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宦之风流无边 第170节
易土生拱了拱手,翻身上马,率先冲了出去,剑手们跟着扯开马缰,飞驰而去。今夜的大雾,似乎比昨夜还要大一些。浓雾像一堵堵的高墙横亘在骑士们面前,大家怡然不惧,打马而去。
到了城外十五里的地方,易土生一声唿哨,所有骑士全部下马,把战马拴在附近的树木上,聚集到易土生的身边来。
易土生道:“为了不致于惊动城内的守军,我们步行前往,各位兄弟多多小心,到了城下,看我的火折子为讯号,一起登上城楼!”
易土生在这里耍了个小花招,他那里有什么火折子,口袋里倒是有个放风的打火机,点着了一个小时都不会灭的。
到了城下之后,剑手们一个个越过护城河,易土生抬头一看,什么也看不到,城楼就像是被无数层黑纱盖住了,看也看不穿。打火机的光,就像只不起眼的萤火虫,但那些剑手都是高手,眼里自然不同一般,转瞬间都悄无声息的聚集了过来。
易土生转动了腕表,一根钢丝射向了城头,他的整个人也跟着飞了起来,几下纵跃就飞了上去。由于他的身子轻,守城的士兵一点端倪都没看出来。易土生一刀杀了,仍下城头,然后把手表绑上打火机,扔了下去。
那些剑手们,看着一个红点摇摇晃晃的,急忙用手去抓,拉了几下,觉得很结实,跟着一个个的爬了上来。不一会儿的功夫,尽皆上了城头。
征战天下 第四十九章解放重庆
雾气太大了,根本对面见不到人,一百五十名身轻如燕的剑手,一点声音都没发出来,就冲下了城楼,把城门口处在半睡眠状态的梁军尽皆斩杀,嘎吱嘎吱一阵响动,打开了城门。一百五十人同时点着火把,冲着壕沟方向摇晃。
列队在第二重和第三重壕沟之间的秦良玉看到讯号,立即率领三万骑兵先一步抵达城门,祖大寿领着两万步兵紧随其后。
号角声一起,五万人马发出同一声咆哮,潮水般的涌进城门。守城的梁军半梦半醒懒懒散散之间,忽然听到马嘶人喊,反映了半天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浓重的雾色遮住了一切,什么也看不到。
易土生令秦良玉带着士兵向城内凿穿,自己则带着一百五十名剑手杀上城楼,高声呐喊:“明军杀上城楼了,将军命咱们投降,兄弟们,赶快放下武器双手抱头,跪在地上。”
大梁军士兵不知道怎么回事儿,以为明军真的已经占据了整座城池,唏哩哗啦的扔掉了兵器,一个个跪在地上听候发落。
易土生带着一百五十人下楼,骑上战马,围着整座城池喊叫:“明军已经占领重庆,樊将军命令大家放下武器,举手投降,都放下武器吧,兄弟们,不要做无谓的抵抗了。”这办法虽然不怎么高明,但在大雾弥漫中效果还算很好,不少贪生怕死或搞不清状况的大梁军扔下武器跪地求饶。
樊龙睡的正香甜的时候,忽然听到一片嘈杂,接着就有人宣传放下武器云云,皱了皱眉,立即反映了过来:明军进城了。二话没说,跳下床榻,披挂铠甲,冲出了屋门,等他一出来就发现事情要糟了,门外大雾弥天,根本搞不清出东西南北,连大门口都看不见,怎么冲出去厮杀。
秦良玉和易土生也面临这种窘境,条条大路都被巨雾封锁,根本就看不清敌我,为了害怕自相残杀,秦良玉没有分兵,自己带着五万人马冲杀,凭着经验摸到了重庆城主大街上,寻思着杀向府衙,可是找了半天也找不到路。
幸亏这时易土生赶来了,易土生一边跑一边喊:“御姐、正太”秦良玉听到了,马上皱起眉头,回:“吐槽、小白”。易土生这就放心了,来到队伍几丈远就停下来,吩咐秦良玉:“秦将军,命令你的手下,把道路两旁所有的树木全部点燃,要快!”
秦良玉不知道怎么回事儿,楞道:“那样会失火的?”易土生道:“这么大的雾气,不会失火,赶快点燃。”
士兵们很多都点着火把,秦良玉一声令下,立即摸索着把路旁的树木点燃了,顿时间十里内霹雳啪啦的烈焰蒸腾大火弥漫,火苗子窜上了半空,城内的雾气顷刻间就被火光驱散了,一条通往府衙的大路出现在眼前。道路两旁遍布杨树。
“祖大寿带一部分人把沿途的树木点燃,其余的人马,跟我过来!”易土生一声令下,率先冲杀了出去。
秦良玉不明白雾气怎么会突然散了,但料定和火光有关系,心里对易土生的佩服又加深了一层,急忙驳马带着大军跟了上去。祖大寿带着上百名的士兵沿途泼油放火,忙的不亦乐呼,三炷香之后,大军终于抵达了重庆府衙。府衙门前似乎聚集着很多的人马。易土生命令立即把这里所有可以点燃的东西全部都点燃,那意思包括府衙在内。
一轮火箭从雾气中射了出去,钉在了府衙大门上、门前的树干上,主楼的房梁上,总之一切可以点燃的地方。一百五十名高手,窜高伏低,带着油桶到处泼油,然后用火把把整座大屋点燃,雾气登时被火光黑烟所代替。敌我双方登时都暴露了出来。
樊龙正愁看不到敌人呢,没想到视线突然恢复了,可是出现在眼前的却是一幕残酷,明军大约四五万人把他的住宅团团围住,而他身边却只有一万不到的士兵,这可如何是好。明军的箭矢像暴风雨一样的袭来,毫无准备的大梁军登时跌倒一片,箭矢上的火焰,随之点燃了尸体,一股烧焦的人肉味弥漫于整个战场。
看到这里,樊龙也明白过来了,今天想要逃出升天可能性是不大了,就算逃出去,也不见得能找到栖身之地,除非逃到蒙古或者后金,不然早晚要死。他的眼神在四处寻索了一下,忽然看到一员女将,正斩将杀敌,竟然是秦良玉。心里一下子狠起来了,老子混到这个份上,你这娘们倒是神气起来了,死也要拉你垫背。
猛地窜起来,一个空翻,向秦良玉杀了过去,秦良玉正在四处砍杀,猛然感到一股真气咆哮而至,转头一看居然是樊龙,冷哼道,“樊将军,今天死期到了!”手中大刀,猛然一翻,毒龙出水一般,分开两旁的空气,向胸口刺去,刀尖未到,刀气已经触及了樊龙的肌肤,樊龙的武功还算可以,方天画戟在胸前划了一个大圈,一圈真气凝结成气旋,把秦良玉的刀气弹了开去。跟着一刀斩向马背。
秦良玉把战马向后一扯,摆了个古怪的姿势,大刀忽然像扇子一样拍了出去,大声道:“试试本将军的‘燕山十八拍’。”
“啪!”的一声,拍在了护心镜上,樊龙的身子就像是被迎面而来的火车撞中了,疏忽一下飞出去一丈开外跌在地上吐出了一口鲜血。他实在想不到,世上居然有这么怪异的刀法,不用刀刃和刀尖攻击,却用刀面拍过来,让他防不胜防。
由于有护心镜的保护,樊龙一下居然没死,又爬上一匹战马,抽出肋下的宝剑来战秦良玉,秦良玉纵声大笑,继续施展燕山十八拍的刀法,左拍一下,又拍一下,这一路刀法,全部用刀面攻击,角度刁钻,气劲霸道,乱人心神,怪异无比,没过三五个回合,樊龙就被拍的迷迷糊糊。
“彭!”一声爆响,秦良玉一刀拍在了樊龙的脑袋上,脑袋就像个西瓜一样爆裂了开来,脑浆喷射的到处都是,半截尸体掉落马下。
易土生正在一边撕杀,看到这一幕,纵声喊道:“反贼樊龙已经死了,不想死的赶快投降,放下武器,投降不杀!”
秦良玉拽着战马在战圈中奔跑,大声喊叫:“投降不杀,投降不杀!”
很多士兵都亲眼看到樊龙被人斩杀,吓得全都跪在地上讨饶,一部分不肯逃跑的向城内各处分散逃跑,有的被追上斩杀了,有的天亮以后被清查出来杀死。
樊龙已死,易土生进入府衙,命令祖大寿、罗一贯、孔有德、每人率领一万人马,杀向其他三门,肃清顽敌。三人领命而去。不一会儿回来报告,三座城门早已打开,很多叛军都逃跑了,剩下不愿意跑的都投降了。
至此,重庆城正式的回到了大明朝的怀抱。
征战天下 第五十章视察工作
易土生这个川陕总督,不仅仅是负责征战的。
朝廷明确诏令“总督文武,自总兵,巡抚而下皆听节制”。明朝总督具有广泛的权力,为一方军政之首,巡抚、总兵、地方布政司、按察司都要听他节制。等于是个超级的封疆大吏。
除了易土生这个川陕总督之外,西北还有一个三边总督,就是延绥、甘肃、宁夏三边,权力比易土生还要大。很明显,这一地区总督河西走廊,监视着青海、蒙古、以及西域诸国,地理位置十分的重要。
夺回重庆之后,易土生并没有返回京城,主要是因为四川、陕西一带有待于处理的事情太多了。首先是四川的官吏问题,奢崇明造反之后,很多官员被杀或被撤职,还有的逃跑了,各州各县,官吏空缺严重。
按照大明律例,总督可以举荐官员,也可以把官员革职,但是却不能指派,易土生只有选了几个顺眼的,送礼送得多的,给小皇帝递上去,等着审批。另外,他还做了一一件事情,按照他的了解,陕西这个地方是出刁民的地方李自成那一帮子人都是这地方出来的。时间应该是天启七年,也就是崇祯元年,距离现在也就是一年半的光景吧!按理说,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已经崭露头角了。
易土生派了上百名锦衣卫潜入关中,秘密查访这些人的动向,如有异动,立即报告。易土生对这段历史了解的不是太多,但总体说来,他知道起义军大概有十三家,后来称为“十三家七十二连营”,具体有谁他就说不清楚了,但李自成、张献忠的名字他还是记得的。这些人虽然没有后金人那么虎狼,但威力也是非同小可,一旦兵变,很快就会危及京师,关键他们距离北京太近了。
做完这些事情之后,已经过去两个月了,四川在易土生的治理下,虽然没有繁荣起来,但秩序还算是勉强的恢复了过来。
另外,易土生还记得,陕西山西地区之所以爆发了大规模的民变,一方面和明廷的腐败统治有关,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天灾。崇祯皇帝可以说是一个运气非常差的皇帝,后代的史学家都说他是‘有道无福’,他是明朝诸位皇帝中唯一一位不好色的,工作起来废寝忘食,可是,老天不给他机会,从他登基的第二年开始,各地频发旱灾,尤其是陕西的确,已经到了颗粒无收的地步了。老百姓饿死无数。
虽说是天灾,但清朝时候也爆发过这样的大灾害,人家就挺过来了,可见,此事与官员的素质问题,还是有一定的关系的。易土生以前看过《雍正皇帝》,雍正皇帝为了解决旱灾,命令政府出资给地方上打井,每十亩地打一口井,有效地遏制了旱灾的蔓延,保住了人民赖以生存的粮食,稳定了国家的经济与秩序。这一点是很应该借鉴的。崇祯虽然勤政,却不爱民,就算爱民,也没有什么真本事,关键时刻想不出主意来。当然,这也只是猜测,就算他想出主意来,以明朝政府那些腐败的官吏们,也不可能真心实意的打井救人,恐怕早就把钱揣进自己的腰包里去了。
俗话说,未雨绸缪啊,真正的到了要打井的时候再开始打井,就已经太晚了,还不如现在就开始打。
易土生把从奢崇明的府库里搜出来的金银一部分献给皇上,一部分拿出来交给陕西巡抚去打井,规定每十亩地打一口井,打不出水来的不算,克扣公款者杀无赦,并且亲自来到陕西,视察了一些地方,看看他们有没有按照自己的吩咐进行施工。结果这一视察可了不得了,大明朝的吏治腐败,立刻呈现在了眼前。
三个月以后,四川的形势已经稳定,时值初冬,易土生带着撒马尔罕、帖睦尔、还有一些被俘的官员,会同陕西巡抚史永安,一起视察山西境内的打井情况。刚一进潼关,天空中就下起了小雪,史永安连忙提马上来报告:
“总督大人明鉴,此时已经是隆冬,天寒地冻,打井的工作只能暂停了!”
易土生道:“没有开始,或者打了一半的可以暂停,前一段时间不是有很多县府禀告说已经完成了上百口水井吗?咱们就看看,我记得西安府滋水县县令何德智不是在公文上说,已经打了将近两百口水井,咱们就去他那里看看,对了,这里是哪个县的地界!”大队人马已经快到西安。
到了城外十五里的地方,易土生一声唿哨,所有骑士全部下马,把战马拴在附近的树木上,聚集到易土生的身边来。
易土生道:“为了不致于惊动城内的守军,我们步行前往,各位兄弟多多小心,到了城下,看我的火折子为讯号,一起登上城楼!”
易土生在这里耍了个小花招,他那里有什么火折子,口袋里倒是有个放风的打火机,点着了一个小时都不会灭的。
到了城下之后,剑手们一个个越过护城河,易土生抬头一看,什么也看不到,城楼就像是被无数层黑纱盖住了,看也看不穿。打火机的光,就像只不起眼的萤火虫,但那些剑手都是高手,眼里自然不同一般,转瞬间都悄无声息的聚集了过来。
易土生转动了腕表,一根钢丝射向了城头,他的整个人也跟着飞了起来,几下纵跃就飞了上去。由于他的身子轻,守城的士兵一点端倪都没看出来。易土生一刀杀了,仍下城头,然后把手表绑上打火机,扔了下去。
那些剑手们,看着一个红点摇摇晃晃的,急忙用手去抓,拉了几下,觉得很结实,跟着一个个的爬了上来。不一会儿的功夫,尽皆上了城头。
征战天下 第四十九章解放重庆
雾气太大了,根本对面见不到人,一百五十名身轻如燕的剑手,一点声音都没发出来,就冲下了城楼,把城门口处在半睡眠状态的梁军尽皆斩杀,嘎吱嘎吱一阵响动,打开了城门。一百五十人同时点着火把,冲着壕沟方向摇晃。
列队在第二重和第三重壕沟之间的秦良玉看到讯号,立即率领三万骑兵先一步抵达城门,祖大寿领着两万步兵紧随其后。
号角声一起,五万人马发出同一声咆哮,潮水般的涌进城门。守城的梁军半梦半醒懒懒散散之间,忽然听到马嘶人喊,反映了半天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浓重的雾色遮住了一切,什么也看不到。
易土生令秦良玉带着士兵向城内凿穿,自己则带着一百五十名剑手杀上城楼,高声呐喊:“明军杀上城楼了,将军命咱们投降,兄弟们,赶快放下武器双手抱头,跪在地上。”
大梁军士兵不知道怎么回事儿,以为明军真的已经占据了整座城池,唏哩哗啦的扔掉了兵器,一个个跪在地上听候发落。
易土生带着一百五十人下楼,骑上战马,围着整座城池喊叫:“明军已经占领重庆,樊将军命令大家放下武器,举手投降,都放下武器吧,兄弟们,不要做无谓的抵抗了。”这办法虽然不怎么高明,但在大雾弥漫中效果还算很好,不少贪生怕死或搞不清状况的大梁军扔下武器跪地求饶。
樊龙睡的正香甜的时候,忽然听到一片嘈杂,接着就有人宣传放下武器云云,皱了皱眉,立即反映了过来:明军进城了。二话没说,跳下床榻,披挂铠甲,冲出了屋门,等他一出来就发现事情要糟了,门外大雾弥天,根本搞不清出东西南北,连大门口都看不见,怎么冲出去厮杀。
秦良玉和易土生也面临这种窘境,条条大路都被巨雾封锁,根本就看不清敌我,为了害怕自相残杀,秦良玉没有分兵,自己带着五万人马冲杀,凭着经验摸到了重庆城主大街上,寻思着杀向府衙,可是找了半天也找不到路。
幸亏这时易土生赶来了,易土生一边跑一边喊:“御姐、正太”秦良玉听到了,马上皱起眉头,回:“吐槽、小白”。易土生这就放心了,来到队伍几丈远就停下来,吩咐秦良玉:“秦将军,命令你的手下,把道路两旁所有的树木全部点燃,要快!”
秦良玉不知道怎么回事儿,楞道:“那样会失火的?”易土生道:“这么大的雾气,不会失火,赶快点燃。”
士兵们很多都点着火把,秦良玉一声令下,立即摸索着把路旁的树木点燃了,顿时间十里内霹雳啪啦的烈焰蒸腾大火弥漫,火苗子窜上了半空,城内的雾气顷刻间就被火光驱散了,一条通往府衙的大路出现在眼前。道路两旁遍布杨树。
“祖大寿带一部分人把沿途的树木点燃,其余的人马,跟我过来!”易土生一声令下,率先冲杀了出去。
秦良玉不明白雾气怎么会突然散了,但料定和火光有关系,心里对易土生的佩服又加深了一层,急忙驳马带着大军跟了上去。祖大寿带着上百名的士兵沿途泼油放火,忙的不亦乐呼,三炷香之后,大军终于抵达了重庆府衙。府衙门前似乎聚集着很多的人马。易土生命令立即把这里所有可以点燃的东西全部都点燃,那意思包括府衙在内。
一轮火箭从雾气中射了出去,钉在了府衙大门上、门前的树干上,主楼的房梁上,总之一切可以点燃的地方。一百五十名高手,窜高伏低,带着油桶到处泼油,然后用火把把整座大屋点燃,雾气登时被火光黑烟所代替。敌我双方登时都暴露了出来。
樊龙正愁看不到敌人呢,没想到视线突然恢复了,可是出现在眼前的却是一幕残酷,明军大约四五万人把他的住宅团团围住,而他身边却只有一万不到的士兵,这可如何是好。明军的箭矢像暴风雨一样的袭来,毫无准备的大梁军登时跌倒一片,箭矢上的火焰,随之点燃了尸体,一股烧焦的人肉味弥漫于整个战场。
看到这里,樊龙也明白过来了,今天想要逃出升天可能性是不大了,就算逃出去,也不见得能找到栖身之地,除非逃到蒙古或者后金,不然早晚要死。他的眼神在四处寻索了一下,忽然看到一员女将,正斩将杀敌,竟然是秦良玉。心里一下子狠起来了,老子混到这个份上,你这娘们倒是神气起来了,死也要拉你垫背。
猛地窜起来,一个空翻,向秦良玉杀了过去,秦良玉正在四处砍杀,猛然感到一股真气咆哮而至,转头一看居然是樊龙,冷哼道,“樊将军,今天死期到了!”手中大刀,猛然一翻,毒龙出水一般,分开两旁的空气,向胸口刺去,刀尖未到,刀气已经触及了樊龙的肌肤,樊龙的武功还算可以,方天画戟在胸前划了一个大圈,一圈真气凝结成气旋,把秦良玉的刀气弹了开去。跟着一刀斩向马背。
秦良玉把战马向后一扯,摆了个古怪的姿势,大刀忽然像扇子一样拍了出去,大声道:“试试本将军的‘燕山十八拍’。”
“啪!”的一声,拍在了护心镜上,樊龙的身子就像是被迎面而来的火车撞中了,疏忽一下飞出去一丈开外跌在地上吐出了一口鲜血。他实在想不到,世上居然有这么怪异的刀法,不用刀刃和刀尖攻击,却用刀面拍过来,让他防不胜防。
由于有护心镜的保护,樊龙一下居然没死,又爬上一匹战马,抽出肋下的宝剑来战秦良玉,秦良玉纵声大笑,继续施展燕山十八拍的刀法,左拍一下,又拍一下,这一路刀法,全部用刀面攻击,角度刁钻,气劲霸道,乱人心神,怪异无比,没过三五个回合,樊龙就被拍的迷迷糊糊。
“彭!”一声爆响,秦良玉一刀拍在了樊龙的脑袋上,脑袋就像个西瓜一样爆裂了开来,脑浆喷射的到处都是,半截尸体掉落马下。
易土生正在一边撕杀,看到这一幕,纵声喊道:“反贼樊龙已经死了,不想死的赶快投降,放下武器,投降不杀!”
秦良玉拽着战马在战圈中奔跑,大声喊叫:“投降不杀,投降不杀!”
很多士兵都亲眼看到樊龙被人斩杀,吓得全都跪在地上讨饶,一部分不肯逃跑的向城内各处分散逃跑,有的被追上斩杀了,有的天亮以后被清查出来杀死。
樊龙已死,易土生进入府衙,命令祖大寿、罗一贯、孔有德、每人率领一万人马,杀向其他三门,肃清顽敌。三人领命而去。不一会儿回来报告,三座城门早已打开,很多叛军都逃跑了,剩下不愿意跑的都投降了。
至此,重庆城正式的回到了大明朝的怀抱。
征战天下 第五十章视察工作
易土生这个川陕总督,不仅仅是负责征战的。
朝廷明确诏令“总督文武,自总兵,巡抚而下皆听节制”。明朝总督具有广泛的权力,为一方军政之首,巡抚、总兵、地方布政司、按察司都要听他节制。等于是个超级的封疆大吏。
除了易土生这个川陕总督之外,西北还有一个三边总督,就是延绥、甘肃、宁夏三边,权力比易土生还要大。很明显,这一地区总督河西走廊,监视着青海、蒙古、以及西域诸国,地理位置十分的重要。
夺回重庆之后,易土生并没有返回京城,主要是因为四川、陕西一带有待于处理的事情太多了。首先是四川的官吏问题,奢崇明造反之后,很多官员被杀或被撤职,还有的逃跑了,各州各县,官吏空缺严重。
按照大明律例,总督可以举荐官员,也可以把官员革职,但是却不能指派,易土生只有选了几个顺眼的,送礼送得多的,给小皇帝递上去,等着审批。另外,他还做了一一件事情,按照他的了解,陕西这个地方是出刁民的地方李自成那一帮子人都是这地方出来的。时间应该是天启七年,也就是崇祯元年,距离现在也就是一年半的光景吧!按理说,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已经崭露头角了。
易土生派了上百名锦衣卫潜入关中,秘密查访这些人的动向,如有异动,立即报告。易土生对这段历史了解的不是太多,但总体说来,他知道起义军大概有十三家,后来称为“十三家七十二连营”,具体有谁他就说不清楚了,但李自成、张献忠的名字他还是记得的。这些人虽然没有后金人那么虎狼,但威力也是非同小可,一旦兵变,很快就会危及京师,关键他们距离北京太近了。
做完这些事情之后,已经过去两个月了,四川在易土生的治理下,虽然没有繁荣起来,但秩序还算是勉强的恢复了过来。
另外,易土生还记得,陕西山西地区之所以爆发了大规模的民变,一方面和明廷的腐败统治有关,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天灾。崇祯皇帝可以说是一个运气非常差的皇帝,后代的史学家都说他是‘有道无福’,他是明朝诸位皇帝中唯一一位不好色的,工作起来废寝忘食,可是,老天不给他机会,从他登基的第二年开始,各地频发旱灾,尤其是陕西的确,已经到了颗粒无收的地步了。老百姓饿死无数。
虽说是天灾,但清朝时候也爆发过这样的大灾害,人家就挺过来了,可见,此事与官员的素质问题,还是有一定的关系的。易土生以前看过《雍正皇帝》,雍正皇帝为了解决旱灾,命令政府出资给地方上打井,每十亩地打一口井,有效地遏制了旱灾的蔓延,保住了人民赖以生存的粮食,稳定了国家的经济与秩序。这一点是很应该借鉴的。崇祯虽然勤政,却不爱民,就算爱民,也没有什么真本事,关键时刻想不出主意来。当然,这也只是猜测,就算他想出主意来,以明朝政府那些腐败的官吏们,也不可能真心实意的打井救人,恐怕早就把钱揣进自己的腰包里去了。
俗话说,未雨绸缪啊,真正的到了要打井的时候再开始打井,就已经太晚了,还不如现在就开始打。
易土生把从奢崇明的府库里搜出来的金银一部分献给皇上,一部分拿出来交给陕西巡抚去打井,规定每十亩地打一口井,打不出水来的不算,克扣公款者杀无赦,并且亲自来到陕西,视察了一些地方,看看他们有没有按照自己的吩咐进行施工。结果这一视察可了不得了,大明朝的吏治腐败,立刻呈现在了眼前。
三个月以后,四川的形势已经稳定,时值初冬,易土生带着撒马尔罕、帖睦尔、还有一些被俘的官员,会同陕西巡抚史永安,一起视察山西境内的打井情况。刚一进潼关,天空中就下起了小雪,史永安连忙提马上来报告:
“总督大人明鉴,此时已经是隆冬,天寒地冻,打井的工作只能暂停了!”
易土生道:“没有开始,或者打了一半的可以暂停,前一段时间不是有很多县府禀告说已经完成了上百口水井吗?咱们就看看,我记得西安府滋水县县令何德智不是在公文上说,已经打了将近两百口水井,咱们就去他那里看看,对了,这里是哪个县的地界!”大队人马已经快到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