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崛起1646 第704节
宁远便是后世的辽宁兴城。天启六年,袁崇焕在这里凭城坚守,重挫努尔哈赤六万精锐,俘毙过万。直到十四年后明军松锦之大战,建虏才夺下了此城。
桦山久守这几天在路上勤学明军军纪,此时下了木轨车,立刻依律召集岛津军集合,却不料倭军一营到四营的营总早就聚拢了他的人马,正在整队、点卯。
他再看附近的丰臣军和上杉军也是同样状况,在路上时他便已听说,这两队人马被编为了倭军五营到十营,也是由大明军官指挥。
待整好了队伍,桦山久守随大军从宁远城下走过,就望见那城墙至少倒塌了三成,四周仍是焦黑一片,碎石烂砖铺了满地。
后来他才知道,最先到达这里的明军主力只用了不到两天工夫,就用大炮硬生生地轰开了这座坚城。
很快,他就看到了轰塌了宁远城的“罪魁祸首”——黑压压一大片,占地足有方圆一里半的上百门大炮。
这可是正经的大炮,尺寸远超他在日本时常见的“大筒”,最小的那些也有一丈来长,威风不可一世。其实这只是明军炮营的一部分,还有百余门炮已经装车,准备继续北上松山了。
又向前走了一程,桦山久守和手下数千倭兵不由愣在当场,便是方才那一百多门大炮给他们的震惊都没这么大——他们看到了明军大营。
四周是三道深过一丈的宽大壕沟,内侧是整齐的拒马,拒马前面还放了一种奇怪的绳索,绳上似乎布满了铁刺,卷曲着用木架撑起,一看就很难越过去的样子。
而最令他震惊的却是营内的那些明军士兵。
四周巡逻的队伍如同精密的机械一般,不禁队伍走得笔直,相互之间的距离丝毫不差,便是相距十多丈的两支巡逻队,步伐都是整齐划一!
更内侧还有士兵在操练,有上千人组成的方阵,阵型棱角分明,即使快速冲出百十步,那队形仍是齐得如同用尺子量过一般!
突然间,一个战阵中的士兵同时爆发出震天呼喝,“杀!”向前迈出五步,随后又喊一声,“瞄准”“放!”
火铳皆指向远处空地,一阵蔽日硝烟涌起,阵中的明军又随着指挥官齐喝,“装弹!”
千余人简直似一个人,取出弹药、装填、杵实、拉开铳机……
一系列动作令桦山久守眼花缭乱,十多个呼吸过后,上千支火铳齐齐举起,又是震人心魄的呼喝,“瞄准!”“放!”
桦山久守只觉得呼吸都有些艰涩。他打了一辈子的仗,自是非常清楚,若他率军和眼前这队明军对上,根本不用打,光是对方这股气势就能将他的兵吓得拿不稳铁炮了。
更不用说那直如天兵天将一般的操练水平,让他带自己的精锐旗本练十几年也不可能达到。
带着既敬又惧的心情从明军大营旁走过,李业志令岛津军停下,就地搭建营寨。
桦山久守向四周望去,就见西侧是朝鲜军的营地,南面是丰臣、上杉家的人马,而东边的营地中,竟是一群手、脸全都黑如焦炭的士卒,不过他们一个个皆是人高马大,肌肉鼓胀。
第790章 塔山
汉兴元年正月初一。
锦州以南五十多里的笔架山山脚下。
此地已经出了木轨道辐射范围,不过在大明工匠加班加点地修建之下,估计再有半个月木轨道就能接到这里。
天色将暗,明军大营中已升起炊烟来。
刚开完参谋司会议的众将三三两两从中军大帐中走出,忽闻杂乱的脚步声渐近,似有大队人马赶至。
李定国举目望去,最先看到的队伍前面的旌旗上写着“倭一”,正是桦山久守的倭军一营。
他想起前几日有人提起过有倭兵来参战之事,不由笑道:“这些倭兵怎的又矮又瘦?”
旁侧邓山也看了一眼,接道:“我在莱州港时见过他们,比这还瘦。近些天来却还吃胖了些。”
李定国摇头道:“如此孱弱,上了战场怕也无用。”
“李将军有所不知,倭人虽瘦弱,不过却有股狠劲,擅搏命,聊胜于无吧。”
“有我数万大明野战军在,虏贼不过土鸡瓦狗一般,却不知圣上为何要调倭人来辽东,凭得浪费粮草。”
邓山也摇了摇头。
二人是无法理解朱琳渼的想法——调日本兵参战,压根就没多指望他们的战斗力,主要却是为了形成大明调动、指挥日本军力的先例,并逐渐形成惯例,为日后在日本设立殖民地打好基础。
当然,这些倭兵多少也是能打些仗的,总比朝鲜兵好得多。此外,倭兵不是自己人,死了也不心疼,哪怕因他们参战能减少一个明军士兵的伤亡,那也是值得的。
随后又有打着“朝闵”旗号的队伍走过。
“二哥,这是朝鲜兵吧?”刘文秀凑上来道,“哎呦,人还不少,怕有两三千人。”
邓山接道:“看旗号,应该是李倧的人,闵承孝为将,好像来了两千五百兵。”
李定国在朝中没有根基,消息也不甚灵通,当下疑道:“我听说朝鲜李倧和李瑛正各自拥兵争夺王位,为何能抽调这么多人前来辽东?”
邓山笑道:“李将军有所不知,那李倧近来病重,眼见就要不敌李瑛了。”
刘文秀更是奇怪,“既式微,岂不更应固守不出,怎还分兵?”
邓山道:“李倧这是在孤注一掷。刘将军想啊,若是他援兵辽东之际,李瑛却发兵攻他,岂非是在拆大明的台?
“李倧就是要依仗驻朝的忠贞营三千人马护身。他在辽东越是尽力,李瑛越是不敢擅动。”
他说得丝毫不差,李倧得金尚贤献计,将最为精锐的禁军都派来了辽东,正是为了讨好大明。他原本是打算派四千人马的,后来因粮饷紧张,这才减至两千五百人。
而另一边的李瑛见状,心知不能在此时动手,又不愿李倧一方示好大明,只得也派了千余人来辽东参战。
正说着,他们身后有人笑道:“聊什么呢?饭都顾不上吃了。”
几人听到那熟悉的声音,忙一齐转身,立正敬礼,“拜见陛下。”
而后邓山又道:“启禀陛下,末将等人正在看各路援军。”
“不算做援军,大明野战军还用不到他们驰援。”朱琳渼纠正道,“正式的名称应是仆从军。”
“是。”几人齐声应道。
桦山久守这几天在路上勤学明军军纪,此时下了木轨车,立刻依律召集岛津军集合,却不料倭军一营到四营的营总早就聚拢了他的人马,正在整队、点卯。
他再看附近的丰臣军和上杉军也是同样状况,在路上时他便已听说,这两队人马被编为了倭军五营到十营,也是由大明军官指挥。
待整好了队伍,桦山久守随大军从宁远城下走过,就望见那城墙至少倒塌了三成,四周仍是焦黑一片,碎石烂砖铺了满地。
后来他才知道,最先到达这里的明军主力只用了不到两天工夫,就用大炮硬生生地轰开了这座坚城。
很快,他就看到了轰塌了宁远城的“罪魁祸首”——黑压压一大片,占地足有方圆一里半的上百门大炮。
这可是正经的大炮,尺寸远超他在日本时常见的“大筒”,最小的那些也有一丈来长,威风不可一世。其实这只是明军炮营的一部分,还有百余门炮已经装车,准备继续北上松山了。
又向前走了一程,桦山久守和手下数千倭兵不由愣在当场,便是方才那一百多门大炮给他们的震惊都没这么大——他们看到了明军大营。
四周是三道深过一丈的宽大壕沟,内侧是整齐的拒马,拒马前面还放了一种奇怪的绳索,绳上似乎布满了铁刺,卷曲着用木架撑起,一看就很难越过去的样子。
而最令他震惊的却是营内的那些明军士兵。
四周巡逻的队伍如同精密的机械一般,不禁队伍走得笔直,相互之间的距离丝毫不差,便是相距十多丈的两支巡逻队,步伐都是整齐划一!
更内侧还有士兵在操练,有上千人组成的方阵,阵型棱角分明,即使快速冲出百十步,那队形仍是齐得如同用尺子量过一般!
突然间,一个战阵中的士兵同时爆发出震天呼喝,“杀!”向前迈出五步,随后又喊一声,“瞄准”“放!”
火铳皆指向远处空地,一阵蔽日硝烟涌起,阵中的明军又随着指挥官齐喝,“装弹!”
千余人简直似一个人,取出弹药、装填、杵实、拉开铳机……
一系列动作令桦山久守眼花缭乱,十多个呼吸过后,上千支火铳齐齐举起,又是震人心魄的呼喝,“瞄准!”“放!”
桦山久守只觉得呼吸都有些艰涩。他打了一辈子的仗,自是非常清楚,若他率军和眼前这队明军对上,根本不用打,光是对方这股气势就能将他的兵吓得拿不稳铁炮了。
更不用说那直如天兵天将一般的操练水平,让他带自己的精锐旗本练十几年也不可能达到。
带着既敬又惧的心情从明军大营旁走过,李业志令岛津军停下,就地搭建营寨。
桦山久守向四周望去,就见西侧是朝鲜军的营地,南面是丰臣、上杉家的人马,而东边的营地中,竟是一群手、脸全都黑如焦炭的士卒,不过他们一个个皆是人高马大,肌肉鼓胀。
第790章 塔山
汉兴元年正月初一。
锦州以南五十多里的笔架山山脚下。
此地已经出了木轨道辐射范围,不过在大明工匠加班加点地修建之下,估计再有半个月木轨道就能接到这里。
天色将暗,明军大营中已升起炊烟来。
刚开完参谋司会议的众将三三两两从中军大帐中走出,忽闻杂乱的脚步声渐近,似有大队人马赶至。
李定国举目望去,最先看到的队伍前面的旌旗上写着“倭一”,正是桦山久守的倭军一营。
他想起前几日有人提起过有倭兵来参战之事,不由笑道:“这些倭兵怎的又矮又瘦?”
旁侧邓山也看了一眼,接道:“我在莱州港时见过他们,比这还瘦。近些天来却还吃胖了些。”
李定国摇头道:“如此孱弱,上了战场怕也无用。”
“李将军有所不知,倭人虽瘦弱,不过却有股狠劲,擅搏命,聊胜于无吧。”
“有我数万大明野战军在,虏贼不过土鸡瓦狗一般,却不知圣上为何要调倭人来辽东,凭得浪费粮草。”
邓山也摇了摇头。
二人是无法理解朱琳渼的想法——调日本兵参战,压根就没多指望他们的战斗力,主要却是为了形成大明调动、指挥日本军力的先例,并逐渐形成惯例,为日后在日本设立殖民地打好基础。
当然,这些倭兵多少也是能打些仗的,总比朝鲜兵好得多。此外,倭兵不是自己人,死了也不心疼,哪怕因他们参战能减少一个明军士兵的伤亡,那也是值得的。
随后又有打着“朝闵”旗号的队伍走过。
“二哥,这是朝鲜兵吧?”刘文秀凑上来道,“哎呦,人还不少,怕有两三千人。”
邓山接道:“看旗号,应该是李倧的人,闵承孝为将,好像来了两千五百兵。”
李定国在朝中没有根基,消息也不甚灵通,当下疑道:“我听说朝鲜李倧和李瑛正各自拥兵争夺王位,为何能抽调这么多人前来辽东?”
邓山笑道:“李将军有所不知,那李倧近来病重,眼见就要不敌李瑛了。”
刘文秀更是奇怪,“既式微,岂不更应固守不出,怎还分兵?”
邓山道:“李倧这是在孤注一掷。刘将军想啊,若是他援兵辽东之际,李瑛却发兵攻他,岂非是在拆大明的台?
“李倧就是要依仗驻朝的忠贞营三千人马护身。他在辽东越是尽力,李瑛越是不敢擅动。”
他说得丝毫不差,李倧得金尚贤献计,将最为精锐的禁军都派来了辽东,正是为了讨好大明。他原本是打算派四千人马的,后来因粮饷紧张,这才减至两千五百人。
而另一边的李瑛见状,心知不能在此时动手,又不愿李倧一方示好大明,只得也派了千余人来辽东参战。
正说着,他们身后有人笑道:“聊什么呢?饭都顾不上吃了。”
几人听到那熟悉的声音,忙一齐转身,立正敬礼,“拜见陛下。”
而后邓山又道:“启禀陛下,末将等人正在看各路援军。”
“不算做援军,大明野战军还用不到他们驰援。”朱琳渼纠正道,“正式的名称应是仆从军。”
“是。”几人齐声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