认命的低垂头颅:“公爷既然有话要问,下官自然言无不尽,知无不答。下官只求公爷能看在下官配合的份上,替下官求个情,能免除一死即可。”
对于王宜春这个请求,李忘忧自然可以答应。
这种小角色的生死,他也并不在意。李忘忧在意的是真正隐藏在幕后,能够指挥王宜春、王虎的“真凶”。
“可!本公保你不死,你……”李忘忧的话未说完,却见王宜春身后,他那几名同样身穿夜行衣的黑衣人随从中,忽然猛地窜出一人,拔出了腰间障刀,狠狠朝着王宜春的后心处刺了下去……
917 杜公薨逝
李忘忧与高士廉都没料到,王宜春身后的属下,居然还有人会在这种情况下突然发难。
众人猝不及防下,眼睁睁看着那把雪亮的刀刺入王宜春的后心处,绽出一蓬的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