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第848节


唐恪这人性子比较慢,的确不适合东北那边的局面。

原先赵桓还想着将他支开,让虞允文在中枢好好发挥,顺便以唐胖子柔和的性格,可以均衡一下东北的局势。

现在看来,局势比自己预料的要严重一些。

虞允文在中枢也站稳了脚,东北现在缺一个杀伐狠辣的人。

这让赵桓想到了性格比较刚直的李纲。

李纲这些年在枢密院,做得非常稳。

对大宋军政改革的推动也立下了汗马功劳。

按理说,将李纲放到东北,的确是委屈了他。

不过,现在这是最好的选择。

于是赵桓便舔着脸请李纲吃了一顿火锅。

“李相公,朕睡不着觉啊。”

“官家有何忧愁,臣愿意为官家分担。”

“西北战事已起,东北交子流通又异常缓慢。”

“东北之疾,在于旧贵,诚如官家在经济论中所言,生产资源和资本大部分掌握在少部分有权力的人手中,很容易出现巨大的贫富差距,富人们会将钱财储存起来,民间流通的钱自然就少了。”

“李相公所言极是,这正是朕所忧之处,当如何解决?”

“自然是对症下药,将掌握了绝大部分生产资源和资本的少部分人拿出来晒一晒,看是否都是遵照了大宋律法。”

“朕明白了。”赵桓点了点头,假装道,“唐恪在奏疏中向朕提到身染重疾,不能在北地久待,现在朕当让谁来去坐镇东北呢?”

李纲道:“臣愿前往。”

“使不得,李相公坐镇枢密院,怎能去那苦寒之地,朕于心不忍。”

“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边的皇后道:“官家,李相公也是一片赤诚之心,何不随了李相公的愿。”

赵桓一副不忍心的样子:“勿要再言。”

“请陛下成全!”

赵桓假装喝了一大杯酒,叹了口气道:“既然李相公真心要去,朕只好遂了李相公的愿。”

李纲准备了一下,在东京城一个云开雾霁的日子里,带着人和皇帝的任命书,一路北上。

从居庸关出关,直接向上京城而去。

当然,这枢密使的官职肯定是撤了。

和唐恪一样,李纲被封了一些虚衔。

李纲被封为太傅,位列三公。

又封李纲为临北公,王以下的一等爵位。

如此,有一万精锐护送李纲一路北上。

东北凋敝的民生,和如同死水一样的商贸,在年初的层云下,压得动弹不得。

这里只有动物皮毛能卖到中原,其他产业几乎是真空状态。

更有甚至,有的还停留在靖康元年的局面。

例如农业。

金国被灭后,东北的农业,自然是遵守了大宋的律法。

但是因为缺乏监督和管理制度,以及力度,大宋目前的农业法在东北基本上就是摆设。

大的世家和贵族们收税收得不亦乐乎,又对朝廷做了许多虚假账目。

东北的农民和中原的农民简直就是两个世界的人。

中原的农民的生产力,算是很大程度地解放出来了。

但在东北,依然被地主拴在土地上。

糟糕的是,东北的大米是四季一熟,农田开垦有限,产量极低。

这就进一步限制了经济的发展。

试想想,吃都吃不饱,拿来心思做别的?

唐恪最大的问题,就是没能在这半年多的时间将东北的世家和贵族解决掉。

这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唐恪想以柔和的方式,慢慢改变那里的局面,这在赵桓看来,是不切实际的。

也是赵桓不允许的。

交子的宣发也不是开玩笑的,民间经济的结构更是不容忽视的。

一个地方要发展起来,第一步就是剪除掉原来的资源垄断者。
首节 上一节 848/10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密战无痕

下一篇:领主大闹历史三千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