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霸三国之最强系统 第543节
两人站出来领命。
接着章羽说道:“恶来只管突击,不管杀人,不许恋战,速度一定要快。”
典韦再次出阵应诺。
几个将领神情严肃,都等着在为章羽开疆辟土。
“高顺听令。”
“属下在。”高顺出列抱拳应声说道。
“你军,配上战马,一人双马,一马驼人,一马驼装备,军队打到哪,你们防守到哪,需紧跟前方作战军队。”
章羽安排高顺防守,让他的重步兵高速机动到战场上,就算吕布反应过来战线也不会崩溃。
初期不能调动太多兵马,否则很容易被敌方探子探查到。
明确三个将领的任务章羽接着说道:“其余军队暂且按兵不动,等开战几日后再行动。”
这是既定的战术,几个将领之前也分配到任务。
章羽接着说道:“子布负责后勤的一切,另外挑选一批行政人才,一旦我们占领广陵郡,必须安排人马上管理起来。”
张昭应诺。
章羽想了想说道:“另外,子布还需要先配合我演一出戏,在江东书院举办一场盛会,届时我会出席,吸引敌人探子的注意力。”
此时陈宫一定派人盯着章羽和他的军队,一旦章羽提前离开会稽郡,恐怕就会被对方知道,到时候必然加强防备,所以现在章羽根本不能亲自上战场。
其他几个将领跟大军也不会轻动。
章羽让新加入的于禁领军也是有目的的,敌人一定不会想到,这于禁刚刚降了章羽,而章羽就敢让他带着大军出去。
其实也没什么不敢的,章羽的军队跟别人的军队完全不一样,不会跟着主将跑了。
像曹操给刘备三千兵马,结果这三千人就跟着刘备跑了,刘备直接跑到荆州去。
而章羽的兵马谁都带不走。
章羽下命令,中层以上的军官都知道作战目的跟作战对象,想忽悠他们也忽悠不了。
典韦五万,于禁带五万,高顺带五万军队,十五万军队已经开始悄悄行动。
但他们都还没出了江东,只是还按照之前的节奏在江东内训练。
训练科目很多,就有奔袭的科目。
按照计划,江东的五十万大军会开始大规模的训练奔袭,几支大军来回跑,绝对会让探子摸不清头脑。
最后,偷偷抽调出一部分兵马,很难被发现。
而凌操则率领其余大军继续训练,大路上大军来回跑,他们又没有打旗号,完全分不清是哪一只军队。
一会儿跑过来一支,一会儿跑过去一支,谁都不知道这到底是不是原来的军队,还是换了一支军队。
他们又不能跟着军队,这样不用半个时辰就被发现了。
迷惑了斥候,接着章羽就要自己上场。
距离约定的时间还有数天,江东突然要在江东书院召开盛大的典礼。
“典礼主题就确定江东书院的正式科目,同时宣布,明年开始,全国范围内举行科举,通过考试,则可以录用为官,前三名分别为状元、榜样、探花,其余...”
章羽终于将科举制给搬了出来,所以要在江东书院确定正式的科目,到时候这些科目都要举行。
同时,章羽还确定开两场的科举。
第一,江东书院跟辽东书院毕业的学生,他们要考既定的科目。
而其他地方的学子有意要来章羽这里为官,也要举行考试,只是他们考试内容不太一样。
他们主要还是要考经史子集,因为他们在外面很难学到江东如此完整体系的教育。
以前章羽不做这些是没有足够的人才,培养出来都分配出去了,哪里还需要什么考试。
经过几年发展,江东跟幽州的人才已经很多,可以有选择的机会。
同时,初期分配的也有好多不合理,章羽也想进行调整,那就让他们也能参加,到时候重新择优录取。
消息一发布,江东震动。
这简直就是跨年代的产物,虽然没有跨时代,因为这制度隋唐也会出现。
此消息足够重磅,完全能让别人忘记战争。
此计划章羽也准备了很久,也预料到了一些可能出现的状况。
章羽将详细的规定发布出去,一下子掀起了热议。
“章大人要推行科举制,当年我那娃没考上江东学院,不是也有机会了。”
“哈哈,还有一年的时间,回去好好复习,我也要参加科举。”
“章大人又给我们机会了。”
章羽的制度影响巨大,首先便是庞大初等学院毕业的学生。
他们或者因为家庭原因,或者因为考试考不好,没能继续上大学。
但现在机会来了,不是江东学院毕业的也能考试,他们在江东体系受过教育,完全有能力通过自学,然后参加科举。
章羽的这一举动对整个江东学子、幽州学子来说影响实在太大了。
他们开始奔走相告,一时间很多书店的各科资料都开始脱销。
这也能充分体现出江东到底有多富有,有多少读的起书,能读书。
初等学院的毕业生是高等学院的几十倍,刚开始江东书院没那么大的能力容纳那么多人,很多有才华的人也没办法,不能继续求学。
如今机会来了,没能继续求学是一个遗憾,但是他们却还能参加科举。
消息刚刚发布,江东就掀起了一股学习热潮来。
知识改变命运将会在这里将会很好的体现。
江东书院也将改革,经史子集虽然重要,但是其他学科也不能忽视。
章羽是要培养能够理政,能够改造世界的人,而不是培养一批只会吟诗作对的人。
科举是教育的最好导向,通过科举,就能让不知道多少人开始学习。
很多学科有了大量研究人员,学科自然就会兴起。
对章羽来说,这等于是两场战争。
一场是章羽向全部世家宣战,科举制一出,原来的制度将会全部崩塌,世家再也不能控制。
另外一场,自然是马上就要跟吕布开战了。
第727章 大佬表态
这科举制一出,立即如风暴一样向外卷去,注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席卷整个华夏。
话说,不用多久,不知道多少学子奔向江东跟幽州。
他们想到江东读书出仕,想在江东跟天下英才比试。
以前章羽他们虽然也在招募外面的学子,但是随着江东自己培养的人才越来越多,除了高端人才,其他的人才已经不缺。
这两年招募的速度一直在下降,反而是江东学院的招生越来越多,多到章羽在考虑是否多建一家书院。
因为,如今每年都有大量的初等学院毕业生无法升学,很多其实成绩也很好,但是高等学院就那么多的学位。
学院里面的师生也都很激动,都在热议。
这对学院里面的学生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事是通过科举,如果考试考得好,将会更加受到重视,将来的成就自然也比较高。
坏处当然是本来他们不用考试就可以分配,进入政坛,但是现在必须通过考试,而考试又不一定会通过。
学院里面的老师意见不一,经史子集的老师意见很大,这如果一起考试,那么重视程度就一样。
这些老师本来就对学院里面各学科一样重视就有意见。
各学科是要学,圣人也提过一些,但是他们都排在经史子集之后。
在学院里面,许多人已经对经史子集不是那么重视,对经典不是那么重视。
大部分教师也不反对进行科技制度,觉得如此很公平。
但是他们对如果考试意见很大。
如今学院里面的“杂学”很多,各科老师自然希望自己的学科能多考一点。
不过这是章羽的决定,没几个人敢质疑,加上学院里的几个大佬都没有表态,他们也就敢议论而不敢质疑。
这种议论,反响很大,章羽也收集了两天各方的意见。
“还得去找找几个大佬谈谈,得到他们支持才好下手。”
章羽决定去书院看看,问问几个大佬的意见,如果他们支持,那么很多事情就好解决了。
郑玄、蔡邕、卢植,都是当世的大儒,影响力很大,如果他们公开抵制,那么会影响到很多学子的态度。
不过章羽觉得他们抵制的可能性不大。
章羽连夜看了收集上来的情报,然后第二天一早就到书院去。
他直接走侧门,直接到了几个大佬平常办公的区域。
这里没有人打扰,章羽亲自泡茶等候。
一会儿后三个大佬携手而来。
“几位前辈早,贸然将几位前辈请来没有干扰到你们正常工作吧。”章羽用晚辈的礼仪跟三个大佬对话。
“呵呵,不来也被干扰,没来说个清楚,这几天是没办法正常上课了,学生也心不在焉。”郑玄冷笑两声说道。
蔡邕也说话。
“虽然没办法改变这件事,但是其中细节你可要把握好,这科举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影响深远,细则也要尽快弄出来,不知道多少人看着。”
蔡邕是怕章羽受到太多的质疑,太多的压力,善意提醒他。
接着章羽说道:“恶来只管突击,不管杀人,不许恋战,速度一定要快。”
典韦再次出阵应诺。
几个将领神情严肃,都等着在为章羽开疆辟土。
“高顺听令。”
“属下在。”高顺出列抱拳应声说道。
“你军,配上战马,一人双马,一马驼人,一马驼装备,军队打到哪,你们防守到哪,需紧跟前方作战军队。”
章羽安排高顺防守,让他的重步兵高速机动到战场上,就算吕布反应过来战线也不会崩溃。
初期不能调动太多兵马,否则很容易被敌方探子探查到。
明确三个将领的任务章羽接着说道:“其余军队暂且按兵不动,等开战几日后再行动。”
这是既定的战术,几个将领之前也分配到任务。
章羽接着说道:“子布负责后勤的一切,另外挑选一批行政人才,一旦我们占领广陵郡,必须安排人马上管理起来。”
张昭应诺。
章羽想了想说道:“另外,子布还需要先配合我演一出戏,在江东书院举办一场盛会,届时我会出席,吸引敌人探子的注意力。”
此时陈宫一定派人盯着章羽和他的军队,一旦章羽提前离开会稽郡,恐怕就会被对方知道,到时候必然加强防备,所以现在章羽根本不能亲自上战场。
其他几个将领跟大军也不会轻动。
章羽让新加入的于禁领军也是有目的的,敌人一定不会想到,这于禁刚刚降了章羽,而章羽就敢让他带着大军出去。
其实也没什么不敢的,章羽的军队跟别人的军队完全不一样,不会跟着主将跑了。
像曹操给刘备三千兵马,结果这三千人就跟着刘备跑了,刘备直接跑到荆州去。
而章羽的兵马谁都带不走。
章羽下命令,中层以上的军官都知道作战目的跟作战对象,想忽悠他们也忽悠不了。
典韦五万,于禁带五万,高顺带五万军队,十五万军队已经开始悄悄行动。
但他们都还没出了江东,只是还按照之前的节奏在江东内训练。
训练科目很多,就有奔袭的科目。
按照计划,江东的五十万大军会开始大规模的训练奔袭,几支大军来回跑,绝对会让探子摸不清头脑。
最后,偷偷抽调出一部分兵马,很难被发现。
而凌操则率领其余大军继续训练,大路上大军来回跑,他们又没有打旗号,完全分不清是哪一只军队。
一会儿跑过来一支,一会儿跑过去一支,谁都不知道这到底是不是原来的军队,还是换了一支军队。
他们又不能跟着军队,这样不用半个时辰就被发现了。
迷惑了斥候,接着章羽就要自己上场。
距离约定的时间还有数天,江东突然要在江东书院召开盛大的典礼。
“典礼主题就确定江东书院的正式科目,同时宣布,明年开始,全国范围内举行科举,通过考试,则可以录用为官,前三名分别为状元、榜样、探花,其余...”
章羽终于将科举制给搬了出来,所以要在江东书院确定正式的科目,到时候这些科目都要举行。
同时,章羽还确定开两场的科举。
第一,江东书院跟辽东书院毕业的学生,他们要考既定的科目。
而其他地方的学子有意要来章羽这里为官,也要举行考试,只是他们考试内容不太一样。
他们主要还是要考经史子集,因为他们在外面很难学到江东如此完整体系的教育。
以前章羽不做这些是没有足够的人才,培养出来都分配出去了,哪里还需要什么考试。
经过几年发展,江东跟幽州的人才已经很多,可以有选择的机会。
同时,初期分配的也有好多不合理,章羽也想进行调整,那就让他们也能参加,到时候重新择优录取。
消息一发布,江东震动。
这简直就是跨年代的产物,虽然没有跨时代,因为这制度隋唐也会出现。
此消息足够重磅,完全能让别人忘记战争。
此计划章羽也准备了很久,也预料到了一些可能出现的状况。
章羽将详细的规定发布出去,一下子掀起了热议。
“章大人要推行科举制,当年我那娃没考上江东学院,不是也有机会了。”
“哈哈,还有一年的时间,回去好好复习,我也要参加科举。”
“章大人又给我们机会了。”
章羽的制度影响巨大,首先便是庞大初等学院毕业的学生。
他们或者因为家庭原因,或者因为考试考不好,没能继续上大学。
但现在机会来了,不是江东学院毕业的也能考试,他们在江东体系受过教育,完全有能力通过自学,然后参加科举。
章羽的这一举动对整个江东学子、幽州学子来说影响实在太大了。
他们开始奔走相告,一时间很多书店的各科资料都开始脱销。
这也能充分体现出江东到底有多富有,有多少读的起书,能读书。
初等学院的毕业生是高等学院的几十倍,刚开始江东书院没那么大的能力容纳那么多人,很多有才华的人也没办法,不能继续求学。
如今机会来了,没能继续求学是一个遗憾,但是他们却还能参加科举。
消息刚刚发布,江东就掀起了一股学习热潮来。
知识改变命运将会在这里将会很好的体现。
江东书院也将改革,经史子集虽然重要,但是其他学科也不能忽视。
章羽是要培养能够理政,能够改造世界的人,而不是培养一批只会吟诗作对的人。
科举是教育的最好导向,通过科举,就能让不知道多少人开始学习。
很多学科有了大量研究人员,学科自然就会兴起。
对章羽来说,这等于是两场战争。
一场是章羽向全部世家宣战,科举制一出,原来的制度将会全部崩塌,世家再也不能控制。
另外一场,自然是马上就要跟吕布开战了。
第727章 大佬表态
这科举制一出,立即如风暴一样向外卷去,注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席卷整个华夏。
话说,不用多久,不知道多少学子奔向江东跟幽州。
他们想到江东读书出仕,想在江东跟天下英才比试。
以前章羽他们虽然也在招募外面的学子,但是随着江东自己培养的人才越来越多,除了高端人才,其他的人才已经不缺。
这两年招募的速度一直在下降,反而是江东学院的招生越来越多,多到章羽在考虑是否多建一家书院。
因为,如今每年都有大量的初等学院毕业生无法升学,很多其实成绩也很好,但是高等学院就那么多的学位。
学院里面的师生也都很激动,都在热议。
这对学院里面的学生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事是通过科举,如果考试考得好,将会更加受到重视,将来的成就自然也比较高。
坏处当然是本来他们不用考试就可以分配,进入政坛,但是现在必须通过考试,而考试又不一定会通过。
学院里面的老师意见不一,经史子集的老师意见很大,这如果一起考试,那么重视程度就一样。
这些老师本来就对学院里面各学科一样重视就有意见。
各学科是要学,圣人也提过一些,但是他们都排在经史子集之后。
在学院里面,许多人已经对经史子集不是那么重视,对经典不是那么重视。
大部分教师也不反对进行科技制度,觉得如此很公平。
但是他们对如果考试意见很大。
如今学院里面的“杂学”很多,各科老师自然希望自己的学科能多考一点。
不过这是章羽的决定,没几个人敢质疑,加上学院里的几个大佬都没有表态,他们也就敢议论而不敢质疑。
这种议论,反响很大,章羽也收集了两天各方的意见。
“还得去找找几个大佬谈谈,得到他们支持才好下手。”
章羽决定去书院看看,问问几个大佬的意见,如果他们支持,那么很多事情就好解决了。
郑玄、蔡邕、卢植,都是当世的大儒,影响力很大,如果他们公开抵制,那么会影响到很多学子的态度。
不过章羽觉得他们抵制的可能性不大。
章羽连夜看了收集上来的情报,然后第二天一早就到书院去。
他直接走侧门,直接到了几个大佬平常办公的区域。
这里没有人打扰,章羽亲自泡茶等候。
一会儿后三个大佬携手而来。
“几位前辈早,贸然将几位前辈请来没有干扰到你们正常工作吧。”章羽用晚辈的礼仪跟三个大佬对话。
“呵呵,不来也被干扰,没来说个清楚,这几天是没办法正常上课了,学生也心不在焉。”郑玄冷笑两声说道。
蔡邕也说话。
“虽然没办法改变这件事,但是其中细节你可要把握好,这科举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影响深远,细则也要尽快弄出来,不知道多少人看着。”
蔡邕是怕章羽受到太多的质疑,太多的压力,善意提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