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第94节
“卿免礼。”
“谢天子,天子召见臣不知所谓何事?”
“卿以为毕昇如何也?”
秦桧心神如闪电般运转,从不知皇帝为何问这话到估摸着猜想皇帝的意思,很快回答道:“回禀陛下,毕昇虽一介草民,地位不如仕子,然则起改良的印刻之术却为我朝文化传承起了很大作用,同时,也在商业印刻上大大减低了原料损耗和时间损耗,此乃大功也!”
“卿以为沈括如何?”
秦桧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看来自己是猜对了,这位年轻的皇帝是要兴工事,是以才提及毕昇,现在又提及沈括。
“存中先生大才,《梦溪笔谈》乃旷世神作,若是后人勤加研习,可出第二个、第三个毕昇,臣以为工事,乃利民利国也,朝廷当兴之!”
“卿此话怎讲?”
“陛下,臣以为,当以义教化,以利治世,方可兴国也!”
被秦桧这么突然来的一句话整得有些懵逼,朕是在问你为什么这样评价沈括和毕昇,你突然跟朕说治国的事,你这脑回路和朕差不多了。
“卿细细说来。”
“陛下,士大夫权柄之重,当以义教之,以法束之,方可重用,然陛下之志,乃是国富民富,如今百姓已食不果腹,为求生存,变卖妻儿,何谈义礼乎?”
“卿此言与毕昇、沈括有何关联?”
“毕昇一介布衣,却为大宋制出能减损材料和节约时间的印制之术,其为大宋贡献之利不亚于朝堂某些忠义当头的士大夫!”
赵桓心中一惊,觉得秦桧这人还真他娘的是个人才啊,难怪赵构朝那些人斗不过他,这人的脑回路简直是奔放到了极点,在利益教化如此严谨的大宋,居然能说出这番惊世言论。
赵桓也没有立刻表态赞同秦桧,而是板着脸道:“如此说来,卿以为忠义为轻,利益为重?”
“臣并非此意,士大夫权柄之重,当以义教之,以法束之,方可重用,然百姓已食不果腹耶,唯以利能富民,是以,朝廷当利礼结合,而非如君子们所言只去义乎!”
秦桧一番话说来,却是为自己也捏了一把冷汗,他这是在干嘛?他这是在皇帝面前公开反对孟子的取义论,要知道,这大宋朝的士大夫,哪一个不视孟子为圣人?虽然是半圣,但那也是精神领域的贤者,岂容你一个小小的左司谏在这里胡言乱语。
当朝还好,毕竟经历了宋徽宗一朝后,朝中的士大夫们的节操已经粉碎了一半了,若是放在神宗朝,那里有一个道德楷模司马光,若是这话传到司马君实耳朵里,非联合天下人批死你丫的,让你丫遗臭万年!
赵桓心中是颇有些赞同秦桧的说法的,礼仪教化自然是不可少,但若是那礼仪教化当饭吃,就特么是扯淡了,大宋的很多老百姓已经够惨了,你还天天跟他说,挺住啊,你是个好人!什么?你饿了?想想圣人之言你就不饿了,想想你是有气节的,你就不饿了!
君子们治国,虽然不是直接这样,但其思想构架的底层逻辑不就是如此吗?
就说司马光那货,他认为自古以来治理国家的方法不过使百官各称其职、委任而责成而已,使农民修养生息的方法不过是轻徭薄赋、蠲免欠付而已。
他认为人存政举,王介甫只要选择优良的官员委任之,所有的政治弊端自然而然就消失了,如果官员不得优良之人,那么你就是每天给他一个新法,最终也没有什麽好结果的。
这就是司马君实的政见,你看看他所有的理念都是建立在对别人品德的高标准上面,在他的心目中,人性是光辉的,他思考的出发点是以仁义治国,仁义在政治领域,却偏偏不能让老百姓有饭吃,最后沦为了他自己的自嗨。
讽刺的是,他竖立了仁义的标杆,还在士大夫阶层赢得了好名声,大家相互效仿也就罢,偏偏仁义这东西最容易被人拿来当政治新装弄权,蔡京就是抓住了这一点才春风得意的上位。
所以,秦桧说的,毕昇、沈括这样的人,在对使国家百姓富裕的方面,其功劳是要大于司马光之流的,因为毕昇、沈括是解决了实际的问题,而不是用口号在治理国家。
这也是赵桓认为可取的,人性这东西,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以礼仪来教化,用法律来约束,也会出现大量贪官,但是以实际贡献做出考核标准,方能兴国。
当然,赵桓也不是完全否认了司马光,至少他的《资治通鉴》是一本神作。
赵桓又问道:“如何能让大宋多有沈括、毕昇?”
秦桧道:“庙堂之上多书生,工事之才起于民间。”
第八十八章海贸可图
庙堂之上多书生,工事之才起于民间。
秦桧这句话为赵桓打开了一扇窗,从本质来讲,儒学更偏重于主观的想,工事更偏重于从实践而来,诸子百家墨家便是如此。
鲁班和墨子从本质来说,那都是工匠,在春秋战国时代自然也是贵族,但到了儒学当道的宋代,那就是下等民众了。
为何?你一个木匠,你一个手艺人,能和我读书人比吗?你那些家传的手艺书籍,能我和四书五经相比吗?我喝茶,你喝啥?我吟诗,你干啥?我穿着长袍,飘飘入妓院,你干啥?我性情雅达,有孤雪寒梅之志,你埋着头老老实实削你的木头!
这个年代的士大夫们还没有听过后世一句经典名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哪怕这句话在后世的网上颇为流传,但也架不住那些在网上看了一点信息就脑子膨胀自以为什么都知道的键盘侠在指点江山了!
更可况宋代这帮被碰到天上的儒生们?
赵桓心中大石落下,便道:“这民间又改如何去找?”
秦桧道:“天下利工事,莫过于墨家也,其藏书、典籍甚多,自有隐秘流传下来,然墨家又以非攻祸论扰乱天下,始皇遂除之!陛下可成立一部,聚敛天下工事之才,取墨家工事之所长,去非攻之所短而用之!”
“卿甚合朕意,不若便由卿为朕主持着工事一部,朕名字都想好了,皇家科学院!三天之内,给朕一个规划,要多少钱,哪些人,朕到时候向两府借人给你!但是朕给你一个时间限制,半年之内,朕要看到皇家科学院成形!”
秦桧心下明了,当即行礼:“臣愿为天子马首是瞻!”
见完了秦桧,皇帝下午终于见到从杭州赶回来的赵构。
“九哥,舟车劳顿,怕是累坏了吧,来尝尝皇后亲自做的糕点。”
在赵桓面前的这位英俊青年这是赵构了,数月前,赵桓刚刚穿越过来,对大宋的一切都并不熟悉,第一次和赵构见面的时候,显得生分得很,但现在却不同了,如今的大宋北边已经被赵桓的强兵围起来了,赵桓一步步开始真正有主动权、强大的话语权。
现在见到赵构,心情都好了很多,便是不以康王做称呼,而是直接以兄弟之间的称呼来称谓赵构。
在宋朝是没有弟和妹这种称呼的,无论大小,男的称哥,女孩儿称姐。
“为官家分忧,是臣的荣幸。”
“跟朕说说九哥在杭州的趣事吧,听说杭州多美女,九哥在那边可有看中?”
说着,皇帝给了赵构一个男人都懂的眼神,赵构颇有些腼腆地笑起来,他笑得很干净很清爽。
“谢天子,天子召见臣不知所谓何事?”
“卿以为毕昇如何也?”
秦桧心神如闪电般运转,从不知皇帝为何问这话到估摸着猜想皇帝的意思,很快回答道:“回禀陛下,毕昇虽一介草民,地位不如仕子,然则起改良的印刻之术却为我朝文化传承起了很大作用,同时,也在商业印刻上大大减低了原料损耗和时间损耗,此乃大功也!”
“卿以为沈括如何?”
秦桧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看来自己是猜对了,这位年轻的皇帝是要兴工事,是以才提及毕昇,现在又提及沈括。
“存中先生大才,《梦溪笔谈》乃旷世神作,若是后人勤加研习,可出第二个、第三个毕昇,臣以为工事,乃利民利国也,朝廷当兴之!”
“卿此话怎讲?”
“陛下,臣以为,当以义教化,以利治世,方可兴国也!”
被秦桧这么突然来的一句话整得有些懵逼,朕是在问你为什么这样评价沈括和毕昇,你突然跟朕说治国的事,你这脑回路和朕差不多了。
“卿细细说来。”
“陛下,士大夫权柄之重,当以义教之,以法束之,方可重用,然陛下之志,乃是国富民富,如今百姓已食不果腹,为求生存,变卖妻儿,何谈义礼乎?”
“卿此言与毕昇、沈括有何关联?”
“毕昇一介布衣,却为大宋制出能减损材料和节约时间的印制之术,其为大宋贡献之利不亚于朝堂某些忠义当头的士大夫!”
赵桓心中一惊,觉得秦桧这人还真他娘的是个人才啊,难怪赵构朝那些人斗不过他,这人的脑回路简直是奔放到了极点,在利益教化如此严谨的大宋,居然能说出这番惊世言论。
赵桓也没有立刻表态赞同秦桧,而是板着脸道:“如此说来,卿以为忠义为轻,利益为重?”
“臣并非此意,士大夫权柄之重,当以义教之,以法束之,方可重用,然百姓已食不果腹耶,唯以利能富民,是以,朝廷当利礼结合,而非如君子们所言只去义乎!”
秦桧一番话说来,却是为自己也捏了一把冷汗,他这是在干嘛?他这是在皇帝面前公开反对孟子的取义论,要知道,这大宋朝的士大夫,哪一个不视孟子为圣人?虽然是半圣,但那也是精神领域的贤者,岂容你一个小小的左司谏在这里胡言乱语。
当朝还好,毕竟经历了宋徽宗一朝后,朝中的士大夫们的节操已经粉碎了一半了,若是放在神宗朝,那里有一个道德楷模司马光,若是这话传到司马君实耳朵里,非联合天下人批死你丫的,让你丫遗臭万年!
赵桓心中是颇有些赞同秦桧的说法的,礼仪教化自然是不可少,但若是那礼仪教化当饭吃,就特么是扯淡了,大宋的很多老百姓已经够惨了,你还天天跟他说,挺住啊,你是个好人!什么?你饿了?想想圣人之言你就不饿了,想想你是有气节的,你就不饿了!
君子们治国,虽然不是直接这样,但其思想构架的底层逻辑不就是如此吗?
就说司马光那货,他认为自古以来治理国家的方法不过使百官各称其职、委任而责成而已,使农民修养生息的方法不过是轻徭薄赋、蠲免欠付而已。
他认为人存政举,王介甫只要选择优良的官员委任之,所有的政治弊端自然而然就消失了,如果官员不得优良之人,那么你就是每天给他一个新法,最终也没有什麽好结果的。
这就是司马君实的政见,你看看他所有的理念都是建立在对别人品德的高标准上面,在他的心目中,人性是光辉的,他思考的出发点是以仁义治国,仁义在政治领域,却偏偏不能让老百姓有饭吃,最后沦为了他自己的自嗨。
讽刺的是,他竖立了仁义的标杆,还在士大夫阶层赢得了好名声,大家相互效仿也就罢,偏偏仁义这东西最容易被人拿来当政治新装弄权,蔡京就是抓住了这一点才春风得意的上位。
所以,秦桧说的,毕昇、沈括这样的人,在对使国家百姓富裕的方面,其功劳是要大于司马光之流的,因为毕昇、沈括是解决了实际的问题,而不是用口号在治理国家。
这也是赵桓认为可取的,人性这东西,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以礼仪来教化,用法律来约束,也会出现大量贪官,但是以实际贡献做出考核标准,方能兴国。
当然,赵桓也不是完全否认了司马光,至少他的《资治通鉴》是一本神作。
赵桓又问道:“如何能让大宋多有沈括、毕昇?”
秦桧道:“庙堂之上多书生,工事之才起于民间。”
第八十八章海贸可图
庙堂之上多书生,工事之才起于民间。
秦桧这句话为赵桓打开了一扇窗,从本质来讲,儒学更偏重于主观的想,工事更偏重于从实践而来,诸子百家墨家便是如此。
鲁班和墨子从本质来说,那都是工匠,在春秋战国时代自然也是贵族,但到了儒学当道的宋代,那就是下等民众了。
为何?你一个木匠,你一个手艺人,能和我读书人比吗?你那些家传的手艺书籍,能我和四书五经相比吗?我喝茶,你喝啥?我吟诗,你干啥?我穿着长袍,飘飘入妓院,你干啥?我性情雅达,有孤雪寒梅之志,你埋着头老老实实削你的木头!
这个年代的士大夫们还没有听过后世一句经典名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哪怕这句话在后世的网上颇为流传,但也架不住那些在网上看了一点信息就脑子膨胀自以为什么都知道的键盘侠在指点江山了!
更可况宋代这帮被碰到天上的儒生们?
赵桓心中大石落下,便道:“这民间又改如何去找?”
秦桧道:“天下利工事,莫过于墨家也,其藏书、典籍甚多,自有隐秘流传下来,然墨家又以非攻祸论扰乱天下,始皇遂除之!陛下可成立一部,聚敛天下工事之才,取墨家工事之所长,去非攻之所短而用之!”
“卿甚合朕意,不若便由卿为朕主持着工事一部,朕名字都想好了,皇家科学院!三天之内,给朕一个规划,要多少钱,哪些人,朕到时候向两府借人给你!但是朕给你一个时间限制,半年之内,朕要看到皇家科学院成形!”
秦桧心下明了,当即行礼:“臣愿为天子马首是瞻!”
见完了秦桧,皇帝下午终于见到从杭州赶回来的赵构。
“九哥,舟车劳顿,怕是累坏了吧,来尝尝皇后亲自做的糕点。”
在赵桓面前的这位英俊青年这是赵构了,数月前,赵桓刚刚穿越过来,对大宋的一切都并不熟悉,第一次和赵构见面的时候,显得生分得很,但现在却不同了,如今的大宋北边已经被赵桓的强兵围起来了,赵桓一步步开始真正有主动权、强大的话语权。
现在见到赵构,心情都好了很多,便是不以康王做称呼,而是直接以兄弟之间的称呼来称谓赵构。
在宋朝是没有弟和妹这种称呼的,无论大小,男的称哥,女孩儿称姐。
“为官家分忧,是臣的荣幸。”
“跟朕说说九哥在杭州的趣事吧,听说杭州多美女,九哥在那边可有看中?”
说着,皇帝给了赵构一个男人都懂的眼神,赵构颇有些腼腆地笑起来,他笑得很干净很清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