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警大中华1985 第283节
052a2和054a2在外型上与原版几乎别无二致,变化主要体现在武器系统和航电系统上,她们的顶板三坐标雷达有了更新,探测距离提高了百分之三十左右,052a2则从荆棘-1导弹升级为了荆棘-4远程防空导弹,054a2则增大了机库面积使其可以停放两艘z-20直升机。两种舰艇也都增加了火力通道,可以同时引导8枚导弹攻击不同的空中目标。054a2则在反潜上有了更多改进,使用的拖曳式声纳等装备探测范围和灵敏度更大更高。
尽管有了这些改进,但这两种军舰仍无法与pla海军现役的052d和054b相提并论。
原本齐一鸣认为海军对于这两种不能算新不能算旧的舰没有什么兴趣,不过海军司令李敬还是从齐一鸣手中接下了这二十四艘军舰。
齐一鸣询问李敬为什么要这些东西,李敬回答:“你不觉得咱们装备换装的速度实在太快了吗,现在咱们的主力舰已经是052d、054b、055了,而很多人对我们的认知还停留在052a和054a的水平,我们之前装备了的舰,突然用了两三年不用了,这总是一件令人怀疑的事情,保留一定数量的‘老舰’,能够让人看出咱们是有个发展过程的,更有说服力。”
原本海军使用的这些旧一级战舰基本上都拿来军援了,主要对象就是南洋共和国。当然南洋共和国国防军海军也跟pla海军没啥区别,舰艇都基本上捂着,送给他们的052a中能见人的也就是两艘,其他的都被齐一鸣用裂缝产生器给屏蔽在隐秘军港中了。
海军为了接这24艘舰进入现役,甚至还重新交还一些已经使用的舰艇给齐一鸣。齐一鸣隐隐猜测,海军宁愿以新换旧,一方面是新舰其实什么时候想要都能从齐一鸣这里拿到,所以也不算真的送走。另一方面,因为大量的舰只需要进行保密,所以根本无法派出去进行太多远洋训练。这就像是一个小青年突然有了一辆劳斯莱斯却被禁止开上街,如果是这样小青年宁愿开保时捷911,而能够拿出去炫耀。海军的心理其实大致与这相当。
也许用052a、054a和052d、054b出去做远洋训练完全不同,至少不能训练海基反导、不能训练抗舰队饱和攻击之类,但是也总比水兵们蹲在军港里当存在舰队要好。现时海军空有上百艘主战舰艇,但是却部署率不高,这着实让海军抓破了头。
最后李敬和其他海军高层也想通了,宁愿用稍差一些的,但能够多出去训练,等时间慢慢累积,他们的较为先进的舰艇也可以拿出来了。还有一个比较关键的因素,就以054a和052a的装备水平来看,也许比什么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略差,但是在世界范围内仍是当打悍将,防空反潜反舰战力均衡,给别的国家用都会觉得奢侈。
原本留着的4艘054a护卫舰,齐一鸣打算直接将其回收了,造一艘055巡洋舰架一艘052d驱逐舰,留给自己的红警舰队使用。
借着这个机会,海军还重新调整了舰艇命名和舷号规则。
一类战舰有航母、两栖攻击舰、武库舰,主要以省名命名。二类战舰有巡洋舰和驱逐舰,巡洋舰用省会、直辖市、特区城市名命名,驱逐舰则主要使用二三线城市、规模较大城市名明明。三类战舰为护卫舰何轻护舰,以四五线城市(地级市)名命名。其他舰种命名方式不变。
舷号方面,也做了一定调整:1字头为驱逐舰,2字头、3字头为常规潜艇,4字头为核潜艇,5字头、6字头为护卫舰,7字头为导弹护卫艇、扫布雷舰等中小型杂类舰艇,8字头为补给舰,9字头为登陆舰。训练舰使用四位数舷号,500吨以下的小艇五位数舷号,万吨级以上主战舰艇两位数舷号。
这样的调整,规模其实相当大,一些战舰的舰名都会被调整,比如正在海湾参加战争的昆明号驱逐舰,舰名将被转移到一艘巡洋舰上去,而她的新名字将是盐城号,原本属于护卫舰的名字。
这一次的舰名调整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像是055型巡洋舰要最终造到30艘,052d要装备52艘,大中城市就那么几十个,根本不够使唤。护卫舰的情况也类似,054系列和056两个级别加起来总数达到100艘,而且护卫舰的一些名字显然要被上调给驱逐舰用。如宁波、烟台、温州、镇江等以前是护卫舰的名字,因为城市规模更大,所以予以升格。
舷号也是一样,护卫舰这一个等级势必会超过100艘的,主要是因为轻护舰的数量会很大,所以仅仅以5字头给她们,显然不足了,而猎雷艇、护卫艇什么的海军早已经不装备了,拿出来给护卫舰也算是合适。
海军这一次是极富现实精神的,他们编列的五年海军发展计划,将以每年2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和4艘护卫舰的速度扩充舰队。而齐一鸣之前提供的很多舰艇也因为无法光明正大拉出去训练和被返还封存,海军保留了20艘055、37艘052d、8艘052a和4艘054b、16艘054a作为主要的水面作战舰艇规模。除此之外,海军还有计划在五年内兴建2艘002型核航母和2艘075型两栖攻击舰。
比起之前那一阵海军规模鼎盛是不能比,但是却更为实际而且更容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任务。
齐一鸣也从这件事上看出,军方越来越有心思希望从红警基地这个神奇但是不正常的庞然大物上慢慢脱离,依靠着红警基地,诸多国防企业已经获得了本质性的进步,能够制造很多高科技武器了,而且现在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军方手中的金元也不少。在这样的条件下,军方更希望走上所谓的正轨。
“他们大概是想,有一天没了红警基地,偌大的国家和军队仍旧能够有效运转吧。”对此齐一鸣并没有什么意义,他给自己的定位更多是一个引路人,现在在这条路上,国家已经能不用搀扶地自己奔跑了,他也不必再去刻意想提供什么了。
第411章411最后一丝和平曙光
中国国内的细节变动,并不影响海湾战区的具体局势。海军在战区服务的舰艇,改名和除役之类的事情也是要等战争结束后进行。
多国部队发起“沙漠风暴”空袭作战已近1个月,因为本位面有了pla这一强大力量的加入,所以使得打击效果变得更好,也给伊拉克方面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使其一直强硬的态度发生了些许变化。
海夫吉战斗结束后,萨达姆在与苏联总统特使普里马科夫会晤后表示,“伊拉克愿与苏联及其他国家和机构合作,共同寻求结束海湾战争的途径。”
其后,伊革命指挥委员会发表声明称:伊准备执行联合国第660号决议,体面地政治解决海湾战争,包括撤军。但同时附加了9个条件:1。所有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进驻海湾的多国部队及装备必须撤出;2。多国的部分撤出必须在1个月内完成,然后宣布海湾地区为自由区;3。以色列必须根据联合国决议从其武力夺占的地区撤出;4。以海湾危机为由运进以色列的武器装备必须撤出;5。伊领土和领海的权利必须得到全面保证;6。必须在科威特实行真正的民主;7。所有针对伊拉克的制裁决议必须取消;8。多国部队的成员国及其支持者必须为重建被摧毁的伊设施赔款;9。必须废除伊拉克的所有外债。
在伊拉克面临多国部队几十万大军围剿,战局全面不利的情况下,伊拉克提出的这些条件根本就是脑残。特别是还牵扯了让以色列从占领区域撤军的问题,根本没有任何遂行的实际性。
美国总统老布什立即发表了殊为强硬的电视讲话,他表示伊拉克必须完全、彻底、无条件地从科威特撤军,不能将撤军同本地区其他问题联系。在伊拉克实施大规模撤军之前,多国部队将按照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继续进行军事行动,迫使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军,迫使萨达姆下台。
英国首相梅杰也表示,伊拉克提出的撤军建议包括了许多无法接受的条件。如法国、中国、沙特等相关国家也以不同的层次和声量,发表了类似的见解。
与此同时,多国部队空中力量仍继续对伊军的炮兵、装甲部队、化学武器库、飞机掩体等军事目标实施大规模轰炸,给伊军和萨达姆政权施加更大的压力。
世界上不是所有国家都站在多国部队这一边的,很多国家同样出于人道主义和世界和平的立场,在积极斡旋海湾战争的结束。
奥地利提出维持海湾和平的5点建议,即:伊斯兰国家和西方国家之间进行了广泛的对话,以增进不同宗教之间的相互了解,消除偏见和宿怨;召开中东国际会议,解决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的矛盾;在中东设立类似欧安会的机制;召开中东裁军会议;在世界范围内限制武器出口。
以上的一些建议确实会富有建设性,但是国家之间利益不同,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矛盾本身就不易调和,想要在中东设立统一的欧安会型机制,本身也缺乏合作基础。再一个就是要求限制武器出口,对于奥地利这样的国家不算什么,但是对于中美苏英法等国那就是很大的问题了,自然不可能获得世界大国的背书。
同日,苏联为结束海湾战争又提出了4点建议:1。为迅速实现和平,伊拉克不加任何先决条件地从科威特撤军;2。苏联支持保持伊拉克的国家结构和边界;3。苏联反对针对伊拉克的所有制裁,包括针对萨达姆?侯赛因本人的任何惩罚性行为;4。所有其他问题——包括巴勒斯坦问题——将通过谈判解决。
对此,美国做出了反应,虽然这些条件与美国的本意相去甚远,但苏联的面子不能不给,所以其态度也出现少许松动,对伊拉克撤军提出5个条件:1。伊军在4天之内撤出科威特;2。伊拉克放弃入侵科威特时带进科境内的坦克、大炮及其他武器;3。要求伊拉克立即释放多国部队战俘,包括释放伊拉克入侵科时扣押的2000多名科威特士兵;4。要求伊拉克公布其在科境内埋设的地雷位置;4。要求伊拉克公布其在科境内埋设的地雷位置;5。要求伊拉克接受联合国为解决海湾危机通过的12个决议,而不仅仅是要求伊拉克执行撤回到战前位置的第660号决议。此外,美英一致主张战后对伊拉克实行武器禁运是必要的,并对伊拉克今后石油资源的开采实行国际监督。
这些条件中,除了无条件撤军,其他对于伊拉克也是基本难以接受的,什么放弃大量武器,武器禁运、油气开采被卡脖子,要是答应了这些条件,萨达姆政权也就完了。
鉴于美国政府的强硬态度,伊拉克外长阿齐兹紧急乘坐红眼航班飞抵莫斯科与戈尔巴乔夫举行了一次两小时的会晤,双方达成有关撤军的8点协议:1。伊完全和无条件地从科撤军;2。停火后第二天开始从科撤军;3。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撤军;4。在伊从科撤出2/3军队以后,国际社会停止对伊拉克的制裁;5。撤军后,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有关伊拉克的各项决议失效;6。停火后,双方立即释放战俘;7。在联合国的主持下,由安理会委托非参战国监督撤军;8。双方继续商定有关撤军的细节问题。
苏联与伊拉克的这8点协议平心而论已经是比较合理的停战出路了,虽然一些细节上还存在修订的空间,但难以接受的东西已经基本上被刨除了。
但是这样的协议却使美国陷入了尴尬境地。因为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地面进攻部署业已就绪,发起进攻的日期已定在数日后。如果接受了这份协议,沙漠风暴发起的空袭就失去了意义,数十万准备好的地面部队立刻无用化了,只能打道回府,付出了大量的金钱和政治资源,却无法得到所需的胜利以及声望,局面难以收拾。接受这一协议毫无疑问意味着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的失败,甚至齐一鸣本身也是无法接受pla在这个时候退出的。
然而,苏伊八点协议是海湾危机以来伊拉克所提出与美国要求最接近的协议,美国又不能置之不理。老布什紧急召集内阁和智囊进行讨论后,冒险抛出了一项包含7点内容的最后通牒:1。伊拉克必须在三天后中午12时(美东时间)开始撤军,一周内完成。任何拖延即被视为未达到联合国安理会第660号决议关于伊立即撤出科威特的要求。2。在开始撤军的48小时内,伊必须将其军队全部撤出科威特城,让科合法政府立即返回。伊必须撤出其在科沙、科伊边境包括布比延岛、沃尔拜岛,以及科威特鲁拉油田的所有防御力量。3。在7周内伊军必须按第660号决议回到去年8月1日以前位置。4。伊必须与国际红十字会合作,释放所有战俘及第三国侨民,并在撤军开始后48小时完成。5。伊必须移走所有爆炸物,包括布设在科威特油井的爆炸物,并提供其在地面、海上所有雷区的资料。6。伊必须停止使用防空炮火以及在伊、科上空的所有飞机活动。7。伊必须停止一切针对科公民和财产的破坏性行动,释放所有被关押的科威特人。
对此,苏伊又立即提出了一个6点协议,算是对美国条件的一番讨价还价,不管是伊拉克还是苏联都多少有些天真地认为,美国提出的条件是真诚的,战争可能马上就会停止。其内容是:1。伊拉克同意执行联合国安理会第660号决议,立即无条件地从科威特撤出全部军队,回到1990年8月1日前的状况;2。陆、海、空全部军事行动停止并在停火后的第2天开始撤军;3。撤军将在21天内完成,从科威特撤退将在规定期限的头4天内完成;4。从科威特撤军后,联合国安理会所通过决议的基础已不存在,因此,这些决议将停止执行;5。停止军事行动和实现停火后3天内立即释放遣返全部战俘;6。停火和撤军将根据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由观察员或维持和平部队执行。
本质上这些内容与美国的通牒内容大致相同,不过在细节上更富有操作性,因为美国通牒在时间上过于紧张。但是,美国政府实际缺乏诚意,对于这样的新协议无意接受,仍旧坚持之前提出的通牒内容。
事实上,美国的最后通牒虽然比苏伊最后一版的六条协议严苛了一些,但只要伊拉克接受,具体实施中出现了一丁点延误,并不会被抓住痛脚,因为美军如果这么做了,会对于其形象大为损害。美国政府根本未做好伊拉克接受最后通牒的准备,一切的行动实际仅为迎合国际社会的一种姿态,目的却在于让萨达姆不能接受而最终走向战争。
最终不知出于怎样的想法,萨达姆忽略了美国的通牒,在美国人的担心受怕中,最后通牒的日期到来了,沙漠军刀行动正式开始。
第412章412沙漠军刀(上)
沙漠军刀行动正式展开,多国部队苦心经营了许久的大规模地面战斗正式打响。在沙漠军刀行动中,中国陆军分配在了不同的攻击方向,原本在第二东方战区的310师联合美军海军陆战队第一远征军和阿拉伯联军走东路,127机步师在中线与美军第七军及英国第一装甲师协同作战,西路则是113机步师与法国第六轻装甲师和美军第18空降军。
战斗一开始是在凌晨4时爆发的,中线按兵不动,而东线和西线几乎同时进兵。
在东线战场,美军陆战队第一师从科威特南部边境以西的“肘部”阵地,向科威特境内的伊军发起突击。整个东线其实是施瓦茨科夫计划中牵扯伊军吸引力的重要一环,伊军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多国部队希望夺回科威特的领土,所以最近便的东线战场才是重心。但实际上施瓦茨科夫还是相当有战场战略见地的,他玩的是相当老套但有效的声东击西战法,东线虽然确实有突进任务,但实际上他在西线和中线准备的更大规模的部队,才是会要了伊拉克军队老命的杀手锏。
根据作战计划,美第18空降军的任务是突入伊境内约260公里,到达幼发拉底河,切断伊拉克沿8号公路至巴格达的交通线,孤立伊拉克在科威特战区的部队,协同其他部队歼灭伊军战略预备队,共和国卫队。美第7军担任战区的主攻任务,其主要目标是歼灭以装甲部队为主的伊拉克共和国卫队。根据计划,该军的进攻方向与第18空降军平行向北,直插伊拉克纵深,然后挥师东进,与第18空降军协同包围并歼灭伊共和国卫队各师。
在地图上,西线和中线就像是两记平行且保险的左勾拳,直接打在伊拉克防御比较薄弱的肋部,然后一个有力的回收,就将伊军最大数量的科威特驻军给完全封死。
东线战场上,美海军陆战队第一师完成从西的突击后,正面主攻最为艰险、集中且坚固的防线的是协同美海军陆战队第一远征军行动的中国陆军310蓝军机步师。考虑到310师相对第一远征军装备还是重型化很多,而且之前的海夫吉战斗中也证实了310师虽然成立不久,但也是能打硬仗的队伍。
伊军在科沙边境上构筑了严密且复杂的防御阵线,是由各种防御工事、堑壕、铁丝网和雷区组成的,对于多国部队来说是相当大的一个麻烦,更不用说伊军在此残留未被空袭完全击溃的部队,还在顽强抵抗着进攻的多国部队。
尽管有了这些改进,但这两种军舰仍无法与pla海军现役的052d和054b相提并论。
原本齐一鸣认为海军对于这两种不能算新不能算旧的舰没有什么兴趣,不过海军司令李敬还是从齐一鸣手中接下了这二十四艘军舰。
齐一鸣询问李敬为什么要这些东西,李敬回答:“你不觉得咱们装备换装的速度实在太快了吗,现在咱们的主力舰已经是052d、054b、055了,而很多人对我们的认知还停留在052a和054a的水平,我们之前装备了的舰,突然用了两三年不用了,这总是一件令人怀疑的事情,保留一定数量的‘老舰’,能够让人看出咱们是有个发展过程的,更有说服力。”
原本海军使用的这些旧一级战舰基本上都拿来军援了,主要对象就是南洋共和国。当然南洋共和国国防军海军也跟pla海军没啥区别,舰艇都基本上捂着,送给他们的052a中能见人的也就是两艘,其他的都被齐一鸣用裂缝产生器给屏蔽在隐秘军港中了。
海军为了接这24艘舰进入现役,甚至还重新交还一些已经使用的舰艇给齐一鸣。齐一鸣隐隐猜测,海军宁愿以新换旧,一方面是新舰其实什么时候想要都能从齐一鸣这里拿到,所以也不算真的送走。另一方面,因为大量的舰只需要进行保密,所以根本无法派出去进行太多远洋训练。这就像是一个小青年突然有了一辆劳斯莱斯却被禁止开上街,如果是这样小青年宁愿开保时捷911,而能够拿出去炫耀。海军的心理其实大致与这相当。
也许用052a、054a和052d、054b出去做远洋训练完全不同,至少不能训练海基反导、不能训练抗舰队饱和攻击之类,但是也总比水兵们蹲在军港里当存在舰队要好。现时海军空有上百艘主战舰艇,但是却部署率不高,这着实让海军抓破了头。
最后李敬和其他海军高层也想通了,宁愿用稍差一些的,但能够多出去训练,等时间慢慢累积,他们的较为先进的舰艇也可以拿出来了。还有一个比较关键的因素,就以054a和052a的装备水平来看,也许比什么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略差,但是在世界范围内仍是当打悍将,防空反潜反舰战力均衡,给别的国家用都会觉得奢侈。
原本留着的4艘054a护卫舰,齐一鸣打算直接将其回收了,造一艘055巡洋舰架一艘052d驱逐舰,留给自己的红警舰队使用。
借着这个机会,海军还重新调整了舰艇命名和舷号规则。
一类战舰有航母、两栖攻击舰、武库舰,主要以省名命名。二类战舰有巡洋舰和驱逐舰,巡洋舰用省会、直辖市、特区城市名命名,驱逐舰则主要使用二三线城市、规模较大城市名明明。三类战舰为护卫舰何轻护舰,以四五线城市(地级市)名命名。其他舰种命名方式不变。
舷号方面,也做了一定调整:1字头为驱逐舰,2字头、3字头为常规潜艇,4字头为核潜艇,5字头、6字头为护卫舰,7字头为导弹护卫艇、扫布雷舰等中小型杂类舰艇,8字头为补给舰,9字头为登陆舰。训练舰使用四位数舷号,500吨以下的小艇五位数舷号,万吨级以上主战舰艇两位数舷号。
这样的调整,规模其实相当大,一些战舰的舰名都会被调整,比如正在海湾参加战争的昆明号驱逐舰,舰名将被转移到一艘巡洋舰上去,而她的新名字将是盐城号,原本属于护卫舰的名字。
这一次的舰名调整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像是055型巡洋舰要最终造到30艘,052d要装备52艘,大中城市就那么几十个,根本不够使唤。护卫舰的情况也类似,054系列和056两个级别加起来总数达到100艘,而且护卫舰的一些名字显然要被上调给驱逐舰用。如宁波、烟台、温州、镇江等以前是护卫舰的名字,因为城市规模更大,所以予以升格。
舷号也是一样,护卫舰这一个等级势必会超过100艘的,主要是因为轻护舰的数量会很大,所以仅仅以5字头给她们,显然不足了,而猎雷艇、护卫艇什么的海军早已经不装备了,拿出来给护卫舰也算是合适。
海军这一次是极富现实精神的,他们编列的五年海军发展计划,将以每年2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和4艘护卫舰的速度扩充舰队。而齐一鸣之前提供的很多舰艇也因为无法光明正大拉出去训练和被返还封存,海军保留了20艘055、37艘052d、8艘052a和4艘054b、16艘054a作为主要的水面作战舰艇规模。除此之外,海军还有计划在五年内兴建2艘002型核航母和2艘075型两栖攻击舰。
比起之前那一阵海军规模鼎盛是不能比,但是却更为实际而且更容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任务。
齐一鸣也从这件事上看出,军方越来越有心思希望从红警基地这个神奇但是不正常的庞然大物上慢慢脱离,依靠着红警基地,诸多国防企业已经获得了本质性的进步,能够制造很多高科技武器了,而且现在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军方手中的金元也不少。在这样的条件下,军方更希望走上所谓的正轨。
“他们大概是想,有一天没了红警基地,偌大的国家和军队仍旧能够有效运转吧。”对此齐一鸣并没有什么意义,他给自己的定位更多是一个引路人,现在在这条路上,国家已经能不用搀扶地自己奔跑了,他也不必再去刻意想提供什么了。
第411章411最后一丝和平曙光
中国国内的细节变动,并不影响海湾战区的具体局势。海军在战区服务的舰艇,改名和除役之类的事情也是要等战争结束后进行。
多国部队发起“沙漠风暴”空袭作战已近1个月,因为本位面有了pla这一强大力量的加入,所以使得打击效果变得更好,也给伊拉克方面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使其一直强硬的态度发生了些许变化。
海夫吉战斗结束后,萨达姆在与苏联总统特使普里马科夫会晤后表示,“伊拉克愿与苏联及其他国家和机构合作,共同寻求结束海湾战争的途径。”
其后,伊革命指挥委员会发表声明称:伊准备执行联合国第660号决议,体面地政治解决海湾战争,包括撤军。但同时附加了9个条件:1。所有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进驻海湾的多国部队及装备必须撤出;2。多国的部分撤出必须在1个月内完成,然后宣布海湾地区为自由区;3。以色列必须根据联合国决议从其武力夺占的地区撤出;4。以海湾危机为由运进以色列的武器装备必须撤出;5。伊领土和领海的权利必须得到全面保证;6。必须在科威特实行真正的民主;7。所有针对伊拉克的制裁决议必须取消;8。多国部队的成员国及其支持者必须为重建被摧毁的伊设施赔款;9。必须废除伊拉克的所有外债。
在伊拉克面临多国部队几十万大军围剿,战局全面不利的情况下,伊拉克提出的这些条件根本就是脑残。特别是还牵扯了让以色列从占领区域撤军的问题,根本没有任何遂行的实际性。
美国总统老布什立即发表了殊为强硬的电视讲话,他表示伊拉克必须完全、彻底、无条件地从科威特撤军,不能将撤军同本地区其他问题联系。在伊拉克实施大规模撤军之前,多国部队将按照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继续进行军事行动,迫使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军,迫使萨达姆下台。
英国首相梅杰也表示,伊拉克提出的撤军建议包括了许多无法接受的条件。如法国、中国、沙特等相关国家也以不同的层次和声量,发表了类似的见解。
与此同时,多国部队空中力量仍继续对伊军的炮兵、装甲部队、化学武器库、飞机掩体等军事目标实施大规模轰炸,给伊军和萨达姆政权施加更大的压力。
世界上不是所有国家都站在多国部队这一边的,很多国家同样出于人道主义和世界和平的立场,在积极斡旋海湾战争的结束。
奥地利提出维持海湾和平的5点建议,即:伊斯兰国家和西方国家之间进行了广泛的对话,以增进不同宗教之间的相互了解,消除偏见和宿怨;召开中东国际会议,解决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的矛盾;在中东设立类似欧安会的机制;召开中东裁军会议;在世界范围内限制武器出口。
以上的一些建议确实会富有建设性,但是国家之间利益不同,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矛盾本身就不易调和,想要在中东设立统一的欧安会型机制,本身也缺乏合作基础。再一个就是要求限制武器出口,对于奥地利这样的国家不算什么,但是对于中美苏英法等国那就是很大的问题了,自然不可能获得世界大国的背书。
同日,苏联为结束海湾战争又提出了4点建议:1。为迅速实现和平,伊拉克不加任何先决条件地从科威特撤军;2。苏联支持保持伊拉克的国家结构和边界;3。苏联反对针对伊拉克的所有制裁,包括针对萨达姆?侯赛因本人的任何惩罚性行为;4。所有其他问题——包括巴勒斯坦问题——将通过谈判解决。
对此,美国做出了反应,虽然这些条件与美国的本意相去甚远,但苏联的面子不能不给,所以其态度也出现少许松动,对伊拉克撤军提出5个条件:1。伊军在4天之内撤出科威特;2。伊拉克放弃入侵科威特时带进科境内的坦克、大炮及其他武器;3。要求伊拉克立即释放多国部队战俘,包括释放伊拉克入侵科时扣押的2000多名科威特士兵;4。要求伊拉克公布其在科境内埋设的地雷位置;4。要求伊拉克公布其在科境内埋设的地雷位置;5。要求伊拉克接受联合国为解决海湾危机通过的12个决议,而不仅仅是要求伊拉克执行撤回到战前位置的第660号决议。此外,美英一致主张战后对伊拉克实行武器禁运是必要的,并对伊拉克今后石油资源的开采实行国际监督。
这些条件中,除了无条件撤军,其他对于伊拉克也是基本难以接受的,什么放弃大量武器,武器禁运、油气开采被卡脖子,要是答应了这些条件,萨达姆政权也就完了。
鉴于美国政府的强硬态度,伊拉克外长阿齐兹紧急乘坐红眼航班飞抵莫斯科与戈尔巴乔夫举行了一次两小时的会晤,双方达成有关撤军的8点协议:1。伊完全和无条件地从科撤军;2。停火后第二天开始从科撤军;3。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撤军;4。在伊从科撤出2/3军队以后,国际社会停止对伊拉克的制裁;5。撤军后,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有关伊拉克的各项决议失效;6。停火后,双方立即释放战俘;7。在联合国的主持下,由安理会委托非参战国监督撤军;8。双方继续商定有关撤军的细节问题。
苏联与伊拉克的这8点协议平心而论已经是比较合理的停战出路了,虽然一些细节上还存在修订的空间,但难以接受的东西已经基本上被刨除了。
但是这样的协议却使美国陷入了尴尬境地。因为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地面进攻部署业已就绪,发起进攻的日期已定在数日后。如果接受了这份协议,沙漠风暴发起的空袭就失去了意义,数十万准备好的地面部队立刻无用化了,只能打道回府,付出了大量的金钱和政治资源,却无法得到所需的胜利以及声望,局面难以收拾。接受这一协议毫无疑问意味着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的失败,甚至齐一鸣本身也是无法接受pla在这个时候退出的。
然而,苏伊八点协议是海湾危机以来伊拉克所提出与美国要求最接近的协议,美国又不能置之不理。老布什紧急召集内阁和智囊进行讨论后,冒险抛出了一项包含7点内容的最后通牒:1。伊拉克必须在三天后中午12时(美东时间)开始撤军,一周内完成。任何拖延即被视为未达到联合国安理会第660号决议关于伊立即撤出科威特的要求。2。在开始撤军的48小时内,伊必须将其军队全部撤出科威特城,让科合法政府立即返回。伊必须撤出其在科沙、科伊边境包括布比延岛、沃尔拜岛,以及科威特鲁拉油田的所有防御力量。3。在7周内伊军必须按第660号决议回到去年8月1日以前位置。4。伊必须与国际红十字会合作,释放所有战俘及第三国侨民,并在撤军开始后48小时完成。5。伊必须移走所有爆炸物,包括布设在科威特油井的爆炸物,并提供其在地面、海上所有雷区的资料。6。伊必须停止使用防空炮火以及在伊、科上空的所有飞机活动。7。伊必须停止一切针对科公民和财产的破坏性行动,释放所有被关押的科威特人。
对此,苏伊又立即提出了一个6点协议,算是对美国条件的一番讨价还价,不管是伊拉克还是苏联都多少有些天真地认为,美国提出的条件是真诚的,战争可能马上就会停止。其内容是:1。伊拉克同意执行联合国安理会第660号决议,立即无条件地从科威特撤出全部军队,回到1990年8月1日前的状况;2。陆、海、空全部军事行动停止并在停火后的第2天开始撤军;3。撤军将在21天内完成,从科威特撤退将在规定期限的头4天内完成;4。从科威特撤军后,联合国安理会所通过决议的基础已不存在,因此,这些决议将停止执行;5。停止军事行动和实现停火后3天内立即释放遣返全部战俘;6。停火和撤军将根据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由观察员或维持和平部队执行。
本质上这些内容与美国的通牒内容大致相同,不过在细节上更富有操作性,因为美国通牒在时间上过于紧张。但是,美国政府实际缺乏诚意,对于这样的新协议无意接受,仍旧坚持之前提出的通牒内容。
事实上,美国的最后通牒虽然比苏伊最后一版的六条协议严苛了一些,但只要伊拉克接受,具体实施中出现了一丁点延误,并不会被抓住痛脚,因为美军如果这么做了,会对于其形象大为损害。美国政府根本未做好伊拉克接受最后通牒的准备,一切的行动实际仅为迎合国际社会的一种姿态,目的却在于让萨达姆不能接受而最终走向战争。
最终不知出于怎样的想法,萨达姆忽略了美国的通牒,在美国人的担心受怕中,最后通牒的日期到来了,沙漠军刀行动正式开始。
第412章412沙漠军刀(上)
沙漠军刀行动正式展开,多国部队苦心经营了许久的大规模地面战斗正式打响。在沙漠军刀行动中,中国陆军分配在了不同的攻击方向,原本在第二东方战区的310师联合美军海军陆战队第一远征军和阿拉伯联军走东路,127机步师在中线与美军第七军及英国第一装甲师协同作战,西路则是113机步师与法国第六轻装甲师和美军第18空降军。
战斗一开始是在凌晨4时爆发的,中线按兵不动,而东线和西线几乎同时进兵。
在东线战场,美军陆战队第一师从科威特南部边境以西的“肘部”阵地,向科威特境内的伊军发起突击。整个东线其实是施瓦茨科夫计划中牵扯伊军吸引力的重要一环,伊军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多国部队希望夺回科威特的领土,所以最近便的东线战场才是重心。但实际上施瓦茨科夫还是相当有战场战略见地的,他玩的是相当老套但有效的声东击西战法,东线虽然确实有突进任务,但实际上他在西线和中线准备的更大规模的部队,才是会要了伊拉克军队老命的杀手锏。
根据作战计划,美第18空降军的任务是突入伊境内约260公里,到达幼发拉底河,切断伊拉克沿8号公路至巴格达的交通线,孤立伊拉克在科威特战区的部队,协同其他部队歼灭伊军战略预备队,共和国卫队。美第7军担任战区的主攻任务,其主要目标是歼灭以装甲部队为主的伊拉克共和国卫队。根据计划,该军的进攻方向与第18空降军平行向北,直插伊拉克纵深,然后挥师东进,与第18空降军协同包围并歼灭伊共和国卫队各师。
在地图上,西线和中线就像是两记平行且保险的左勾拳,直接打在伊拉克防御比较薄弱的肋部,然后一个有力的回收,就将伊军最大数量的科威特驻军给完全封死。
东线战场上,美海军陆战队第一师完成从西的突击后,正面主攻最为艰险、集中且坚固的防线的是协同美海军陆战队第一远征军行动的中国陆军310蓝军机步师。考虑到310师相对第一远征军装备还是重型化很多,而且之前的海夫吉战斗中也证实了310师虽然成立不久,但也是能打硬仗的队伍。
伊军在科沙边境上构筑了严密且复杂的防御阵线,是由各种防御工事、堑壕、铁丝网和雷区组成的,对于多国部队来说是相当大的一个麻烦,更不用说伊军在此残留未被空袭完全击溃的部队,还在顽强抵抗着进攻的多国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