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三帝国 第719节
然后他们就非常容易的见到了墨索里尼,甚至在一个受到意大利人刻意保护的独立别墅里驻扎下来,并且设立了一个可以直接联络到美国的无线电台。和原来的大使馆相比这里在功能上毫不逊色,完全可以算是一个小型的美国驻意大利大使馆。
当然,墨索里尼供养这些美国间谍,或者说是美国外交人员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关键的时候可以为意大利捞取更大的好处。
和德国的合作,因为种种原因让意大利并没有拿到它原本预计的好处,而墨索里尼把这一切,都归罪于德国元首阿卡多的阴险狡诈两面三刀。
在法国利益上,意大利因为动手晚了没有捞到任何好处;在巴尔干问题上,又因为动手太急导致了惨重的失败;在遥远的北非地区,意大利部队已经完全沦为了德军附庸,以至于打下了开罗之后,意大利都没好意思在埃及归属问题上找德国商量。
于是乎,意大利在欧洲的扩张非常有限,甚至在巴尔干的问题上还和土耳其妥协了一番。而它在北非的扩张又因为出力多少的问题,被德国人分走了一杯羹。结果就是意大利现在的扩张程度,距离领袖墨索里尼宣称的“新罗马帝国”相去甚远。
另外一方面,墨索里尼还看不上德**队那种严谨冰冷的做派。他觉得德国依靠自身强大武力去依靠牺牲来夺取战争的胜利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他觉得意大利应该比德国的选择更多。
崇尚智慧的意大利领袖墨索里尼更希望依靠外交斡旋来争取意大利自身的利益……或者说他已经对自己国家的军队失去了希望——反正不管是什么原因吧,墨索里尼现在更愿意相信他手下的那些个政客,而不是相信那些百战百败的将军。
但是要墨索里尼死心塌地归顺美国,也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现在的第三帝国如日中天,胆敢在接壤的前提下宣布改旗易帜,这还是需要莫大的勇气的。
美国人抛出的诱饵让墨索里尼相当的动心,双方一旦签订了协议之后,美国将保证意大利现在的既得边境稳定,并且承认意大利对巴尔干还有北非的“领导地位”。
“要知道!这已经是美国上下最有诚意的妥协了,墨索里尼先生……想必您也知道,做出如此巨大的让步,并不容易。”一名代表着美国的外交官坐在沙发上,一边品尝着手中的红酒,一边对墨索里尼说道。
说这句话的时候,这名外交官明显有这么说的底气和资本。美国拿出了阿卡多没有给意大利的许多好处,包括整个巴尔干地区,还有德国占领的埃及等地方。别的暂且不算,仅仅是那一个苏伊士运河的利益,就够意大利方面垂涎三尺的了。
这也是反复谈判之后,美国方面最后提出的一个利益分配方案。意大利和英国美国苏联在战后瓜分德国,意大利得到地中海的实际控制权,英国获得北海和波罗的海,苏联拿到整个东欧……
看看人家美国人多么有效率,这战争还处于节节败退的阶段呢,人家就开始拉上盟友还有潜在的盟友,开始瓜分胜利后的美味蛋糕了。高明之处就在于这个蛋糕画的足够巨大和可口,让人看上一眼就有种欲罢不能的冲动。
“詹妮弗先生,你要知道,钞票再好,也要有命去花才行啊。”墨索里尼身边坐着的那个心腹幕僚开口讨价还价道:“你们答应我们的条件,都是在德国战败之后,可是现在我们还丝毫看不出德国有战败的迹象啊,这时候背叛,并不符合意大利的最大利益。”
这也是双方谈判主要的分歧点,毕竟德国从开战到现在一路高歌猛进,击败了无数个国家。那些倒在德意志第三帝国坦克履带下面的强国不计其数,即便是墨索里尼再自负,也没脑袋发疯相信自己的军队可以阻止德国扫平背叛的意大利。
伟大的领袖墨索里尼还有他所有的幕僚们都知道,意大利军队根本不可能战胜德军,甚至连二线的德军都打不过。所以他和他的幕僚们采取了一个拖延战术,希望看到胜负的时候再让意大利下注。
可惜的是,战局急转直下,美国人实在是等不及了。美国让出无数利益的最终目的是让意大利牵制德国的一部分兵力,挽救崩溃的苏德前线。如果只是让意大利看结果来做判断,那还用得着下这一番功夫么?
时间也不站在盟军这一边,一旦苏德前线崩溃,意大利这边也就成了可有可无的死棋,结果如何都不再重要了。所以美国必须尽快鼓动意大利退出战争,并且最好因此和德国翻脸。
最好的结果就是,前线的意大利部队和德军火拼起来,苏军趁机巩固阵地最终翻盘。然后美国夺下直布罗陀,在意大利轻松登陆,绕过坚固的大西洋壁垒,开辟对德作战的第二战场。
“可惜的是,战局不能等啊,伟大的领袖墨索里尼先生。”美国外交官遗憾的摆了摆手,对墨索里尼坦白道:“我们也不用反复说那些利益和结果了,现在的问题是,如果德国人打赢了苏德战争,那么意大利就没有重新站队的机会了!”
“……”这也是墨索里尼最郁闷的一件事情,虽然跟着德国一路走到黑,确实拿到了不少好处,可是他在轴心国内部一直都处在小弟的位置,这让习惯了独裁统治的墨索里尼非常不满。
“可是,你知道的,意大利的北部还有西部,部署着一个巨大的德国巴尔干作战集群。这个集群由****将军指挥,战斗力非常高。”墨索里尼拿出了他仅有的一些战略才华,开始诉说自己的难题:“意大利的部队无法独自对抗这支德军。”
他一边说一边在摊开铺在茶几上的地图上指了指,无奈的承认了意大利的实际战斗力确实不如德国(当然,地球人都知道和自己承认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最多一周,最多一周之内,罗马就会被德军占领。那时候一切就都完了,意大利也将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我不敢冒这个险。”
“美国并非希望意大利成为盟友,抗击德军的侵略。”那美国外交官想了想回答道:“我们有一个计划,那就是利用冰岛轰炸掩护我们真正的企图,打北边的挪威,主力却南下强行登陆意大利,到时候您有10万美军的支持,后续还有更多的增援,想必德军也没有能力在意大利部署另外一个集团军吧?”
墨索里尼也不是白痴,他依旧还是摆了摆手,拒绝了美国外交官的蛊惑:“北非战争的时候,隆美尔的5万人不还是追着你们10多万美国大兵打?现在德国那边可是一个集群几十万人,10万美国士兵哪里够……”
“这不是最坏的打算么……我们大部分的计划,其实都是建立在意大利宣布退出战争,退出轴心国的时候,德军动武这个前提下的。可是评估报告显示,德军动武的可能性最多也就只有30%,根本不足为虑。”美国外交官赶紧跟着说道。
说完之后,他又补充了自己的想法:“领袖先生,请您一定要抓住最后的时间,这是您最后的机会了!一旦失去这个机会,到时候德国人依旧是大兵南下吞并意大利,而美国却没有力量再帮助您和您的国家了!”
最近一些亲德的意大利党派,还有部分平民经常冒出大欧洲一统的可怕论调。这也是墨索里尼急着和美国外交人员频繁磋商的另一个原因,他害怕失去手里的权力,更害怕德国人最终鲸吞意大利。
不过考虑到意大利边境地区那个将巴尔干半岛上的游击队收拾得不敢露面的德军j集团军,墨索里尼就觉得自己的背后阴风阵阵。他考虑了半晌,最终还是站起身来,下了逐客令:“让我再好好考虑一下吧!毕竟这种事情,我们大家都需要慎重一些。帮我送几位特使先生出去吧……”
第1004章1005坦克炮
嘈杂的工厂里,工人们正在拼了命的工作着,就如同英国人的海员满大街都是一样,德国的工人也多如牛毛。这里的每一个工人都是工作过十年左右的老技师,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经过时间的锤炼,显得那样一丝不苟。
一方面是德国工人底蕴雄厚,另一方面德国的超级工厂里也在想尽办法用机器来代替人去工作。德国在好几年前就开始倡导机械自动化,结果却因为硬件上的缺陷和滞后,一直进展有限。
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在自动化生产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多,终于让崇尚精密制造的德国人,搞出了一整套生产各种零件的半自动化生产线。其中一年前被德国纳入囊中的英国计算大师图灵提供了许多建议,让德国在这个重要的领域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更让人觉得可怕的是,德国在工业方面的底蕴已经被包括施佩尔在内的德国高层释放了出来,在一个没有被战火破坏的欧洲下,工业制造能力甚至有赶超美国的趋势。虽然其他方面可能依旧存在差距,但是在军工生产上,德国人已经比另一个时空中,提高了很多很多。
“把那边的零件摆放到传送带上去!速度快一些!”一名车间的负责人指着刚刚被送来的,由法国工厂加工过的精致的零件,对手下的一群学徒们大声的命令道。
于是这些刚刚从技术学校里毕业的学生们,就笑着蜂拥而上,开始七手八脚的将那些刻着生产厂家还有生产日期和质检员编号的零件,整齐的在传送带上摆放成了一排。
接着这些零件就在传送带的带动下,向着远处的安装机床移动了过去。然后那边的技术工人,就熟练的将这边传送过来的零件,焊接在了钢板上的一个突出来的位置上。他们的动作非常简单,只是用焊枪点一点,那边已经间隔好距离的零件就正好到达位置。
很快这个零件就焊接完毕,接着被人用推车推向另一个传送带,送往下一个加工的位置上。每一个这样的人工焊接环节,都是八组人员轮换工作,每天每组只工作三个小时,用来确保人工环节上的万无一失。
这边车间内生产好的钢板,会在下个车间被焊接成地板,铺设到坦克内部作为地板使用,这是底盘加工比较靠后的工艺了,一般安装好这些地板零件之后,这辆坦克的底盘就差不多彻底完成了。
距离这里不远的高墙另一端,是德国坦克炮生产车间,那里的实验仓库内,一门新型的拥有修长身管的坦克炮,正在被缓慢的吊装在一个焊接起来的奇怪炮塔上。这个炮塔和德国一直沿用的一体防盾炮塔非常不同,采用的是分割防盾的安装形式。
类似现代坦克,这个炮塔的正面装甲是焊接在炮塔两侧的,并不跟着坦克炮一同上下移动,这种结构破坏了正面装甲的完整性。不过这种结构更容易焊接生产,其他的好处也更明显一些。
比如说,这个结构可以让火炮本身拥有更良好的活动能力。毕竟带着一块装甲板,和带着三分之一块装甲板,在重量上是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的。随着重量的减少,火炮系统的俯仰运动将变得更加方便。
这种新式的炮塔是德国技术人员开发出来的虎王坦克的最新炮塔,使用的是阿卡多和前线所有装甲部队期待已久的105毫米口径反坦克炮。虽然比起苏联使用的斯大林坦克上那门122毫米口径火炮来口径略小了一些,可是在穿甲威力上却超出了整整一大截。
为了安装这门火炮,虎王坦克加装了更厚的侧翼装甲板裙,车身装甲厚度也增加了5毫米。正面装甲厚度要增加整整30毫米,让这辆德国未来的主力坦克拥有更可怕的抗击打能力。
增加的重量是为了让坦克在任何角度上都拥有稳定的射击能力。虽然这些重量的提高让虎王坦克的机动能力每小时下降了5公里,不过所有人都觉得在速度上付出的代价是非常值得的。
105毫米口径主炮版的虎王坦克在任何方面都超过了苏联引以为骄傲的斯大林坦克,无论是行驶速度、装甲厚度、火力强度等方面,虎王都远远强于自己的对手。在瞄准系统和可靠性方面,更是这个时代工业产品的标杆,系统整合之后的德国工业体系,终于体现出了自己的技术优势,在武器平台上又一次稳健的赶超了自己的对手。
吊装工作很快就完成了,然后这一整个炮塔,又被同一架吊车缓慢的吊了起来。这个车间的中央,有一个巨大的水泥构筑的基座,是专门用来测试虎王坦克炮塔的。安装工作很快就完成了,剩下的就是对这门105毫米口径火炮的威力测试工作了。
很多仪器还有设备被连接在这个炮塔上,因为实验不仅仅要测试火炮的命中精度和威力,还要测试后坐力等很多方面的数值,任何武器都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的东西,就算是一支步枪,完整的设计结构图纸,差不多也能装满一口不小的箱子。
“瞄准钢板!”一名手里捧着记录板,穿着白大褂的德国技术人员对正在操纵炮塔的几个工人喊道:“小心一些,务必要保证炮塔的安全!动作尽量轻柔一些,先生们!”
那些工人确实也在小心翼翼的操作着这个崭新的实验炮塔,毕竟这个炮塔将来是要作为样本,生产上万个的。而德国虎王坦克在换装了这种新式炮塔之后,也会真正发挥出瞄准系统方面的优势来。
当然,墨索里尼供养这些美国间谍,或者说是美国外交人员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关键的时候可以为意大利捞取更大的好处。
和德国的合作,因为种种原因让意大利并没有拿到它原本预计的好处,而墨索里尼把这一切,都归罪于德国元首阿卡多的阴险狡诈两面三刀。
在法国利益上,意大利因为动手晚了没有捞到任何好处;在巴尔干问题上,又因为动手太急导致了惨重的失败;在遥远的北非地区,意大利部队已经完全沦为了德军附庸,以至于打下了开罗之后,意大利都没好意思在埃及归属问题上找德国商量。
于是乎,意大利在欧洲的扩张非常有限,甚至在巴尔干的问题上还和土耳其妥协了一番。而它在北非的扩张又因为出力多少的问题,被德国人分走了一杯羹。结果就是意大利现在的扩张程度,距离领袖墨索里尼宣称的“新罗马帝国”相去甚远。
另外一方面,墨索里尼还看不上德**队那种严谨冰冷的做派。他觉得德国依靠自身强大武力去依靠牺牲来夺取战争的胜利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他觉得意大利应该比德国的选择更多。
崇尚智慧的意大利领袖墨索里尼更希望依靠外交斡旋来争取意大利自身的利益……或者说他已经对自己国家的军队失去了希望——反正不管是什么原因吧,墨索里尼现在更愿意相信他手下的那些个政客,而不是相信那些百战百败的将军。
但是要墨索里尼死心塌地归顺美国,也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现在的第三帝国如日中天,胆敢在接壤的前提下宣布改旗易帜,这还是需要莫大的勇气的。
美国人抛出的诱饵让墨索里尼相当的动心,双方一旦签订了协议之后,美国将保证意大利现在的既得边境稳定,并且承认意大利对巴尔干还有北非的“领导地位”。
“要知道!这已经是美国上下最有诚意的妥协了,墨索里尼先生……想必您也知道,做出如此巨大的让步,并不容易。”一名代表着美国的外交官坐在沙发上,一边品尝着手中的红酒,一边对墨索里尼说道。
说这句话的时候,这名外交官明显有这么说的底气和资本。美国拿出了阿卡多没有给意大利的许多好处,包括整个巴尔干地区,还有德国占领的埃及等地方。别的暂且不算,仅仅是那一个苏伊士运河的利益,就够意大利方面垂涎三尺的了。
这也是反复谈判之后,美国方面最后提出的一个利益分配方案。意大利和英国美国苏联在战后瓜分德国,意大利得到地中海的实际控制权,英国获得北海和波罗的海,苏联拿到整个东欧……
看看人家美国人多么有效率,这战争还处于节节败退的阶段呢,人家就开始拉上盟友还有潜在的盟友,开始瓜分胜利后的美味蛋糕了。高明之处就在于这个蛋糕画的足够巨大和可口,让人看上一眼就有种欲罢不能的冲动。
“詹妮弗先生,你要知道,钞票再好,也要有命去花才行啊。”墨索里尼身边坐着的那个心腹幕僚开口讨价还价道:“你们答应我们的条件,都是在德国战败之后,可是现在我们还丝毫看不出德国有战败的迹象啊,这时候背叛,并不符合意大利的最大利益。”
这也是双方谈判主要的分歧点,毕竟德国从开战到现在一路高歌猛进,击败了无数个国家。那些倒在德意志第三帝国坦克履带下面的强国不计其数,即便是墨索里尼再自负,也没脑袋发疯相信自己的军队可以阻止德国扫平背叛的意大利。
伟大的领袖墨索里尼还有他所有的幕僚们都知道,意大利军队根本不可能战胜德军,甚至连二线的德军都打不过。所以他和他的幕僚们采取了一个拖延战术,希望看到胜负的时候再让意大利下注。
可惜的是,战局急转直下,美国人实在是等不及了。美国让出无数利益的最终目的是让意大利牵制德国的一部分兵力,挽救崩溃的苏德前线。如果只是让意大利看结果来做判断,那还用得着下这一番功夫么?
时间也不站在盟军这一边,一旦苏德前线崩溃,意大利这边也就成了可有可无的死棋,结果如何都不再重要了。所以美国必须尽快鼓动意大利退出战争,并且最好因此和德国翻脸。
最好的结果就是,前线的意大利部队和德军火拼起来,苏军趁机巩固阵地最终翻盘。然后美国夺下直布罗陀,在意大利轻松登陆,绕过坚固的大西洋壁垒,开辟对德作战的第二战场。
“可惜的是,战局不能等啊,伟大的领袖墨索里尼先生。”美国外交官遗憾的摆了摆手,对墨索里尼坦白道:“我们也不用反复说那些利益和结果了,现在的问题是,如果德国人打赢了苏德战争,那么意大利就没有重新站队的机会了!”
“……”这也是墨索里尼最郁闷的一件事情,虽然跟着德国一路走到黑,确实拿到了不少好处,可是他在轴心国内部一直都处在小弟的位置,这让习惯了独裁统治的墨索里尼非常不满。
“可是,你知道的,意大利的北部还有西部,部署着一个巨大的德国巴尔干作战集群。这个集群由****将军指挥,战斗力非常高。”墨索里尼拿出了他仅有的一些战略才华,开始诉说自己的难题:“意大利的部队无法独自对抗这支德军。”
他一边说一边在摊开铺在茶几上的地图上指了指,无奈的承认了意大利的实际战斗力确实不如德国(当然,地球人都知道和自己承认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最多一周,最多一周之内,罗马就会被德军占领。那时候一切就都完了,意大利也将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我不敢冒这个险。”
“美国并非希望意大利成为盟友,抗击德军的侵略。”那美国外交官想了想回答道:“我们有一个计划,那就是利用冰岛轰炸掩护我们真正的企图,打北边的挪威,主力却南下强行登陆意大利,到时候您有10万美军的支持,后续还有更多的增援,想必德军也没有能力在意大利部署另外一个集团军吧?”
墨索里尼也不是白痴,他依旧还是摆了摆手,拒绝了美国外交官的蛊惑:“北非战争的时候,隆美尔的5万人不还是追着你们10多万美国大兵打?现在德国那边可是一个集群几十万人,10万美国士兵哪里够……”
“这不是最坏的打算么……我们大部分的计划,其实都是建立在意大利宣布退出战争,退出轴心国的时候,德军动武这个前提下的。可是评估报告显示,德军动武的可能性最多也就只有30%,根本不足为虑。”美国外交官赶紧跟着说道。
说完之后,他又补充了自己的想法:“领袖先生,请您一定要抓住最后的时间,这是您最后的机会了!一旦失去这个机会,到时候德国人依旧是大兵南下吞并意大利,而美国却没有力量再帮助您和您的国家了!”
最近一些亲德的意大利党派,还有部分平民经常冒出大欧洲一统的可怕论调。这也是墨索里尼急着和美国外交人员频繁磋商的另一个原因,他害怕失去手里的权力,更害怕德国人最终鲸吞意大利。
不过考虑到意大利边境地区那个将巴尔干半岛上的游击队收拾得不敢露面的德军j集团军,墨索里尼就觉得自己的背后阴风阵阵。他考虑了半晌,最终还是站起身来,下了逐客令:“让我再好好考虑一下吧!毕竟这种事情,我们大家都需要慎重一些。帮我送几位特使先生出去吧……”
第1004章1005坦克炮
嘈杂的工厂里,工人们正在拼了命的工作着,就如同英国人的海员满大街都是一样,德国的工人也多如牛毛。这里的每一个工人都是工作过十年左右的老技师,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经过时间的锤炼,显得那样一丝不苟。
一方面是德国工人底蕴雄厚,另一方面德国的超级工厂里也在想尽办法用机器来代替人去工作。德国在好几年前就开始倡导机械自动化,结果却因为硬件上的缺陷和滞后,一直进展有限。
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在自动化生产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多,终于让崇尚精密制造的德国人,搞出了一整套生产各种零件的半自动化生产线。其中一年前被德国纳入囊中的英国计算大师图灵提供了许多建议,让德国在这个重要的领域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更让人觉得可怕的是,德国在工业方面的底蕴已经被包括施佩尔在内的德国高层释放了出来,在一个没有被战火破坏的欧洲下,工业制造能力甚至有赶超美国的趋势。虽然其他方面可能依旧存在差距,但是在军工生产上,德国人已经比另一个时空中,提高了很多很多。
“把那边的零件摆放到传送带上去!速度快一些!”一名车间的负责人指着刚刚被送来的,由法国工厂加工过的精致的零件,对手下的一群学徒们大声的命令道。
于是这些刚刚从技术学校里毕业的学生们,就笑着蜂拥而上,开始七手八脚的将那些刻着生产厂家还有生产日期和质检员编号的零件,整齐的在传送带上摆放成了一排。
接着这些零件就在传送带的带动下,向着远处的安装机床移动了过去。然后那边的技术工人,就熟练的将这边传送过来的零件,焊接在了钢板上的一个突出来的位置上。他们的动作非常简单,只是用焊枪点一点,那边已经间隔好距离的零件就正好到达位置。
很快这个零件就焊接完毕,接着被人用推车推向另一个传送带,送往下一个加工的位置上。每一个这样的人工焊接环节,都是八组人员轮换工作,每天每组只工作三个小时,用来确保人工环节上的万无一失。
这边车间内生产好的钢板,会在下个车间被焊接成地板,铺设到坦克内部作为地板使用,这是底盘加工比较靠后的工艺了,一般安装好这些地板零件之后,这辆坦克的底盘就差不多彻底完成了。
距离这里不远的高墙另一端,是德国坦克炮生产车间,那里的实验仓库内,一门新型的拥有修长身管的坦克炮,正在被缓慢的吊装在一个焊接起来的奇怪炮塔上。这个炮塔和德国一直沿用的一体防盾炮塔非常不同,采用的是分割防盾的安装形式。
类似现代坦克,这个炮塔的正面装甲是焊接在炮塔两侧的,并不跟着坦克炮一同上下移动,这种结构破坏了正面装甲的完整性。不过这种结构更容易焊接生产,其他的好处也更明显一些。
比如说,这个结构可以让火炮本身拥有更良好的活动能力。毕竟带着一块装甲板,和带着三分之一块装甲板,在重量上是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的。随着重量的减少,火炮系统的俯仰运动将变得更加方便。
这种新式的炮塔是德国技术人员开发出来的虎王坦克的最新炮塔,使用的是阿卡多和前线所有装甲部队期待已久的105毫米口径反坦克炮。虽然比起苏联使用的斯大林坦克上那门122毫米口径火炮来口径略小了一些,可是在穿甲威力上却超出了整整一大截。
为了安装这门火炮,虎王坦克加装了更厚的侧翼装甲板裙,车身装甲厚度也增加了5毫米。正面装甲厚度要增加整整30毫米,让这辆德国未来的主力坦克拥有更可怕的抗击打能力。
增加的重量是为了让坦克在任何角度上都拥有稳定的射击能力。虽然这些重量的提高让虎王坦克的机动能力每小时下降了5公里,不过所有人都觉得在速度上付出的代价是非常值得的。
105毫米口径主炮版的虎王坦克在任何方面都超过了苏联引以为骄傲的斯大林坦克,无论是行驶速度、装甲厚度、火力强度等方面,虎王都远远强于自己的对手。在瞄准系统和可靠性方面,更是这个时代工业产品的标杆,系统整合之后的德国工业体系,终于体现出了自己的技术优势,在武器平台上又一次稳健的赶超了自己的对手。
吊装工作很快就完成了,然后这一整个炮塔,又被同一架吊车缓慢的吊了起来。这个车间的中央,有一个巨大的水泥构筑的基座,是专门用来测试虎王坦克炮塔的。安装工作很快就完成了,剩下的就是对这门105毫米口径火炮的威力测试工作了。
很多仪器还有设备被连接在这个炮塔上,因为实验不仅仅要测试火炮的命中精度和威力,还要测试后坐力等很多方面的数值,任何武器都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的东西,就算是一支步枪,完整的设计结构图纸,差不多也能装满一口不小的箱子。
“瞄准钢板!”一名手里捧着记录板,穿着白大褂的德国技术人员对正在操纵炮塔的几个工人喊道:“小心一些,务必要保证炮塔的安全!动作尽量轻柔一些,先生们!”
那些工人确实也在小心翼翼的操作着这个崭新的实验炮塔,毕竟这个炮塔将来是要作为样本,生产上万个的。而德国虎王坦克在换装了这种新式炮塔之后,也会真正发挥出瞄准系统方面的优势来。