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重生之北洋巨擘

重生之北洋巨擘 第175节


如今听说火药都试制出来了,徐建寅也没什么事,心里很是高兴,不过听到华蘅芳滔滔不绝的术语,叶之魁头又开始疼了。

不由打断说道:“华老,你的意思是我们中国现在完全有能力生产重机枪了?”

华蘅芳不以为杵,兴奋的点点头赞同道:“不错,只要我们稍微组建改装一条生产线,就能正式成批量生产了。”

“是吗?华老,你先坐下细细说,这把重机枪您实验过了吗?”

“高科技院的人员昨晚做了最后的调整,今天凌晨的时候进行了试射,大元帅可以放心,效果比起马克沁重机枪来也不逞多让,只不过我们使用的是国产钢材,一个弹鼓的子弹打完,枪口就通红开始冒烟了。”

“汉阳铁厂不是能生产出合格钢材了吗?”叶之魁有些不解的问道。

汉阳铁厂叶之魁也有股份,几个月前李维格去国外考察回来后,终于弄清毛病所在,稍微改进之后,就能生产出合格的钢材来了,现在无论是铁路用的铁轨还是枪炮,军政府都开始慢慢使用汉阳铁厂的钢铁。

“汉阳铁厂的钢材不错,但是产量有限,供应其他各兵工厂就很困难了。”

看来需要扩大铁厂了。

“不过,既然能生产了,那还等啥?赶快改装生产线。”叶之魁瞪大眼睛,迫不及待的说道。

华蘅芳叹了一口气,有些惆怅的回道:“大元帅,现在前线在打仗,天津机器局和江南机器局都在加班加点生产,没有空闲的线让我们来试验改装,而北京机器局还只有一个厂房,没有机器,我估计要到明年等北京机器局建成了,我们才能组装生产线。”

叶之魁沉思了片刻,等明年说不定战争就结束了,到时生产出来的国产机枪没有经过实战的实验,以后不可能大规模列装的,最好能在战争结束前生产出来,然后少批量上上战场,实战一下。

现在的空闲兵工厂,等等,不是还有汉阳兵工厂和金陵兵工厂吗?金陵兵工厂暂时不用想,现在掌控在刘坤一手中,他能往前线支援枪支弹药就算对得起政府了,自己的机枪线一旦放在那里,不是羊入虎口,有去无回吗?

那只剩下汉阳兵工厂了,92年动工的,94年建成,不过建成之后一场大火,到了今年张之洞才重新整顿,没多久前才重新开始开工的。

前不久军政府就督促过张之洞快点搞定生产事宜,前线还等着枪呢,张之洞还不慌不忙的上奏说,只要再等一个月,兵工厂就能生产出枪支炮弹了。

后世鼎鼎大名的“汉阳造”就是在这座兵工厂生产出来的,随着张之洞的离任北上,此厂不可避免的落入了军政府之手,既然如此,那就让它变得更有名吧。

想到这里,叶之魁兴奋的说道:“华老,这个你不用担心,汉阳兵工厂正好还没有生产。那边又有靠近汉阳铁厂,以厂就铁,甚为方便,只是要麻烦华老等人南下一段时间了。”

华蘅芳眼睛一亮,笑着说道:“没什么麻烦,我怎么就没有想到,机枪能早点生产出来也是我们的愿望。”

既然重机枪都研制出来了,轻机枪自然也不能放过,只是重机枪还有个参照物,容易很多,轻机枪还没听说那个国家在使用,但是叶之魁相信能研究出氢气球的华蘅芳,没有道理搞不出这些。

所以,叶之魁开始慢慢兜销他的理论了,“华老,重机枪虽然不错,但由于笨重,仅适用阵地战和防御战,在运动作战和进攻时使用很不方便,不知高科技院能否研制出一种能够紧随步兵实施行进间火力支援的轻便机枪来?”

华蘅芳是一位科学家,不是一位政治家,因此说话很直,皱了皱眉,回道:“大元帅,你这个想法很不错,但是要实现却很难,不过我回去会召集骨干,尽快研制,看看能不能开发出来。”

看着华蘅芳双眼通红的样子,叶之魁不得不劝说道:“华老,真是辛苦您老了,年纪如此大了,我们这些后辈还要你废寝忘食的钻研新式兵器,您老是国宝级的人物,可要多注意身体啊,否则就是军政府的损失。”

华蘅芳淡淡一笑,道:“难得有这么好的机会,又有大元帅的大力支持,无后顾之忧下,院里面的那个人员不是带着十二万分的热情投入研究,一定要让洋人知道,我们中国人并不比他们差多少。”

“对了,华老,你们的机枪命名了没?”

华蘅芳得意洋洋的说道:“我们早就想好了,因为是在北京研制,6月25号凌晨零点完成,就叫北京250式机枪。”

叶之魁脸开始变绿,我嘞个去,虽然知道你们科学家无暇他想,极图方便,但你好歹也要想一个拉风点的名字啊。

别人发明者名字早就想好了,叶之魁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劝说道:“华老,下次轻机枪研制成功后,希望你们能取一个有点气势的名字。”

华蘅芳不明所以,还是点点头,表示明白。

见正事说完,华蘅芳卸下一口气,眼睛骨碌碌一转,问道:“大元帅,这里是文华殿吗?”

“正是”

华蘅芳又问道:“后面是否是文渊阁?”

叶之魁有些明白了,大方的说道:“文渊阁的藏书甚多,华老如果有何需求,自己去挑选即可。”

华蘅芳也不客气,谢过之后,便走向殿后文渊阁。

叶之魁坐着发了一会呆,揉了揉眼睛,他今天忽然意识到几座兵工厂的管理太过于松散了,不利于军政府进行统筹安排,看来需要找一个真正合适的管理人员来负责此事,规划之后,要让四个兵工厂结构变得更为合理,不再各行其事。

叫过一名亲卫,让他听从华蘅芳的吩咐后,叶之魁又开始了繁忙的一天。。

第二卷京师风云第一七三章开学典礼

26日,来自全国的教官和学生,会在国防军校举行开学典礼。

军校招生早在20号的时候已经完成,一千多学员经过五、六天的突击训练,基本能完成一些初步的军事动作。

除了军校学生教官以及军政府一些高官会出席开学典礼外,叶之魁也邀请了入京后比较活跃的各种政治团体和各省代表。

全国第一次代表大会之所以迟迟未召开,除了留一些时间给这些团体以及代表完善自己的主张外,最大的原因还是现在是战争时期,叶之魁没空去和他们谈理想,而且一旦取得对俄战争之胜利,然后再召开全国代表大会的话,军政府和叶之魁的威望更是无人能够撼动。

所以这些政治团体党派这段时间除了偶尔撰文在报纸上发表一两篇自己的主张外,随着对俄战争的节节胜利,最多的还是积极向军政府靠拢,不少人已经退出什么会什么派,转身一变,到处为军政府开始摇旗呐喊起来。

这里面有四股势力最为引人瞩目,一是杨度、谭嗣同、王闿运等提倡君主立宪制的立宪派人士,这些人或多或少得到军政府的支持,加上此时的民意都要求叶之魁称帝,势力最为庞大。

二是杨衢云、孙中山、容闳等希望学美国搞三权分立支持总统制的所谓民主人士。

三是希望维持现状不变的各省督抚代表,口号比较混乱。

还有一股势力是叶之魁事先也没有料到的,也可以统称他们为海外派,这些人都是一些国外华人华侨代表,像是美国洪门致公堂之类的。

这些人由于在国外时频受其他种族的欺压,知道中国一日不强,中国人在国外就一日没有地位,他们没有统一的主张,但是怀抱着对中国的热爱之情,也源源不断从海外派代表回国诉求海外人士的愿望,这些人往往身携巨款,希望国家能够自强自立,积极响应军政府的捐助口号,频频出手,很是引人瞩目。

当然,其实区分也没有那么的明显,各界人士也不是水火不容,而且还有这样那样的关系,但是一旦涉及到自己的主张时,难免也会唇枪舌剑,你来我往的。

从凌晨开始,军校就已经忙了开来,张灯结彩,旗帜飘荡,学员自发帮助学校布置场地,摆椅子抬桌子好不热闹。

当然,每个学员的心情都是大不同,大多都是兴奋开心,一路过关斩将,终能入校,不由得他们不开心,而像陈炯明,还没入校,就已经成为‘有名学员’,压力大自不待言。

吴佩孚,因为前几日训练时,成绩突出,今天会作为学员代表上台演讲,紧张那也是看得出来的,至少,他来回踱着的步子,就让陈天华觉得眼花缭乱。
首节 上一节 175/4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带个系统去当兵

下一篇:大魏霸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